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装灭世梵天中变传奇:喜读书不喜《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53:42
木兆轩主人
2006-04-17 15:08:46 阅读 次
[往复论坛]
[往复全文检索]
文章搜索
冬之旅系列 东晋门阀政治讨论 音乐影画 淘书记趣 将无同作品系列 人文时事 诗歌系列 散文系列 小说系列 国人历史意识讨论 “在长沙”系列 方言历史与区域文化 读史漫札 好学深思 读书札记 人文絮语 史林杂识 艺文类聚 书林清话 人生三味 专题藏书 资源导航 心得交流 纪念周一良先生 云中君作品系列 老冷文集 往复前传 往复历程 横吹曲系列

近期热点文章
累计热点文章
网络上有好事者征联,上联是“好读书不好《读书》,《读书》不好读书好”。我曾经是《读书》的忠实读者,与征联者有同感,也想好事一番,对出下联来。可想了半天,还是对不出,心里不免有点懊丧。
昨天下午在地铁里侯车,很无聊,于是踱到书报摊前看了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时髦出版物。眼见有今年第三期《读书》出售,就随意买了一本。要是没有征联一事,我大概也不会去买它。
晚间无事,拿起这期《读书》翻了翻,感觉还是一样,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章。五分种不到,我就合上了书本,把它扔到一边,靠在椅背上,作闭目养神状。
此时有个念头闪过:自己大概是落伍了吧,这么多文章中,难道真的没有值得一读的?是自己的感觉有错误,还是《读书》真的发生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变?我曾经跟一位朋友说过:“《读书》现在象是一种准学术刊物”,这个结论下得是否有点过头?
于是重新拿起这期的《读书》,仔细地翻阅,试图找出明确的答案。
按照一般的读书习惯,我首先是翻看目录,而看目录又首先扫一眼文章的作者。
这些作者依次是:倪伟、刘建梅、巴萨明、孙传钊、瞿宛文、甘阳、刘小枫、杨立青、冯象、肖亮中、汪丁丁、郑秉文、梁治平、陈映芳、张西明、盛洪、吴忠超、丁聪、赵汀阳、陈四益。至于小栏目如“品书录”、“短长书”等中的作者,由于是用小号字附在文章标题的末尾,不太醒目,我一般也不太关注。
这20个作者中,我有印象的只有6人:刘小枫、汪丁丁、梁治平、盛洪、丁聪和陈四益。
刘小枫大名鼎鼎,我是被动知其大名的,其文章和著述我都没有读过,印象中他是治哲学思想的,谈的东西都很玄,对现实有猛烈的批判,在青年中有很多崇拜者。
汪丁丁的治学背景是经济学,两年前我读过他的几篇谈网络经济的文章。受其影响,一度坚信在三五年内我辈都将在家上班,大街上的店铺都将关门。
梁治平的专长是中外法律、法理比较,借此发挥法律思想方面的问题。过去经常在《读书》上发表文章,但我都未细读。法律思想的问题当然很重要,但因其高深,没敢往里钻。
盛洪是经济学家,我与他见过几面。他的兴趣似乎不在“形而下”的经济,而喜欢谈“形而上”的经济,天马行空,云里来云里去。如果你问他:“人民币会不会贬值?”他很可能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不感兴趣而拒绝回答。
剩下来的丁聪和陈四益是“狼狈为奸”了十多年的老搭档。小丁的漫画数为《四世同堂》所作插图为最好,近二十年的这种配文漫画我就不太爱看,原因是什么,一时也说不清楚。
如此点数了一下,还真的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作者。而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的《读书》,随便哪一期,总能找到10个左右既熟悉又感兴趣的作者。
对于这一点,也许别人会说:“你不熟悉的,别人未必不熟悉;你不感兴趣的,别人未必不感兴趣。”遇到这种情形,我只好说声“看来我老了”的自嘲语了事。
说完作者说题材。对作者不熟悉,未必就对他谈的问题没有兴趣。那么,我们这就来看看这些人都在谈些什么。
第一组文章共四篇,议论的是近年来出版界兴起“城市热”的现象,兼议有关丛书的得失。题曰《“我不想消失在黑暗中”》的文章是一篇译作,可能是因为与“家园”的问题有点关系,也放在这组文章中。
第二组文章共两篇,其一为《自由经济有利与经济发展?》,这比较容易明白作者在说什么;其二为《遗留的思考》,光看题目看不出什么,原来是一篇介绍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邹谠先生其人其学的文章。
