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柔洗发水价格:(0123)康平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5:58:47

康平县

康平县地处辽宁省最北部,属沈阳市辖县。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2°31ˊ至43°02′,东经122°45′,至123°37′,东隔辽河与铁岭市昌图县相望,西邻阜新市彰武县,南接法库县,北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毗邻,距沈阳120公里。全县区域面积2175平方公里,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万人,有汉、满、回、蒙等19个民族。 地方财政收入3276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1391元。

中文名称:康平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辽宁省气候:北温带大陆气候

目录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资源优势
  1. 土地资源
  2. 农副产品资源
  3. 水利资源
  4. 矿产资源
  5. 旅游资源
  6. 电力资源
历史人物
文物古迹
  1. 小塔子古塔
  2. 宝塔寺
  3. 清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
  4. 清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陵废墟
  5. 文庙
  6. 唐僧庙
  7. 天主教堂
  8. 棋州城遗址
  9. 辽代头下周城遗址
旅游景点
  1. 卧龙湖
  2. 金沙滩
  3. 万亩松林
  4. 辽代古塔
  5. 八虎山
展开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康平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康平县地处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6.9℃,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日照时数2867.8小时,10℃以上积温在3283.3℃,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地下水开发量仅为8000万立方米。地势特点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地貌可概括为一水二草三林四分田。   

康平县地图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康平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发现20处,文化标本丰富多彩,属新乐、红山文化系统,证明约7000年前已有人类聚居,从事农耕狩猎。青铜时代遗址,发现71处,遍及全县各地。辽金时期,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发   

