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拓展的意义:三藏精要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08:50

第一篇 归依

 

第一章 信仰

 

◎投归依伏,故曰归依。归依之相,如子归父;依服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大乘义经》

 

◎依佛如师,故曰归依佛。《 同上》

 

◎凭法为药,故曰归依法。《同上》

 

◎依僧为友,故曰归依僧。《同上》

 

◎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尔,入佛法中,取无漏宝财。《华严经》

 

◎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逢三宝,亦无所得。《心地观经》

 

◎佛法如大海,以信为能入。《智度论》

 

◎入佛法海,以信为本;渡生死河,以戒为船筏。《 心地观经》

 

◎如国王,于边城造楼檀,筑地坚固,使不能毁坏,内则国家安稳,外则制怨敌。佛子,坚固信仰如来,信根已立,终不随他之沙门,梵士,恶魔,及恶世间,是谓得信之城楼,为佛子除恶不善,修诸善法。《中阿含经》

 

◎有信而无解者,增长无明;有解而无信者,增长邪见;信与解圆通,方为行之本。《涅槃经》

 

◎信常住之理,名曰信心。《华严经》

 

◎为到涅槃,信圣法,要闻得智慧,不放逸而通达;如是,由此世入最上界而无忧。《巴利文 增一阿含经》

 

◎信心为听法之因,听法为信心之因。《涅槃经》

 

◎就善友,得闻深妙法,得诸圣尊所爱重,如来殊胜智慧遍虚空,所说之法,惟佛能悟;是故,须博闻正法,信我教之真实。得人界之身甚难,遇如来教亦难。是故,闻法者应精进。《无量寿如来会》

 

◎闻正法有因,谓近善友也;近善友有因,谓信心也,起信心有三因,谓听法与思惟义。《涅槃经》

 

◎说信心有四种:一者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也。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波罗蜜。四者信僧能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起信论》

 

◎信复有二种:一者从闻生,二者从恩生。是人从闻生而不从思生者,名为信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信有道,二者信得道,是人之信心,唯信有道而不信有诸得道人者,名为信不具足。《涅槃经》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者,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无量寿经》

 

◎信是佛子,是故智者,应常亲近于信。《宝积经》

 

◎若求菩提,利众生,彼等为众生之最胜者也,此无比类,况有上耶!是故,得闻此诸法,智者常生乐法心,当得无边大福聚,速得证无上道。《出生菩提心经》

 

◎或说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信心为因,是菩提因,虽复有无量,若说信心,即已摄尽。《涅槃经》

 

◎菩提心,则为大道,能使得入一切智城故。菩提心,则为净眼,悉能睹见邪正故。菩提心,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菩提心,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故。菩提心,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华严经》

 

◎大信心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如来。《涅槃经》

 

◎菩提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华严经》

 

◎佛知脱一切众生死之绳之道,亲对神人,明示知与法,使人或见或闻,皆得安心。佛宝为道人,善人,决定人,无漏人,而穷达身命,有大智慧之大人也。《巴利文 增一阿含经》

 

◎比丘依佛法而生信,信如来为世尊、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师、调御丈夫、天人师。得无病安泰,不寒不热,中庸之忍耐与勉强。得不伪不迷,如实于师主前,显义,住精进,舍不善法,起善法,依善法而决定勉强牢固。成有智慧人,得无上智。《同上》

 

◎我虽一瞬间,不离深智虑而明晰说法之佛侧。说无爱著及无苦恼法之佛陀,于他无所比类。我不别昼夜,以心眼见之,我自信乍归而过夜,须臾不离之。我信与悦,心与念,使我归依佛教。如是智慧高大之人,不论之何方所,我亦于其处归依,设我身老力尽,不能到彼处,而我心决定,常行其处,是我心与彼符合故也。《巴利文  中阿含经》

 

◎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憎,俱出灵鹫山。《法华经》

 

◎世尊!若此法唯世尊成就,比丘不得成就;或比丘得成就,比丘尼不得成就;或比巨尼得成就,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及诸欲者不得成就;则其法不完全。然是法,世尊得成就,比丘比丘尼亦成就,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及诸欲者,  悉得成就,故信是法完全也。《巴利文 中阿含经》

 

◎佛言:若有菩萨,以胜意乐,于我所,起父想,彼人当得入如来数,如我无异。《宝积经》

 

◎为欲到涅槃,信奉诸圣法,闻求得智慧,精进能通达。《巴利文 杂阿含经》

 

◎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也。《梵网经》

 

◎一切诸功德,以信为使命,于诸宝之中,信财最第一。《大庄严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心清净无垢浊,灭除骄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信能惠施心无竑。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信使诸根净明利。信力坚固无能坏。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专向佛功德。信于境界无所著。远离诸难得无难。信能超出众魔道。示现无上解脱道。信不破坏功德种。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增益最上智。信能示现一切佛。《华严经》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得一闻佛名,决定成菩提。《华严经》

 

◎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即见佛。《十住毗婆娑论》

 

◎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涯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能尽。《华严经》

 

◎一切众生心,悉分别可知,一切刹微尘,尚可算其数;十方虚空界,一毛犹可量,菩萨初发心,究竟不可测。《华严经》

 

◎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虚空界,不能容受者。《宝积经》

 

◎若闻一句未普闻之法,生大欢喜,胜得满三千大千世界中珍宝。《华严经》

 

◎佛语弥勒,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无量寿经》

 

◎佛言,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同上》

 

◎如彼最上大福聚,不及道心十六分;若为求福如须弥,如恒河沙诸佛刹,皆悉造寺造诸塔,不及道心十六分。《出生菩提心经》

 

◎譬如阎浮檀金,除如意宝,胜一切宝。菩提心之阎浮檀金,亦复如是,除一切智,胜诸功德。《华严经》

 

