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tv直播:台灣黃金十年與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35:15
台灣黃金十年與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
空中大學商學系副教授 謝明瑞
關鍵字: 黄金十年 十二五規劃 六國論
摘要  2010年,馬總統提出「台灣黃金十年」的主張,在同年520的就職三週年中,再進一步提出「大步向前,開創黃金十年」,以「改變已經發生」為基調,輔於「六國論」的論述,並以愛台十二項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型智慧型產業、十大重點務業,以及十大招商主軸及投資…等建設做為達成黃金十年的重要策略。約在同段期間內,中共第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二五規畫建議」,將自2011年至2015年期間實施,並提出一個規劃中心、二個調結構主軸、三個配套措施、四大面向,以及五大目標等為規劃內容,用以全面打造小康社會,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唯兩岸於2010年6月簽署ECFA協議以後,兩岸的經貿關係日愈密切,因此,不論是台灣的黃金十年,或是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二者之間應具有密切的關聯性。
 
一、前言  在2010年4月的「雙英辯論」中,馬政府首度提出「台灣黃金十年」的主張,爾後並進一步提出「六國論」的論述(註一),希望藉由兩岸簽署ECFA,將台灣打造成全球創新中心、區域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以及外資區域總部,更重要的是,要讓ECFA的簽訂成為台灣進入大陸服務業市場最關鍵的一把鑰匙。同年6月29日,第五次江陳會在重慶正式簽署ECFA,這不僅是兩岸建立良好關係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台灣經濟再起飛的關鍵時刻。       兩岸簽署ECFA以後,對台灣的經貿發展而言,可以建立兩岸經貿交流秩序與機制,擴大貿易與投資合作,提升雙方的合作水準與成果;對大陸而言,經由關稅降低,原料、零配件的輸入,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進而增加勞工福利與整體社會福利水準;因此,ECFA的簽訂對兩岸人民而言,是互利互惠、共創雙贏的重要機制。       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之後,其主要的願景就是讓世界走進台灣,並讓台灣走向世界,要藉由這個協議的簽訂,配合許多培元固本的方案,改變台灣在亞太經濟舞台上的角色。因此,2010年七月一日,馬政府便提出了台灣在後ECFA時期打造黃金十年的經濟戰略,包括愛台十二項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型智慧型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發展…等,並成立全球招商專案小組,適時提出全球招商方案,除了向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招商外,也鼓勵台商能夠回台投資,並定期檢討招商策略的成敗;另外,在國家安全會議下成立全球經濟戰略小組,除了監督追蹤創新、招商,以及投資等工作的推動之外,也做為策略整合的平台。2011年以後,台灣已經進入後ECFA時代,如何把握契機,共創兩岸雙贏的局面,對打造台灣經濟的黃金十年十分重要。       另方面,中國大陸基於經濟環境改變已影響區域發展之考量,以及人民財富分配不均日愈嚴重的事實,而以「中國大陸十二五」為主要的發展與調整並重的規劃,並在兩岸的經貿發展中,與「台灣黃金十年」產生密切的關聯性。
 
二、台灣黃金十年  有關台灣黃金十年可分為緣起,內容與特色等兩個部分來加以說明。(一)緣起        台灣是外貿導向的國家,必須透過經貿的擴張來帶動國內的經濟成長,因此,國際貿易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生命線,特別是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與知識經濟的大時代,唯有與世界經濟緊密結合,台灣的經濟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而兩岸簽署ECFA則是開創台灣黃金十年的重要依據。 (二)內容與特色      台灣黃金十年並非是政治性的宣誓,而是有規劃的具體行動,其相關內容的說明與特色如下述。      1.