康平县

展。被发现的辽金城遗址已有6处。县城东南22.5公里,辽河之滨的辽代棋洲城遗址清晰可辩,辽代千年佛塔巍然耸立。明弃为“辽东边墙”以西之地,境内渐荒芜。清初为蒙古达尔罕、博多勒噶台、宾图三王旗地。划在柳条边外,属“禁封”之地,为蒙古族游牧地区,人烟稀少。1802年(清嘉庆七年)开禁,招民垦荒,大批河北、山东移民前来开垦落户。1828年(清道光八年),博王双益地局在境内征地324157亩,承种佃户7564户。   康平建治前属昌图府,因地面生齿日繁,流民耕种殆遍,地方辽阔,蒙民兼理,昌图府鞭长莫及,1877年(光绪三年),设康家屯分防经历,1880年(光绪六年)6月,清廷批准建县。设治康家屯,故名康平县,意为康乐太平。   建县时,县境北至郑家屯,南至法库门,西至苏白地,东至辽河,行政区划辖辽河西十二社,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建辽源洲,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建法库抚民厅,先后将北、南两块地域划归辽源和法库,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康平建县后,人口增加,生产也有发展。1909年(宣统元年),全县耕地84.4万余亩。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开始有制酒业,1911年(宣统三年),创办贫民工艺厂,民间制碱、制油、瓦盆业均有发展。县城和哈拉沁屯(今张强镇)建成商业集镇,1909年粮食贸易额7000余吨。学校从无到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有小学堂2所,初等小学堂17所,学生465名,清末就学识字儿童占学龄儿童18.6%。   清末,帝国主义入侵康平境内,在县街设立教堂。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快马周生、董凤鸣组织义和团活动,宣扬“灭洋保国”,赶走教堂神莆。1903---1905年,日俄军队在境内辽阳窝堡、陶岱屯等地多次交战,劫掠民财,当地土匪亦趋利往投,假其善号大肆劫掠,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饱受侵略战争蹂躏。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民国二年)设康平县行政公署,知县改成知事。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23年,实行区村制,全县划8个区,辖887个村屯。1929年(民国十八年),县行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1931年实行新村制,辖9个区,59个行政村。   民国初年至“九。一八”事变,凡二十年,康平农工商各业略有发展。全县耕地比清末有所增加,1930年统计为134万余亩。但由于水灾频仍,农民既向官府纳税,向蒙王地局交租,军阀战争,又要支应钱、粮车夫等“军需”,负担日重,农业生产步履艰难,农作物产量低。1919年(民国 八年),始有朝鲜族迁入种植水稻800亩。工业多为手工业,1915年(民国四年)有油坊13家,县街华丰织布厂也与同年开业。其后,西三家子煤窑、县街石印局、砖窑等相继开办,1930年县街有织布厂3家,铁木、皮铺、染坊、磨米等作坊10家。商业亦有所发展,县街商号由清末30余家 到1930年65家,哈拉沁屯商号兴盛时(民国十五年前后)有80余户。1926年该地年交易粮谷达万石(2500吨)。县内6条主要大车道,有4条先后加宽到4米,水路运输开辟孟家船口,经营漕运。1918年(民国 七年)架通康平至法库电话,1923年成立康平县地方电话局。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县街设立阅报所、图书馆,1913年创办初级本科师范,培训了一批师资力量,1915年设立县已种农业学校,开创实业教育,1923年成立县立中学,并先后开办了女子师范讲习科及女子小学等。   民国年间,县内水灾匪祸成为“两患”。康平县地处偏僻,蒙汉交界,荒漠密林向为盗匪哨聚之所。官逼民反,有些人铤而走险,流为“胡匪”。其中有些出于良家贫民,专和富绅大户作对,那些痞棍出身劫掠成性的,也常常侵扰百姓。辽河水患经常发生,1913年至1930年19年间,有记载水灾就有9次,两年一次灾。1916年大水成灾,贫民柴米净绝,联合起来“吃大户”,1931年,灾民遍地,聚众企食,乃有鲁凤义等率五百饥民,聚食大户,坚持反饥饿斗争十余日,后被弹压。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1932年春,康平沦陷。日伪时期,康平隶属伪奉天省。1934年,县境西部划归伪兴安省,全境面积减少1/3强。日伪在康平成立伪县公署,由日本人任参事官(后为副县长),各科、警务、社团,以至中、小学校,都有日本人统揽实权。日伪政府强化警察机构,建立警察统治网络,成立伪协和会,宣扬“日满协和”、“王道乐土”,强化殖民统治。警察、协和会动辄以“思想犯”、“经济犯”、“反满抗日”种种罪名,对境内各种抗日运动进行镇压。1934年,日本宪兵和伪蒙兵以“通匪”为名,血洗县西敖力营子,杀死30多人,烧民房200余间。1937年西太平庄村民3人以“抗日”罪名被仍进“狼狗圈”。日伪政府为扩大侵略战争,掠夺物资,还强征劳役、征“国兵”、抓劳工、实行“勤劳奉仕”。据伪县公署公报载:1943年“动员”去县内外服劳役劳工6528人。在学校推行奴化殖民教育,唱日本歌,背诵“诏书”,中、小学一律学日语,把“满语”、“日语”均称“国语”。   经济上日伪政府大肆掠夺,先后成立农事合作社,金融合作社(后合并为兴农合作社),由日本人建立康平县棉花株式会社,开设大兴支公司等机构,实行金融和物资垄断。1938年开始米谷统治,强征“出荷粮”。1943年强迫收蓖麻籽2000余吨,运往日本。粮食、棉布、食油、火柴等实行“配给”,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商业日益凋敝,一些商店关门,作坊停工。   日本侵略者为长期侵占康平,从1939年开始,在境内先后建立日本“开拓团”4处,侵占土地36000多垧。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康平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息。1931年冬,辽北蒙边宣抚专员高荫周(康平人)派人到康平组织抗日武装,1932年8月,率部收复康平,并宣布康平断绝与伪满洲国关系。抗日义勇军以康平为中心,发展扩大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军,一时威振辽北。是年11月底日军旅团再次侵占康平县城,高荫周不幸被俘。 年春,康平抗日民众武装,配合抗日义勇军再次收复康平县城,活捉日本参事官南竹治、指导官日隈 和伪县长等,并将两名日本人处决。1937年,宫良栋、苏义等人,举旗起义,砸警察所,与日军激战,民族精神十分可敬。康平人民的抗日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日伪政权垮台。9月, 地方土绅郑欣、刘叙五等出面成立“康平县地方治安维持会”和百余人的保安队。以崔质朴为书记的国民党康平县临时党部也同时挂牌成立。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热辽军区特务第五团二营开进康平,保安队改称公安队。国民党临时党部逃散。11月下旬,邱含光、罗斌儒、吴斌等到康平县建立康平民主政府,邱含光任县长,“治安维持会”随之解散。同时,建立中共康平县委员会,张培华任书记。至12月,关内一批干部陆续分配到康平,全县建立8个区政权和县保安团。