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w两个世界资源贴吧:谁在关照俺农家工友吃药看病的事!——乱读随钞之三十五 马望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17:43

  谁在关照俺农家工友吃药看病的事!——乱读随钞之三十五 马望野作者:mawa1932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11-9-8          【字体: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谁在关照俺农家工友吃药看病的事!  

——乱读随钞之三十五  

马望野  

===============================  

以下是一篇值得细细阅读、深深思考的的好文章。  

年纪大的人,会想起过去的那个时候,这样的人很多。  

年纪小的人,会想到现在的这个时候,这样的人很少。  

为什么?从记者笔下,我们得知:  

“初中文化程度的彭大春在23岁那年(马注:似应为1969年)被大队选中培养赤脚医生,经过两次短期集中培训,彭大春成为了一名有医学知识的农民。他会把脉、开药方、扎针灸,脾气又好,颇受乡亲们喜爱。2003年,他考取了乡医证书,开始向西医诊疗方式转型。2006年,他拿到了输液证,从那以后,他可以在村卫生室给村民输液了。‘学了(医学知识技能)不能白学,’彭大春说,‘要用到病人身上。’”  

“从医42年来,彭大春从没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到过两次天安门,还是当天就赶回村里,为的就是村民生病了,在家或者在诊所都能及时找到他。身为乡医,彭大春月收入只有800元,卫生室不忙的时候,他还要操持耕种自家的3亩地。”  

“医龄长达42年的乡医彭大春,哪科都懂,是个会治牙痛、风湿、胃痛、发烧、感冒、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多面手。在外人看来大春已经很辛苦、很不容易了,可大春对自己工作还不够满意。‘药房品种太少了,’他说,‘只有120种,很多常用药都断了档。’清开灵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增效联黄注射液、青霉素溶酶等正逐渐从他的药库中消失,这让他心里非常着急。据了解,村卫生室药房进药,要先向上级单位递交购药申请单,由全市统一配送。当药品送到村卫生室时,需要乡医自己掏现金结算。因此,资金短缺、药品匮乏一直困扰着乡医大春。”
“这位已经65岁高龄的乡医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放下手中的一切,到外面去旅游。去年大队组织村民去上海、南京玩儿,卫生室正忙着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彭大春没去成,心里别提有多遗憾了。其实在大春心中还藏着一个担忧,就是到现在村卫生室还没有个接班人,他曾巴望着乡卫生院能派来年轻医生,但又担心‘年轻人、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山沟里待不长’。”

“据了解,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目前共有19位乡医,其中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已经75岁。”

在记者的报道中,这位医务工作者,而今被称为“乡村医生”,其实就是从前的“赤脚医生”。他们的职责一直就是守护农家的健康。当“文化大革命”被某些人遮天瞒地、张嘴任意,骂得体无完肤、狗血喷头的时候,惟独这件事没被诟病,反而在全世界备受称赞。因为当时这种做法在地球上是蝎子拉屎——独(毒)一份(粪),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惹众怒。同时,人们也抹杀不了“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句话(
《毛泽东文选·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问题》[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和说这话的人的心意。当然,这位老人家在这次和医务人员谈话时,也说了一些叫人很难以听进去的话,如后来在群众中流传的什么“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务,而且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的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刀子嘴豆腐心,他是在为无医无药的农民呼吁啊!不久,在同年的八月二日,他还曾对人提出:“你们为什么不在工厂设不脱产卫生员呢?小厂可以设卫生员,大厂设医务所。”拳拳之心,切切之意,天地可鉴,人神共鉴!试看后来的几十年,农村里赤脚医生都很少了,即使在城市中,看病贵、看病难的悲剧也越演越烈,以至终于不能不改弦更张。彭大春式的农村医务工作者,如果还得不到赞扬、支持,那的确会天理不容,引起公愤的。感谢走基层的记者同志,你们发觉了埋藏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迫切要求、强烈呼吁,也发掘出深藏在乡村医务工作者身上的优良传统,革命精神,你们的功德也是无量的啊。谢谢了。当年轻的和有资质的村医,急需的药品和完备的医疗器具,遍布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时候,那些老弱边穷的父老乡亲不再为求医犯难的时候,你们的心意,也将永远地留存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2011/09/08)  

   

——附录  

接着,请好好看看这一篇文章吧!

++++++++++++++++++++++++++

乡村医生:守护山区农民健康  

赵新培  

++++++++++++++++++++++++++  

  在京郊农村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蓝色大褂、背着药箱,奔波在山间小路、田间地头,个个都是会治牙痛、风湿、胃痛、发烧、感冒、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多面手,他们就是乡医。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后继乏人。但正因为他们执着坚守,偏远山区农民才有了健康守护者。日前,记者驱车150公里,来到北京最北边的一个小村子——怀柔区喇叭沟门西府营村,体验了乡医彭大春辛苦、忙碌的一天。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日夜坚守了42年。42年!从勃发的青年到沧桑的老者,不论白天还是夜里,只要村民发病,“大春”随叫随到。  

   

 ■基层岗位:京郊山村乡村医生■
 ■出场人物:怀柔喇叭沟门西府营村乡医彭大春■


  6:
50
  ■到村卫生室为村民打点滴

  9月3日星期六,在城里正是人民安享周末的日子,可乡医彭大春却忙了整整一天。65岁的彭大春扒拉了几口饭,放下碗筷就三步并做两步走出自家小院,因为村民彭明庆头天已经跟他约好7点钟到村卫生室打点滴。村卫生室离彭大春家不远,用他的话讲“地颠儿”(怀柔方言“走着”)就能到。村卫生室建于2007年,有40多平方米大,分为诊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四个部分。而在此前,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去敲彭大春的家门。

