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卓灵寻龙诀:《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内科杂病类医案 (一)感 冒 (二)内伤发热(高热) (三)内伤发热(低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2:25:17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目 录

   一、伤寒、温病类医案

  (一)太阳表实证

  (二)阳虚伤寒

  (三)郁寒发热证

  (四)阳明热病传少阳证

  (五)太少两感证

  (六)伤寒戴阳证

  (七)风温

  (八)春温

  (九)暑温

  (十)暑湿

  (十一)暑秽

  (十二)湿温

  (十三)湿热

  (十四)伏暑

  (十五)风暑

  (十六)秋燥

  (十六)冬温

  (十八)温疫诸证

   二、内科杂病类医案

  (一)感冒

  (二)内伤发热(高热)

  (三)内伤发热(低热)

  (四)咳嗽

  (五)喘证

  (六)痰饮

  (七)肺痈

  (八)肺痨

  (九)虚损

  (十)衄血

  (十一)咳血

  (十二)吐血

  (十三)便血

  (十四)蓄血证

  (十五)惊悸、怔忡

  (十六)不寐

  (十七)癫痫

  (十八)中风

  (十九)偏风

  (二十)眩晕

  (二十一)厥证

  (二十二)肢厥

  (二十三)痹证

  (二十四)热痹

  (二十五)血痹

  (二十六)痿证附:重症肌无力

  (二十七)奔豚气

  (二十八)反胃

  (二十九)呃逆

  (三十)呕吐

  (三十一)泄泻

  (三十二)痢疾

  (三十三)便秘

  (三十四)黄疸

  (三十五)黑疸

  (三十六)痞块

  (三十六)水肿

  (三十八)阳萎

  (三十九)阳强

  (四十) 癃闭

  (四十一)五淋

  (四十二)头痛

  (四十二)胸痛

  (四十四)胃痛

  (四十五)腹痛

  (四十六)胁痛

  (四十六)肝着

  (四十八)鼓胀

  (四十九)消渴

  (五十)疟疾

  (五十一)颤抖、震颤

  (五十二)无脉症

  (五十三)盗汗

  (五十四)无汗症

  (五十五)夜游症

   三、妇产科病类医案

  (一)月经先期、后期

  (二)痛经

  (三)经闭

  (四)崩漏

  (五)其他月经病

  (六)带下

  (七)恶阻

  (八)妊娠感冒

  (九)胎漏、胎动不安、滑胎

  (十)子肿

  (十一)子喑

  (十二)胎水肿满

  (十三)子痫前驱出血

  (十四)流产后出血

  (十五)产后晕厥

  (十六)产后狂躁

  (十七)产后发痉

  (十八)产后发热

  (十九)产后血痹

  (二十)产后癃闭

  (二十一)不孕

  (二十二)症瘕积聚

  (二十三)妇人脏躁

  (二十四)妇人缩阴证

  (二十五)阴挺

   四、儿科病类医案

  (一)小儿伤风

   (二)小儿肺炎

   (三)顿咳

   (四)麻疹

   (五)小儿风温

   (六)小儿湿温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

  (八)脊髓灰质炎

   (九)小儿痢疾

  (十)小儿咽白喉

  (十一)丹痧

  (十二)惊风

  (十二)疳积

  (十四)小儿吐泻

  (十五)小儿黄疸

  (十六)小儿肝昏迷

  (十六)小儿肾炎

  (十八)尿频

  (十九)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十)小儿白血病

  (二十一)过敏性紫癜

  (二十二)血友病

  (二十三)解颅

  (二十口)小儿癫痫

   五、外科、皮肤科病类医案

  (一)颈痈

  (二)子痈

  (三)臀痈

  (四)疔疮

  (五)夭疽

  (六)背疽

  (七)骨结核

  (八)瘿瘤

  (九)瘰疡

  (十)痄腮、发颐

  (十一)噎膈

  (十二)乳痈

  (十三)乳癖

  (十四)乳疬

  (十五)乳痨