康平隶属辽西(后称辽吉)一行署。为扩大人民武装,中共康平县委决定改编原“维持会”组建的公安队,于12月中旬在“*”字会院内解除其武装,不幸发生枪击,县长邱含光等5名干部牺牲。事后,经审讯查明郑欣、刘叙五等人的国民党先遣军旅团长身份及其暴动阴谋,随后将其镇压。   1946年初,在中共辽西省委书记陶铸亲自指导下,中共康平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反奸清算斗争。县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个连,并有千余翻身农民参加东北民主联军。人民群众出军粮、军草支援前线。这期间,国民党军队加紧进攻解放区,一小撮反动地主、恶霸与国民党相勾结,先后制造了“五区”和“四、七区”反革命暴动,五区区长张强、县委副书记贺炯等牺牲。   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七十一军进占康平,康平县党政干部撤离县城进行游击战争,经过树月艰苦斗争,分别撤到内蒙大辛塔拉与一地委和分区会合。   9月初,国民党康平县政府成立,至1947年4月8日,辽吉一分区东进支队“一进康平”,国民党政权在康平仅存在7个多月。在此不长时间里,国民党康平县长韩光复,率领保安队四出清剿,康平未撤退干部、战士遭到国民党军警和地方还乡团的残酷迫害。   1947年4月到11月,辽吉一分区主力部队和康平地方武装,“三进三出”康平,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站”,取得了节节胜利。11月17日康平获最后解放。   1947年7月,在省委书记陶铸和一地委直接领导下,全县开展了土地改革斗争,至1948年春结束。   康平解放后,迅速建立县、区民主政权,全县划分9个区。县委、县政府领导群众加紧恢复生产,大力支援解放战争,发挥了康平作为辽吉一分区战略后方的重要作用。康平2000多人民子弟踊跃参军,300多优秀儿女战死沙场,辽沈战役前夕,万余人出战勤,抬担架,运粮草,全力支援前线。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康平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地开展各项恢复、建设工作。建国初到1952年,中共康平县委召开三次党员代表会,又相继召开首届、二届人民代表会。1950年康平县民主政府改为康平县人民政府。抗美援朝爆发后,全县党政军民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捐献飞机大炮款32.37亿元(旧币)。同时,开展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杀、关、管一批反革命分子。相继在县直机关、企业单位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斗争。工农业生产相应地得到发展。广大农民在土改斗争中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党和政府因势利导,发动农民互助合作,组织互助组。1952年开展“千村万组爱国丰产竞赛”活动,当年有85.5%农户参加各种类型的互助组。在此基础上,全县试办8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产量1950年比1949年增长27.4%,全县240家工业企业中,多为个体手工业。全民所有制企业,1952年发展到7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3.9%。社会商品零售额,1952年比1950年增长近6倍。粮食、百货、棉花、土产4大公司相继成立,国营和供销商业迅速发展。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县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充实,经济领域中社会主义公有制比重得到加强,工农业生产有明显发展。此期间,先后召开县首届、二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开展两次基层普选,宣传贯彻《宪法》、《婚姻法》,宣传学习党的过度时期总路线,教育人民,振奋精神,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末204个,1955年发展到489个。同年10月,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下达后,全县成立了35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一乡一社,最大社1550户。入社农户达到99.8%,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期,县成立拖拉机站,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并全面推广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成立康平县种子站,开始试种良种。   1953年是康平解放以来第一个丰收年。1956年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豆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71%,畜牧业得到相应发展。植树造林也取得较大成效。在西部和西北部县界边缘一带营造防沙林带,在县西南部营造大面积水土保持林,并基本完成东、北、西部农田防护林骨干工程。1951年首建国营苗圃,1954年发展为4处。水利事业先后完成蚂螂河的人工改造,辽阳窝堡开发水田的引水工程。三台子养殖场淡水养鱼试验初告成功。工业,1956年春,全县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立15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康平县机械厂、发电厂和三家子煤矿,相继投产。到1957年,国营工业企业6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比重从1949年的12.3%上升为1957年的29.2%。交通运输方面,50年代初期以畜力车为主要运输工具,1952年以后,开始陆续购进汽车,1954年康平到法库班车通运。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进一步发展。1956年春,基本完成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百货、棉麻、木材、煤炭等也先后由国营公司经营。农村供销合作商业已形成网络。此期间,教育发展较快。1952---1957年增加51.5%。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除县人民医院之外,又建立了区(镇)卫生所11处。文化事业,1953年建立电影队和县职工俱乐部,1956年又先后建立县广播站、文化馆、新华书店。   此时期工作也曾出现一些失误,实现农业合作化,后期追求并大社,造成管理不力。1957年下半年,开展反右派斗争,错批错定了一批右派分子。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康平经历了一个不寻常的年代。1958年7月,全县36个乡镇规划成立了8个大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月,县召开10万人广播大会,宣布实现人民公社化,成立康平县人民公社,一县一社,政社和一,下设8个分社。