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三国五禽戏:“三农”发展遭遇深层次矛盾??顺德农村改革迈入深水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08:10:00
“三农”发展遭遇深层次矛盾  顺德农村改革迈入深水区 2011年09月16日15:22   来源:《南方日报》 “三农”发展遭遇深层次矛盾  顺德农村改革迈入深水区--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顺德将增强基层财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有实质性的提升。

  时隔十年之后,顺德再次吹响农村改革的号角。

  前日,顺德召开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动员大会宣布,从明年起到2014年,顺德区镇两级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新增2亿元财政资金投入农村改革工作,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基本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农”发展遭遇深层次矛盾

  作为我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顺德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坚持深化和完善农村体制改革。1993年顺德启动了农村区域建制、推行股份合作制、完善土地承包制改革,五年之后,顺德又进行了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设立村委会改革。2001年,顺德又率先开展以固化股份合作社股权、量化股份合作社资产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表示,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还加快了顺德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顺德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缔造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类县区前列的奇迹,广大农村和农村居民实属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剧烈变化,顺德“三农”发展遇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由“三农”问题引发的上访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集思广益制定综改政策

  为继续巩固和深化2001年农村体制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统筹我区城乡发展,从源头上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顺德再次启动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去年8月,顺德区就成立改革工作专责组,对农村综合改革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顺德注重吸纳各方建议,不仅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对顺德区农村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还深入到镇街和50多个村居,听取基层组织成员、村民和股东代表、农业大户等的意见。

  本月初,顺德区又决定成立全省首个农村综合改革咨询委员会,24名来自区内外的专家以及市民成为顺德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民间智库。他们将为顺德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言献策,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顺德出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深化农村改革的五大部分15条具体措施。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本轮农村综合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与历史发展无联系的改革,而是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一系列农村体制改革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对2001年改革的继承、深化和完善。”梁维东表示。但与以往历次集中针对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农村改革不同,此次改革更具全面性、系统性。《意见》提出的15条举措涵盖基层治理结构和公共服务、发展集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现代农业、村庄改造和提升、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内容等多个方面,集中针对农民当前关心的利益调整及历史问题“对症下药”。

  “利益共享是此次改革的一大原则。”梁维东表示,此次改革要依法保障农村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益,在党委政府加强引领、提供解决问题途径的同时尊重农村居民的自主选择权,使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增进政社互信,促进公平正义。

  在这一原则下,顺德将创新方式落实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和集体经济权益,妥善解决征地留用地和固化宅基地遗留问题,兑现政府承诺,增加农村居民的股份分配和财产性收入。另外,该区将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增强基层财力,重点加大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和文化教育投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有实质性的提升。

  三大改革探路社会管理创新

  与历次改革不同的是,本轮农村综合改革也是顺德创新社会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顺德视察时,强调“巩固大部制改革必须深化社会服务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随后,顺德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以社会建设的总目标统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三大改革,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顺德模式。

  梁维东表示,三大改革侧重面不同,互相配合、互为补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农村综合改革要站在顺德综合改革的高度,“三套马车”并驾齐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居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从源头上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城乡居民利益共享。

  记者留意到,与在基层治理方面,此次《意见》提出将在原来政社分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在村居及社区购买服务。每一个镇街至少要设立一间家庭服务中心,开展婚姻辅导、子女教育、家庭经济、消除家庭暴力等方面服务。

  一揽子创新举措

  从源头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

  14日,《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出炉。《意见》务求全方位、多角度解决农村最迫切和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实现2至3年初见成效,到2016年基本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1.管理模式 形成协同共治社会管理

  理顺政府和基层组织以及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关键。目前,顺德农村基层组织有村(社区)党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股份社、村(社区)行政服务站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集政、社、经于一身,职能错位,经济负担重,自治功能未能充分体现。而村(社区)行政服务站成立不久,缺乏清晰的操作指引,管理和运作未完全成熟。顺德立足于此点,《意见》提出继续实行政务村(居)务分离,各基层组织按各自章程运作,在村(社区)形成协同共治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局面。

  《意见》创新社区建设和服务,提出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要求各镇(街道)至少设立一间家庭服务中心,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工作格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对全征地的社区居委会,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原则,划清社区居委会财产与股份社集体资产,确保社区公益性物业用于公共服务,并由政府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经费。

  《意见》还要求合理设置全征地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超过4000户、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关系清晰、全征地且条件成熟的社区居委会,可以按照道路或自然条件为界、群众认同感等构成要素和便于居民自治、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进行合理调整,划分设置社区居委会。

