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轴和茶轴的区别:故地寻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14:40
日志|照片|朋友|更多▼地图足迹食迹 回sunrive的空间首页 #place-travel-line-box{ /*width:494px;*/ /* 502 - 8 */ /*width:550px;*/ } .place-travel-line-box-inner{ padding:5px 10px 10px 10px; padding-top:10px; paddinb-bottom:10px; } .place-travel-line-content{ width:100%; padding-top:5px; } .place-mod-box-title{ padding-bottom:3px; /*background:url(/images/dotted.gif) repeat-x 0 100%;*/ } .place-travel-line-table{ padding:0px; margin:0px; width:100%; } .place-travel-line-table td{ padding:2px 5px; margin:0px; } .place-travel-line-table .img-link{ display:block; border:1px solid #95ab73; width:77px; height:77px; } .place-travel-line-table .img-link:hover{ border:1px solid #FB5809; } .place-travel-line-table td h3{ display:inline; font-size:14px; line-height:22px; } .place-travel-line-table td .price{ color:#FB5809; display:inline-block; padding-left:3px; padding-right:3px; /* color:#1a1423; background-color:#95ab73; */ } .place-travel-line-table td .price b{ font-size:16px; } .place-travel-line-table td .tsse-text{ line-height:20px; } .place-travel-line-table td .shop-name-city{ line-height:20px; color:#333333; }

故地寻芳

/**/         
        
这次的情人节,我带上几个朋友和他们的家属去了温泉之都——金华武义,坐上两个半小时的自驾车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中午入住了由原先携程订好的住处,开始我们余下的时间安排,当然我要带上他们去一个方正是我十年前在那曾经留下一段记忆的校园时代踏过走迹小村落,她叫郭洞。在那片土地上曾经给后人留下一段繁衍子孙后代的祖训,这个村落之所以能保存了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山沟沟里繁荣景象。就是有他们祖辈那份训条“穷,也不能断掉下一辈识字。”

来到这,当然要看一下十年未见的村妹子了,没想到十年过后这姑娘还在这里,一直守着这片故土,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那份神圣而又依靠职业。只不过不同的是她从原来的小姑娘变成了孩子他妈,看来是早懂事点。记起十年前的一些趣事,并邀了她给我们做了一次免费的导游。

IMAGE_00023


        这个村落不大,傍着山,就有了背山依水的“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山名为龙山。进村,走过一段村道,就开始上山。山上有罕见的古树名木,且树龄都在五百年以上,村庄离城区不远,拥有如此密集的古树,更显珍贵。这些树,与村庄的年龄相近,可以相象,郭洞人来到这里,栖息、栽树,树便和人一起茁壮成长。有百余亩的原始次生林,林中生长红豆杉、罗汉松等珍稀树种,就连我们惯常所见的、齐腰高的、被修剪得蘑菇般的冬青,在这里也已经长成了需得双臂合抱的苍苍古木。

        据说,早先也有人上山伐木取火,有次在大规模的毁林后,山上滑下沙石,祸害了村民房舍。据此,郭洞先人,制定了严厉的族规:任何人不得上山砍伐树木,若有人折断山上一根树枝,将被处以拔掉一片指甲的处罚;若是砍掉一棵小树,将被斩掉一根手指;若砍倒一棵大树,将被砍掉一条臂膀。当然,如此“酷刑”,时至今日已不复再提,但郭洞人守山护林的传统却传承沿袭了下来,今天,我们才得以有幸领略到这一番远古神秘之美。

IMAGE_00027

山道是硬挖出来的。在郭洞没有开发成旅游景区之前,这里的山林保持着它原生的状态。后来,它作为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氧巴著称,进村前先呼吸山上的空气,然后下山,进村,看古民居

 

山道上清晰可见树的根。这些树那么多年在山间自由生长,它们的根连在一起,当修建游步道时,它们横在路间,无法砍伐,一些树根,就成为山道石级的一部分。我踩在树根上,仰头张望高大的树身,在心里对它说,踩疼你了吧?