擬定經濟建設策略  2008年馬英九就職台灣第十二任總統以後,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快速變遷,乃提出內在與外在經濟政策以之因應,前者包括產創條例的再修正,稅賦的調整,以及愛台十二項建設、十大重點服務業…等;後者則包括拓展外貿活動的新鄭和計劃,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十大招商主軸及投資…等,並積極推動兩岸的ECFA計畫的落實。       2.改善內部經營環境       要達成黄金十年的目標,首重內部結構的調整與經營,而在內部經營環境方面,政府將遺贈稅由50%降至10%,並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透過創新研發、提昇產業、廠商與勞工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將營利事業所得稅由25%降至17%,希望透過租稅優惠,降低企業的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並藉此吸引外資企業與海外台商來台投資。        3.促進國家對外貿易    國家的經濟成長是內部經營與外部發展的組合,在拓展對外貿易方面,政府為了分散市場風險,推出「新鄭和計劃」,有效拓展台灣產品的海外市場。在扶植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政府在既有的兩兆雙星及資通訊產業基礎上,推出六大新興產業,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從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由政府帶頭投入更多資源,並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         4.打造外部公平競爭條件  為創造黄金十年的契機,並使國內企業更具國際競爭力,政府還必須為台灣打造外部公平競爭的大環境,特別是從2011年1月1日起,大陸與東協間的貿易活動中,有超過90 %的產品實施零關稅,相較而言,台灣出口至大陸的產品平均要徵約9%的稅賦,出口至東協的產品平均要徵12%左右的關稅,面對不公平的外部環境,台灣的產品競爭力大受影響;為解決因關稅減讓所造成的經濟衰退問題,因而有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產生,而ECFA的主要內容就是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彼此的投資與貿易往來,並提升雙方的經濟發展,台灣簽署有利於台灣經濟升級轉型的ECFA內容,能為台灣經濟創造轉型升級的契機,亦是再創台灣黃金十年的關鍵主要因素。       5.建構兩岸搭橋專案       兩岸人民具有同種、同文的特性,地緣接近,再加上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經貿關係密切,具有組成自由貿易區的條件,因此,必須重視兩岸人民關係;在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及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時,兩岸應該開啟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時代,強化經貿交流合作,共同打造雙方發展的黃金十年。若再加上兩岸的產業合作,如經濟部推出的「兩岸搭橋專案」,已經優先選擇15項產業,列為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的項目,兩岸若是在這些科技產業方面,能共同研發技術,制定規格標準,合作開發生產,為兩岸科技產業發展開創嶄新的明天。       6.以開創黃金十年為目標    開創黃金十年是馬政府最重要的政經政策,在兩岸簽署ECFA以後,可以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彼此的投資與貿易往來,提升雙方的經濟發展,並與其他WTO會員展開自由貿易協議(FTA)的洽簽,推動「投資台灣、佈局全球」,若能掌握此一契機,再依按「壯大台灣、連結亞太、佈局全球」的經濟戰略,以達成開創「黃金十年」的政策性目標。
 
三、黄金十年的配套措施       馬政府提出「開創黃金十年」的前瞻性政策,為台灣低迷的經濟具有振衰起蔽的作用,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須有足夠而良好的投資策略以之因應,而其所提出的主要策略中,包括積極推動的愛台12項建設,並全力協助6大新興產業、4項新興智慧型產業,以及10大重點服務業發展,共32項計畫,其相關因應政策如下述。(一)愛台十二項建設   愛台12項建設是指民國一百年前後八年對台灣的十二項重大工程,自2009年至2016年期間,優先推動12項基礎建設,其主要的建設內容包括:       1.全島便捷交通網  全島便捷交通網的規劃包括了建構北、中、南部都會區捷運網路;推動北、中、南部都市鐵路立體化及捷運化;推動東部鐵路電氣化及雙軌化;完成台鐵新竹內灣支線、台南沙崙支線、東線客車購置等計畫;進行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系統整合等。       