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横财电影:忠义之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07:25

忠义之邦

  江阴被称为“忠义之邦”,源于明末抗清守城战,当年那可歌可泣、壮怀激烈的八十一天,江阴人以血染的风采光耀史册,忠烈之气与天地共存。战后,为了安抚江阴百姓,满清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尤其是那位乾隆皇帝,在乙酉守城战131年后,对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分别赐谥“忠烈”、“烈愍”、“节愍”。而第一位赞誉江阴为“忠义之邦”的,则是清嘉庆年间的江苏学政姚文田。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这位学政大人“督学时念邑殉乙酉之义,特书忠义之邦四大字”。当时,主持君山梅花书院的诸生何春煦,将这四个字摹勒后,悬挂于书院仰止堂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阴修城时,知县金咸请邑人张锡龄,将二十多年前姚文田书写的“忠义之邦”四字临刻于石,每字两尺见方,嵌入南门城垣。进出南门的江阴人,看到这雄浑有力的四个字,无不平添几分自豪感。  历史上,江阴人的忠义是出了名的。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天启年间,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时称江阴“双忠”。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明末乙酉抗清后,更获“义城”之名。对于江阴来说,“忠义之邦”这一美誉当之无愧。  1937年冬,日寇入侵,江阴南城门上的“忠义之邦”石额遭炮击,毁去“义之”两字。八年抗战,江阴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终于同全国人民一起战胜了日寇。巧的是,抗日胜利之年,距明末江阴守城抗清,正好整整三百年。当年11月,国民党县长方骥龄命其秘书孙俊在(陆家桥人)摹补“义之”两字,镌刻后砌上南门城墙。不料,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吴宗渊与县长勾心斗角,他赶到南京,通过关系,得到了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忠义之邦”题字,回来后命工匠镌石,换上南城门。方骥龄无可奈何,只得派人将孙俊在补写的字取了下来,并将残存的姚文田所书“忠邦”两字,移往中山公园南大门亭中,从此。人们将此亭称为忠邦亭。“文革”期间,“忠邦”两字被毁掉,直到1986年按摹本重刻后补上。而南城门上蒋介石所书“忠义之邦”四字,早在上世纪50年代拆除城墙时即已毁失。这次重建的南城门上“忠义之邦”匾额,从字体看,仍采用了当年蒋介石的题字。  江阴南城门古称朝宗门,明末守城战中,守城勇士曾奉阎应元之命,从此门冲出,给移营十方庵的清兵以重创;阎应元还在南门城楼上亲自操炮,将正在十方庵高台指挥的清军十王当场击毙,南门之战成为抗清守城一役中浓墨重彩的篇章。至于南城门对面的忠义街,现街名系抗战胜利后所定。据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朝宗门至驻节亭”为南门街。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自朝宗门南出,过永安桥(俗名瓶罐桥)而南至高桥堍曰河西街。”可见今天的忠义街,明代时曾称为南门街,清代时曾改名河西街,到了民国年间,这条街又叫作南外大街。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当时的国民党县政府即议决将南城门定名为忠义门,南外大街定名为忠义路。1946年12月12日,《江声日报》以《“忠义之邦”万世流芳 南外大街更名忠义路》为题,报道了这条街正式更名的消息。报道中称,命名忠义路,一是为了纪念明末清初孤城抗敌,博得忠义之邦不朽之光荣;二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的忠义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