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颂是指:洪银兴: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创新路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54:44
洪银兴: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创新路径 洪银兴 2011年09月01日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洪银兴: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创新路径--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洪银兴,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经济学博士,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199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7年获孙冶方经济学奖。研究方向: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理论和政策。

  我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要在明确方向(政治方向和市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强调创意传承和创新文化,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靠人才经营文化企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将成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比重很高。就我国来说,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实现我国“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文化产业既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又要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其前提是搞清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异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既有共同的规律性,又有其特殊性。

  意识形态与产业形态结合

  意识形态与产业形态的结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作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要有政治方向性,就产业形态而言,文化产业又要有市场导向性。

  文化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它有文化的特点。文化产品可以区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其中,属于宣传教育性的、公益性的内容不能产业化。另外,即使是商业性的文化产品,还是有一个先进和落后的问题。一种文化可能繁荣一个民族,也可能毁灭一个民族,尤其是对辐射面和渗透面都很广的文化产业来说,更要强调这一点。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文化的创新都要明确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这既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风尚。我国现在所明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是主流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将渗透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产业的产品尽管有满足消费者的大众性和娱乐性的要求,但不能粗俗化和媚俗化,更不能脱离、背离国家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实践也证明,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亦有广泛的市场空间。

  就文化产业的市场导向来说,文化产品不只是宣传品,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品,这些消费品应该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影视和音像产品、体育竞赛、文化娱乐等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生产和经营,遵循市场需求的导向。文化产业既有文化的内涵,同时又有产品的特点。文化消费基本上是通过市场的途径实现的,没有市场的文化产业是没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文化产业的市场导向存在目标市场的选择问题。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文化层次,因而有不同的消费层次,这意味着文化产品的市场更为细化,具有追求严肃、完美、通俗、喜庆、活泼等特征。文化产品应根据消费者的偏好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提高市场的接受能力。

  尊重产业的发展规律

  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最根本的是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充分认识文化产品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联合国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来定义的: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实际上就是要研究对文化产业的深度加工和高附加值问题。

  文化产品高附加值的问题实际上要求解决高新技术和文化产品生产的结合问题。科技和文化是交相辉映的。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关键是如何把高新技术和文化生产密切结合起来。比如,动漫体现了一种高科技和文化产品生产的结合的问题;迪士尼公园作为游乐公园广泛使用了高科技,才充分吸引了各种层次的客源。显然,文化产品没有各种高科技结合,就很难产生高附加值,也难以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需要高科技的支撑。

  文化产品的深度加工与经济学中的产业价值链相关。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前向与后向的联系,任何一个文化产业项目都可能向前、向后延伸。向前延伸进入市场,向后延伸涉及设计、策划、教育。例如足球市场的运作,足球产业实行俱乐部制,足球市场不仅是比赛市场,还有运动员和教练员市场、广告市场、有偿的电视转播市场、足球产品和标识产品市场、运动员的培训市场、足球的影视节目制作市场等,形成了一个价值链或者产业链。其他市场,包括音像制品、出版产品、旅游产品都存在市场的开拓问题。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应有一个向前、向后的延伸和分工,所以,文化产业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只要有心开拓,就有能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

  文化产业按工业化标准来生产,不仅要解决好高科技问题,还要解决好创新问题。两者实际上都是创新,前者是科技创新,后者是文化创新。传统的优秀文化是靠创新来传承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不可能保存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就不可能有生命力。

  文化产业所进行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创意。我们在实践中看到,在一些城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不少文化教育机构,但是那里的文化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而在另外一些地区,既没有太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没有多少文化教育机构,地区文化产业却很发达,原因就在于没有创意。一个城市发展文化产业,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有无创意,有创意就有创新。如果把文化资源和创意结合起来,就能产生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创意不只是产生好的“点子”和思想,依靠创意可以把城市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正因为如此,文化产业又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新的基础是形成创新文化。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固然便于建设文化中心,但是新兴的、历史文化较短的城市同样能够建设创新文化。以深圳为例,其迅速崛起并成为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就是因为这里汇聚了创新型人才。创新文化对一个城市的价值是多元的。创新文化的形成能够集聚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文化人才。在创新制度的激励下,文化人才的聚集容易产生创新的激情,多元文化的碰撞会产生思想的火花,激励创新的成功。

  人才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文化产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文化产业创新关键是要有创新者来经营文化产业。现在不少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其症结便是文化人和企业家的分离。文化人搞文化企业缺少企业家的魄力和商业视野,企业家办文化企业缺少文化人的文化水准和创新能力。文化人和企业家的结合可以解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问题,这就像我们搞科学研究有一个学术目标,文化人有一个文化和艺术目标,企业家有一个商业目标,这两者确实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文化产业没有企业家的商业经营,市场也做不起来;没有文化人的介入,文化产品上不了档次。因此,文化产业项目既要有高的艺术目标,也要有面向市场的商业目标。文化人和企业家合作可以说是文化创新和市场创新的结合。

  总之,我国文化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要在明确方向(政治方向和市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强调创意传承和创新文化,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靠人才经营文化企业。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