2.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  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的建設主要包括了加速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建設;建設港區生態園區並設立海洋科技文化中心;改造旗津地區成為高雄國際級海洋遊樂區;推動哈瑪星、鼓山、苓雅等舊港區改造計畫;擴建高雄國際機場倉儲物流設施,並改善周邊交通等。       3.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  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的規劃包括了建設台中港、台中清泉崗機場、中科、彰濱間運輸網路;整體規劃擴建中部國際機場;設立倉儲物流及加工增值專區等。       4.桃園國際航空城  桃園國際航空城的主要內容包含了打造桃園機場成為亞太國際航空城;評估興建第三航廈;整建第一航廈;建構完善之航空城聯外交通網等。       5.智慧台灣  智慧台灣的建設主要是加強人才培育;鼓勵文化創意產業;建設全世界第一的無線寬頻國家;建構智慧交通系統及智慧生活環境等。       6.產業創新走廊  產業創新走廊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建構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高屏澎及花東六大產業創新走廊等。       7.都市及工業區更新  都市及工業區更新的建設重點包括推動台北市「首都核心區歷史保存與再發展計畫」,活化區位功能;推動基隆火車站及港口水岸更新計畫;將中興新村更新為文化創意及高等研究中心園區;推動台中水湳機場現址再開發;推動高雄市愛河口港區水岸再發展計畫;更新開發北、中、南老舊工業區;開發高鐵新站(南港、苗栗、彰化、雲林)及車站特定區等。       8.農村再生及農地改革  農村再生及農地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了10年編列1,500億元基金(八年1,200億),執行農村再生計畫,照顧4,000個鄉村地區、60萬農戶;建立老農退休機制(政府補貼利息300億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制度,鼓勵專業農民擴大農場企業化經營;在分級、分區管理及合理回饋機制下,大量釋出不適用之農地,提升國土利用效率。       9.海岸新生  海岸新生建設主要包括了定期清除全台漁港淤沙,改造傳統漁港為兼具漁業及休閒觀光之現代化漁港,並鬆綁遊艇觀光限制;國際招商開發沿海景點,建設海岸生活與旅遊區;發展郵輪觀光,推動高雄港、基隆港、花蓮港納入國際郵輪航線;檢討保安林,解編無國家安全或生態顧慮者,以活化沿海土地利用。       10.綠色造林   綠色造林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八年內平地造林6萬公頃,每公頃每年補助12萬元;在中南部建設3個1,000公頃的大型平地森林遊樂區。        11.防洪治水   防洪治水的內容包括了全面檢討防洪治水計畫,加強執行與考評;推動高屏溪整治,籌措專款治理高屏溪水患與污染問題;加強地下水補注,有效改善地層下陷;推動整體性治山防災計畫;規劃土石流危險區及環境敏感區,設置土石流監測及預報系統;編列4年500億元經費,重建原住民家園與推動國土保育。       12.下水道建設  下水道建設的內容包括每年投入300億元建設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每年提升3%;加強水源水質保護區內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等。       為便於比較說明,可進一步將愛台十二項建設加以整合,將其分為交通運輸、產業發展、城鄉發展、環境保育等四大面向,即       1.交通運輸    在交通運輸方面,透過便捷交通網、高雄港市再造,以及桃園國際航空城等建設,將可大幅提升台灣的全球運籌能量。      2.產業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面,經由中部高科技產業新聚落、智慧台灣,以及產業創新走廊,將可加速智慧資本累積,打造台灣的未來競爭力。      3.城鄉發展      在城鄉發展方面,推動都市及工業區更新,農村再生,振興老舊及發展落後地區的經濟活力,打造城鄉嶄新風貌。       4.環境保育       在環境保育方面,優先推動海岸新生、綠色造林、防洪治水,以及下水道建設等環保基礎工程,以實際行動落實環境生態的保護及減碳效果。  有關「愛台十二項建設」所需總經費需求概估約為3.99兆元,且各計畫所須費用大小因其性質不同而異(註二),若能依計畫逐年推動執行,對於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增加國內投資、活化台灣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均衡區域發展等具有重大效果;若再與未推動本計畫之情況比較,則平均每年實質GDP規模可提高2.95%,且平均每年增加24.7萬個工作機會。
  