  (十六)肠痈

  (十六)肝痈

  (十八)肾痈

  (十九)胆囊炎

  (二十)胆结石

  (二十一)输尿管结石

  (二十二)慢性前列腺炎

  (二十三)臁疮

  (二十四)脱疽

  (二十五)破伤风

  (二十六)静脉炎

  (二十七)手术后合并症

  (二十八)天疱疮

  (二十九)丹毒

  (三十)蛇窜疮

  (三十一)湿疹

  (三十二)风癣

  (三十二)白疕风

  《三十口)白癜风

  (三十五)扁平苔癣

  (三十六)玫瑰糠疹

  (三十七)瓜藤缠

  (三十八)硬皮病

  (三十九)红斑性狼疮

   六、五官、口腔病类医案

  (一)凝脂翳

  (二)花翳白陷

  (三)瞳神干缺

  (四)视瞻昏渺

  (五)暴盲

  (六)青风内障

  (七)枣花翳内障

  (八)鼻鼽

  (九)鼻衄

  (十)鼻渊

  (十一)脓耳

  (十二)耳聋

  (十三)眩晕

  (十四)乳蛾

  (十五)喉痧

  (十六)喉痈

  (十七)白喉

  (十八)梅核气

  (十九)口臭

  (二十)口疮

  (二十一)声带麻痹

内科杂病类医案 (一)感 冒

(一)感 冒

   例一 薛XX,男,60岁,初诊日期:1963年3月 8日。

   感冒两周,尚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于燥,小便正常。脉浮微数,舌淡苔白黄腻。属感冒夹湿,治宜疏解。

   方药:

   苏叶4.5克 杏仁6克 桔梗3克 炒枳壳3克 前胡3克 制香附3克 陈皮3克 炒莱菔子4.5克 薄荷(后下)3克 荆芥3克 甘草1.5克 葱白(后下)3寸

   3月16日(二诊):体温正常,咳嗽已止,咽已不痛痒,鼻塞减轻,流黄粘鼻涕,大便软,量少。脉浮滑,秽苔未净。病势虽减,外邪未尽,治宜疏解,兼理肠胃。方药如下:

   苏叶6克 杏仁6克 桔梗3克 炒枳壳4.5克 前胡3克 制香附4.5克 陈皮3克 炒莱菔子4.5克 僵蚕4.5克 炒神曲6克 甘草1.5克 豆豉9克 葱白(后下)3寸

   4月2日(三诊):药后鼻塞减,不流涕,食纳尚可,腹胀,大便不畅量少。脉沉滑,秽苔未尽。外邪已解,湿滞未尽,治宜和脾消滞,清利湿热。方药如下:

   炒苍术6克 厚朴6克 陈皮4.5克 炙甘草1.5克法半夏6克 蕾香梗6克 槟榔4.5克 炒枳实3克 大黄(另包后下)3克 神曲(炒)6克 生姜3片

   继用香砂平胃丸3袋,早晚各服6克,白开水下,调理而愈。

   (《蒲辅周医疗经验》)

   例二曹X,男。

   形寒骨楚,风寒束干太阳之表,腠理不得疏泄也。不更衣七日,仲景有桂枝汤加大黄之例,今师其意。

   方药:

   川桂枝3克(后下)生麻黄3克 蔓荆子3克 羌活9克 生锦纹3克(挫细末分吞)郁李仁12克 杏仁泥18克 晚蚕砂9克(包)粉甘草3克

   (《章次公医案》)

   例三 朱XX,体赢弱,素有遗精病,昨日赴席邻村,醉酒饱食,深夜始归,不兔风寒侵袭,次日感觉不适,不恶寒而微热,身胀腰瘦,头隐痛,有微汗,自煎服葱鼓生姜汤,病未除,精神呈不振,口淡不思食,遂舆而来诊。脉细微乏力,参之前证,则属阳虚感冒。

   党参15克 桂枝9克 酒芍甘草各9克 生姜4.5克附子9克 大枣5枚

   嘱服3帖再论,复诊,诸证悉已,食亦略思,精神尚萎顿,脉仍微弱,阳气衰微,仍宜温补,处以附子汤加巴戟、枸杞、鹿胶、芦巴补肾诸品。

   (赵守真:《治验回忆录》)

   例四 钱X,男,39岁。

   半年前曾连患感冒数次,愈后每日下午仍自发热,不甚高,约在摄氏38度左右,时有汗出。……迭用西药青链霉素等,中药三黄,白虎、犀角地黄、青蒿鳖甲、龙胆泻肝、安宫牛黄、紫雪以及银翘、荆防等汤、丸,均无效果。……纳食亦不见佳,舌绛口干,诊脉沉弦,时复冒上如驶,重取尚有抗力。综合症脉,详审前后病情和方药,似系感冒重重,积留余邪在内,流连干气血经隧之间,并未深入脏腑各部,是以无从检查。而从日哺发热,汗迹、舌象、脉形、抗力等方面观察,知为病邪久伏深处,有欲自寻出路之象。拟用引药深入,引病外出方法,进剂试服,获效再议清除善后之方。

   丹皮、丹参各6克 赤白芍各6克 细、鲜生地各9克青蒿9克 地骨皮9克 黑芥穗9克 浮萍6克 大豆卷24克 山桅子9克 木通4.5克 银柴胡4.5克 片黄芩9克另:羚羊角1.8克、牛黄0.6克共研细面,分M次冲服。

