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战魂3爱奇艺全集:文化精华:“仁、义、礼、智、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27:28

文化精华:“仁、义、礼、智、信”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五常”显然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所有民族和所有社会,都不会从根本上拒绝这一原则。因为事实上,至少是那些源远流长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如印度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等,本来也以不同的语言概念和表现形式,蕴含着这一原则中的五项内容。它们都有强调亲人之爱、朋友之爱,甚至超出亲友之间的博爱之类内容,接近 “仁”;也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适宜关系,特别是正义的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之类内容,接近于 “义”;还有强调不同的人之间要以一定的礼节习俗来调节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包括宗教性的和世俗性的礼仪在内,相当于 “礼”;至于对知识或智慧的追求,对诚信或信用的鼓励,更是这些古老文明或文化的重要内容,相当于 “智”和“信”。一句话,中华文化中的“五常”原则之所以是精华,之所以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甚至是人类社会永久适用的价值,恰恰是因为“五常”与其他文化中一些重要的、同样优秀、同样普适的原则相类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