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家长应注意什么:文学与世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01:58
                                                            文学与世俗                                                                  侯德云
来源:文学报  141[文化批评]
1
  文学和艺术,有相通之处,都扎根于现实。而现实生活,骨子里是一个“俗”字。世俗嘛。简单说,文学和艺术,就是从世俗的人情冷暖中生发出来的。这里不说艺术,只谈文学。
  从文学的源头谈起,来理顺一下文学与世俗的关系,或许对当下的文学观念,包括文学创作,会产生一点警醒或提示作用。
  按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的提法,民歌属于“原始文学”的一种,看起来不起眼,却是诗的本源。恕我鄙陋,还真就没看见有谁对此提出过异议。
  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三种存在状态。原始文学算一种,跟它并列的,还有通俗文学。在两者的头上,是纯文学。
  我们今天谈论文学的源头,只能从《诗经》谈起。原因是里边收录了大量的民歌。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在《诗经》之前的很多年,民歌之类,就已经出现了。而民歌的“创作”,是没有功利性可言的,不过是“言之不足,歌之咏之”而已,是真情流露。
  看看这一首《彼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现在看,一些人可能会有点理解上的障碍,不过我确信,在当时,它就是大白话。这首民歌说什么呢?简单说,就是两个人闹意见了,男的不理女的,女的在抱怨。用乡下的土话来翻译,就是,你个倒霉鬼,不理我了,我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直抒胸臆,不遮遮拦拦。这是对的。在那种情境之下,谁有心思跟你委婉?
  看明朝的民歌《等》:
  栀子花开六瓣头,情哥郎约我黄昏头。
  日长遥遥难得过,双手扳窗看日头。
  是不是同样直白?不需要解释,解释便是饶舌。
  再看清朝的《小曲》:
  隔着桌子把瓜子壳儿打,三番五次看着咱。
  斟一杯酒儿说了几句在行话,临起身大腿儿上掐一下。
  掐得我腰儿酸来骨头麻。天晚了今夜不如歇了吧。
  是纪实。一次打情骂俏的过程,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不忸怩,不矜持,大大方方,健健朗朗。你说是俗么?人家压根就没想高雅。
  民歌也叫山歌。冯梦龙算是有心人了,在他编辑的明代民歌集《山歌·序言》中,把山歌称作是“民间性情之响”,还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诗文的“假”,是慢慢演化而来的,是“争名”造成的恶果。
  
2
  早期的古体诗,并不太“假”,都有浓郁的民歌色彩,有一种天真在里边。那时候,“诗”和“乐”本来就是不可分的,凡是诗,都能唱。也就是说,早期的诗,都是歌词。而歌词,不通俗行么?
  当然,诗,不是出自民间,而是出自文人之手,是刻意的创作。但这创作,也离民间不远。看东晋时期的民歌,《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
  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歌中的“宿昔”,意思是昨夜。昨夜两情相悦,春心荡漾,女的情不自禁躺在情郎的膝盖上,撒娇了,说,你看看你看看,我哪个地方不好看?
  唐代是诗的国度,也是诗的巅峰。白居易的诗,老妪可以读懂。其实不是读懂,而是听懂。唐诗也是唱的嘛。
  不妨看看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很好懂。即便是当下的普通读者,也不会有阅读障碍。
  后人评价这首诗,说是好生了得,“通篇连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不能动,“摘一句不成诗”。说得没错,但我还是觉得好笑。哪首民歌不是这样呢?这些话,与其说是对《春怨》的赞美,还不如说是对民歌总体的赞美。
  我们的文学传统,是一路迈着通俗的步子走下来的。在唐诗之后,有宋词,有元杂剧,有明清话本、小说。这些,都是当时的通俗文学。一部文学史,占据了主导地位的,就是通俗文学。我们现在以为那些东西很高雅,这是我们的看法,古人是未必肯买账的。揣摩一下宋词大家柳永的社会地位,再揣摩一下明清小说作者的社会地位,就不难得出结论。
  说白了,柳永就是一个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他的词中,有许多俗语,更多的是世俗情感。这不奇怪。如果删掉俗语,删掉世俗情感,“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一个“俗”字,成就了柳永,也成就了其后的施耐庵、罗贯中等等。
  有人说,《红楼梦》很高雅。扯淡。《红楼梦》本质上是世俗小说。不过是往世俗中加了一点诗意,等于是炒菜的时候加了一点味精。
  
3
  当下的诗,不受人待见,原因在于离世俗太远。换句话,也可以说是离民歌太远。即便在当下,我们也拥有很多好民歌,比如陕北民歌。陕北民歌继承了中国古典民歌的血脉。这个血脉是谁也割断不了的。原因在于,这个血脉是以世俗为核心的。
  我们来欣赏一首陕北民歌的片断,《面对面坐着还想你》:
  山头上刮风树林响,相思病害在你身上。
  走不尽的路来过不尽的河,钢刀也割不断你和我。
  好骡子好马自生走,咱俩个相好天配就。
  ……
  树叶儿落在树根底,红火就在那二十几。
  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
  民歌里的语言,大多是活生生的,有一种别样的味道。汪曾祺先生主张搞文学的人,要多看一点民歌,这样语言才能活起来。这是经验之谈。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类似的话,“不学诗,无以言”。他说的“诗”,指《诗经》。这话大体也可以理解成,不学学民歌,你怎么说话?