  走进卫生室之后,彭大春换上蓝大褂,洗洗手,然后手脚麻利地取药、备药、备输液器材。一切刚刚准备就绪,输液的村民就登门了。记者注意到,彭大春左眼失明,仅靠右眼的视力给患者扎静脉,手法不是很娴熟,第一下没扎上,又扎了一次才成功。输液村民没有埋怨他“手潮”,但彭大春却为自己不能“一针见血”而愧疚,“以后还要不断摸索。”他像是对村民说,也像是对自己说。据了解,小时候因为出天花,彭大春左眼完全失明,但是他向记者自夸右眼特别好使,一点不花,药盒上的小字都能看清。

  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彭大春很忙,除了要给一位患胃炎的村民打点滴,还要给一位患风湿病的村民扎针灸。医生、护士的活儿他一个人全包圆儿了。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自治乡西府营村是位于北京市最北端的一个小村落,有500多村民。这里四面环山,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们生病首先想到的是找乡医。从医42年来,彭大春从没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到过两次天安门,还是当天就赶回村里,为的就是村民生病了,在家或者在诊所都能及时找到他。身为乡医,彭大春月收入只有800元,卫生室不忙的时候,他还要操持耕种自家的3亩地。


  10:
00
  ■为村里老人测血压

  “大春,我们来测血压啦。”93岁的老奶奶罗桂兰站在了诊室门口,在她身后还有四位老人陆续登门。原来彭大春约他们来监测血压,因为村卫生室要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记者发现,跟村民们提“彭大夫”,他们会一愣,不知道说的是谁,因为他们都管自己的乡医叫“大春”,而大春叫他们叔、姨、哥、嫂,不是亲戚但关系透着亲密。不一会儿,血压量完了,“姨,您的血压很好。”彭大春跟罗桂兰说,然后搀着老太太走出卫生室,边走还边提醒老人:“小心台阶。”

  村民王福芝对彭大春赞不绝口:“不管啥时候,随叫随到。”在村民的眼里,什么大医院,什么大专家,什么高级机器,到关键时刻能救急救命的还是乡医大春!


  13:
20
  ■骑摩托到下湾村出诊

  刚放下饭碗,那边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邻村——下湾子村86岁的老太太马银清突然感到心慌、憋气,家人请乡医过去看看。放下电话,彭大春连忙返回卫生室,抄起血压计、骑上政府配备的轻型摩托车,向下湾村出发了。“估计是老太太血压又高了。”彭大春边走边说。对于村民们的身体状况,他早已烂熟于心。午后山里的太阳非常毒,当彭大春踏进马老太太家门时,黝黑的脸庞已淌下汗水。来不及擦汗,大春赶紧给马老太太量血压,几分钟过去了,大春说:“嫂子,您血压正常,就是心律不齐,我给您开的药可要一天三顿坚持吃啊。”马老太太的老伴在一旁连忙揭发:“她葫芦茄子的(怀柔方言‘糊里糊涂’),一天只吃两顿。”彭大春请马老太找出小药匣,把每种药的每日服用次数、剂量详细解释给马老太听。最后他拿着一个小葫芦说:“嫂子,病急时想着吃救心丸,一次含15粒。”


  

  15:30
  ■给一位患者输液

  一位患腰痛、头痛的村民到卫生室打针。彭大春给患者混合注射了头孢拉定和安痛定两种药。“我喜欢联合用药,”大春告诉记者,“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还能减少患者疼痛。”

  初中文化程度的彭大春在23岁那年被大队选中培养赤脚医生,经过两次短期集中培训,彭大春成为了一名有医学知识的农民。他会把脉、开药方、扎针灸,脾气又好,颇受乡亲们喜爱。2003年,他考取了乡医证书,开始向西医诊疗方式转型。2006年,他拿到了输液证,从那以后,他可以在村卫生室给村民输液了。“学了(医学知识技能)不能白学,”彭大春说,“要用到病人身上。”

  这位已经65岁高龄的乡医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放下手中的一切,到外面去旅游。去年大队组织村民去上海、南京玩儿,卫生室正忙着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彭大春没去成,心里别提有多遗憾了。其实在大春心中还藏着一个担忧,就是到现在村卫生室还没有个接班人,他曾巴望着乡卫生院能派来年轻医生,但又担心“年轻人、城里人在我们这个山沟里待不长”。

  据了解,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目前共有19位乡医,其中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已经75岁。


  

  18:00
  ■又背起药箱去后沟出诊

  彭大春还没有下班,背起药箱、骑上轻骑摩托又出发了,去给后沟的一位村民打针。在一天的采访中记者看到,医龄长达42年的乡医彭大春,哪科都懂,是个会治牙痛、风湿、胃痛、发烧、感冒、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多面手。在外人看来大春已经很辛苦、很不容易了,可大春对自己工作还不够满意。“药房品种太少了,”他说,“只有120种,很多常用药都断了档。”清开灵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增效联黄注射液、青霉素溶酶等正逐渐从他的药库中消失,这让他心里非常着急。据了解,村卫生室药房进药,要先向上级单位递交购药申请单,由全市统一配送。当药品送到村卫生室时,需要乡医自己掏现金结算。因此,资金短缺、药品匮乏一直困扰着乡医大春。

  ■文/本报记者 赵新培  

(《北京青年报》2011/08/07  本报记者 赵新培:《乡村医生:守护山区农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