   M诊:前药眼2剂,微汗,尿赤,觉热度大减,虽有潮时,亦不定在午后,烦躁顿去,思食。接予养阴存津肃清余热,以期消减残邪,巩固成果。

   白茅苇根各12克 生地黄15克 鳖甲15克 寸麦冬9克 寒水石12克(滑石块15克同打布包)白薇6克 赤苓芍各9克 胡黄连4.5克 蝉衣4.5克 润元参12克 粉丹皮9克 知母6克 炒枳壳6克 南花粉12克 草梢3克

   三诊:连进5剂,烧热逐渐退净,脉静身凉,小便由赤而黄而清长,已无余邪留恋。但气血亏损之处,应当从速补偿,立丸方善后。

   生熟地各30克 党参60克 陈阿胶60克 白术60克当归身30克 洋参30克 五味子30克 玉竹60克 酒杭芍60克 龟板60克 甘枸杞60克 丹参60克 绵黄芪90克 天冬30克 云茯苓神各30克 炙草30克 右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克,每日早晚备服1丸,白开水送下。

   (施稚墨等整理:施今墨医案,《中医杂志》

   5:328,1958)。

   例五 崔X ,男,40岁。

   两脉细弱无力,形寒背部为甚,喘逆已将一年,入冬增剧,咳嗽,舌苔白腻质粉红,不思饮水,左胁内痛,不能依左而卧,二便如常。病属感冒传里,与饮并留胁间,姑以温运化饮,深虑足肿大喘。

   嫩前胡3克(麻黄汤煮透去麻黄)粗桂枝1.5克(赤芍6克同炒)家苏子4.5克 自芥子1.5克 桑白皮9克甜葶苈3克(焙)大红枣7枚 法半夏9克(粉草3克同打)新绦屑4.5克 生海石15克(先煎)苦杏仁9克 建泻9克

   另:白蔻仁0.6克 真琥珀0.9克M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药汁送下。

   二诊:背部形寒已减,不能依左而卧,喘逆渐平,咳嗽较减,舌苔自腻而厚质绛。病延已久,防增发热,拟再以前法加减。

   粗桂枝 1.5克(赤芍 4.5克同炒)嫩前胡 3克 桑白皮9克 家苏子4.5克 甜葶苈3克(焙)逍遥丸15克(布包)鲜枇杷叶9克(布包)旋复花6克(布包)新绛屑6克 法半夏9克(粉草3克同打)苦杏仁9克 鲜煨姜2.1克 大红枣7枚 建泻9克 焦苡米9克

   三诊:咳嗽已减,寅卯时尚甚,舌苔自腻而厚,两脉细弱,左胁之水已化,疼痛巳止,病久气滞,中有停饮,拟再以温和化饮。

   淡附片2.1克(用面糊煨透)粗桂枝1.5克(蜜炙)生紫苑3克 法半夏9克(粉草3克同打)法制陈皮4.5

   一53——

  安宫牛黄、紫雪以及银翘、荆防等汤、丸,均无效果。……纳食亦不见佳,舌绦口干,诊脉沉弦,时复冒上如驶,重取尚有抗力。综合症脉,详审前后病情和方药,似系感冒重重,积留余邪在内,流连于气血经隧之间,并未深入脏腑各部,是以无从检查。而从日哺发热,汗迹、舌象、脉形、抗力等方面观察,知为病邪久伏深处,有欲自寻出路之象。拟用引药深入,引病外出方法,进剂试服,获效再议清除善后之方。

   丹皮、丹参各6克 赤白芍各6克 细、鲜生地各9克青蒿9克 地骨皮9克 黑芥穗9克 浮萍6克 大豆卷24克 山桅子9克 木通4.5克 银柴胡4.5克 片黄芩9克另:羚羊角1.8克、牛黄0.6克共研细面,分M次冲服。

   M诊:前药服2剂,微汗,尿赤,觉热度大减,虽有潮时,亦不定在午后,烦躁顿去,思食。接予养阴存津肃清余热,以期消减残邪,巩固成果。

   白茅苇根各12克 生地黄15克 鳖甲15克 寸麦冬9克 寒水石12克(滑石块15克同打布包)白蔽6克 赤芋芍各9克 胡黄连4.5克 蝉衣4.5克 润元参12克 粉丹皮9克 知母6克 炒枳壳6克 南花粉12克 草梢3克

   三诊:连进5剂,烧热逐渐退净,脉静身凉,小便由赤而黄而清长,已无余邪留恋。但气血亏损之处,应当从速补偿,立丸方善后。

   生熟地各30克 党参60克 陈阿胶60克 白术60克当归身30克 洋参30克 五味子30克 玉竹60克 酒杭芍60克 龟板60克 甘拘记60克 丹参60克 绵黄芪90克 天冬30克 云获苔神各30克 炙草30克 右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下。

