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支吊架计算表:美人未迟暮,名将没白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27:00
美人未迟暮,名将没白头
',1)">
“美人迟暮,名将白头”,自古就是最见不得的悲哀!
汉武大帝应该是幸运的,历史上著名的美人与名将都于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飘然陨落,将最美好的岁月留给了汉武帝去追思、怀想。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是汉武帝时期的乐者李延年为了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汉武帝,而精心编排谱写的歌曲,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令汉武帝对这位倾国倾城的美人起了好奇之心。
刘彻一生文治武功,家国天下,从不将儿女私情放在心上,却唯独对李延年歌词中所唱的这位佳人念念不忘。他认为天下间哪会有这样的女子,便感慨道:“世间怎么会有你唱的这样的绝世佳人呢?”
李延年这才坦白承认,他口中的这位佳人便是她的妹妹,天子纵使再矜持,在这佳曲的诱惑之下,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悸动,于是他命李延年将他这位美貌的妹妹送入宫中。大概就连刘彻自己也不会想到,李延年口中的那位佳人果然国色天姿、倾国倾城,不但容貌美丽,而且体态轻盈,舞姿曼妙,精通音律,更是知书达理。于是皇恩浩荡,将这位女子纳为妃子,后人称其为李夫人。
《汉书。外戚传》中称李夫人为“实妙丽善舞”,刘彻更是对这位李夫人疼爱有加,从此后宫上千粉黛佳丽全无颜色,帝王只是终日与李夫人相偎相伴,长相厮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倾国倾城的故事。但是很可惜,这样的故事注定要早早的画上句号。就在李夫人恩宠正隆还为刘彻产下皇子之时,却身患了重病,卧床不起,眼看就要香消玉殒、一命归西了,刘彻希望能探望他宠爱的李夫人一眼,却始终遭到拒绝,刘彻不明白一向善解人意的李夫人为何突然变得不近人情了。
但李夫人心里明白,她得宠于阿娇皇后被冷落于长门宫后,卫子夫日渐失宠之时,皇宫的女人哪个能与君王白头偕老?她进宫以来深受宠爱,刘彻对她从无半点怨言,那是因为自己太过完美。而今重病在身,如果刘彻见到自己现在这般容颜憔悴、衣衫不整的样子,必定会心生厌恶,与其被帝王遗弃,不如先决绝地保持距离,急流勇退,有朝一日等自己离去了,也能给刘彻留下一个美好的思念。
果然,在李夫人病逝之后,刘彻日夜思念这位带给了他无数欢乐的女子,一生没能相忘,还写下了一首赋词,悼念他的这位妃子。
美连娟以修雩兮,命巢绝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秋气潜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刘彻《李夫人赋》节选
上天创造了这样美丽的女人,却又不让她带着美丽长存。汉武帝专门为李夫人修建了宫殿,希望可以与她在里面相会,失去她的生命就好像城郊凄惶的坟墓,充满了忧伤和静谧。刘彻在李夫人的坟茔那里长久停留,从黑夜到白天,秋日折落的桂枝就像美丽的李夫人一样,让人充满思念。。。。。。
如果不是真的读到这篇赋词,谁又能相信这样缠绵悱恻的爱恋之情会是出自汉武帝刘彻的内心深处呢?这位被刻骨铭心记在了刘彻内心里的北方佳人已经成为一缕香魂,飘然而去。但是她的绝代风姿却令昔日的汉武大帝肝肠寸断,或许李夫人真的是对的,她以死换来了尊严,也换来了永世的思念。
帝王的情爱素来浅薄,不过李夫人却能抓住刘彻一生的思念,可见英雄帝王也有内心柔软的牵挂。虽然之后刘彻依然有很多的宠妃,但李夫人无疑已经深深地植入了他的内心深处,这个女子美色倾国倾城,其心性更是无人能比。
皇宫,根本是一个不该有爱的地方,能存活下来的思念少之又少,所以,李夫人将一生最痛苦的时光自己度过,为的就是博得刘彻那少之又少的思念。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为李夫人感言道:“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李夫人对刘彻应当是感激的,如果不是刘彻的赏识,她纵使再倾国倾城,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了。而刘彻也应当一生保留着对李夫人的思念,这个女人不但将一切都奉献给了他,还为他在这个世上留下了那么温馨的想念,比起那些后宫中只知道博取他宠爱的女人来说,李夫人为他所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刘彻感慨:“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翩翩来迟。”李夫人是幸运的,她在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遇到了刘彻,又在一生最美丽的时刻离开了刘彻,让刘彻还来不及不爱,她就在故事结束前提前走开了,让故事永远没有了结局,只留下那一串串省略号,画出了故事无尽又无奈的尾声。佳人的翩跹离去,留下帝王的一生思念。
刘彻将李夫人的兄弟们各个封官加爵,皇恩浩荡;刘彻将李夫人的墓地安置在了自己的陵墓之中,愿生生世世与之厮守在一起,也算是弥补了帝王的一个遗憾吧。
汉武帝后期有位著名的重臣名霍光,他便是霍去病的弟弟。
