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往事角色介绍:圆的导入与结尾设计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27:11
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
                            ——华应龙老师《圆》的导入与结尾设计赏析   
          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华应龙老师应邀来到常熟作课,我也就有幸聆听到了他执教的《圆》。课始导入独具匠心,课尾拓展启人深思,令我沉醉其中,万分着迷。
        课始——
        1、创设情境:头脑奥林匹克——寻宝(课前每位同学下发一张白纸,纸上有个小红点)
        师:我们先来做个“寻宝”游戏!(情境图:小明寻宝)现在已经知道,宝物距离小明左脚3米,可能在哪儿呢?刚才每位同学发到的白纸上,都有一个小红点,现在用这个个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米的距离,你能在纸上标出宝物可能在哪儿吗?
        2、学生尝试。
        3、全班交流,课件配合演示(如下图)。
        4、观察图(7),思考:现在,你打算怎样告诉小明,他要找的宝物在哪儿呢?
        生1:宝物在圆周上的任意一个点上!
        师:真好!同学们,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儿?
        生2:我觉得“任意”用得好,可以看出宝物可能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3米处。
        生3:这句话告诉我们,圆周上有无数个点,任意挑出一个点都行!
        师:好!这位同学还说出了“圆周上”,说明宝物在圆上,而不是在圆内或者是圆外!那这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圆?谁能更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生交流,课在继续!)……
        课尾——
        1、师:同学们,回到开始时的“小明寻宝游戏”!善于思考的人,还常常会问:“一定是这样吗?小明要找的宝物,一定在圆周上吗?还可以在哪儿呢?”
        2、(学生交流后)师小结:是呀!这个宝物说不定还在垂直小明脚底下3米的地方,也可能在他脚底右下方3米,左下方3米,……,如果这样的话,宝物就应该在——球上!
        3、思考:“球,也是一中同长也!”它和圆有什么不同吗?(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区别)
        【赏析】
        《圆的认识》一课,历来是公开教学的“宠儿”。课题引入,更是各有千秋,各展韵味。但像华老师这样独具匠心的导入,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一反“从实物中抽象出圆形”的常规,让学生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设计,虽然与刘徽割圆术“在量变的无限过程中认识质变”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关节点”,那就是极限思想的孕伏与渗透。
        极限,是用以描述变量在一定的变化过程中的终极状态的概念,它是一种数学思想,但从更深意义上来剖析,更是一种美丽的数学文化!以此为视角,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华老师的课堂之所以令人着迷,关键在于他时时刻刻“把数学教育看作一种文化活动,并着力构建与文化沉淀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在他的课堂上,情感在传递,诗意在流淌,知识在传播,学生心智的其他方面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与唤醒。
        课尾的拓展设计,则是华老师贯穿全课的“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高潮与精华所在。整堂课,华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递一种意识:“要大胆地猜,要大胆地想!学问学问,就是‘学’和‘问’!”他一次次地和学生强调:“学数学,一定要经常问自己这样4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善思的人,还会问自己第5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这样吗’?五个问题,就是五把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的钥匙!”他还引用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在这样一堂借班课上,华老师为学生所做的这一切真可谓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他向孩子们、向听课老师传达的信息却有无限的价值,那就是——我们的数学教育,一定要让孩子们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会提问题,而不是有意无意地扼杀问题,最终造成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因为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我也一千次地确信,如果没有数学老师的智慧生存,也就不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