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雨棚:下塘的忆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32:34

下塘的忆想

的下塘,是带城桥下塘,站在带城桥上,朝东望去的左边一带。这一带,就带去了我差不多五十年的情结。五十年前,这里有我童年的脚步。童年的我,喜欢这里,常来常往,因为我的家就和它隔了一条窄窄的河巷。推开北窗,探头出去,东望望,西望望,都是带城桥下塘,靠凤凰街的一头热闹点,去吴衙场的一头冷清点。

去年夏天,我挑了个很热很热的下午,专程去了一趟这个老在我梦里萦绕的下塘。从带城桥北堍下去,从西往东,沿着我童年的脚步,慢慢踱去……一路上,忆想不断,感慨不已。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1步。下塘口,左侧,有一个扇形屋面的两层房子,进深很浅。楼下店面是水果店,搁了一块铺板的上面,凌乱着一些水果。水果店的生意,夏天最好。铺板上面的罩篮里,罩着一牙牙的西瓜,有红瓤的,有黄瓤的,五分钱一牙,清凉甘甜。那时的人比较木,心眼不坏,绝对想不到去给西瓜注射色素糖精水的。我能把一牙西瓜啃得只有一层青青的皮,然后,往脸上一擦,哈,那个清凉啊,实在舒服。铺板的角落还有一样水果,跟桔子差不多的,只是果皮太青了点,我无法用文字表达,只知道喊它叫“尝瓤”的。两分钱一个。这东西其酸无比,不能一瓤一瓤的吃的,只能一舔一舔的尝。现在想起来,还有牙软的难受。若是有孕妇嗜酸,这可是最佳之酸,比起那些话梅蜜饯来,是无与伦比的。我去过蜜饯厂的,知道这些蜜饯是最最脏的东西了,简直不堪入目。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10步。下塘口,右侧,也是一个傍河而建的两层房子,黑不溜秋,浑身破旧。楼下好象有过茶馆的,天不亮和天刚亮的时候,最闹猛。这家有个儿子,年纪不小了,不想成家,不务正业,整天不是玩鸟,就是玩蟋蟀。他的蟋蟀是可以被养过冬的,不知道怎么去保暖的?有一次,见他与人斗蟋蟀赌钱,很是轰动,围了好多的人。我好不容易挤进人头缝去,才得以看见蟋蟀盆里的动静。他的蟋蟀好大,有我小手指那么大了,在蟋蟀盆里蹲着不动,闷声不响,面对那个冲动好斗狂傲叫嚣的蟋蟀,只是那么甩头一咬,就咬歪了对手的虎牙。应该期待紧张激烈的战斗,居然很简单的结束了,观者不免悻悻然。他赢了,什么时候收的钱,收多少,我就不得而知了。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100步。左侧,是一爿煤球店,上下左右全部被煤灰染黑了,里面卖煤球的人,绍兴人,也是被煤灰染黑了,只有两只白亮亮的眼白染不黑。煤球不是后来的那种蜂窝煤饼,是和鸡蛋一样圆咕隆冬的煤球。有一次,我一手拎了个铅皮桶,一手捏着两元纸币,去买煤球。一路上,从十全街转弯,上带城桥,下下塘,进了煤球店,在桶里装了大半桶煤球,突然发现手里的两元纸币没有了。一定是看野景,补碗,爆炒米,转老爷,猴狲出把戏,麻痹了手感,一路上把钱扔了。赶紧奔出去,一路上的找。哪里还有啊?母亲的手指狠狠地戳着我的脑门,“倷个小赤佬,魂不落(la)身朗响啊?”这两元钱,着实让我心痛了好几天。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200步。右侧,前去一点,小河边,有一个宽宽的河埠。我常常看见有摇船进城的农民,把船歇在河埠下,往岸上卸着农产品,一边卸,还一边卖了换钱。那是个初春的下午,学校放学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河埠上玩耍。小河里的船边上,浮着许多的菜皮,还有几棵菜呢。当时的国家因为自然灾害和其他原因,属于困难时期,老百姓的生活蛮困难的,缺衣少吃的。于是,我拿了根细竹竿,开始捞小河的菜。捞啊捞的,由于被水面与菜皮的折射反映所迷惑,细竹竿失去了方向,一个摇晃,我直愣愣扑进了小河里。幸亏我会游泳,手忙脚乱,就像落水狗似的爬上了河埠,逃命一样奔回了家。看着浑身湿透不停发抖的我,母亲大惊失色,“要死快哉,小赤佬作死哉!”房东大妈在一旁打圆场,“勿吓仔哩,快点换衣裳,冷煞哉。”我还听见房东大妈在悄悄地嘀咕,“清明节快哉,落水鬼要讨替身哉。”吓得我是更加地发抖了。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300步。左侧,有一个老宅门,里面很幽深。