县机关“党政和一”,全县实行统一核算。翌年初,改县人民公社为县联社,全县建立9个人民公社,划分72个管理区。1961年开始调整社队体制,到1964年全县为15个人民公社、164个生产大队。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县委整风,“改造落后地区”,开展“反右倾”运动,不适当地处理一批干部,造成一批冤假错案。1962—1963年,对在上述运动中受到各种批判和处理的一大批人进行甄别,搞错了的撤消处分。   经济建设上,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总路线“的口号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求高速度。1958年开发水田10余万亩,得不偿失。同年11月,组成2万人水利建设大军,修建花古窝堡、老山头等9座水库,为全县蓄水工程打下基础,同时也盲目建了一些平原水库,以至后来报废。人民公社化追求“一大二公”,大办公共食堂,高潮时全县就餐人数近19万人,号召大炼钢铁、大搞滚珠轴承化,大搞“牲畜集中”、“四化”(水利化、机械化、电力化、化肥化)集资,把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强迫收归集中,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业生产元气。1960年全县出现经济困难局面,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人民生活极端困难。1961年春,贯彻农村工作“十二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开展以“反五风”(一平二调、强迫命令、干部特殊、俘虏、瞎指挥)为中心的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了“共产风”,解散了公共食堂,对“一平二调”进行清算退赔。落实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政策,逐步恢复评工记分,恢复自留地和集市贸易,允许社员饲养家畜,从而度过了困难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豆产量开始回升,逐年递增,1965年比1961年增长36。3%。大牲畜饲养头数从1961年的10304头增为1966年的45075头,生猪存栏数,五年间增长两倍以上。1958年开始,工业生产也发生盲目上马和“过度”问题(手工业全部过度为全民所有制)。后经调整,到1965年有国营企业10个,集体所有手工业社29个,工业总产值494。7万元 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增加158.7万元。交通运输,1958年县成立汽车队,同时城乡各单位和社队机动车辆逐年增多。1962年对工商业进行调整,开放集市贸易,使商业经济发展转入正常。文化教育经几次调整,中小学均有发展。其间,农业中学,耕读小学迅速增加,到1965年分别为29所和141所。医疗卫生,1958年县医院新建院部,床位增至100张。到1965年,除县医院外,农村有地区医院4处,全县医院床位增至352张。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康平人民经历了十年灾难。文化大革命首先从学校和文化单位开始,很快在县内城乡全面展开,并刮起游斗风、罢官风、开除党籍风。县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江青提出“文攻武卫”口号之后,县内两派造反组织,先后发生多次武斗。1968年4月,成立康平县革命委员会,随后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成立“群众专政”组织,出现乱揪、乱斗、乱抄家等现象。致死致残多人。同时,实行工人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干部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在整建党工作中,开展“斗私批修”和干部“爬坡”活动,工作多年的老干部被整下台,一批造反派的“积极分子”被“纳新”。继而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打三反”,开展“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等活动。1976年3月“四人帮”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追查“反革命政治谣言”,在县、社两级领导班子中搞“开刀出病”,批判“唯生产力论”,大抓“民主派”,等等,所有这些,在政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十年动乱,给康平造成严重灾难,教训沉痛。但是,康平广大人民对林彪、江青反革命“左”倾路线进行了不断抵制和斗争,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工农业生产。10年中,粮豆总产有7年保持在1.15亿公斤上下,有3年超过1.5亿公斤。“两杂”育种,1970年以来全县自给有余。农业机械作业水平不断提高,1970年开始,先后建化肥厂、床单厂、机电厂、汽车修配厂等。1972年确定康平县为全省农业机械化重点县。197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8904万元,为1965年的2.5倍。教育事业方面,小学改为5年,中学改为4年(初中2年、高中2年),分别办成“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先后开展“反潮流”当“闯将”活动,推广“朝农经验”,批判“师道尊严”,教师积极性受到挫伤,文化课受到影响,教育质量下降。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康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揭发批判林标、“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罪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复查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冤、假、错案,给一大批干部进行了平反,改正了右派分子。党的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县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全县城乡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1980年撤消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康平县人民政府,1984年建立乡政权体制,全县设16个乡、镇,沙金台、柳树屯、西关屯、东升4个乡先后改设民族乡。政治上稳定,工作重心明确,为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农业是康平县的主体经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广大农村开始。