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达音响是那里品牌:《资本论》与世界经济(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42:46
本文“论价值规律与当代世界经济”,收入何新《反主流经济学》下卷一书)

  要义:

  关于价值规律——价值形成与价格实现问题,是经济学之核心问题。

  引言:

  价值与价格不同。价值规律,也与价格规律不同。

  价值规律须分为三个层面分析:

  ①价值形成规律(李嘉图——马克思规律。价值本体论)

  ②价格形成规律(古诺——门格尔规律。边际效益规律)

  ③金融资本之市场最终定价权(金融资本操纵,决定市场交易品中长期价格)

  一、价值之起源

  1.关于价值之语源及语义:

  汉字繁体之“价”字从“人”从“贾”。价者,贾也,字根是“贾”。

  [按:何谓“贾”?汉字语源学:贾、假、借、给古音通(黄侃考证),系通义之同源字(据黄侃说)。贾者,假也。假者,借也,给也。有给有还谓之借(假)。交易起源于假借。假借以及偿还,实质即交换。交换而易主谓之“交易”。有偿给出曰“卖”,有偿取进曰“买”。卖者,给也;买者,取也。各取所需而两相情愿之交换,谓之交易或买卖。]

  贾,兼有买进(沽入),卖出(沽出)的涵义。值者,所值,对当物也。借之所偿谓之“值”(值者,得也,顶、代也)。价值者,贾值也。假借品及交换品之所值,谓之“价值”。

  2. 社会交换成立之第一前提,就是人类之有欲求与需要,而靠自身不能满足。

  因此,事物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决定于其能否满足人类之某种欲求与需要。所以,事物之内在属性,形成其使用价值。

  [按:马克思认为商品之“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及“价值”形成完全无关,乃是片面之论,不确。]

  3.私有制,占有,占有权利,是社会交换得以发生之第二前提。

  人有需求之物,而先为他人已据有者,若欲取之,只有二途:或强取(掠夺、战争、索要),或巧取——后者即交换。

  4.随机之交换,导致对交换品的偶然随机定价,故成交之价格有极大随意性。

  而常态之交换,则必然趋向理性之定价,即均衡定价。买卖双方经协商而接受的均衡定价之尺度,其依据乃参照商品所内涵之真实价值。

  故:(1)商品确有真实价值存在。

  (2)真实价值乃是一种无形的、新而上的虚拟实体。(马克思说: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5.因此,商品价值之评估有三重性:

  一为使用价值,二为内涵价值,三为外化的实际交换价值。

  交换价格是内涵价值的外化表现。内涵价值与价格之不同,在于内涵价值是内在的、非外现的。

  6.物品买卖成交之交换量,谓之价格或市场价格。

  价格具主观性,是商品内涵固有之价值之外化。内涵价值能否得到实现,取决于需求者之购买评估。内涵价值得到市场实现,意味着商品转换为货币。

  7.人类所需之交换品无非三大类:

  (1)自然界天生之资源品

  (2)他人制作之生产品

  (3)他人之劳动力(劳务)

  8.交换经济的起源:

  早在旧石器时代,即已发生自然产品及其加工物之交换活动。距今约1万8千年北京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海蚶壳和赤铁矿粉,原产地分别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渤海湾和宣化地区,应属交换而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较为确切的非货币交换的实物证据。

  另外,略晚出现的一些较大规模的石器制造地点,如山西阳高许家窑、襄汾大崮堆、太原古交镇、陕西梁山、内蒙古呼和浩特东郊大窑村南山遗址等,很有可能是当地的石器制造与交换中心。

  在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铜石并用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实物交换的范围已大为扩展。大汶口有些大墓中随葬着特别精致的物品,如玉钺、象牙梳、象牙雕筒、鳄鱼皮(蒙鼓用)、白陶等。其中有些原料,有鳄鱼皮、象牙和玉石等,都非出自本地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或掠夺手段才能得到。

  而在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的西部卡若文化遗址中,则发现了贝饰10枚,系宝贝穿孔而成的坠饰。卡若遗址位于今西藏东部昌都县加卡区卡若村,北距昌都县治约12公里。宝贝(Cowrie shell)产于南海,既出于卡若文化遗址,是当时存在远距离交换关系(多半是间接关系)的有力证明。

