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遁 烈风掌:文化静思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21:54:23

苏州园林,必有高深的文化,离开文化构不成园林。置身静思园,浸淫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令人感佩再三。

静思园的北大门,一座古朴典雅的砖雕门楼,正中“静思园”三个擘窠镶金题额,上款“癸未年仲夏”,下款“园主陈金根记此,以颂盛世”。园林的取名必有由来,而且都有深远的立意,含蓄的意境。在嘉会堂上,我问及静思园的取名,园主陈金根先生说那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给命的名,陈金根的理解是:富而思文,静以致远。联想到园内最为气派的主体建筑“静远堂”,我脑屏上不由得地映现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二语,诸葛亮《戒子书》中的句子呀!

在静思园,我由厅堂、亭台、楼阁,由湖河溪桥,由假山奇石,由花草树木,感受到静思园创作中所追求的意境、情趣和品位。

静思、静远,是此园的主题。联想到静思园中其他单体建筑的名称,或耐人寻味,或发人深省。“庞山草堂”,和“天香书屋”,透露了园主的孝慈之心。庞山草堂,一座相当有体量的四面厅,这是陈金根特意为母亲建造的。静思园位于同里古镇西边的庞山湖,陈母是庞山湖远近皆知的孝悌仁爱之女,乡里邻舍亲切地喊她“庞山女”,陈金根从小见惯了母亲乐善好施的义举。有道是厚道传家,陈自立之后,敬老扶贫,赈灾募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儿子为表达对八旬老母的崇敬之心,特地在“小庞山湖”侧畔建造了这座庞山草堂,且看堂上对联:“忠厚培心和平养性,诗书启后勤俭传家”,言简意赅,意蕴深远哪。有其母必有其子,有其子必有其女。“天香书屋”,园主为爱女建造的居所,女儿天生丽质,慈父希望她读书明理,大学毕业后,又送她出国深造,“天香”,那是国色天香的节缩语,秀外而慧中的爱女呀,一定是神州的巾帼之才。园主是孝子,又是慈父。我国古代素来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陈金根从修身、齐家做起,由己及人,推而广之,在吴江这一方水土,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他的玻璃钢厂,他的江南第一私家园林,就是造福一方的明证。

陈金根是庞山湖的儿子,他生于庞山湖,长于庞山湖,崛起于庞山湖,更想回报于庞山湖。庞山湖原有西隐庵、快风阁等名胜,陈金根在园内整出了一个“小庞山湖”,树起了快风阁,由西隐庵生发善念,又在东边建造起了一座雄伟的佛寺。庞山湖之西有著名的垂虹桥,成于北宋,历代名人吟咏不绝,留下了众多的诗篇文章与足迹。庞山湖之东就是历史文化名镇同里,明代出了一位造园大家计成,此人爱好游历名山大川,善于作诗绘画,更擅长叠石引水,建造园林,明崇祯四年(1631)计成将自己造园的心得写成了《园冶》一书,一部破天荒的园林杰作,独领我建筑史、园林史、美术史的风骚。想计成当年,满腹经纶,只能为人作嫁,现在陈金根躬逢盛世,造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越是仔细研读《园冶》,越是心存感慨,为了纪念这位园林理论的开山鼻祖,在静思园内特辟计成亭。亭中树碑,碑的正面勒有计成画家,背面刻下了计成的生平,永志这位造园艺术家的丰功伟绩。

涌泉楼,此楼本是江南走马堂楼的南楼,挖掘地基时,汩汨的一个泉眼,清澈的泉水涌流不息。传说庞山湖自古有一股甘泉,甘甜若饴,可是后人不知泉在何处,现在泉眼重开静思园,该是一种缘分吧!于是,楼名就取“涌泉楼”,泉眼上方,建造了一座汉白玉“金水桥”,让更多的人驻足欣赏这清澈的涌泉吧。不过,我问过陈金根先生,他说还有一重意思,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眼下,他的家业,固然有他自身的艰苦奋斗,但是,更多的是受到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惠,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因此定当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旧时的江南园林,都是私家的,接纳主人的亲朋好友,再加一批文人墨客,不需要太大的体量。陈金根意在回报社会,其中的一个举措,就是让静思园每天笑迎天下宾朋。看,鹤亭桥,高耸入云的鹤亭桥,一座苏式廊桥,无论是体量和规模都是苏州园林前所未有的,鹤亭桥既是苏州古典的廊桥,又加进了飞檐翘角的楼宇形式,一高两低犹如展翅飞翔的仙鹤,富有皇家气派。对此,有人说,静思园缺失了苏州园林的细腻、委婉。是,苏州园林是传统的,但是,传统必须与创新相结合,拿时髦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今日的静思园内,多功能会议大厅,现代化的茶楼和餐厅,空调电器一应俱全,拿徐总的话说,这叫古代之文明,现代化之享受。

静思园拥有两条碑石长廊,满溢人文气息。一是“历代科学家造像碑廊”,选录了我国历史上65位著名的科学家,为他们刻石纪功,由费孝通先生和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教授为之题词,碑廊建成,成为青少年德育教育重要基地。二是“历代文人咏石碑廊”,由著名园林美学教授金学智先生,从古代至近代的诗词中,精心挑选了50首咏石诗,聘请当今30位著名书法艺术家书写,刻成56块书条石,真、草、隶、篆、行,尽现书法艺术的种种风格。给书法爱好者,也给爱石赏石的文人雅士,提供了一方雅俗共赏的天地。

静思园内堂匾、题额和楹联,多数由名人题写,洋溢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更透露了园主的思想与人格。

“静远堂”三字匾额由孙轶青先生题写。“嘉会堂”一匾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书就,两边金柱上的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那是两朝帝师常熟翁同龢的手迹。在“福寿厅”,园主特请姑苏著名书法家瓦翁书写了“厚德载道”四字。翁同龢的对联,园主花重金觅得,含英咀华,时有所得,钟爱得无以复加;“厚德载道”一语出自《周易》,意思是君子接物度量就如辽阔的大地,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承载。仔细读来,由物及人,这对联,这匾额,不就是园主自信、自勉的座右铭吗?

“静远堂”匾下的中堂《静思园记》,为园主陈金根自己撰写,全面记载了静思园的地理位置、庞山湖的变迁、建园的历史背景、创业建园的艰辛,最后道及立志将自家财富化为文化遗产的初衷。读来着实令人感动。

静思园内移建了七座砖雕门楼,最为有名的当数“拥绿晚晴”和“树德务滋”两座,前者是苏州状元陆润庠手迹,后者请现代书法家汪仁写就。“树德务滋”典出《尚书·泰誓下》,意思是向百姓施行德惠,务求普遍,园主以此激励自身,与涌泉楼的立意一脉相承。

静思园的厅堂楼馆的陈设主要分两类,一是明式,简练、精雅,质朴舒畅;一为清式,造型厚重,形体庞大,精雕细刻,装饰华丽。所有陈设,用料非常考究,不外乎紫檀木、黄花梨、红木和楠木,质地坚硬,木纹美观。主雅,又兼室雅,无怪四方宾朋来得如此勤谨。

盘桓于静思园,为历史文化所浸淫,留连忘返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