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先锋国语版 高清:气温超40℃,天气预报上还是不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6:59:52
  40℃,上还是不上

  为什么预报温度会低于实际感受?

  40℃,上还是不上,这到底是科学,还是政治?

  一个流传最广的猜测是,40℃是个槛,槛一旦迈过去,就会涉及缩短工时、高温补贴、停工等一系列劳动保障问题。难道天气预报“技术性”地降了温。

  这是一个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话题:为什么天气预报总是比我们感受到的气温要低?气温预测有被人为压低吗?天气预报对我们普通人还有意义吗?

  在网络上一份流传甚广的“职业声望排行榜”中,天气预报员入选不靠谱职业之列,与之对照,股评家也只获得这项“大奖”的提名而已。

  北京,7月5日,电视台记者将一枚鸡蛋打在路面井盖上,3分钟后,熟了;杭州,8月13日,一支酒精温度计仅仅在路面上比划了一下,红色酒精柱即刻突破了极限值,它的上限是50℃。此前一天,两地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才分别为37℃与32℃;而当日两地实际最高气温测值为40.6℃与39.5℃。

  因天气炎热,近日北京、济南、无锡、合肥等地猝死者达2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高楼外墙清洁工。然而,据天气预报显示,当时这些城市的最高预测温度均没超过40℃。

  关于40℃气温预报的质疑在网络上迅速漫开。40℃,上还是不上,这到底是科学,还是政治?

  一只百叶箱的温度“感受”

  你是否觉得在高温天气下,预报温度往往低于实际感受?你的感觉是对的,因为预报温度的基础来源于一只木箱,一只装有温度测试仪的距地面1.5米的通风百叶箱。“天气预报是一道数学题+语文题。”广东省气象台前高级工程师李开乐告诉记者。

  在他的描述中,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和医生差不多。每天,当值预报员都要组织两三次会商,对数十张图表进行反复对比与激烈讨论。

  图上,显示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整个亚洲地区的天气系统演变,高压、低压在什么部位,吹的什么风等。这些信息,来自于一个全球气象数据交换共享系统。全球所有城市的天气预报,都基于这一系统。

  开头提到的那只箱子,就与这个系统直接相关。中国各城市测算当地的实际温度,都以百叶箱里温度计的测量结果为准。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何夏江说,这套共享系统的前提是数据采集标准统一,百叶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设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内(1.25~2.00米,国内为1.5米),没有直晒,草坪地面,空旷、通风的位置。“如果不按同一标准选址”,何夏江说,由于环境不同、地面质地不同,温度也会不同,各个国家的气象数据就会失去参照、共享的意义。

  此外,随着城市楼房越建越高,二氧化碳排量、空调等热气排量越来越大,城区内也开始越变越热,与郊区的温差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有个学术名,叫“热岛效应”,设置于热岛外的百叶箱,测到的温度,自然比城区内实际气温要低。

  为什么不将这只箱子迁入城里?

  还是老问题,全球气象数据共享系统,需要一个全球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在世界气象史中,百叶箱因经济因素或箱子质地问题,发生过几次变更,但每次,“都不可避免地基于科学”。

  并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只能决定当地实际的气温,在气温预报中,它只是预报员们参照的数据之一。“每天天气预报里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是值班预报员们综合参照自己的从业经验、历史同期气象情况、各种数据信息等讨论出来的。”李开乐说。而在气象科学上,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解释说,人们所感知的温度被称为体感温度,由四方面因素具体影响。简单地说,体感温度等于气温、太阳辐射作用、湿度这三因素之和再减去风速的修正作用。“预报温度只是体感温度的重要参考依据”,杨贵名认为,这是普通人觉得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李开乐告诉记者,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温度,预报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些“创历史新高”的新纪录,都是实际气温;预报的数字,也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这也是气温预报常常比实际温度低的原因之一。

  40℃,上还是不上?