  有人说,当代诗歌已经死了。我觉得没有。那些所谓诗人写的哼哼唧唧的诗,确实奄奄一息了。但真正的诗,并没有死,不过是戴了一顶歌词的帽子。当下的歌词,本质上就是诗。而流行歌曲的歌词,比如邓丽君演唱的歌词,大部分是好诗。
  我们来欣赏《我只在乎你》的片断:
  任时光勿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
  除了你我不能感到一丝丝情意。
  把这首歌词跟前面提到的诗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其实没什么不同,哪个也没有离开世俗的情感。可为什么,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愿意承认流行歌曲的歌词就是诗呢?这里边当然有原因,下面我就要说到它。作为纯文学的小说,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4
  诗到宋朝才变坏了。以后越来越坏。我手头有一本《清诗精华录》,很多诗作,不看注解,根本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为什么变坏了?这就要说到一个雅化的问题。
  古代文人,不知道从哪个家伙开始,觉得自己是个雅人,不屑于跟小民为伍,开始改造通俗文学,竭力把它变成雅文学,也就是纯文学。原始文学、通俗文学,一经改造,就会慢慢变坏。中国文学的发展流程,对此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证据。
  其实雅文学,也是自有一路套数的。早期有赋,歌颂文学;后期有唐宋八大家散文,载道文学。周作人评价韩愈,说他的散文中,“仅有的几篇好些的,是在他忘记了载道的时候偶尔写出的,当然不是他的代表作品”。这是行家之言。
  纯文学的弊端,是不跟小民平起平坐,不能传达“民间性情之响”,自然不能得到小民的喜爱。有人看到了这个问题,出来和稀泥,提出了“雅俗共赏”的论调,意思是大家都退一步,都迁就一下对方。
  其实在“雅俗共赏”这个论调出现之前,佛家已经开始迁就世俗了。中唐时期的禅宗,为了传播教义,开始使用口语。那时候,口语与书面语分离得很远,小民已经看不懂“纯”的东西了,再不迁就,佛学就有失传的危险。这一实践,也启发了文学中人。到宋朝,出现了一个名叫“笔记”的文体。不客气说,是笔记拯救了散文。
  小说的雅化,来得比较晚。好像九十年前才开始。据说,把小说当成“文”来看待,强迫它来“载道”的,始作俑者是梁启超。我不清楚,这梁先生仅仅是口头提倡呢?还是亲自动手创作呢?要说他亲自动手创作,我也不敢不信,只是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强迫小说来“载道”,可谓用心良苦,小说的流程却从此走上了弯路。
  民国时期,最受欢迎的,并不是所谓载道的小说,而仍然是通俗小说,是“鸳鸯蝴蝶”。有人考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中写通俗小说最有名的,“南冯北刘”。“北刘”是指刘云若。“南冯”是冯玉奇。冯玉奇的作品,当时非常流行。现在能找到篇目的,就有二百多部,两千万字左右。可见当时他受读者欢迎的程度。
  建国后,文学形势为之大变,无论是原始文学还是通俗文学,都长时期受到压制,或者说,都被迫长期接受改造。“破四旧”嘛。其流毒到今天也没有完全肃清。证据是,上上下下各级作家协会,既不重视原始文学,也不重视通俗文学,只一味厮守纯文学,靠各种文学奖来调度文学的走向,还时不时叫嚷几句“文学式微”,其心态跟怨妇类似。
  在我眼里,文学根本不存在“式微”的问题。用大文学观念来看,当下的通俗文学,可以说是非常兴旺。这个大文学观念,说起来也简单,就是不持门户之见,不装高雅,还文学的本来面目,把原始文学和通俗文学纳入我们的文学视界。
  跟传统文学有所区别的是,当下的文学,已经不完全借助纸媒来传播。
  有人谈论平民艺术,谈来谈去,还是没有离开小说。有逻辑混乱之嫌。平民是什么?就是老百姓嘛。老百姓喜欢的艺术,才是平民艺术。我个人从总体上,很愿意把流行歌曲的歌词、故事、电影、电视剧,都看成是通俗文学的一部分。这些,才是真正的平民艺术。
  周作人的观点:“我们现在所偏重的纯粹文学,只是山顶上的一小部分。实则,文学和政治经济一样,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层层累积起来的。我们必须拿它当作文化的一种去研究,必须注意到它的全体,只是山顶的一部分是不够用的。”他还说:“影响中国社会的力量最大的,不是孔子和老子,不是纯粹文学,而是道教(不是老庄的道家)和通俗文学。因此研究中国文学,更不能置通俗文学于不顾。”这是金玉良言。2011-8-26 11:49:23
本文来自[左岸文化网] http://www.eduww.com  版权归原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