   (施稚墨等整理:施今墨医案,《中医杂志》

   5:328,1958)。

   例五 崔丶,男,40岁。

   两脉细弱无力,形寒背部为甚,喘逆已将一年,入冬增剧,咳嗽,舌苔白腻质粉红,不思饮水,左胁内痛,不能依左而卧,二便如常。病属感冒传里,与饮并留胁间,姑以温运化饮,深虑足肿大喘。

   嫩前胡3克(麻黄汤煮透去麻黄)粗桂枝1.5克(赤芍6克同炒)家苏子4.5克 白芥子1.5克 桑白皮9克甜亭苈3克(焙)大红枣7枚 法半夏9克(粉草3克同打)新绎屑4.5克 生海石15克(先煎)苦杏仁9克 建泻9克

   另:白蔻仁0.6克 真琥泊0.9克M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药汁送下。

   二诊:背部形寒已减,不能依左而卧,喘逆渐平,咳嗽较减,舌苔自腻而厚质绎。病延已久,防增发热,拟再以前法加减。

   粗桂枝1.5克(赤芍4.5克同炒)嫩前胡3克 桑白皮9克 家苏子4.5克 甜亭苈3克(焙)逍遥丸15克(布包)鲜枇把叶9克(布包)旋复花6克(布包)新绎屑6克 法半夏9克(粉草3克同打)苦杏仁9克 鲜偎姜2.1克 大红枣7枚 建泻9克 焦苡米9克

   三诊:咳嗽已减,寅卯时尚甚,舌苔自腻而厚,两脉细弱,左胁之水已化,疼痛巳止,病久气滞,中有停次,拟再以温和化饮。

   淡附片2.1克(用面糊偎透)粗桂枝1.5克(蜜炙)生紫苑3克 法半夏9克(粉草3k同打)法制陈皮4.5

   一53——克 苦杏仁9克 鲜枇把叶9克(市包)香砂枳术丸15克(布包)鲜煨姜2.1克 大红枣7枚 生熟谷麦芽各9克建泻9克 冬瓜子30克 象贝母12克 连皮苓12克

   四诊:咳嗽巳止,夜间亦未咳,惟劳动则气短微喘,舌苔白腻,两脉细弱。停饮巳化,病后气血两亏,当宗金匮法加味。

   全当归9克(粗桂枝1.5克同炒)法半夏9克(粉草3克同打)炙陈皮4.5克 甜杏仁9克 鲜煨姜2.1克 大红枣10枚 香砂六君子丸15克(布包)淡附片3克(用面糊煨透)潞党参9克(米炒)生熟麦谷芽各9克 丝瓜络9克 建泻9克

   (冯仰曾整理,汪逢春医案戊中医杂志》8:549,1958)。

   例六 男,67岁。经常感冒,往往一、二月接连不断,证状仅见鼻塞咳痰,头面多汗,稍感疲劳,曾服玉屏风散,半个月来亦无效果。用桂枝汤加黄芪,服后自觉体力增强,感冒随之减少。此证同样用黄芪而收效不同,……。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固表,是加强正气以御邪。玉屏风散治虚人受邪,邪恋不解,目的在于益气以祛邪。一般认为黄芪和防凤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凤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实际上散中寓补,补中寓疏,不等于扶正固表。正因为此,如果本无表邪,常服防风疏散,反而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

   【评按】 感冒为常见病之一。系因风邪病毒侵袭而致。

  临床分为风寒、风热两类。凤寒感冒可参考伤寒表证治法;风热感冒的初期与温病卫分证治法略同,兹不—一列选医案。此处所选录者,均系兼挟特殊清况,或难以处治者,可备临证参阅。例一感冒已两周,尚发烧,苔黄腻,乃湿性粘一54——腻缠绵不愈之故。证属感冒挟湿,蒲氏在治疗时根据《内经》“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的原则,初诊治以疏解,二诊硫解兼理肠胃,三诊外邪已解,湿滞未尽,故治以和脾利湿消滞之法,立法处方的层次和脉络比较清楚。例二风寒感冒外邪束表,七日来大便,表里俱实,故用表里双解为法。因其形寒骨楚,更以麻黄、羌活加强解表之力;郁李仁、杏仁润肠;小量生大黄挫细末分服者,取其轻下之功,师古方意而不泥于成方。例三素体赢弱,常有遗精,肾虚之本,感受外邪后,症见微热、微汗、脉细微而乏力,乃阳虚外感之证。刨&葱豉生姜汤,单纯发散,更伤阳气,症反加重。遂以参、附、姜、桂并用,温阳散寒,扶正祛邪,三剂而诸证悉已。例四证属感冒后余邪内恋。患者半年前曾患感冒数次,愈后低热不退,时有汗出,证属正虚邪恋所致,施氏抓住深伏之邪有欲自寻出路之象,治当因势利导,用引病外出之法,热遂大减,继以养阴存津,肃清余热,以期祛除余邪,余邪去,又立丸药方补益气血,以防后患。例五为外感之邪侵袭入里与饮并留胁间,故见形寒、喘逆、咳嗽、胁痛,不思饮食,两脉细弱无力。因其形寒,可知表邪未清。疏方于温运化饮法中,寓解表祛邪之意,药后寒散饮化。继以温化饮邪、调理气血法善后,证情虽较复杂,俱汪氏立方遣药独具匠心。例六介绍了秦氏对于虚人经常感冒的防治经验,既有实例,又有理论阐析,言简意赅,寓意颇深。           