  所有受访气象专家都否认存在所谓40℃这个槛,而是只要温度上了35℃,一律称之为高温天气。

  上海市气象信息传媒中心技术总监姚志展告诉记者,天气预报上了35℃,需由首席预报员签发。并且,在温度预报上,姚强调,完全由首席预报员说了算,不存在“政治预报”。

  不过,在高温预警信号界定中,40℃仍是有重要意义的。红色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中的最高级别——— 是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以今年8月18日发布的黄色预警举例说明,在发布预警的同时都必须附有防御指南,包括提醒有关部门防范电力设备因负载过大引发火灾,建议高温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等等。因此,预报40℃以上高温,与其他极端危害天气的预报一样,仍然是需要与工作人员责任、考核相挂钩的。

  比如降雨量在100mm以上的大暴雨,10级以上大风,姚志展说,分别需要更高级别的技术官员签发这使预报员及所有责任承担者需要考虑的,除了技术型问题,还不可避免地包括气象系统的责任制与考核机制。

  对于40℃以上高温天气的预报并不是一律倾向于保守与压低。入夏以来,北京和重庆均有超过40℃的实测温度纪录,但北京没有预报40℃,重庆有预报。“预报员对极端天气预报的拿捏,以考核标准为基准。”广东省气象台前高工李开乐说,有些地方鼓励把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预报严重些,以给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留有余地,有些地方则会倾向考虑预防成本与扰民风险,鼓励保守预报,这些都会呈现在气象系统考核机制中。

  接受记者访问的广东、湖南、四川等五家市级气象台工作人员都承认,考核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对极端危害天气预报是否做了成功预测,以及预报的精准度。每年年底,各省系统内都会进行排名。

  无处安放的观测站?

  除了考核的压力,气象系统还时常陷入弱势境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一致标准,百叶箱所在的气象站的空旷度须精确到其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高度的8~10倍。但是,随着城市迅速扩张与土地开发商用,许多地方的气象站被迫频频搬迁。

  作为全国气象观测站平均迁站次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一个气象站最多迁了6次以上;广东省目前有86个气象站,因探测环境受破坏而被迫迁移的多达54个;1980~2007年间,福建有14个气象台站受到不同程度破坏,22个基本测站被迫搬迁……

  而观测站尤其是各地代表站的数据采集对于最终的天气预报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明显的例子即是根据中国天气网记载,今年6~8月份连续三个月上海无高温日,其原因就在于中央气象台只统计上海代表站的资料,而这个代表站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温度比较低”。

  据外媒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气象站频频搬迁表达过不满,他们认为这将降低中国当地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全球气象数据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转。

  负面影响已然显现。上世纪90年代末,太原娄烦县曾出现一次大范围霜冻,而当地气象观测站测出的温度却是3℃以上。并且,太原一些县级气象站连续十几年没观测出大风。

  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此前接受采访时说,频频搬站造成探测数据的不连贯,令气候资料的可比性大大降低,这才是最致命的伤害。

  普通人能否享受精确预报?

  8月初,高温持续,户外作业民工猝死人数超十人。8月9日,全国总工会发布紧急通知,督促各企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等”。

  全国总工会以电邮方式回复记者说,目前中国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惟一一部全国性规范性文件是1960年颁布实施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至今50年未曾修改过,其中大部分规定已经不再适合。

  2007年,几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随后,全国各地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高温停工的规定。但总工会在邮件中强调,这些规定都是非强制性的,没有法律效力。

  据济南当地媒体报道,几名工人高温作业猝死。不知这些不幸的工人生前有没有机会收到当日天气预报。

  实际上,部分人群已享受到气温实时滚动报道的精准服务。迄今最精致的服务要属上海世博园区的气象信号塔了。

  这座由烟囱改建而成的巨型气温计,可对世博园区的天气状况进行60分钟更新一次的报告。

  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同时解释,诸如针对世博的气象服务属于特别时刻的预报。“要靠好多人的经验和特殊资料,耗费大量人力。”

  那么,是否可对不同工作岗位和更小范围空间的劳动者提供更细致的天气服务?所有受访者都称:将来会的。

  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日常预报方面,现有的科技水平还无法达到完全精准。杨贵名说,目前我国的预报,在平原地区的准确率比较高,西部地区误差较大;季节上夏季与冬季冷空气来袭时准确率较高;但在季节转换时,误差就较大。

  公允地说,天气预报“不靠谱”,终究是个国际问题。

  最后的问题是,中国气象预报在人为可控的范围内,是否做到了对于普通民众的足够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