  由此可见,往往被低估的史前文化,其交通幅员之广度以及原始交换之水平,实在让人瞠目惊异。

  9.人权分为两部分。一为自然人权,生存权,即每个人与生俱来之人生需要、欲求以及获得满足之权利。

  二为社会人权,在社会历史中形成之人身权利。

  物品之占有权,非天然之权利,而是社会历史中形成的社会权利。

  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的私有制社会,将一切存在物转化为市场可交易物,从而将私有权利,扩张至无限。

  资本主义乃是人类私有权利得到最全面扩张之社会形态。

  二、商品

  10. 商品者,可“商议”之交换品也。商品之交换量经商议、协商决定。商人者,商谋之人也。

  11.物品之稀缺性,决定其取得之难度。其取得之难度,即商品形成过程之劳作量,乃是交易谈判的自然基础。

  12.商品之内涵价值不取决于市场估价,而决定于其制作成本。

  物品之制作成本,决定于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之诸要素。

  在货币发明后,这些要素皆以货币估值,构成商品之生产成本。

  所谓商品成本,即商品形成过程中各种构成要素之价值总合。

  13.但是,商品原初之初始估价,并非以货币估值(尚未发明货币)。商品之初始形成元素唯只有两项,即:天然物品(原材料),以及人类之劳作(加工)。

  因此,自(天)然品之稀缺性以及劳作力度、加工难度,乃是商品内涵价值得以形成的两大基本要素。而此二者,密切相关联且可通约。

  14.自然品之稀缺性低,则获取容易,人类为取得之,所付出之劳作量则较小。

  稀缺性高,则获取困难,人类取得之所付出之劳作量则较大。

  在此条件下,人类劳作之付出量,必然乃是比较交换品(商品)之交换量的根本性尺度。也就是说:单位商品中内涵之劳作付出量愈高,则其可得之交换物愈多——内涵价值愈高。

  因此,根本上看,正是商品形成过程中之劳作投入,亦即“劳动量”,是商品内涵价值形成的原因。

  三、交换(买卖)

  15.简单交换:

  实物对实物的直接交换。

  在交换史上,即需求满足型交换(不计值交换/不等值交换)。

  16.简单交换形成简单价格。

  [简单价格:如A以10个劳动日生产10件商品,则每件产品之基础价格为10日÷10件=1日/件]

  17.复式交换:

  所谓复式交换,即间接的交换,指以货币作为交易中介的交换。

  需求者先要取得货币,才能通过货币交换到所需品。供货者,不是将商品直接供给需求者消费,而必须先将商品交换为货币。

  18.马克思指出:复式交换中“买”与“卖”两环节通过货币为媒介而相分离,已蕴涵了原初态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原初态经济危机即供求失衡危机:买者买不到(持币待购),以及卖者卖不出产品(得不到货币)。

  19.一切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即:以同等价值对同等价值的商品相交换。

  (A以每件内涵价值1元的物品,交换B的每件内涵价值1元的物品。1元=1元,如果市场只有一件商品,十人待购,每人有一元货币。则该商品的潜在需求之最高价格即为:10×1=10元。)

  20.等价交换规律是:以内涵价值互为等量的商品作交换。

  21.马克思说,在等价规律中,已经在根本上蕴涵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三大基本价值,即:

  自由交易,平等交换,多数优胜——自由、平等、民主。

  而一切交换行为能够发生的前提则是被交换品之私人占有权。

  22.但是,价值在市场中之二重化,价格对价值之背离,造成等价交换规律之破坏。

  等价交换意味着等价价值品之交换,并非意味同等价格品之交换。

  同等价格对同等价格之交换,未必是等价交换。

  因市场价格之形成,受市场之需求度影响,而非单纯决定于价值之同等性。

  四、货币

  23.先有实物交换。实物交换无需货币作为交换之媒介。

  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

  某种交换品(商品),由交换之标的物;转变为交换过程中普遍接受的中介物,等价物(价值尺度),这种商品因此而成为货币。

  如贝类、珍珠、布匹、铜、铁等金属物、金、银等贵金属,都曾作为交易中介物,即货币。

  24.等价而可长久储存的,有普遍需求而不易消费的,随形之大小而可分割的物品,最易作为中介媒体,从而成为交易之中介物。

  历史上,贵金属(金、银、铜、铁)因具有上述性质,而成为“普适价值”之载体,即货币。

  马克思说:“黄金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

  25.凡可用作交换等价物的商品都可成为货币。因此货币具有两种形态:

  (1)实体货币,珍宝(宝石、宝贝)及贵金属——金、银、铜、铁。

  (2)虚拟货币,某种信用证券,即纸媒货币或支票。

  26.生产者间的销售竞争,迫使生产者设法降低商品之生产成本。

  同时期同质产品之最低成本,意味着最低销售价格,最具有市场竞争之优势。(此最低生产成本,即马克思所谓“社会必要劳动量”。)

  27.问题是,物与物,商品与商品形态、性质、用途不同,如何计算其等价性?

