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流亭机场官网招聘:“11刀自杀”风波 专家帮忙何太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43:40
“11刀自杀”风波
专家帮忙何太急

  知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又因为心理学解读挨骂了。

  针对引发强烈质疑的湖北公安县官员“11刀自杀”事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分析认为,人在极度痛苦一心求死的情况下,是有可能采取自虐式的自杀方式的。另外,11处刀伤也并不罕见,国外最多有100多刀的案例,自杀者也有能力完成。(9月1日《东方网》)

  李玫瑾当年因分析马家爵的作案动机而为世人熟悉,此后却多身陷争议的漩涡中。无论是药家鑫案中她说的“杀人是习惯性的弹钢琴动作”,还是此次“可能自虐死亡”, 李玫瑾常常是一语出而天下惊,总是与绝大多数人意见相左。

  我也很难接受“11刀自杀”,诚如不少论者所说,官方调查不能总羞辱公众的智商。“李玫瑾们”动辄挨骂,虽然有网友的情绪在里面,但却并不意外。它反映出了一个沉重的现实:那就是专家与普通人之间话语、共识的断裂。现实中太多专家在道德上的糟糕表现,最终演变成了公众对专家群体的整体怀疑,那么无论说什么都要挨骂,就成了“李玫瑾们”无法逃避的对待。

  李玫瑾说“11刀”或许是自杀,这里面可能有学术之伤,但李玫瑾身后的断裂之殇远甚于此。断裂并不仅仅在专家与公众之间,也在权力者的态度与围观者的期待之中。“弹钢琴说”也好,“自虐式自杀”也罢,公共事件中,面对呼之难出的真相,公众很焦虑,而权力者却迟迟不回应,这自然会让大家愤懑不已,此时李玫瑾再不合时宜地出来表态,不挨骂就怪了,更何况,在此事真相未明之前,李玫瑾将其导向“自虐式自杀”,也非常不合适。

  因为断裂,所以难以达成和解;因为失信,所以发言动辄得咎……在李玫瑾的被骂中,在专家公信力逐渐流失中,有太多的断裂正在无声无息地产生。(王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