我看见,里面常常有人在下象棋,或看报刊杂志,还有女人们围坐着,一边结绒线纳鞋底,一边家长里短的“山海经”。后来我知道了,这里是居民之家。门口,三天两头会有人摆出个小书摊,一分钱看一本,两分钱看一本,都有的。所谓小人书,就是小小的连环画,加以文字阅读。阳光下,在书摊旁,或靠或坐,津津有味地看看小人书,让初涉人世的我,感到了一种文化的惬意。那天,小书摊的生意蛮好的,有十来个的孩子,好象还有两个大人,都在默默无声地看小书。我开始犯错了,我把我在看的小书封面给撕了下来,偷偷放进了口袋里。这是一本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领导下反抗侵略者的小书。我为什么把封面偷了,因为老师不久前让我们写的作文——给胡志明爷爷的一封信,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念了,还真的寄了出去;还因为彩色封面上的越南小姑娘,肩披长发,实在太可爱了,我认为很漂亮,我竟然是情不自禁地喜欢她。回家后,我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小姑娘剪了下来,用饭粒粘在竹制的碗橱旁边。这越南小姑娘,在我童年的眼光里,一呆就呆了好多年,在我最后的注视里,她终于开始褪色了。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350步。右侧,小河对面,有我的家。我家的后墙,一直下去,下去就是小河的河墙。墙的中间部位,有个出去就会掉下河的后门。后门开了,站在伸出墙的三条石条,可以用吊桶吊小河的水,放在水缸里,用明矾一漂,就可以淘米做饭的。后来,小河水越来越不干净了,就每天去附近的井里吊水喝了。当年流行矿石收音机,都是自己装的。我也不例外,去观前街买了许多的材料,安装了一个蛮漂亮的矿石收音机。装好后的矿石收音机,耳机里只有“咔咔”的声音,是没有电台声音的,须安装天线地线的。我的天线是用两根木条错成一个十字架,在上面钉上密密麻麻的小铁钉,再绕上漆包线,然后用长竹竿绑了,竖在了房顶上,有点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样子;我的地线是应该申请国家专利的,非常独特,非常管用的,是用漆包线吊了个铜板,从我家的北窗外,沿墙直接垂到小河底的。天地一通,阴阳调和,中气十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报人民日报社论,……”声音好美好美,我是听得如痴如醉,以至于内容常常不知道所以然。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380步。右侧,是一个露天的粪池,四周砌了围墙的。这个地区的千家万户的马桶,最终全部被环卫站工人的一声喊——“倒马桶!”倒进粪车,送了过来。粪池在靠小河的方向,翘着一个如同大炮一样的管子。我看见,小河里经常会有乡下的农民,摇着船来,停在粪池下。这时候,就看见大炮一样的管子会放下,对准船舱,“泼泼……”地喷泻臭气熏天的大粪。我知道,这是农民在买大粪,摇船回去,浇庄稼的。那时候的乡下,很少用化肥的,都是人畜的粪水,所以,种出来的庄稼,味道天真,营养纯正。怪不得,这个“粪”字,中间一度有个“田”字,俗称“米田共”的。现在不见了,也说得通,因为不与田共了。那次,我在岸上的泥土里,翻出一块不知哪个年代的碎碗片,朝向水面削去,希望有个优美的“削水片”。鬼使神差,碎碗片在水面上跳了一下,转向飞进了粪船里,溅起的粪水,好象飞进了正在忙活的农民的眼里。“小赤佬!讨生活吃啊?”讨生活吃,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欠揍。我吓了一大跳,撒腿就逃,逃之夭夭。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400步。右侧,沿河,是一个花草树木茂密的小花园。如果说这一段的下塘,象一枝毛笔的话,那么,这个小花园的形状就象毛笔头了,笔尖随日月收梢在我的懵懂眼梢。我会在这里搜索鸟叫的方位,我会在这里发现“羊夹夹”喜欢的树疤,我会在这里初尝毛桃的青涩,我会在这里佩服“知了”沉默七年叫嚣一夏的狂傲,我会在这里受惑“狗尾巴草”的诡秘……夏天的夜晚,这里有许多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逗引我的好奇。拿一个“青霉素针剂”的空瓶,里面装了几只萤火虫,放在枕头边上睡去,梦见的星星全是一闪一闪的。