第三组文章含《圣人的虚静》、《关于伊藤虎丸的〈鲁迅与日本人〉》两篇,前者是对哲学家徐梵澄先生的学术评述,后者是一篇书评。
第四组文章由《所多玛的末日》、《隐喻的漫水湾》组成,题目有点诗意,前者是读《圣经》的笔记,后者是对彝族村的考察记。
第五组文章光看题目就能知道个大概:《宽带写作》、《股票 福利 经济制度》,用不着多说。
第六组文章有三篇:梁治平的《学人社会》拉拉杂杂地谈了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人和事;陈映芳的《从青年文化的孩童化说起》用温和的语气谈了自己对孩童化现象的看法;张西明的《传媒帝国的诱惑》则通过读《默克多传》道出其对西方传媒进入中国的某种忧虑。
最后的第七组文章是盛洪的《为天地立心》和吴忠超的《膜世界的生灵》,盛的文章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他在说什么,好象什么都说;吴文好象说了些时间、空间等一些量子物理学上的问题,又好象什么都没说。
为了自己能对本期《读书》的内容说出个大概,我是硬着头皮把每篇文章都粗粗地看了一下,前后花了3个小时。3个小时后,我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反应:头有点晕,脑子有点乱,面部的肌肉有点僵硬。此外,突然觉得到尿急,赶紧钻进卫生间。
我在追写此帖的时候,也在追忆那3个小时的最后,我的目光是停留在哪几行文字上,以致最终使我产生那些身体反应。想起来了,那是《膜世界的生灵》中的一段:
“那么关于预言将来的能力呢?现在看来它至少在三个层次上受到限制。第一是动力学系统的混沌行为,使得拉普拉斯意义上的决定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在量子力学中状态是由波函数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使得经典意义上的决定性被减半。第三,不平常的空间拓扑,使波函数被密度矩阵所取代。就在这里引进了热力学意义上的随机性。”
有尾无头不好,还是补上最初寓目的那段文字,那是倪伟《书写城市》的第一段:
“最近这几年,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单位在各种文化论述中越来越备受瞩目,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不仅吸引了众多学者埋首研究,而且也给文化市场创造了一个卖点,《老北京》、《老上海》等‘老’字号书籍纷纷出现,俨然造成了一股怀旧的潮流。从某种角度看,都市怀旧可说是信息时代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波及社会心理的一个结果。城市在信息/全球经济时代所占据的节点区位使其成为全球性的或是某一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在城市日益繁荣的同时,作为城市之腹地的广大乡村却是在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不仅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鸿沟在越拉越大,而且作为全球化城市的大都会和作为区域中心的中小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大,这种结构性的断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的‘民族国家’框架很难再成为一个有效的思考单位,鉴于城市在重新组织社会意义上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论述单位,也是理所当然,所谓都市怀旧,放在这个背景中看,实际上是对城市经验和记忆的整理,它和各种关于城市的论述一起,共同塑造着我们对于城市的新的认知。”
怎么说呢?《膜世界的生灵》中的那些话我实在是读不懂,这只能怪自己没有量子力学方面的知识,看来不能怪作者和《读书》的编辑;而《书写城市》的那段话能读懂,是费劲才读懂的。不过,可以说,读过五分钟之后,脑子里就不会有印象了。
在我的三个小时的阅读中,还碰到了许许多多此类语言表述方面的障碍,例如《宽带写作》中有这么一段:
“把关于‘时间’的争论搁置不顾,假定两个争论的主体之间有一种客观的时间。那么,‘思’的速度依赖于对‘观念’的理解。意识原本是‘流变(flux)’,是连续的‘流’,惟其连续整全而有‘自我意识’,间断破碎者称为‘心理疾病’。可是,‘观念(ideas)’或者‘逻辑’的任何方式的运用,必定要把这连续的流,切断为‘单元’,也叫做‘概念(concepts)’。我不愿意使用‘概念’,因为它过于严格(古典如康德在《逻辑》里定义的‘概念’,现代如代数学‘格论’所定义的‘概念格’),所以继续使用‘观念’,在‘连续’意义上使用‘观念’-----观念逐渐从我的意识之流中澄清自己,它从我对意识的不断反思(回顾)当中凸现为单个的、趋于完整的‘观念’。”
文中提到康德的《逻辑》,这可能是作者的笔误,应该是黑格尔的“大逻辑”,即《逻辑学》一书。此“天书”本人二十年前也通读过,记得当时阅读时也没有觉得象今天读这段文字这么艰难。
我不想在此给现在的《读书》下个什么结论,好也罢,不好也罢,它还会有读者,还会继续办下去。我想说的只是自己阅读时的感觉,一种通过自我试验而证实的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证明了自己多年前不再订阅《读书》的决定是英明的,虽然我也还将读书,但不再喜欢《读书》。
(03-13-2002 11:41 PM )
【小桃红】
我刚上研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特别喜欢看读书。从封面提示的那些颇有些“诡异”的题目到深奥的文字,无一不喜。在我当时看来,所谓的理论,“和国际接轨”大概都能在这些地方得到体现。当然,许多地方也是读不懂的,如木先生提到的<膜世界的生灵>中的一段。但在以前,面对这样的文字,我通常的直接反应是我水平不够,或者,这些深奥的东西就理应让人看不懂。
似乎在我们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学术”的时候,就习惯于听到人们用“艰涩”来形容一部学术著作。“艰涩”这个形容词本身似乎是不带有价值判断的,但用得多了,也随着“学术”这个带有光环的词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既然历史证明那些哲学,史学的经典理论都是用某种“艰涩”的语言来描述的,那么,反之,“艰涩”的语言即便不是必然,也是倾向于含有深刻涵意的。
这个自然而然的逻辑很长时间都困饶着我,尤其在涉及西方理论或者著作的时候。记得在以前写论文时,因为看了一些英文书,曾很得意的把所得到的东西用我自以为是的“理论性中文”表达了出来。但很不幸,几乎所有我认为很“精僻”的语言都被导师划上了问号,并批注:你究竟想说什么?翻译味太浓!我一愣,反问:
我究竟想说什么?答案似乎又很简单,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大概就是想说某种感觉,或者说某种从英文阅读中得到的既很“学术”又很“理论”又自觉很“前沿”的是事而非的感觉。
现在读英文书,有时得到一个新理论也会很兴奋的和同学讨论。在我们用中文很严肃的表述这些西方理论的时候,大家都会笑。也许,那些怪异的翻译后的理论词汇原本就是用来写在纸上看的,而不是用来对话的,目的是要给人一种视觉的冲撞。视觉被震撼以后,底气就少了。而对话,某种程度上更直接和平等一点,听不懂要问,这一问,就少了对这个词汇本身的“敬仰”。
木先生引用的<书写城市>中的大段,尤其是其中的长句似乎也存在翻译味太浓的嫌疑。“城市在信息/全球经济时代所占据的节点区位使其成为全球性的或是某一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个长句子中的长分句不读两遍以上是很难明白其主谓宾的。英文中有很多方式可以给名词附加修饰成份,而转变成汉语,若刻板而生硬的全盘附加在某个名词前面,势必会出现这种“艰涩”的状态(当然你也可以形容为“气势恢宏”:)。
可见,语言本身绝不仅仅是载体,或者工具。这一点从文中提及的文章篇名也可见一斑。所谓<圣人的虚静>,<宽带写作>,<膜世界的生灵>,每一个都显得那么故弄玄虚,并且矫情。我不知道在同“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么样处理我们的语言文字。但我相信,带给木先生痛苦反应的这些文字是肯定走进了误区。
(03-14-2002 02:14 PM )
【老冷】
佩服木兄的勇气:我就不肯批评《读书》,因为我担心别人说我土。
我建议《读书》易名《读西书》,这样是不是准确些?
(03-14-2002 02:50 PM )
【将无同】
还不太准确。是不是应该这样:《不太懂中文的文化小资读西书》?