(二)六大新興產業       台灣自1980年代以後,在政府策略性導引下,投入大量資源發展資訊、半導體、通訊,以及面板等產業,亦在全世界科技產業的發展上取得關鍵性地位,但是因為台灣科技產業為外銷導向,易受國際景氣波動影響;以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為例,金融海嘯爆發以後,金融危機擴大蔓延,歐美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相繼衰退,並造成我國科技產業出口嚴重萎縮,企業裁員,部分企業並實施無薪假以資對應,造成大量失業等問題,顯示台灣產業過度集中的風險,產業結構亟需進行調整。       為解決台灣科技產業過度集中所可能的風險,台灣在既有兩兆雙星及資通訊產業的基礎上,乃進一步因應未來節能減碳、人口老化、創意經濟興起等世界趨勢,政府因而選定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以及文化創意等六大產業,做為國內黃金十年的六大新興產業之主要基礎建設。從多元化、品牌化、關鍵技術取得等面向,由政府帶頭投入更多資源,並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在維持我國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亦能兼顧國民的生活品質。
       政府的六大新興產業發展策略及其細部計畫已陸續完成規劃,預計自2009至2012年間,政府投入經費約2,000億元,期能為台灣帶來改變,厚植國家整體競爭力;有關台灣六大新興產業的內容,可參閱表1的說明。
 
               表1   台灣六大新興產業及其發展策略之比較(2009-2012)
產業別六大新興產業的發展策略
生物科技強化產業化研發能量,承接上游累積的成果,成立生技整合育成中心及生技創投基金,帶動民間資金投入,並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以建構與國際銜接的醫藥法規環境。
綠色能源以技術突圍、關鍵投資、環境塑造、內需擴大及出口拓銷等策略,協助太陽光電、LED照明、風力發電、氫能及燃料電池、生質燃料、能源資通訊及電動輛等產業發展。
精緻農業1.     開發基因選種、高效能高生物安全生物工廠等新技術;
2.     推動小地主大佃農、結合觀光文創深化休閒農業等新經營模式;
3.     拓展銀髮族飲食休閒養生、節慶與旅遊伴手等新市場,以發展健康、卓越、樂活精緻農業。
觀光旅遊1.     以拔尖(發揮優勢)打造國際觀光魅力據點,推動無縫隙旅遊資訊及接駁服務;
2.     以築底(培養競爭力)改善觀光產業經營體質,培養契合產業需求之國際觀光人才;
3.     以提升(附加價值)深耕客源市場及開拓新興市場,成立行政法人加強市場開拓,推動旅行業交易安全及品質查核等評鑑。
醫療照護藉由提升核心技術,擴充現階段醫療服務體系至健康促進、長期照護、智慧醫療服務、國際醫療及生技醫藥產業,打造台灣醫療服務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文化創意以華文市場為目標,加強創意產業集聚效應、擴展國內外消費市場、法規鬆綁、資金挹注、產業研發及重點人才培育等環境整備策略,推動電視、電影、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設計及工藝等六大旗艦產業。資料來源:經建會,2009.
 
(三)四項新興智慧型產業  台灣於2009年4月起陸續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行動方案以後,進一步引導出國內新興智慧型產業,也就是將我國原有的優勢產業,進一步的落實,而四項新興智慧型產業推動主要包括的項目如下:
       1.廣義的ICT產業(通訊、資訊、光電及半導體);(註三)       2.綠色能源產業;       3.醫療設備產業;          4.製藥等生技產業計畫。       其中,生技計畫還可支持精緻農業與醫療照顧計畫,這兩項計畫還可支持觀光計畫,並與文創產業最後進行密切結合。 (四)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       除了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之外,為了落實智慧型產業的內容,並進一步推出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以資對應,包括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以及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六年內將投入150餘億元,即:       1.