1979年春,开始实行包工到组,联产计酬。到1983年,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粮豆连年丰收,产量大幅度增长,被确定为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县。1983年,粮豆总产量首次超过3亿公斤。1981---1985年“六五”期间,粮豆总产比“五五”期间,增长32.8%,相当于“三五”、“四五”期间的总和。1986年---1990年的“七五”期间,粮豆总产比“六五”期间增12.3%。1992年粮豆总产375831吨,超过大丰收的1983年。全县人均拥有粮食1175公斤,人均商品粮490公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各业综合发展过度。林业发展较快。1978年抗平被划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1985年完成该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到1992年全县共造林166480公顷,保存面积44007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4.4%,比建国前增加16.4倍。1985年开始的每年2---3个乡农田林网建设规划,到1990年基本完成。林网的建设,起到防风固沙保田增产作用。畜牧业生产逐步向区域性和专业化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主要支柱。大牲畜饲养量呈增长势头,马、牛饲养头数均有大幅度增加,牛从1985年的27441头增为1992年的50356头,生猪饲养量1992年达到人均1.3头。畜牧业生产总值占农业生产总值比率由1987年的22.6%,增至1992年的40.3%。农田水利建设,1988年以来连续获省政府“大禹杯”奖。1986年夏,辽河洪峰最高流量达每秒1730立米,超标准运行。党政军民团结奋战,保住了大堤。同年,辽河大堤整修加固,达30年一遇标准。到1986年,全县以建电灌站53座,有效灌溉面积4.6万亩,1992年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农机重点向中、小型拖拉机发展。1984年以后,小型农用机械走进千家万户。1992年全县农机总动力为8.4万千瓦,比1965年增加4.65万千瓦,比1978年增加2.62万千瓦。   康平县工业基础素来薄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工业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县国营工业有所发展。1992年产值121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61.4%。社、镇工业从1976年开始,从小变大,由少变多。1978年35个,到1992年增至181个,产值808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34.2%。个体和私营工业是进入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985年全县个体工业370户,年产值361.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4.4%。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进入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递增,1980年8491万元,1985年13816万元,1992年增至39390万元,分别为1980年的4.6倍和1985年的2.8倍。   由于多种原因,国营工业企业经营亏损,亏损额逐年增加。交通邮电发较快,国道明沈线(明水---沈阳)贯通全境,铁法煤矿铁路1990年通到康平,县内公路总长803公里,乡乡村村公路相通。1992年市内电话1960台,其中程控电话358台,无线寻呼系统开通使用。城镇建设近年有较快发展,城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县城镇容镇貌变化很大。镇内52%居民用上自来水。1986年----1992年六年间,县城建房337303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183579平方米。几处小区住宅楼群初具规模。商业网点遍布城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2年20295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全县城乡开辟集贸市场9个。   随着经济发展,教科文事业同步前进。1985年,全县儿童入学率达97.5%,进入“普及小学教育合格县”行列。1978年县建高级中学,到1992年,全县各类高中毕业生升入大中专上级学校共2838人。1992年全县中学19所,小学18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7405名,教职员2442名。80年代以后,陆续建技工学校、农民职业高中、城镇职业高中。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均有发展。县电视转播台,可转播中央、省、市3套以上节目。同期,有70-2型单体精量播种机等7项科技发明获省级鉴定表奖。推广5项科技成果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80年代以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门诊楼、病房大楼先后落成,连同14处乡镇医院共有床位790张。1992年全县各类医疗机构26个,卫生人员1238人。医疗设施逐步完备,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县人口出生率15%左右,并进入省、市和全国计划生育先进行列。   康平为贫困地区,1980年以来,省、市政府扶助康平脱贫,政策上给予优惠。县委、县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取得成效,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年均收入1992年511元,比1980年和1985年分别提高40%和145%。城乡人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但是,农村仍有约20%的贫困户,县城少部分县营集体工业企业关停,部分职工工资收入得不到保障。1992年县财政赤字达2749万元。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康平县辖15个乡镇,其中包括7个镇、4个乡、4个少数民族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62个行政村,1060个村民小组。   7个镇分别为:康平镇小城子镇、张强镇、方家屯镇东关屯镇郝官屯镇二牛所口镇;4个乡分别为:北四家子乡两家子乡山东屯乡海洲窝堡乡;4个民族乡分别为: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西关屯满族蒙古族乡东升满族蒙古族乡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