  在交易的实践中,人们发现:产品形成度之衡量,即以物品内涵劳作量(内涵价值)相比较,可以作为商品交换计量的第一尺度。内涵劳作量即生产成本。这种成本计较,在货币发明后,可以直接用货币量作计量,形成商品之生产成本价格。

  五、成本价值

  28. 劳力价值论之本质是生产成本价值。

  以生产产品之制作难度,亦即单位商品中的劳作涵量,作为价值计算尺度(斯密,劳动价值论)。

  事实上,商品之质素因品质、材料、用途不同,难以折算为等量。而计量比较劳作难度之尺度,则是平均化之劳作时间。因而劳动时间之计量,必然地成为在货币发明前商品计价交换之基础标准。

  (上述推理过程,也就是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来源。)

  29.价值,即潜在之价格。商品在生产领域形成价值。在交换领域,形成价格。价值与价格之离异,导致价值之二重化。

  30.(1)价值之形成:

  成本价格(价值,物之所值,卖方价格。)

  (2)价值之“实现”:交换价格

  先有成本价格,后有交换价格。成本价格(供给价格)是交换价格的基础。

  31.市场商品交易的背景,是商品制作者组成的经济社会网络,即社会分工。社会劳动的专有化,导致社会分工。

  32.商品交换体现了社会分工中劳动者劳动产品之相互交换,实质也就是劳动对劳动之交换。

  社会分工,产品及劳务之大交换,导致劳动生产力(劳动力)的社会通约。商品“价值”,就是社会劳动这种大通约的虚拟(概念性)产物。

  六、需求创造(市场)价格

  33.需求度创造销售可能性(潜在市场需求)。

  需求度愈高,则销售愈易,则销售者可索价愈高。因此,商品脱离成本,而被买者高价接受之可能性愈大。

  34.需求度,决定于商品之使用价值,即效用。换句话说,商品之“效用”影响市场之“需求”。效用愈大,需求愈高。

  35.所谓“边际效用”,亦即“边际需求。”

  36.斯密之价值论,包涵了成本(劳动)价值论与需求价格论两方面。

  李嘉图——马克思之价值论,着眼于商品之内涵价值,即成本——劳作所形成之商品内在价值,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形成的价格。

  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微观经济学,其价格理论完全忽视了商品之内涵价值(其理论框架中没有价值论和价值分析),忽视了生产成本即内涵价值之形成。

  马克思之经济学则忽视了市场需求对于商品价格以及资本增长三者间互动之关系。因此马克思之价值论是内涵价值分析,而不包涵市场价格分析。这是马克思价值论的主要片面性所在。

  七、资本

  37.资本的产生:

  利润是成本价格以外,得之于销售的附加值,即商品价值之增值。

  利润公式:内涵价值+销售附加值(利润)=价格

  因此,等价交换不能形成利润。

  而不形成利润之投入,则不能创生资本。

  38.资本,就是可创生利润的投资。无利润则无资本之积累。

  [按:语源分析,资者滋也,增长也。增长曰“滋”,曰“资”。“资本”者,“资”长之“本”也。]

  39.商品流通不可能使商品创生新值,但能产生利润,即相对剩余价值。如不能产生利润,复式交换就不会发生。

  但是,绝对剩余价值,即价值新增值,只有在产业运动中产生。

  马克思说:

  “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非等价物交换,虽然使商品名义价格增长,但商品间的价值结构不变,也不产生剩余价值。商品新增价值并非在流通(商品交换)中产生。”

  “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通过流通但又并非在流通中产生。”(矛盾论述法,即马式辩证法。)

  40.货币运动(流动与流通)的本质是资本的生成与运动。

  马克思指出两种资本的运动形式:

  (1)货币生息资本运动:G→G'