(二)内伤发热(高热)

   例一 王X X,男,11岁。高热持续一月余,最高体温达42℃,经各种抗菌素、退热药治疗未见效果。症见每日午

   一55 一后两度热势上升,至次早则稍降,虽然体温在40℃以上,而患者自觉并不发热,其脉弦涩,其舌色暗,面无热色,右胁下痛不移,口不渴,大便自调,小便亦利。观其体温虽高而自觉反不热,是无表热可知;口不渴便亦不结,是无里热又可知。脉弦涩,胁痛不移而舌质黯,是血瘀发热,已可征信,建议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尾、赤芍、川穹、西红花、炒枳壳、柴胡、制没药各4.5克 净桃仁、川牛膝、干地龙各6克 干生地9克桔梗、甘草各3克

   连服一周,其间或加生鳖甲、生牡蛎、或加延胡索、血竭,午后发热略有下降趋势。又以原方并佐以小金丹,早晚各服一丸。二周后热降痛减;三周午后之热巳低,胁痛消失,大便曾见黑粪,舌黯稍减而脉细,改为两日一剂,缓其剂而续和之,使瘀尽去而正不伤。二十日后复诊,热退已二周余,停药已达一周,患者由29.5公斤增至31公斤,舌色鲜红而不黯,脉象缓和而不弦涩,精神体力恢复正常。

   巛蒲辅周医案》)

   例二 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每天傍晚开始发热达40℃,下半夜自汗身凉,大起大落,巳有半年。平时手心微热,两足不温,腰以下特别痠痛,大便数天一次。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下焦阴阳并虚,中气不振,用黄芪、生熟地、归身、苁蓉、升麻、白术、泽泻等甘温除热,次日晚上热即平静。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

   例三 刘X x,男,17岁,门诊号:565375。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1日。

   患者于了月中旬劳动后,淋浴感寒而致发热(39℃),一56 一经西药治疗两周发热仍未退。住院期间,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8.℃上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发热运今已三月余。来诊时每天下午4点至夜间2点发热(38.5℃),烧前先有恶寒,继而身热,无汗,伴有头晕,咽干,胸部觉隐痛,随后汗出热退,饮食尚可,二便一般。舌苔自厚、质红。脉细稍数,略显浮象。

   辨证;阴虚发热,营卫不和。

   治法:养阴清热,调和营卫。

   方药:

   青蒿10克 鳖甲10克 秦充6克 地骨皮12克 玄参12克 银花15克 天花粉15克 鲜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赤白芍各10克 僵蚕6克 鲜石斛30克 灯芯1.5克桂枝3克 甘草6克 鲜茅根30克 银柴胡3克

   10月25日:服上方4剂后,热势稍减,下午体温38.9℃,胸部时痛,脉滑稍数,上方去桂枝加常山3.5克,银柴胡改为3.5克,继服6剂。

   11月1日:药后曾有两天体温正常,昨日又达38℃ 苔白较厚,脉细数。患者日哺发热,属于阳明气机不畅,积热不清,上方加焦槟榔10克,蝉蜕3.5克,继服6剂。

   11月8日。烧未大作,昨日体温37.st,右侧耳痛,流黄水(素有中耳炎),别无不适,脉沉细稍数,舌苔白,上方再进4剂。

   皿月12日:近日发烧未作,一般清况良好。

   巛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评按]内伤发热系指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所引起的发热。白于阴阳气血偏虚而致者为虚热;因气滞、血瘀、食滞而致者为实热。本组病例均为高热不退,连同下节“低热”,

   一57 一均属内伤发热范畴。例一午后发热、脉涩、舌黯,胁痛不移,既无表热见证,又无里热可循,证属血瘀发热。当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而立奇功。例二证属阴阳两虚,中气不振,治以甘温除热立竿见影。例三发热已三月余,因其夜热早凉,咽干、舌红,脉细数,证属阴虚发热,故取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加减,以清阴分伏热,又因时值深秋,且有恶寒发热汗出,故合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全方仍本解肌透邪、清营养阴除热而设,后加常山、焦榔、蝉蜕祛痰导滞,宣达气机,内外调和而愈。