  全县有耕地120万亩,人均耕地5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木材总蓄积量210万立方米;退耕还林面积22万亩(其中速生林面积1500亩);林草覆盖率达65%;天然草场32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为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5亩,是全省人均占有的3 倍,全国人均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

农副产品资源

  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环境好、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牌干豆腐,德意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乡玉米楂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县耕地播种面积10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2万亩,玉米制种7.3万亩 ,杂粮10万亩,大豆20万亩,经济作物43.7万亩。目前,全县有订单的作物面积达30多万亩,主要有花生、豆类、杂粮等16个品种。全县粮食总产量254587吨,其中玉米,18769吨,高粱16059吨。   在调整农业结构上也有新突破,全县牛存栏9.11万头,出栏4.12,羊存栏13.35万只,出栏3.63万只,猪存栏51.33万头,出栏28.71万头,禽存栏67.8万只,出栏35.38万只。   全县有耕地152万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7万亩,使全省人均占有的3倍,全国人口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   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域内及周边玉米产量240万吨,水稻产量40万吨,高粮产量20万吨,大豆产量25万吨,花生产量20万吨,薯类产量120万吨。现已有24万亩耕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13个品种享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牌干豆腐,得一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镇玉米馇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   康平县是国家半农半牧县,草场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业”发展步伐明显将加快。2006年,全县白鹅饲养量到500万只;桑树、寒富苹果、大扁杏等经济林达到6.3万亩;花生等杂粮面积达到40万亩。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最大 。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粘土、泥灰等。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含有锶、偏硅酸和碘等14种微量元素,一般每升水锶最高含量可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水利资源

  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流域面积2160平方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最大,库容量为9626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8815万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为6220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为12595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鱼、蟹等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矿产资源

  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并粘土、泥炭、建材厂等。探明煤炭储量6.8亿吨,石油1.8亿吨,还有天然气、玛瑙萤石、红粘土,泥炭,砩福石等矿产资源;有76处优质天然矿泉,每升水含锶量达2.54—3.20毫克,国内外均属罕见。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全县境内有76处锶型、偏硅酸型和锶硅复合型优质天然矿泉水,一般每升水含锶达1.65-1.87毫克,最高含量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康平煤储量为6.6亿吨,现正开采的有小康、大平、三台子3个矿区。萤石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柳树屯乡的玛瑙石不仅储量大,且因色泽奇特而闻名省内外。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点在县内有两处,其中;卧龙湖是辽宁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景色宜人;金沙滩白沙滚滚,具有远古大漠风光。辽代古塔、清朝王陵、百里辽河大堤、万亩松涛、黑山风景区等景点,集观光、游假为一体,是人们的理想旅游之地。

电力资源

  电网遍及全县,有63KV变电所8座,主变容量11台、55、200KVA,送路1446.2公里,由国家投资亿元的一次变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编辑本段历史人物

  许之履字圃先,江苏县溧阳县人,监生。1886年(光绪十二年)任康平知县时,境内多盗,许公想方设法,严密防守,不遗余力,境内稍安。民间词讼常常当堂立断,一无留滞。其政绩受到老百姓的称赞。逾年离任。1890年(光绪十六年)又回任康平实授知县。适值县东河套一带大水成灾,“民间春耕乏种,公闻之策然。出宦囊数百金,为民买麦种三百余石至秋后一文不取。及其故后,民思念不忘,在城隍庙侧(现东风小学),设祠以祀之。”后俗称许之祠者即是。   潘有志 笔名潘由之,1971年生于辽宁康平,2010年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左顾右盼》一书,文笔轻松直率悍辣,受孔庆东教授等各界人士的好评。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小塔子古塔

  明代称“乌峰塔”,清代称“包塔”。位于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濒辽河。据塔建筑风格及辽代棋州城址推断,建塔年当与辽代棋州置年相同或稍晚(公元921——926年),为辽代佛塔。塔为青砖建筑,实心密檐式,8面13级,围30.96 米,高约30米。塔身各面设佛龛,内砖雕座佛,肋侍,下有束腰仰莲佛座。龛外雕宝盖飞天等装饰,上有额无字,施以连珠纹。各角陪衬砖雕小壁塔,密檐结构严紧。顶秃园,不见塔刹。古塔经千余年风剥雨蚀,基座又遭人为损坏,稍东南斜。密檐至十层尚可辩出层次,顶端三层已颓圮。塔刹,宝珠俱已无存。1959年(清咸丰八年)村人曾集资维修塔基。1981年9月,辽宁省文化厅拨款9000元对塔基再次维修。1980年10月,先后确定为县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塔寺

  位于小塔子古塔前后。据过壁题款“岁次壬戍谷旦”推断,寺院落成当为1862年旧历8月。1951年至1955年,陆续拆毁。现过壁1座,石狮2尊,石制旗杆2杆。从所存照片,宝塔寺建筑格调独特,无山门,用石栅栏圈围。寺院三进:塔前马殿,过壁,塔后老爷殿,娘娘殿,青砖砌筑寺院围墙。老爷殿前左有钟楼,右有鼓楼,均木结构,青瓦顶。并有东西配殿。寺院西北角花墙独成一院,为群仙堂。宝塔寺历经七世僧,至1928年(民国十七年)日渐萧条。