那时候的大自然实在是自然,谁也想不到以后的大自然会不自然。后来的后来,我惊奇地发现,大自然的好坏,只要在夏天的夜晚,看看是否见得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慢慢地,慢慢地,我看见萤火虫远去了,远到了我难以看见的地方……萤火虫啊,你究竟去了哪里?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500步。右侧,是一座小木桥。小木桥,因为漆过红色,我们都叫它红板桥。红板桥横跨小河,南堍过十全街,就是我的小学校——带城中心小学;北堍左右手,都是花草树木茂密的小花园。红板桥南堍比较北堍是热闹多了,不仅是因为朝对小学校的门口,还因为旁边有个很大很圆很深很清澈的老井。老井,应该是一个资本家捐造的义井,水泥井栏上刻有的什么文字,我记不清了。从早到晚,老井就是一道热闹的风景,井圈上吊水的,井栏边洗衣洗菜的,络绎不绝。隔壁相邻的人们,在这里把小日子一遍一遍地滋润,连放肆的笑都是湿漉漉的。夏天,哪家沉个西瓜在井里激冷,忘了,明天早上去,还在。一次,我的吊桶掉了,沉在井底,是邻居大伯用“刺毛扎钩”捞上来的,一并捞上来的,还有我欢乐的喊叫。从学校放学出来,我常常会去望望老井,走走木桥……终于,有一天,老井消失了;终于,有一天,木桥也消失了;它们和许多许多的古井老桥一样,非常彻底地消失在了我们这个有着美妙传说的古城里,让你只能在梦里与它们再相遇了。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700步。左侧,是苏州织造署旧址的大门,也是附中的后门。织造署,是古代朝廷建立的,占地甚广,后来成了江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校址。织造署大门,古色古香,幽静落寞,黄昏的时候,仿佛还能看见某个皇帝的影子。走过的时候,我会眯着眼睛,从门缝里朝里望,原来的厅堂吏舍园池,现在已是学生们的求学殿堂。附中,当时是这个古城最好的中学了,是小学毕业报考中学的一类中学,一般成绩的小学生是进不了的。我在心里暗暗发愿,希望考进这个学校,希望风光再风光。可是,我的“半吊子”特征,早就隐现了,使出浑身解数,认真答题考卷,还是不能如愿,最后考进了公园路上的“市一中”。后来想想,也无所谓了,因为赶上了“不读书最风光,读了书最倒霉”的红色运动,在哪个学校都是一样的。只有织造署旧址,依旧默默无闻,依旧默默地注视着我这个欲求清高的拜访者。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800步。右侧,枕河人家,有一排破败的平房。其中有一间总感觉很诡异的,木门的上部是条栅,空挡里望进去,阴森森的,空荡荡的。也是一个夏天的午后,我看见许多许多的人,都在奔,都去围在了这间破房前,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原来,这里刚刚发生了杀人案,里面的一个孤老太,被人杀死了!炎热的气浪里,浮动着难闻的血腥味。我清楚地看见,那木门的搭扣上有一个暗红的血印。警察在忙,忙了一会,就看见有个警察被一条狼狗牵了朝下塘的西面跑去。狼狗,很兴奋,沿着小河跑,跑下一个狭窄的河埠,嗅了嗅,回上来,过了红板桥,却举目张望,眼神茫然,失去了令它兴奋的凶手的气味。这案子,我一直不清楚情况,也一直没听说破案。但是,我却一直耿耿于怀,有点后怕。因为案发前,我曾经在那个狭窄的河埠里,看见一个人在河里洗手,手上全是血。那人长什么摸样,我说不上来。他也看见我了,凶狠地对我吼,“看什么看,我刚杀了黄鳝,滚!”后来想起来,这人会不会就是杀人凶手啊!

踏上童年下塘的第1000步。右侧,星造桥。这里就是带城桥下塘的东出口,出去就是吴衙场了,再出去,离葑门就不远了。因为离家远了,我一般不再走出去了。

我初步心算了一下,走完带城桥下塘,以我现在的脚步,大约也就1000来步,而要以我童年的脚步来走的话,应该有2000来步吧。回头望去,七歪八扭,尽管都是人生的脚步,但我是多么地心动童年下塘的那个2000来步啊!

大热天,独步下塘,一路上,从热闹踱向冷清,尽管汗流涔涔,但很舒心。热腾腾的风景里,有我热腾腾的融入……寻寻觅觅,一个个属于我的记号,在热腾腾地晃悠,在热腾腾地召唤。我想,今年的夏天里,我还要挑个很热很热的下午,还会去一趟带城桥下塘的,去约会童年,去叠步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