   (三)内伤发热(低热)

   例一 黄x X,女,39岁。初诊日期:1976年11月 6日。

   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oC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

   辨证: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留恋。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

   治法.表里双解,仿防风通圣散法。

   方药:

   柴胡4.5克 黄芩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12克 焦山栀9克 淡豆豉9克 杏仁9克 生甘草4.5克 鱼腥草30克 赤白芍各9克 炒枳壳9克 制大黄9克 姜半夏12克a剂。

  一58 一

   11月1日(M诊):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已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巳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

  除邪务尽,仍以原法,方药如下:

   柴胡4.5克 葛根9克 黄芩9克 焦山栀9克 淡豆豉9克 制大黄9克 赤白芍各9克 炒枳壳9克 姜半夏9克 鱼腥草30克 杏仁9克 夏枯草9克 生甘草3克

   11月14日(三诊):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随访病人此后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金寿山主治,吴杰等整理:高热、低热,

   《新中医))227,1979)

   例=郭x x,女,40岁。初诊日期:1973年6月 17日。

   患者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

   辨证:阴虚肝旺。

   治法:滋阴调肝。

   方药:

   生地黄24克 山萸肉12克 怀山药12 克 丹皮12克泽泻9克 茯苓9克 柴胡9克 五味子6克 白芍9克紫肉桂6克

   6月26日复诊:低烧已下降到37C,嘱再服前方10余剂,以巩固疗效。

   巛岳美中医案集》)

   例三 龚丶X,男,58岁。初诊日期:1965年3月5日。

   低烧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体温偏高,常自汗

   —59——出,头晕,周身酸困,咳嗽,二便正常,脉迟,舌淡苔薄白。

   辨证;气液不足。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

   浮小麦12克 炙甘草6克 大枣(切)5枚 黄芪12克 北五味(打)3克 天门冬9克 地骨皮6克 枸杞子6克

   3月9日(二诊):药后低烧巳退,汗出减少,头晕,咳嗽亦减,但晚间手足仍发热,二便正常,脉舌正常,停药

   观察。

   3月12日(三诊):停药两天又发低烧,宗原方再服5剂。

   3月20日(四诊):药后偶有低烧,近几天肠胃欠佳,有时半夜腹痛,大便偏稀,饭后微噫气,肠微鸣,脉沉细,舌正无苔,属脾气虚弱。治宜益气缓肝。方药:

   党参6克 炒白术4石克 云苓3克 炙甘草1.5克陈皮2.4克 木瓜3克 炒小麦9克 五味子(打)3克大枣(切)3枚

   4月2日(五诊):低烧已去,食欲好转,原方继服5剂,诸证悉平。

   (《蒲辅周医疗经验》)

   【按】低热是常见的证候之一,可见干多种病证。UI其难以通过检查而明确诊断,故西医往往冠以“低烧待查”。

  中医认为部分患者系因外感邪热失于汗解,以致余热缠扰所致。外感发热,若邪在肌表,洽之得法,可以一汗而解。洽法获效之关键在干辨证是否确切,方治是否恰当,若一见发热即用清热解毒之剂,不合病机则造成误治。例一系外感失一60 一汗所致。金氏认为:“对于失汗之热已非一般解表药所能治,必须用柴胡、葛根解肌透表,仍能使之汗解”。本例证见鼻干而塞,口干便结,说明热象较著。外感寒邪失于汗解,化热入里,治以清热祛邪之法,表里双解,服药后得畅汗,大便已通,表里得解,郁热自退。例二证属阴虚肝旺,以滋阴调肝为主,妙用肉桂引火归原,久虚低热得以平息。蒲氏认为引起低烧的原因很多,“外感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烧。”其他又如中气不足、肝脾不和、阴分亏虚,以及气虚、血虚,均可以引起内伤低热。在治法上,他认为苦寒药不宜多用,过用苦寒不仅伤脾败胃,亦易化燥伤阴。内伤低热,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否则易伤中气,反使症情加重。例三,证属气阴不足。方用甘麦大枣汤加黄芪,亦属甘温除热之法;另加生津增液之品,以益气养阴除热。实属组方严谨,遣药得当。