  货币支付(贷出),货币(通过高利贷)直接增殖。

  (2)为卖而买的资本运动:G→W→G'

  (G,资金。W,商品。)

  41.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看,资本运动有四种形态:

  (1)生息资本运动:G→G'

  (2)商业资本运动:G→W→G'

  (3)产业资本运动:G→W1→W2→G'

  (W1,投资品。W2,生产品。)

  (4)信用资本运动:G→g→G‘(g,股票、证券、期货等虚拟产品。)

  八、利润规律

  42.经济生产之增长,有实物与货币两种形态。实物增长,是利得,来自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更多生产力及劳力之投入。货币增长,是利润,来自市场交易后实现的货币利得。

  43.实物之实体价值与其内涵之劳作价值常被混淆。在天然农业及畜牧业中,生产物有自然增加(实物及实物价值)之可能。但随实物总价值量之增加,其内涵劳作价值量或被稀释而减少。

  44.利润与利得不同。

  利得来自于生产(实物形态),而利润来自于市场(货币形态)。

  (18世纪)重农主义混淆“利得”与“利润”。他们把农产品种植于土地后的增生数量,混同于利润。其实,这种实物增生物是“利得”而非货币增殖之“利润”。

  45.市场利润的规律是:市场销售利润源自于供需之不对称,供需之不均衡。

  供应愈少,需求愈大,则单位价格中于内涵价值之外可得之附加值(利润)愈高。因此,供应量与需求量构成反比例函数。供应愈多,需求愈少。需求函数之下移,导致利润之递减。

  46.技术之改进,机械与科技之应用,可以创造更多物质利得,同时则减少单位产品中的内涵劳作——即“价值”内涵量,导致该产品潜在价格下移。

  47.首先应用新技术之投资者,在其他生产者仍使用旧技术生产时(单位产品中投入劳作量较大,内涵价值较大),则技术先进者之产品,乃因成本降低(内涵价值较小),而可以从销售中取得更高之利润。

  48.商品供应者的竞争导致销售价格下移,导致价格向极限价格(反映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均衡化。销售价格随供需曲线之均衡而趋向极限市场价格,意味着利润递减。

  49.不对称交换,来自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性。

  只有不等价(不均衡、不对称)之交换可以导致利润(即成本价值外之附加值)的发生。

  九、工资规律

  50.投资者提供工人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及原料),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为投资者从事劳作。

  投资者回收的是工人劳作之产品。

  工人在此劳动时间内所生产之商品总量,其价值及价格总和是投资者之利得。此利得减去生产成本,即投资者支付于工资、原材料、设备(工具、技术)之价格总和后的差额,就是投资利润。

  工作者劳作产品以及其货币价值,与投资者支付之工资及生产条件货币量的差额,即资本之利得(实物)及(第一次)利润(货币)。

  51.不等价交换,在生产与交换两个领域发生:

  在生产领域,资本以货币薪酬(工资)对劳动能力(劳动潜力)的交换,是一种不对称交换,即内涵价值不相等之交换。(这种不等价交换,马克思称之为“剥削”。)

  [工资的计量,是以对劳动能力的物质生存条件为基础计价。投资者对工人支付维持其生存条件的货币量(最低必要工资)。而投资者所购买的,是工人劳作时间。]

  亚当·斯密说:“哪里有巨大的财富,哪里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巨富的人,同时至少必有500个穷人。少数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数人的贫困为前提。”

  十、资本分析

  52.马克思将资本结构(构成)分析为两部分:

  (1)不变资本(指实物资本品的价值总成,它们转移到新产品中。)

  (2)可变资本(指工资,因工资购买的劳动力创生新价值。)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

  53.马克思的绝对剩余价值概念是指商品总量中涵有的劳动投入总量。(a×b。a单位劳动。b,劳动使用量。)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单位商品中劳动价值(商品价格)与工资的比例。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的使用有误,他所说的实际是“总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应是指价值增量,即新产品对于资本品所产生的价值增量。

  54.马克思将社会总体资本分为两类:

  (1)第一部类:固定生产资料,实物生产资料(工具、原材料、交通与住房)

  (2)第二部类:消费品(生活资料,农副食品及服装品)

  应补充第三部类:(3)金融信用品,以及奢侈品。

  相应地资本的历史形态区别:

  1.第一产业,相当于第二部类

  2.第二产业,相当于第一部类

  3.第三产业,金融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