“长安何纷纷。诏葬霍将军。刺绣被百领。县官给衣衾。”对于霍去病的缅怀,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了好几个世纪,人们纪念他,并深切地悼念他,是因为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却始终勤勉,他是值得拥有这样的祭奠的。出身于平阳公主府上的霍去病,是女奴和小吏偷情产下的孩子,名不正则言不顺,始终被当做私生子来看待。但命运又是奇异的,因为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选中,而霍去病的母亲和卫子夫是姐妹,所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霍去病就这样改变了命运。
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被汉武帝赏识,屡屡立下战功,尤其是对付匈奴更有一套,而从小跟随在卫青身边的霍去病更是从他这位舅舅身上感受到了战场上的愉悦,他就好像是天生的战士一般。他无时无刻不渴望着建功杀敌,可以像卫青一样立下战功,这对他而言不仅仅是荣耀那么简单,而是可以彻底改变他从前一直令他抬不起头来的卑微身份,这是一种证明。而命运很快就将这份机会交给了他。
不满十八岁的霍去病在漠南之战中立下了战功,他率领的部队将匈奴大军击溃,他以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布:他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了,他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随后的霍去病就好像是出鞘的宝剑一样,所向披靡,年纪轻轻就屡次立下战功。在霍去病22岁的时候,他经历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漠北一战,并且一战成名,使得当时汉朝边境局促的状况大为改观。这个年轻人所创造的奇迹在当时一度成为美谈,而被人们夸口相赞的不仅是他的神勇,更是他的品格。
汉朝的霸气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谁人去诛,非霍去病莫属。年轻的霍去病一冲云霄。皇帝对他嘉赏有加,而为了对得起这份器重,霍去病自然是誓死捍卫大汉的尊严。
连连的旗开得胜,霍去病名利双收,日益显贵,风头已经盖过了舅舅卫青,在得到骠骑大将军的职位时,他虽年少气盛,但依然敢作敢为,对于汉武帝要叫他演习兵法时,他说战争只讲究方针策略不看兵法。当武帝为他修葺了府邸,让他去看时,他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语:匈奴不灭,没有心思考虑自家的事情!
历史可以湮灭多少显贵,而唯独霍去病这一句:“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无人能撼动。这是霍去病的心里话,却使得汉室多少后人为之效仿而不得。或许正是因为过早失去了家的感觉,所以,霍去病比其他人更懂得一个国家完整安定的重要性。
《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汉武帝在位执政期间,便是因为穷兵黔武,犯了这条历史定律,大肆的兵役令国家在后期陷入了不安定,但当时的霍去病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霍去病在战争的锻炼下,被铸成一把好剑,锋利无比,但可惜的是,这把好剑还没能完全发挥出它的能量时,就被过早地收回到了剑鞘里。在霍去病二十四岁的时候,他于巅峰时刻悄然陨落。
霍去病的故事定格在了雁门关外,在那片茫茫的大漠之中,这个年轻人为了苍生之幸,而舍弃了自己之幸。从来都说命运最为捉弄人,但对于霍去病,命运似乎对他多了一丝怜惜,让他在最为潦倒的时候成就辉煌,让他在最为辉煌的时候成就美名。世间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或许人间不许名将见白头是永恒的真理,只有这样的收场,对霍去病才是最好的结局吧。霍去病的一生,好像一曲草原上的长调,放声高歌,荡气回肠。
而后世流传的一首《短歌》可谓是道出了霍去病一生的波澜壮阔:“北走出雁门,西行渡临洮。问君何所往,饮马长城濠。旧隶羽林籍,新佐霍骠姚。长揖请论事,军门夜横刀。一麾入虏穴,义激天为高。飞鸟不敢下,边秋气萧条。安边主将略,汗血诸军劳。男儿重知己,慨然生死交。生死且不顾,论功徒尔曹。”
从小经历的耻辱和苦难让霍去病有了高度的自制力,他深深地明白今日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霍去病有着比其他人更高的自觉性。在战场上,霍去病懂得了生存的残酷,也是在战场上,霍去病收获了完美。是战争成就了最终的霍去病,令他成为那个精明、强大、威武的骠骑大将军。
从来都是不许美人迟暮,李夫人做到了,她以自己如花的生命和决绝的尊严,捍卫了在汉武大帝心目中刻骨的相思;从来都是不见名将白头,霍去病做到了,他以自己辉煌熠熠的战功和年仅二十四岁的生命,铸就了在汉武大帝心目中不灭的功勋。
他们都似那美丽的烟花,于生命之中最绚烂的时刻,戛然而止,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和回味!



文章来源于网络,香花供养编辑,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