   例一 王X X,男,11岁。高热持续一月余,最高体温达42℃,经各种抗菌素、退热药治疗未见效果。症见每日午

   一55 一后两度热势上升,至次早则稍降,虽然体温在40℃以上,而患者自觉并不发热,其脉弦涩,其舌色暗,面无热色,右胁下痛不移,口不渴,大便自调,小便亦利。观其体温虽高而自觉反不热,是无表热可知;口不渴便亦不结,是无里热又可知。脉弦涩,胁痛不移而舌质黯,是血瘀发热,已可征信,建议用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尾、赤芍、川穹、西红花、炒枳壳、柴胡、制没药各4.5克 净桃仁、川牛膝、干地龙各6克 干生地9克桔梗、甘草各3克

   连服一周,其间或加生鳖甲、生牡蛎、或加延胡索、血竭,午后发热略有下降趋势。又以原方并佐以小金丹,早晚各服一丸。二周后热降痛减;三周午后之热巳低,胁痛消失,大便曾见黑粪,舌黯稍减而脉细,改为两日一剂,缓其剂而续和之,使瘀尽去而正不伤。二十日后复诊,热退已二周余,停药已达一周,患者由29.5公斤增至31公斤,舌色鲜红而不黯,脉象缓和而不弦涩,精神体力恢复正常。

   巛蒲辅周医案》)

   例二 男性患者,慢性粒细胞自血病。每天傍晚开始发热达40℃,下半夜自汗身凉,大起大落,巳有半年。平时手心微热,两足不温,腰以下特别痠痛,大便数天一次。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下焦阴阳并虚,中气不振,用黄芪、生熟地、归身、苁蓉、升麻、白术、泽泻等甘温除热,次日晚上热即平静。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

   例三 刘X x,男,17岁,门诊号:565375。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1日。

   患者于了月中旬劳动后,淋浴感寒而致发热(39℃),一56 一经西药治疗两周发热仍未退。住院期间,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8.℃上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发热运今已三月余。来诊时每天下午4点至夜间2点发热(38.5℃),烧前先有恶寒,继而身热,无汗,伴有头晕,咽干,胸部觉隐痛,随后汗出热退,饮食尚可,二便一般。舌苔自厚、质红。脉细稍数,略显浮象。

   辨证;阴虚发热,营卫不和。

   治法:养阴清热,调和营卫。

   方药:

   青蒿10克 鳖甲10克 秦充6克 地骨皮12克 玄参12克 银花15克 天花粉15克 鲜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赤白芍各10克 僵蚕6克 鲜石斛30克 灯芯1.5克桂枝3克 甘草6克 鲜茅根30克 银柴胡3克

   10月25日:服上方4剂后,热势稍减,下午体温38.9℃,胸部时痛,脉滑稍数,上方去桂枝加常山3.5克,银柴胡改为3.5克,继服6剂。

   11月1日:药后曾有两天体温正常,昨日又达38℃ 苔白较厚,脉细数。患者日哺发热,属于阳明气机不畅,积热不清,上方加焦槟榔10克,蝉蜕3.5克,继服6剂。

   11月8日。烧未大作,昨日体温37.st,右侧耳痛,流黄水(素有中耳炎),别无不适,脉沉细稍数,舌苔白,上方再进4剂。

   皿月12日:近日发烧未作,一般清况良好。

   巛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评按]内伤发热系指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所引起的发热。白于阴阳气血偏虚而致者为虚热;因气滞、血瘀、食滞而致者为实热。本组病例均为高热不退,连同下节“低热”,

   一57 一均属内伤发热范畴。例一午后发热、脉涩、舌黯,胁痛不移,既无表热见证,又无里热可循,证属血瘀发热。当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而立奇功。例二证属阴阳两虚,中气不振,治以甘温除热立竿见影。例三发热已三月余,因其夜热早凉,咽干、舌红,脉细数,证属阴虚发热,故取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加减,以清阴分伏热,又因时值深秋,且有恶寒发热汗出,故合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全方仍本解肌透邪、清营养阴除热而设,后加常山、焦榔、蝉蜕祛痰导滞,宣达气机,内外调和而愈。

   (三)内伤发热(低热)

   例一 黄x X,女,39岁。初诊日期:1976年11月 6日。

   今年“五一”节后受凉得病,寒热往来,热度在38oC以上,以后服药热度下降,但始终未退净,半年来每天低热(37.2℃~37.3℃),鼻干而塞,口干怕冷,到后半夜烦热不得眠,面赤,头及手足出汗而全身无汗,口渴欲饮,咳嗽痰多如自沫,大便秘结,脉迟细,舌色尚正,中心苔黄,舌边起滤泡。

   辨证:寒邪失于汗解,寒郁化热,邪在气分留恋。外感之病,非骨蒸潮热也。

   治法.表里双解,仿防风通圣散法。

   方药:

   柴胡4.5克 黄芩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12克 焦山栀9克 淡豆豉9克 杏仁9克 生甘草4.5克 鱼腥草30克 赤白芍各9克 炒枳壳9克 制大黄9克 姜半夏12克a剂。