  2.集体资产 吸引社会资本等参与运营

  1993年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顺德农村生产队经改革组建股份社,按章程运作,经济收益在扣除日常运作费用后,主要用于股份分红。2010年度,全区股份社集体资产可支配收入达20亿元,其中分红总额约10.5亿元,人均分红1443元。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关系着全区72万股份社股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壮大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本次出炉的《意见》中,顺德提出要提高集体资产运营效益,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帮扶,通过政府的国有资产平台,吸引国有资产、社会资本、信贷资金等向农村投放,参与村庄改造提升和集体资产运营,不断壮大农村集体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协助村(社区)处理历史债务。

  但农村集体资产数目庞大,由于管理者素质的制约,在集体资产交易和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为此《意见》中提出构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和完善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规范集体资产交易和管理。

  3.宅基地 推行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

  顺德未落实的固化宅基地还有不少。由于土地供求矛盾突出,宅基地等农村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隐患。

  顺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邓永强说,本轮农村改革必须提出根本解决宅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法,否则改革只是隔靴搔痒,没有实质意义。

  根据顺德土地指标严重不足的实际,《意见》提出,完善农村宅基地政策。在尊重历史,维持现行固化宅基地政策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城乡规划确定的不同功能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宅基地分配制度;制定优惠政策,由政府主导、村(社区)集体及社会资金参与,统一规划建设村民居住小区,推行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鼓励村民进城镇居住,逐步解决符合固化宅基地条件村民的住房问题。

  4.股份社 实现股权(份)信息化管理

  2001年,顺德农村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股份社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的股权固化政策。随着老年人口死亡,出生人口增多,群众要求改变“死人有得分,生人无得分”的呼声越来越高。据统计,全区259个股份社约有股民72万人,其中已死亡3.5万人,只有小部分办理了股权继承手续,大部分仍然以死亡人口名义领取股份分红。

  为此,在本次改革中,顺德提出要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要求,在坚持“生不增、死不减”原则的前提下,完善股权(份)流转的程序。《意见》中指出,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村股份社股权管理制度,规范股权(份)的继承、转让和赠与等流转原则和办理程序。开发全区性股权(份)管理系统,实现股权(份)信息化管理,完善股权(份)的登记、流转备案等工作。

  同时,《意见》中还指出,对于已确认为完全被征土地的股份社,经民主议事程序表决同意,可依法依规进行解散。对于其他股份社,探索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司化运作。

  5.全征地农民 享受城乡一体社会保障

  顺德提出全征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概念,认为辖区内股份社已被全部确认为完全被征地股份社的是全征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目前,全区200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中,全征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15个。

  这些全征地居民未来生活将如何保障?目前,顺德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新农保和完全被征土地养老保障制度构成。其中,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6.2万人,享受待遇9.4万人,待遇申报率达到100%;完全被征土地养老保障制度已核定保障对象5.4万人,享受老年生活津贴、参保补贴共2.4万人。

  但由于两项制度待遇水平偏低,与现时消费水平相比,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一定差距。两项制度急需完善。《意见》指出,接下来,顺德要逐步提高顺德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全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使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实现全民社保、终身社保。继续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适度普惠型的城乡全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

  此外,《意见》还表示,将创新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保障体系。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农业技术实地培训基地,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业新信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交流和培训平台。争取2014年底,实现全区90%的村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

  “第四次改革力度最大”

  顺德老领导回忆顺德四次改革

  “这是顺德第四次农村改革。”在顺德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启动之际,昨天,亲历了顺德多次农村改革的顺德原区人大副主任何庆喜接受了记者采访,他将自己记忆中的顺德农村改革向记者娓娓道来。

  对于农村改革何庆喜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他基本不用组织文字。“顺德第一次农村改革是在1982年。”何庆喜张口就说出了顺德第一次农村改革的时间,他说,第一次改革是分户经营。在这次改革之前,顺德是2000多个生产队展开各类生产活动,而改革后,则是千家万户同步进行,极大的促进了当时顺德经济发展。

  “此后的三次都是10年一次改革。”何庆喜说,1991年至1992年。顺德全区实现股份社改革,取消了2000多个生产队,成立了200多个股份社。第三次是2001年,固化股权、固化宅基地等,消除了很多矛盾,但仍有矛盾存在,这就为第四次改革埋下伏笔。

  何庆喜说,这次开展的第四次改革力度是最大的,前面三次都是针对单项事务的改革,而这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

  何庆喜用三句话总结了这次改革的最终目标。他说,农村增加效益、农民增加收入、农村繁荣稳定就是改革的最终目标。

  文/刘嘉麟 张培发 图/张由琼 编辑统筹 杨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