◎譬如迦楞毗伽鸟,在壳中时,有大势力,余鸟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壳,发菩提心,功德势力,声闻缘觉,所不能及。《同上》

 

◎譬如波利质多树华,一日薰衣,瞻卜华,婆师华,虽薰千岁,不能所及。菩提心华,亦复如是,一日所薰功德,香彻十方佛所;声闻缘觉,以无漏智,熏诸功德百千劫,亦不能所及。《同上》

 

◎由我等之感情,怒,患及疑心发生者,不可求续;惟从离欲,慈爱,安稳心发生者,及从信奉佛陀真理之诚所生者,永劫不灭。《巴利文小阿含经》

 

◎闻此法信心,欢喜无疑者,速成无上道,与诸如来等。《华严经》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破器浊心之众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像。《同上》

 

◎若能信解离憍慢,发心即得见如来;若有谄曲不净心,亿劫寻求难值遇。《同上》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如是乐听教。《无量寿经》

 

◎弥兰王问那先比丘言:人未得涅槃之道,如何知乐涅槃?那先言,人生未曾截手足,能知其痛之剧,由见他之截手足者呻吟;前诸圣者,既得涅槃之道,语其乐,以此故,信其乐也。《那先比丘经》

 

◎离疑得正智,救世无上主,世尊说假名,信行住菩提。《华严经》

 

第二章 念佛

 

◎佛告迦叶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能至心,专心念佛者,若在山林,若在聚落,若昼,若夜,若坐,若卧,诸佛世尊,常阅此人,如现目前。《涅槃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尔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观无量寿经》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之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常在道扬,生诸佛家。《同上》

 

◎若能至心系念,内在端坐正受,观佛色身,当知是人,心如佛心,与佛无异。虽在烦恼中,不为诸恶覆蔽,于未来世,雨大法雨。《观佛经》

 

◎若人持佛名,不生怯弱之心,有智慧而不谄曲,常在诸佛前。《十二佛名经》

 

◎若有人,日日称说如来名号,是诸众生,能离黑闇,渐次得烧诸烦恼。如是称念南无佛,语业不空,如是语业,名执大炬能照破烦恼。《宝积经》

 

◎依敬忆佛,必出生死至涅槃,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至一称南无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生死际穷,善根无尽,于天人中,恒受富乐,得最后般涅槃。《般若经》

 

◎净饭大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旃檀,虽有根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惟臭而无香,若有啖其花果者,发狂而死。后时旃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百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必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或大慈悲。如彼香树之改伊兰林。《观佛三昧经》

 

◎弥兰王问罗汉那先比丘曰: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死之时,若能念佛,死后生天者,此语我不信。复一杀生,死即入泥犁中者 我不信之。那先比丘曰:有人持小石,置在水上 其石浮也没也。王曰其石没矣。那先言,如持百枚大石,置在船上,其船没也否也。王曰,不没 那先目,船中百枚大石,因船固不得没,人虽有大恶,若一时念佛,以是,不入泥犁,便生天上 何不信也?其小石沉没者,如人作恶,不知有佛 死后便入泥犁,何不信也。王曰,善哉!善哉!《那先比丘经》

 

◎譬如有人,得不可坏之药,一切怨敌,不得其便。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得菩提心不可坏之法药,一切烦恼,诸魔,怨敌等,所不能坏。譬如有人,得住水宝珠,为其身璎珞,深入水中,不能没溺;得菩提心之住水宝珠,入生死海,而不沉没。譬如金刚,于百千劫,处诸水中,亦不烂坏异变;菩提心亦复如是,于无量劫,处生死中,诸烦恼业,不能断灭,亦无损减。《华严经》

 

◎譬如善见药王,灭一切病,菩提心,灭一切众生,诸烦恼病。《同上》

 

◎譬如牛马羊乳,含在一器,以师子乳,投彼器中,余乳消尽,直过无碍。如来以师子菩提心乳,著于无量劫所积诘业烦恼乳中,皆悉消尽。《同上》

 

◎佛告阿难,捕鱼师,为得鱼故,置钓饲于大池水,使鱼吞食,鱼吞已,虽在池中,不久可出。阿难!一切众生,于诸佛所,得生敬信,种诸善根,修行布施,乃至发心,得一念信,虽为余恶不善业所覆障,堕在地狱饿鬼畜生,诸佛世尊,以佛眼观此众生发心殊胜故,从地狱拔之而出,既拔出已,置涅槃岸。《大悲经》

 

◎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间,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见十方佛,获大辩才。《文殊般若经》

 

第三章 忏悔

 

◎作极恶之行,悔过转微薄,日悔不懈怠,罪根永可拔。《增一阿含经》

 

◎本我所造,后我自受,为恶自更,如纲钻珠。《法句经》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四十二章经》

 

◎犯过而非恶,能追悔为善,是明照世间,如日之无昙。《法句经》

 

◎前心作恶,如云覆日;后心起善,如炬消暗。《未曾有经》

 

◎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四十二章经》

 

◎如百年垢衣,于一日瀚,可使洗净。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惟,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大集经》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业报差别经》

 

◎譬如有金色花千斤,不如真金一两;作罪虽多;不如少德。对佛作僭者,同于盲人以不自视,想人亦不见己作恶事。故于佛前,大众忏悔,罪本无自性故,从善缘必灭。《涅槃经》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观普贤经》

 

◎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大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得佛大圆镜,忏悔能令至宝所。《心地观经》

 

◎欲忏悔者,广请招诸佛诵经,至心彻到发愿,愿求破坏身心一切诸业,于念念中,诸罪得消灭。《观普贤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

 

◎以四弘愿,建立菩提。《华严经》

 

◎无相法,著一切法,皆是妄想。《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