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谷app下载:文化一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9:53:53
 

文化一觎

 小时候对语文课本的印象是枯燥和说教,所以我记得的不多,但其中‘丰碑’和‘金色的鱼钩’两篇课文却令我至今难忘感动不已。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和不光彩的历史,我们曾经革新求变,五四运动,新文化主义,德先生和赛先生,批林批孔,全盘否定中华文化,泱泱中华文化,有其精华但也一定有被统治阶级利用来欺骗奴化人民的糟粕。
  
  
  在那个时代的全盘否定是有它的革命意义在,但事后矫枉过正的效果是导致我们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切向西方看齐,原因是其经济发达。没有错,某种意义上将科技兴国远比文化兴国更为有效,但文化和科学毕竟是两个统筹。
  
  
  是的,世界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正忙着勾心斗角搜刮行贿,有气节有能力的仁义之士要么遇害尸骨不得保全,要么隐居云游事不关己。
  大部分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邪念上。弱肉强食,乌烟瘴气,邪气冲天。
  文化中华的概念也早被专制多年的封建统治搞臭了。而夜郎自大轻视科技的结果更成为国防不堪一击的原因之一。
  
  
  亡国的是封建文化下导致的连锁反应。但是封建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两个概念,人们却往往误入以偏盖全的误区。
  
  
  任何事情都应当分开看,经济上欧美,日韩是比我们强大先进,我们理应学习。但并不代表我们文化落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时下最为流行的民主的理念。而很多西方提出被我们顶礼膜拜奉为圣旨的理论其实都可以在中华历史古籍上找出类似的根据。
  
  
  世界上四大文化发源地只有我们的文化根基是一直传承的,有太多瑰宝遗珠等待挖掘品玩,可是却被刻意回避。在新一代的眼里,爱国就像道德一样不被待见,是陈规陋习假仁假义迂腐之极的别称,嬉笑怒骂,崇洋媚外其实都是内心自卑刻意回避的写照。
  
  
  中国正处于变革和重造的年代,很多人缺乏耐心和信心,觉得它乡月亮圆,挤破头都想取得一张美国的绿卡,去日本游玩的机票,即使表面上把美利坚小日本骂的狗血喷头,但大多其实也是无法摆脱后的酸葡萄心理作祟。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不是碍于舆论道德就的压力就是仅存的羞耻之心作用。
  
  
  但如果有一线希望能够脱离与这个‘穷脏乱差’国度的联系,便都会不遗余力,绞尽脑汁,那个时候要么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粉饰自己的遮羞布,要么直接撕破脸皮连羞耻之心都不要了。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国民性用了‘奴颜媚骨’这个词儿。几千年的封建等级统治让中国人做奴才做惯了,一时也改变不来。
  
  
  台湾娱乐圈就是很好的镜子,虽然外表光鲜话题大胆开放,标榜革民主的他们其实私第下却遵守着严重的尊卑等级秩序。属模特界尤甚。
  整体隶属低智商动物却做着掌握话语权影响下一代的传播事业。
  追逐金钱地位,时尚名牌,炫耀攀比的自信表面下是一颗自卑的内心。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追逐利益浮躁浅薄的文化共性。
  
  
  西化,日化的台湾又何尝不是部分内地各地审美的风向标。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自卑?虽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石,但要知道文化和理念才是凝聚力的前提。否则将没有原则,人心涣散,再炫目的外表也掩饰不了奴性暴露的丑态,如同浮萍一样没有根基一吹即散。
  
  
  经济上的脆弱不代表文化上的贫穷。
  我们盛赞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市场的运作但没必要文化也跟风膜拜被一种媚骨蒙蔽双眼穷极自卑以他们作为标准,因为追随者,即使做的再好,也只是第二。
  
  
  文化中国和经济中国就像两个国度。在文化中国国度里的我们理应徜徉其中,引以为傲。并且文化中国和经济中国相符相承,并且缔造属于我们文化中的经济。
  
  
  西方文化发展历史决定它们比起我们的厚重是浅薄浮躁的。
  
  
  资本主义下的文化就像陈建州拍的短片鼓励‘国片’一样,挂着艺术之名却做着商人的勾当。
  
  
  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发心动念也是因为人家成名的诱惑(插一句,海角7号的成名就像一夜暴富的3流歌星),为钱为名而不是有心而发。
  
  
  真正的艺术是创作人内心的感悟与流露,而一个丝毫不懂什么是艺术的人把创作艺术当便秘憋屎一样。夜郎自大,更愚蠢的是众人却捧屎为金。可见经济下的艺术,功利心和目的性决定了它不够优雅,浮躁可见一斑。
  
  
  而千年厚重积淀下的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只要我们学会欣赏,有所分辨,去粗取精,那么小我的富强,就是天下大我的和谐融融也未尝不可。
  
  
  不用说那么大,因为关怀自己就是关怀人类,其实很简单。
  
  
  经济是能保持我们物质的富足,但人终究是活个念想,就像有人说,世界本身是虚无的,繁华是另一重。
  
  人活着就是为了开心和满足。就算体验痛苦也是为了更好的感受和找到幸福。人的欲念是无底洞,人类常常犯了本末倒置的误区。
  
  中华文化让我们即便穷也快乐,互相有爱,这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奥义么。不再是单靠物质来不断刺激那颗空虚的心用以消耗生命的虚无过程。
  
  当然,这不是安贫乐道而是更加平和自如的应对得失,理性思考,不浪费时间做困兽之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洒脱自在,关照内心。
  
  中华文化下的指导打破迷障直至人心。
  
  既可以指导艺术上淡定从容自然流露,指导经济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人生得意须尽欢
  笑看红尘苍生世
  
  这个世界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元世界,而是一个阴阳平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
  
  资产社会追逐利益的浮躁导致文化下的浮躁,这是文化界的弊端。
  
  而我们的文化中国虽然被封建文化荼毒但却没有被资本主义文化腐蚀,这是我们的幸运。
  
  在文化上我们分担不能自卑还要创作和发扬我们的特色。
  
  每当方世玉的爸爸念到,美人卷珠帘身当蹙额眉时,那种侠骨柔肠跃然荧幕。涉及英雄侠义,儿女情长。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小时候很喜欢看方世玉,黄飞鸿,陈真,因为尽管在那样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中,他们也依然能够一身傲骨和正气。不媚俗不薄情,不见风使舵。而不是任何优良传统都可以摒弃,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狗腿。
  
  人在乱世中可以抱有气节,却往往容易在温床中被侵没。
  
  中国电影近几年来,卖座的都是些见钱眼开的大制作,得奖的大多是一些散播不满情绪展现丑陋现状的影片,比如贾樟柯,比如黑煤窑。前者俗的要命,涂有外表没有灵魂,后者不够优雅,国民形象剧损。
  
  为什么没有一些发自内心,漂亮优雅,又给人希望产生爱意的影片出现呢?
  
  中国又那么多感人肺腑呼唤大家凝聚力的故事,海瑞,文天祥,包括抗战故事如渣滓洞,黄继光为什么偏偏炒冷饭拍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即使是集结号也不过是以追求名利作为结尾,真是如今导演的写照。
  
  所以,在继续膜拜欧美,消费日韩,西化日化金钱利益下的作品不断。却没有如同90年代如此之多的真正阐释中国内涵的作品问世。那么,作为中华文化嫡系传人的骄傲与自信恐怕会因为‘奴颜媚骨’而消逝在空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