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是新興智慧型產業發展的重點,政府將把個人電腦組裝廠的個位數毛利率,藉此倍增至兩位數以上,並以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為主要目標。除於2010年提報「雲端產業發展方案」外,並積極推動綠能雲端電腦聯盟,包括:英業達、緯創、普安、喬鼎、康舒、智邦等諸多知名大廠共同參與,推動發展高度軟硬體整合與綠色節能的貨櫃型電腦系統;另與緯創合作雲端作業系統開發,及與鴻海、台灣固網等推動雲端運算系統營運旗艦公司,並與趨勢科技、中華電信與資策會三方合作促成台灣雲端運算公司成立,也邀請微軟、IBM、趨勢科技、日立… 等國際級企業,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期望台灣在「雲端運算」領域能與國際接軌,並依產業升級條例給予優惠。(註四)       「雲端產業發展方案」自2010年起推動至2014年,將於五年內投入約100.9億元來推動基礎建設、平台和服務等;如工研院將成立貨櫃型電腦、中華電信成立資料中心,成立公私部門雲端平台,成立台灣雲端生活實驗室等。政府方面亦將利用台灣在平價電腦上的產製優勢,建構平價電腦上的雲端資料中心(Data Center),同時幫助其他國家建立雲端資料中心,以爭取每年高達100億美元的雲端資料中心商機。估計雲端運算將促成1,000億元的新增投資,而在2015年時,包括終端產品、雲端運算系統及加值服務等,產值可達兆元,成為台灣的另一新兆元產業。        2.智慧綠建築發展方案       「智慧綠建築發展方案」於2010年開始推動,至2013年的四年間,每年約將投入4或5億元,四年共計投入23億元,用以推動智慧綠建築整合運用與示範推廣、智慧居住空間產業聯盟,以及感測網路技術與服務。至102年時,智慧綠建築應用示範將帶動每年產值達4億元以上;智慧感測產業年產值將達300億元;先進感測平台與應用系統技術產值達115億元。        3.智慧電動車發展方案      「智慧電動車發展方案」將分兩階段進行,投入金額約20億至30億元;前三年先推動示範獎勵,第二階段再視經濟情勢,推動個人及租稅補貼。隨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綠色產業因而受重視,具有發展潛力。行政院已同意電動汽車補助計畫,將以三十億元為上限,三年內補助推動電動車示範運行專案。另外,國際間以電動汽車為發展重點,國內汽車大廠積極投入發展,經濟部也計劃將電動車補助方案加碼又升級,提出 電動汽車示範運行專案,並提供多元補貼,包括貨物稅條例第12條之1第1項的貨物稅減徵,以及使用牌照稅法第6條第1款使用牌照稅的減免,甚至可直接折抵車價或無息購車貸款等現金補貼,藉此吸引特定族群青睞這些環保電動車。       4.發明專利產業化發展方案       「發明專利產業化發展方案」於2010年起至2012年的三年內實施,推動發明專利商品化以及加速專利案件審查。每年投入1、2億元,目標為2012年時專利案件審查時間由目前36個月縮短為22個月。 (五)十大重點服務業發展       為積極推動服務業之發展,政府為了延續2009年10月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考量具出口競爭力、就業機會多、具發展潛力等因素,而於2010年9月提出十大重點服務業之推動報告,建議以國際醫療、國際物流、音樂及數位內容、會展、美食國際化、都市更新、WiMAX、華文電子商務、教育、金融服務等10項重點服務業,做為未來發展項目;而其目的在推動強化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加強研發創新、提高生產力、健全服務業統計等發展策略,以完備服務業基礎建設,並提高產業附加價值。       有鑑於服務業主管機關眾多,資源不易整合,政府於2009年12月成立「行政院服務業推動小組」,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召集人,並由經濟部、交通部、教育部、金管會、勞委會、農委會、衛生署、文建會、新聞局等服務業相關部會首長及專家學者3~5位擔任小組成員。有關行政院推動10項重點服務業之推動策略及主辦機關之主要內容可參閱表2的說明:
     表2   台灣十大重點服務業之推動策略及主辦機關比較表
產業項目 推動策略 主辦機關
美食國際化 1.以在地國際化、國際當地化,雙管齊下推動台灣美食國際化。
2.透過建立美食聯誼會、提升業者品質及形象、協助業者國際交流奠定基礎;另透過升台灣廚師國際聲望及打造台灣名廚表演舞台,而在國際當地化部分,則透過展店支援、美食群聚、海外行銷等策略。
3.預計102年目標創造10,000個就業機會、國內外展店增加3,500家、國際美食品牌新增至50家及促進民間投資20億元。 經濟部
國際醫療 1.國際行銷:整合政府資源共同行銷,建立台灣醫療品
 牌及積極開拓國際與大陸地區市場。
2.醫療服務品質:持續品質監控與改善及?平衡醫療產
 業發展與社會公平性。