清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

  位于柳树屯乡糖坊村添寿庄,建于1883——1889年。该陵为僧格林沁长孙那尔苏(贝勒)之墓。相传那尔苏与慈禧关系暧昧。为此,其父带他祭祖时令其吞金而死,葬于后陵,初名“孝节陵”,传称“孝家陵”。文物调查时发现一通石碑,阴刻行书“诚慎亲王右第一侧室白氏……”由此可知该陵是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死后追谥号为“诚慎亲王”。其子阿穆尔灵圭(俗称阿王),死后亦葬该陵西侧橡树处。该陵墓于1947年掘毁。陵园建在岗地上,三面环山岗,南面开阔平坦。现陵园墙高3米,保存完好,有古松掩映。为县内保存下来的一座蒙古王公陵园。1990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陵废墟

  位于东升乡善友屯村莲花岗的一座山丘上,王陵葬此,故名陵山。陵山四周有5座小山环抱,形若莲花,故伯王选茔地于此,死后葬在这里。随将原村名黄善窝堡改名莲花岗。陵园约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伟,建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947年陵毁为平地。

文庙

  原址在今康平一中院内,建于光绪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文庙有大成至圣先师殿3间,东西殿各3间,崇圣祠3间,楣门3间,泮桥1座,泮池1处,山门3间,照壁1座,魁星楼1座。其建筑浩大,工艺精湛,在当时奉天省同类建筑中颇有盛名,惜于1950年拆毁。现遗有照壁前石碑一方,上镌“奉旨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唐僧庙

  位于张强镇唐僧庙村,相传建于明崇祯年间,原为蒙古包氏家庙,清中叶扩建,重修为蒙古喇嘛庙。庙宇房舍200余间,分寺院、东西禅院、东仓、西仓5个部分。该庙建筑规模宏大,雕塑精湛,为县内最大庙宇。庙内设大锅一口,能煮米三石二斗、牛两头的肉粥,可供1000人吃一天。盛时有喇嘛200多人,旧时正月十五、二十五为庙会,1950年拆毁。

天主教堂

  位于县城康平一中东侧,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加拿大司铎高贵荣、高明远修建。现存砖结构房屋、教堂各1座,为西式建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康平县委机关,辽吉一分区司令部曾驻此,1989年重归天主教会。

棋州城遗址

  位于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棋州,是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辽史·地理志》载:“棋州,祐圣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檀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又“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金史·地理志》载:“庆云,辽棋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檀州,密云县,后更名。有辽河。”《辽东志》卷一《地理古迹门》载:“庆云县开原城西八十里,有塔存焉”。《中国通史·辽金夏地名表》载:“棋州,辽宁康平东南。”据此,辽代棋州即今康平县小塔子古城遗址。建于辽太祖时期(公元921——926年间),毁于元末明初。从残存城址看为土筑方城,南北向,略作方形,城壁周长约4华里,西面约长400米,城墙残高5—6米,底部颓宽10米,有东西南三门。现东墙瓮门址尚清,南门豁可见,护城河依稀可辨。东西门间横贯一条大道,为东北沦陷时修建,将西门毁没。城内以辟为耕地,城址残存的一些青灰沟纹砖、布纹瓦、灰陶罐残片等,都具有辽代特征。1980年10月,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铁岭地区行政公署公布为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代头下周城遗址

  《辽史地理志》载:“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集团建州县以居之。”辽代契丹贵族统治奴役外稃的塞堡称“投下”或“头下”州称。其遗址在境内有以下几处:   (1)北小城子城址:位于小城子镇所在地。〈〈奉天通志〉〉中“康平县志略”载:“小城子在县四北四十五里,土城周约一千余丈,共有四门,北门有石碣一方,昔年耕地所得,为土气侵蚀,仅便清,‘盆 金 敛镇守 ’数字。”按辽史:“原州西南至显州三百里,西北至上京临潢府八百里,疑即此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临潢府附近图,原州在今县城北,其地理位置与小城子城址接近。〈〈中国通史.辽金夏地名表〉〉记:“福州、原州均在康平县境内。”该城址是福州还是原州?待考。现城址已毁没,仅见南面墙残存约100米,西面墙残存约60米,墙残高2.4米,顶宽3米多,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址内砖、瓦、陶、瓷器残片甚多,属辽金时代遗物。   (2)三家子城址:位于方家屯镇李影匠窝堡村三家子西山坡上,县城西南22公里 。土筑方城,每边长约300多米。现城址西墙保存较好,南墙西段存80米,北墙西段存70米。南北墙东段及东墙毁没,仅见隆起土岭。现存城墙高2—3米,墙基宽12米,顶宽1.5米。城墙的夯土层清楚,每层厚10厘米。当地称“半拉城”。采集标本有板瓦,筒瓦、盆、罐、瓮、碗、缸等器物碎片,以及出土的菱花形十二生肖铜镜等,均系辽金时代遗物。1980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南小城子城址位于二牛所口乡岔海挠村,卧龙湖西岸的山丘上。山下村落,因城故名小城子。该城为土筑方城。南高北低,每边长约300米,城墙原壁基部保存完好,夯层清晰,南300米处有座大台,即所谓“点将台”。城址内遗物较多。据遗物推断,城建于辽代,沿用至元代。1980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城子沟城址位于张强镇盖顶窝堡村城子沟屯北,县城西35公里。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土筑城墙,有东、西门,南门门址不清,无北门。城周长939米,现南墙仅存西段54米,东西墙完好,北面墙颓圮较严重,西面墙完好,弓形稍外曲,城址内地面上有灰砖,布纹板瓦,滴水及陶瓷残片等,均为辽金时代器物。早年出土的铁锅、铁铧、铜钱等文物,均已无存。1980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泡子沿小城子城址   位于东关屯乡泡子沿村小城子北,距县城西南5公里。城为土筑方城,每边长350米。现西墙保存完整,北墙挖毁一半,东墙北段毁没,中段及南段仍存墙址,南墙挖毁。城内遗物较多,从遗物分析,属辽金时代城址。1980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卧龙湖