  一58 一

   11月1日(M诊):服药后得畅汗,大便亦畅通,已不怕冷,口干亦减,痰巳减少,尚觉鼻干,右颈部有肿胀感。

  除邪务尽,仍以原法,方药如下:

   柴胡4.5克 葛根9克 黄芩9克 焦山栀9克 淡豆豉9克 制大黄9克 赤白芍各9克 炒枳壳9克 姜半夏9克 鱼腥草30克 杏仁9克 夏枯草9克 生甘草3克

   11月14日(三诊):外邪已解,低热已不复作。……随访病人此后低热不再发作,逐渐恢复健康,并上班工作。

   (金寿山主治,吴杰等整理:高热、低热,

   《新中医))227,1979)

   例=郭x x,女,40岁。初诊日期:1973年6月 17日。

   患者3年来下午低烧,常达37.7℃~37.8℃,每到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顿不振,经检查原因未明,久治无效。脉细而稍数,左关稍弦,舌无苔略红。

   辨证:阴虚肝旺。

   治法:滋阴调肝。

   方药:

   生地黄24克 山萸肉12克 怀山药12 克 丹皮12克泽泻9克 茯苓9克 柴胡9克 五味子6克 白芍9克紫肉桂6克

   6月26日复诊:低烧已下降到37C,嘱再服前方10余剂,以巩固疗效。

   巛岳美中医案集》)

   例三 龚丶X,男,58岁。初诊日期:1965年3月5日。

   低烧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体温偏高,常自汗

   —59——出,头晕,周身酸困,咳嗽,二便正常,脉迟,舌淡苔薄白。

   辨证;气液不足。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

   浮小麦12克 炙甘草6克 大枣(切)5枚 黄芪12克 北五味(打)3克 天门冬9克 地骨皮6克 枸杞子6克

   3月9日(二诊):药后低烧巳退,汗出减少,头晕,咳嗽亦减,但晚间手足仍发热,二便正常,脉舌正常,停药

   观察。

   3月12日(三诊):停药两天又发低烧,宗原方再服5剂。

   3月20日(四诊):药后偶有低烧,近几天肠胃欠佳,有时半夜腹痛,大便偏稀,饭后微噫气,肠微鸣,脉沉细,舌正无苔,属脾气虚弱。治宜益气缓肝。方药:

   党参6克 炒白术4石克 云苓3克 炙甘草1.5克陈皮2.4克 木瓜3克 炒小麦9克 五味子(打)3克大枣(切)3枚

   4月2日(五诊):低烧已去,食欲好转,原方继服5剂,诸证悉平。

   (《蒲辅周医疗经验》)

   【按】低热是常见的证候之一,可见干多种病证。UI其难以通过检查而明确诊断,故西医往往冠以“低烧待查”。

  中医认为部分患者系因外感邪热失于汗解,以致余热缠扰所致。外感发热,若邪在肌表,洽之得法,可以一汗而解。洽法获效之关键在干辨证是否确切,方治是否恰当,若一见发热即用清热解毒之剂,不合病机则造成误治。例一系外感失一60 一汗所致。金氏认为:“对于失汗之热已非一般解表药所能治,必须用柴胡、葛根解肌透表,仍能使之汗解”。本例证见鼻干而塞,口干便结,说明热象较著。外感寒邪失于汗解,化热入里,治以清热祛邪之法,表里双解,服药后得畅汗,大便已通,表里得解,郁热自退。例二证属阴虚肝旺,以滋阴调肝为主,妙用肉桂引火归原,久虚低热得以平息。蒲氏认为引起低烧的原因很多,“外感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烧。”其他又如中气不足、肝脾不和、阴分亏虚,以及气虚、血虚,均可以引起内伤低热。在治法上,他认为苦寒药不宜多用,过用苦寒不仅伤脾败胃,亦易化燥伤阴。内伤低热,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否则易伤中气,反使症情加重。例三,证属气阴不足。方用甘麦大枣汤加黄芪,亦属甘温除热之法;另加生津增液之品,以益气养阴除热。实属组方严谨,遣药得当。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内科杂病类医案 (一)感 冒 (二)内伤发热(高热) (三)内伤发热(低热)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内科杂病(四)咳 嗽 (五)喘 证 中医内科 (一)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三》1 [郭象离医案] 内科:呃逆(膈肌痉挛) --- 旋覆代赭汤 内伤发热辨治四法I 中医内科证治方(二) 近现代书法(2)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十》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七》 683-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 中医治疗癫痫(医案三则)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转贴:[转]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千古神奇秘方之(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 Qzone日志 转: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001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 - Qzone日志 千古神奇秘方之一(皮肤科)之二 ( 外科 )之三( 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