霉菌性龟头炎擦什么药:[转载]语文教师:细读文本,讲出自己的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20:00

语文教师:细读文本,讲出自己的体会

          ——读张玉新教授《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所感(二)

邱宇强

前几天,我写了《语文教师:书底儿的厚度是你发展的高度——读张玉新教授〈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所感(一)》,文中提到的张玉新先生对读书的主张,得到了许多同仁的赞同。许多“有识之士”也跃跃欲试要“发奋苦读”。但是我们真的会读书吗?读了书就会有收获,有进步吗?会不会读了也白读呢?所以在提倡读书的时候,强调怎么读书更重要。就拿我们语文教师手边的课本来说吧,你是怎么读的呢?读的是否有效果呢?给学生讲的是否精彩呢?张玉新教授在他的《在形下之作与形上之思间徜徉》一书中,给出我们的答案是:细读文本,讲出自己的体会。

 

备课,从细读文本开始。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没有好的备课,自然没有好的课堂。那我们会备课吗?备课的效果真的好吗?有人会说,我都教这么多年课了,不会备课,那课都是你给上的呀?看看张玉新先生的文章,你可能就有新的感想了。张先生在《关于备课的策略:蚊香从哪头点燃》一文中,针对大家备课都从外围入手的现象,提出了“蚊香从里圈点起”的备课策略,即教师的备课从细读文本开始。教师备课通常的过程是,“要备哪篇课文,就先看教参是怎么说的”,看看鉴赏辞典是怎么说的,这个名家那个名家是怎么说的,上网搜搜,看张老三怎么讲的李老四是怎么做的。反正是“根据手边能找到的材料,尽量多地看别人是怎么说的”。然后“把各种说法也写在书边上,或者记在卡片上”,这就算备好课了,就等课上把这些“高论”传授给学生了。

这种浮于文本表面的备课,缺点一是“费事儿,效率低”。因为对文本的论述观点都不是你细读文本得出的,你的理解,还基本是停留在记忆别人观点的层次上,所以“不能把书一遍备透”,你要“教一遍就备一遍”。缺点二是文本解读中教师主体的缺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身在课堂,但都是在宣读别人对文本的理解,没有教师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中是没有性灵的,是没有感情的,根本就是一个“传话筒”。

因此,备好课就从细读文本做起。要备课了,就把教材打开,从读课文开始,一字字的读,边读边写自己的体会,边读边记自己的疑问,哪里好,哪里不好,让自己对文本做个最直接的判断。张玉新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他说当年备课,常常是先抄课文,甚至是把课文背下来,然后一点点的圈点。尤其是文言文,他先把文章抄在上边,然后就一点一点的集注。他还跟我说过,他在做老舍《断魂枪》鉴赏的时候,也是把原文仔细的抄一遍,边抄边思考。

“这样备课开始是很吃劲的,奏效也不快”,但是这样从文本入手的备课,备出的“见识是自己的,一次就记住了”,不必为死记硬背别人的观点而一遍一遍的费时费力。更关键的,自己细读文本的备课,可以发现问题,引导你深挖教材。比如张先生在讲《鸿门宴》的时候,细读文本中就发现一个问题,“樊哙闯帐回答项羽说的那番大道理,不像是一个粗人会讲出的道理呀?”细读出这样的问题后,张玉新先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了《樊哙列传》,看到刘邦进了咸阳城不肯出来,樊哙向刘邦讲了一番道理,从而得出樊哙闯帐的话完全可能是他自己说的。正是这样的细读文本,自我思考,我们才能发现问题,也才更全面的认识了人物形象。

 

授课,讲出自己对文本的体会。

细读文本,能读出“问题”,读出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讲课,教师也就能讲出自己对文本的体会。在课堂中,由于你对文本的烂熟于心,你可以从任何角度把课文讲圆,你不会惧怕学生对你的任何发问。

由于在备课中,对文本进行了细读,对文章的解读都是你的切实理解,而不是按着教参或是其他给课文乱扣的“帽子”,教师的讲解就会通畅而更具感染力。张玉新先生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时候,就讲出了自己的“体会”。一是对《水浒传》主题的质疑,“通常的参考书说课文通过林冲被逼上梁山,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但是,在了解《水浒传》其他人物上梁山的原因、经历后,就会发现很多人不但不是被逼上梁山的,反而是主动上梁山的。还有一些人是被梁山给逼上梁山的。”二是《水浒传》是否是反映“农民起义”的书。张先生很细致的考据书中众多人物,发现“农民”的身影寥寥。——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定型”的一本名著,在张先生的讲授中完全被颠覆。对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感兴趣,能没有收获吗?更关键的是,教师对已“盖棺定论”观点的质疑,对问题深入探究的严谨治学态度,会感染学生,使他们受益一生。

“自己对文本的体会,会不会太浅显呀?这样的课堂能被大家接受吗?”这是很多教师的另一个担忧。比起名家的观点,我们的“鉴赏”确实可能“幼稚”些,这样的课堂可能没有“大家”的身影。但是“清浅的小溪”自有“小溪水”的甘甜,有教师自己情感的课堂才是最有感染力的课堂!

 

是否细读文本,讲出自己的体会,也是评课的一个重要标准。

平时讲课,尤其是做公开课,教师常常把教学分为三个步骤:文本解读、拓展、训练。而有一些教师认为,大家对“文本”都过于了解了,课堂如果限于文本解读,听课者就会觉得授课教师没有水平,课堂讲授没有深度,所以好多教师都把精力用到了“拓展”这个环节上,在课堂“津津乐道”的讲解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是张玉新先生所反对的,他认为“是否细读文本,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他在一次以《咬文嚼字》为授课内容的公开课评课中,如是说到:

“三位教师只读懂了最表层的文本,对课本基本上是‘仰视’,这暴露了教师自身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几位教师最缺少的就是对《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进行一番‘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只讲了二十分钟,另外的二十分钟就让学生‘写话’,还说是加深对课文的观点的理解。其实,这种训练,不必讲《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也是可以进行的。”

“我的意见是,你的质疑必须是从文本出发本然发生的,不能把狗肉贴在羊身上。”

这样的评课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冲击”吧!

 

当然,“细读文本,讲出自己的体会”,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老师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自己的审美能力,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有一些难度,但是我相信,有心人做有心事,早晚有一天会有成果的!

照应文章开头,我要重申的是:教师要读书,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语文教师的读书请从细读语文课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