  卧龙湖地理位置在沈阳市北部康平县城   

卧龙湖景区

西1公里处,是辽宁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卧龙湖自然风景区是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卧龙湖流域面积1644.6平方公里,湖区东西长 16.5公里,南北宽6公里,周边长60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湖区最大蓄水量为1.3亿立方米。卧龙湖风景如画,四季宜人。春有碧水边天,涛涛蒲草在霞光中摇荡;夏有蝉鸣鸟叫,万类江天,红荷千顷,白帆点点;秋有渔歌阵阵,蟹肥鱼美,蒲絮芦花,漫天飞舞;冬有寒冰映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与万顷金沙滩遥相呼应,是北方少有的自然处女地。卧龙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腐殖质堆积较厚,   

卧龙湖景区

大量生长着蒲草、芦苇、三棱草、地梨子、菱角、鸡头米、水葫芦、莲藕等70余种植物;卧龙湖中栖息着大量野鸭、大雁、灰鹤、丹顶鹤、天鹅、鱼鹰等142种野鸟类;湖水中生长着草、鲢、鳙、鲤、黑、嘎、鲶、鲫等39种鱼类,3种虾类,4种蚌类,还有人工养殖的淡水河蟹、甲鱼和特种鱼。除植物、鸟类和鱼类外,卧龙湖中还有野生水陆两栖动物8种,水生藻类8门70属154类,浮游动物38种,湖底栖动物28种。

金沙滩

  金沙滩风景位于康平县西北部了辽蒙交界地带,区域面积2万亩,距卧龙湖8公里。金沙滩沙海滚滚、连绵起伏,风景独特,身临其境令游客领略戈壁风光,其自然景观具有远古大漠风光,是人们理想旅游之地。   

卧龙湖景区

万亩松林

  康平县海洲乡有一片尚未开发的万亩松林。这里风景宜人、自然风光极为优美。今年春季,“沈阳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中新增了康平县万亩松林游这一旅游项目。届时,沈阳市民可以在康平县看到蔚为壮观的松涛林海。

辽代古塔

  建于辽代的古塔,位于康平县郝   

康平县金沙滩

关乡,此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八虎山

  八虎山位于康法两县交界处,山北坡属于康平县西关屯乡,山势东西走向,为医巫闾山余脉,海拔382.1米,区域面积8000公顷,距省城沈阳90公里,距康平县城30公里。八虎山南坡平缓,北坡较陡峭,山顶部平坦舒展,方圆约8000平方米,山上鹿、兔、鹰等动物种类繁多,盛产人参等上百种药材及大量的蘑菇、野菜、山脚下建有一座人工水库,山上绿树青青,山下碧水潺潺,八虎山历史悠久,蕴含着古老与现代文明,清朝一位公主陵墓建在八虎山的东南,西南建有僧格林沁王爷陵,还有土门子、独木关、神龟子、锁龙井、三清宫等许多天然景点,基础设施较好,每年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登临览胜。?? .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扩展阅读:
  • 1

    康平信息网 http://www.5itla.com

开放分类:
地理辽宁行政区划康平
我来完善 “康平县”相关词条:
昌图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蒙县建平县于洪区辽中县新民黑山县彰武县法库县昌图县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阜蒙县 建平县 于洪区 辽中县 新民 黑山县 彰武县 法库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沈河区 沈北新区 凌源 苏家屯区 东陵区 新城子区 盘山县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