(03-14-2002 02:57 PM )
【注注】
十年前,《读书》是我最喜欢的杂志。看来,用十年工夫去改变一个杂志,比用同样的时间改变读书人的欣赏趣味还是要容易些。
(03-14-2002 05:03 PM )
【乔纳森】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不同的看法。
首先,文章好不好,与它易懂不易懂没有必然的联系。明白如话的文章,像E.B.White那样的,其实只是一种理想。在往复,木兆轩主人谈谈版本,金轮法王讲讲元史,似乎我们都可以读懂,然而拿给完全隔教的人,他们未必知道说的什么,难道能认为是文章本身不好吗?我读福柯、德勒兹的文章,一开始觉得难懂,多读几遍,也就明白了,而且我觉得他们讲的很精炼、很准确,并不是故弄玄虚。康德晚期的文章也不好读,你能说他是装样子吗?他又装给谁看呢?反过来说,同样是讲哲学问题,贺麟的文章特别清畅,然不失为深刻。所以说,读不读得懂不是关键所在。
其次,我同意各位对杂志上文章的评价。这里不是易懂不易懂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专业不专业的问题,实际上是那些文章本身言之无物的问题,是文章作者对思考的东西没有深刻的洞见的问题。用一些专业的词来吓人,其实吓的也都是外行的人,内行人读了唯有嗤之以鼻,不会真当是一回事情。《读书》上的许多文章,细绎其意,其实空虚得很,这跟它以什么样的文体来表达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我觉得评价也不必搞一刀切。《读书》上多数文章的确已难以达到昔日的标准,但这不完全是作者的责任,原来那批作者不也还在写文章、而且写得很好吗?是《读书》主编易人,才使一群空疏的新左派占得上风。这样讲,也不是说《读书》上的文章完全看不得了,比如木兆轩主人所举的刘小枫、冯象等人,他们的文章还是不错的,也许值得重读一遍。
第四,我认为大家应该意识到世易时移。当年,人文类的清流杂志我们只有一本《读书》,如今作者有多少渠道啊,他们不必再集中于《读书》一家麾下,这种变化本身是思想逐渐开放的表征,是值得高兴的好事,虽然也不免令人感到惆怅。
(03-14-2002 08:42 PM )
【行人】
[这个贴子最后由行人在 2002/03/15 07:27am 编辑] 看到[喜读书不喜《读书》]的帖子,今天外出的时候路过两个书报亭的时候,都特意的问了一下,结果还是没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此时还是显得穷乡僻壤了许多……。其实要说这本杂志的话,也看了有年头了。一开始是在单位里订阅的,这一订也就是有5年多了。后来转到他乡工作也就断了下来。条件限制没办法看到这本杂志也有4-5年多了……当然看惯了的话一下子没有也挺不习惯的……开始的话还专门让家人邮送了一段时间,渐渐的工作繁忙也没有那样的心境静心细揽了。事实上在理工科的圈子里虽然也有一些文科志向的摆弄一些和专业没关系的的东西,看一些和专业毫无关系的“邪书”,但是真要忙起来的话,估计都不会顾及那些“邪书”了。……
等我再有机会像以前那样可以连续的读起[读书]的时候,又是一个5年过去了。我和楼上的木兄不一样,我从来不注意写文章的人,当然谁是谁我确实也不知道多少。……阅读这本杂志的习惯的话,经济类文章一概跳过。理由是我觉得实在是缺乏参考价值。且,这样的经济类文章几乎都有一个通病,缺乏具体的数据,难以让人信服。当然这一点和理工科有一些相近,想写文章想说话如果没有一些实际数据地把握,又如何能够确保其准确性和说服性。所以,我觉得篇幅日益见涨的经济类文章显得[读书]整体走向了空泛。当然这些经济专业的人们如果换一种其他的方式多少涉及一些类是问题的话,或许是另外一回事儿……
回到上海有机会连续的读了半年,才觉得格格不入了。当然,我开始怀疑的是我长时间脱离[读书]的缘故。还有在此期间所阅读的东西中即便有不少文史方面的东西,但是作者表达意图的方式和相当实证的风格给我的影响不小的缘故。总之开始觉得[读书]的整体风格显得空泛了许多。……
第三期还是没有到手。但是想说的是第二期中[颠覆还是捧场]、[听听今晚谁在演奏舒伯特]倒是看了个仔细,看完之后居然还是没有弄出了所以然,没办法……后来才听说[读书]的编辑好像也已经换了好几茬了,或许这也有一些关系吧……
结果,回到上海的第一年里订阅了一年后,第二年就不想订阅了,外出的时候想起来了就买一本的,看了之后看不下去就扔在一边就算了。原来阅读这本杂志的时间是放在晚上9-10点间的黄静时间段上,渐渐的阅读时间也改成了在上下班的路途上了……不过我也知道即便再不满意,不过下一期杂志要是到了视野里了的话,说实话还是会拿下来,尽管我早就意识到了能够从这本杂志中获取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看到了各位说的事情多少有一些同感,插嘴如上)
(03-14-2002 09:5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