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波:中秋,高原烈士不寂寞——拜谒中国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8:56:14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12日电题:中秋,高原烈士不寂寞——拜谒中国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
魏春、贾启龙、毛德海
阳光洒在昆仑之巅。
碧蓝的天空下,一排排烈士墓如同威武的军阵,整齐列队,沉静肃然。
这是康西瓦烈士陵园,海拔4280米——中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也是距离内地最为遥远的烈士陵园之一。这里长眠着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而献身的105名烈士,自1965年建成以来,一直是西北高原军人的精神高地。
陵园位于新藏公路430公里处附近,背靠巍峨的昆仑雪山,面朝喀喇昆仑边关,一年四季风雪不断,只有在夏季七八月间,周围的山坡上才会短暂地长出淡绿色的小草。与烈士们相伴的只有无尽的罡风、无言的雪山和日夜奔流的喀喇喀什河。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我们新华社走基层报道组,在赶赴世界海拔最高驻兵点——神仙湾哨卡途中,专程前来拜谒这些逝去的亲人。
进入陵园,高大的纪念碑上,“保卫祖国边疆的烈士永垂不朽”13个烫金大字,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默哀,鞠躬,点烟,敬酒。我们把千里迢迢带上来的鲜花和月饼敬献在纪念碑面前,代表烈士们大江南北的亲人看望他们来了。
纪念碑下是一片祭奠用过的酒瓶、香烟和鞭炮碎屑。看得出来,尽管这里地处昆仑山腹地无人区,但一年四季都人迹不断、香火不息。
同行的神仙湾哨卡所在边防团团长黄晓虎告诉我们,这里高寒缺氧、远离内地,烈士的家人来看一次很不容易。而且,烈士们的父母大都已不在人世,兄弟姐妹也都过了花甲之年,烈士们牺牲的时候也大都没有结婚,少有后人。
黄晓虎说,这么多年来,新疆军区、南疆军区所属部队的官兵,从两鬓斑白的将军到刚入军营的战士,都没有忘记康西瓦的先烈们。
凡是上山的人,不论职务多高,不论公务多忙,都要去看看烈士,给他们点支烟、敬杯酒,说说知心话;每逢清明、国庆和建军节,烈士墓前都会摆满在高原难得一见的鲜花、水果;往边防送给养的高原汽车兵路过这里,一律减速慢行,跟烈士打招呼的喇叭声响成一片,在山谷中久久回荡;许多边防战士表决心时都会说,“生在喀喇昆仑为祖国站岗,死在康西瓦为人民放哨”……
祖国和人民同样没有忘记先烈们。
196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拨出专款,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并正式命名为“康西瓦烈士陵园”。2007年,新疆军地双方又拨出专款对陵园进行了整体维修,并把这里正式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启动的219国道新疆段全线整修工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整修通往烈士陵园的道路。
前来拜谒的地方群众也络绎不绝。他们中间有过往的卡车司机,有自驾游的“驴友”,有修路的工人,也有前来接受传统教育的政府公务员……
昆仑巍巍,雪山无言。可以告慰英灵的是,今天的高原边防建设和边防执勤生活条件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今,新疆军区驻地海拔超过3000米的所有边防连全部搬进“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新一代营房,困扰高原边防一线部队多年的“住房难、吸氧难、用电难、吃水难、看病难、吃新鲜肉菜难”等历史性难题都已基本得到解决。
一座座烈士墓碑,就是一座座精神丰碑。
就在我们离开陵园向神仙湾哨卡进发的时候,正在昆仑山驻训的南疆军区某步兵师50多名官兵也赶来拜祭。
“康西瓦是我们高原戍边军人的‘精神加油站’。”师长赵立荣深有感触地说,“这里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站好哨、守好防。”
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雪域边关的烈士们,在这个中秋,并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