 

山道没有直抵山顶,在山腰弯出一个弧形,就下山了。山脚下,就是郭洞了。

        这里聚集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凡豫堂、纫兰堂是两处较有代表性的古宅,是旧时大户人家的住屋。这两处古宅整体风格皆古朴大度,细微处却显真工夫。细细观摩,你会发现在同一扇门窗上,已用上了穿雕、浮雕等不同的雕刻艺术,而且所雕之飞禽走兽、花鸟虫草无不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同一小小的方寸之地,一里一外竟还有孑然不同的案图造型。而且,每一组画面,无不昭示示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又隐喻着主人家的美好祈愿。比如,在一处西厢房的门窗上,刻了一匹马,马上还驮两只长尾巴喜鹊,据说,这是给新婚夫妇的住所,意思就是“马上有喜”吧;又如,在与其相对的东厢房门窗上,刻一组“鲤鱼跳龙门”,只见一群鱼儿在浪里跃跃欲试,数一数,不多不少刚好七尾,呵,千万别小看了这“七”,在这里“七”可是个吉祥数,所谓“七上八下”便是了。另外,这些古民居,无论在整体布局和细节处理上都可以看出,其设计也非常注重实用性。这一点,在露天的院墙院门的制作上便可见一斑,他们在门后墙上设置了一龛,门开启后刚刚可以嵌入龛里,这样一来,这门就不会哐当哐当乱晃,也可以避免些雨水的侵蚀。



郭洞以何姓为大姓。村中的何氏祠堂保存完好。高大的屋脊支撑着宽敞的祠堂。戏台空着,取名“佾庭”,到也贴切。什么时候,这儿还会铿铿锵锵,再上演人间的悲欢离合?宗祠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经过数百年的时光历练,至今依然宏伟壮观,气象萧穆。在古时按照乡俚习俗,江南乡间几乎村村建有祠堂,以供奉祖宗牌位,停放灵柩,或举行大型祭奠活动。

IMAGE_00029

IMAGE_00031



        此外,宗祠大堂上悬挂关于忠、孝、礼、仪的种种匾额,很显特色。据说,何氏家族世代书香,英贤辈出,曾有先祖就任宋徽宗时丞相,其后世子弟亦知书习武,多有报效国家、受到朝廷嘉奖和封赏的。

 

IMAGE_00032

IMAGE_00033

祠堂天井里,罕有地栽着一棵粗壮的树,我无法叫出它的名称,但是它树荫如盖,保佑着郭洞人的前世今生。

 

一排棺材横放在祠堂一侧。从前村庄,祠堂是摆放棺材最好的地方。据说,我们常说的“三长两短”、“盖棺论定”,就是从棺材的形状与功能演绎而来。看棺材的外形,如果不考虑它的棺盖,它确实有三长两短的木材组合而成。倘若人死了,以“三长两短”作喻,也是说得通的。人死后,入殓了,覆上棺盖了,就有“盖棺论定”说。

 

这个说法,是否成立。不是我考证的范围。我感兴趣的,是这么大一间祠堂,历经数百年而完好无损。我相信,是因为郭洞处于穷乡僻壤,无论战火,还是文革,都没有波及到它之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郭洞人是幸运的。如果没有这座祠堂,郭洞的价值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我坐在祠堂小憩时,突然,看见一只雏燕出现在地上。以为它死了,弯腰一瞧,翅膀却在振动。一位老者将它捧起,放在桌上,燕子的双翅动了一下,却无力飞翔。我猜测它是从匾额后面的燕窝里掉出来的,看得出它的翅膀尚未长硬,它还不具备飞翔的本领。我绕到匾额后仰望,却空空如也。或许,它是从天井的那棵树上飞出来的,它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自由飞翔,刚想振翅,却一头栽倒在地。

  

穿村而过的溪流,是不是名熟溪?听着它的潺潺水声,溪畔的柳丝已绿,那么鲜嫩地在三月的微风中招摇。当我一回头,龙山上古树层层叠叠。村有族规,砍一大树,断其臂,砍一小树,断其指。山林如此葱郁,是因为有苛刻的村规吧。我在何氏宗祠没有看到族规的文字记载,却看到何氏姓的来历,最认可的一个考证,据说来自姬,是皇族之姓。那么,郭洞人的祖先,是皇族的分支。看来,皇族的尊贵,人人渴求,生活在深山皱折里的郭洞人也不能例外。

        离开时,真的希望再稍稍逗留些时日,想起十年前的三天,和此时的三个小时,真想停下来喝上郭洞人家酿的米酒,吃点文火慢温的竹筒饭,然后觅一处洁净、绵软的卧榻,睡一个悠然、舒畅的长觉……然而我们下一站还急着等我们去光顾呢!告别了故友,直清水湾——沁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