3.異業結盟:協助醫療業者聯結轉介通路,建立營運模
 式及加強醫療業與觀光業之策略合作。
4.產業環境營造:辦理國際醫療產業調查計畫及參考國
 際經驗,規劃專辦國際醫療區域。
5.政策配搭:推動策略便捷海外人士入境程序及法令持
 續檢討與鬆綁。 衛生署
音樂及數位內容 1.     提升台灣流行音樂的創、製、銷能量,帶動產業創新及升級,開拓海外華語市場,接軌國際市場。
2.     培育人才,厚植流行音樂人才素質,創新流行音樂的發展及行銷模式。 新聞局、經濟部
華文電子商務 1.發展台灣成為全球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成功之典範,並
 成為娛樂及多媒體創新應用的先進國家。
2.軟硬整合,帶動產業規模成長:促進產業大型投資及
 創新加值及擴大產業規模及建構產業價值鏈。
3.多元創作,鼓勵文創產業投資:奬勵多元內容創新研
 發及促進異業投資與整合結盟。
4.國際拓銷,促進兩岸產業交流:拓銷國際市場,提升
 外銷金額及推動兩岸合作及建立共通標準。
5.學研整合,擴大產業人培能量:推動學研整合弭平產
 學落差及擴大培訓能量滿足人才需求。 經濟部
國際物流 奠定台灣物流業的基礎實力、促進物流鏈結的相關合作,輔導物流業者朝規模化與利基型發展、推動物流雲端服務,加強國際接軌及促進產業跨境合作,強化海空港連結。 交通部、經濟部
會展 會展產業具備多元整合之特性,可帶動該國相關產業及觀光業成長,有助提升國家形象,促進國際交流 經濟部
都市更新 1.由「基地再開發」為主的更新模式,推進到「地區再
 發展」以及「都市再生」
2.由「投資型」都市更新推進到「社區自助型」都市更
 新。
3由「重建型」都市更新推進到「整建維護型」都市更
 新。
4.都市個別老舊合法建築物生活機能改善。內政部
Wimax台灣WiMAX產業價值鏈完整,目前全球有90% 以上WiMAX 終端產品由台灣供應,擴大應用領域,累積WiMAX 服務營運與互通互連經驗,發展WiMAX 系統整合軟實力,建立End to End Solution。 交通部、經濟部
高等教育輸出 精進大學全英語授課環境及吸引質量並重之外國學生,透過境外專班(學程/技術訓練班)、境外台灣教育中心/職業訓練中心、高階人才培育合作計畫、學歷承認限制、海外臺灣學校加值運用、推動國際華語文教育以及境外學生友善就學及學成發展 教育部
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 1.改善證券法規制度:研修證券交易法明確規範外國發
 行人適用相關規定。
2.擴大市場規模:吸引企業在臺籌資及吸引資金在臺交
 易。
3.吸引優質及策略性產業:優先推動具關鍵技術之外國
 企業來臺上市(櫃),以補強我國產業鏈之缺口。
4.擇訂重點推動產業:參酌政府政策選定重點推動產業。
5.協助創新產業上市(櫃):研訂無形資產評價準則公
 報。
6.培育金融人才:培訓及延攬跨領域之專業金融人才。
7.積極對外行銷:與國際媒體及金融機構合作,提升國
 際能見度。 金管會 資料來源:行政院十大重點服務業之推動99年9月報告
 
(六)十大招商主軸       為達成台灣黃金十年的預定目標,政府除積極推動愛台12項建設外,並全力協助6大新興產業、4項新興智慧型產業以及10大重點服務業發展,共32項計畫,未來商機可期,因此,政府設立十大招商主軸,吸引國內外資金,並在第一波的招商計畫中,已從這些計畫中選出10大招商主軸及投資計畫,包括桃園國際航空城、文創及數位內容、美食國際化、綠色能源及智慧綠建築等。     為完成招商主軸之預定工作,經建會在台灣的北、中、南、東等地區陸續舉辦投資台灣招商說明大會,邀請外國駐台代表、外僑商會、外國投資銀行、國際創投基金、台灣金融業者及相關潛在投資者與會,介紹台灣的優勢與優良環境,以及10大招商主軸,同時規劃到全球一些重點國家進行巡迴招商工作。另外,在行政院前往日本和美國進行招商活動中,已和日本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或合作意向書。
兩岸簽署ECFA以後,已引起日本政府和企業的重視,未來台灣將可利用良好的研發創新能力和日本建立合作營運模式,成為夥伴關係,而除了日本以外,全球任何國家都可以透過這樣的模式和台灣合作。因為要帶動台灣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縮減貧富差距,「投資」與「出口」必須扮演雙引擎的角色,這正是目前政府大力推動「全球招商、投資台灣」的理由;而藉由提振民間投資,激勵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促使台灣產業升級,調整經濟結構,打造新一波經濟成長動能,開創台灣經濟的「黃金十年」。       總之,10大招商主軸及投資計畫,包括桃園國際航空城、文創及數位內容、美食國際化、綠色能源及智慧綠建築等。招商計畫係各部會自目前32項計畫中(愛台12項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興智慧型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挑選最具競爭優勢的產業,就計畫成熟度、帶動當地就業程度以及是否能夠縮短貧富差距等為因素選定主軸及計畫。有關台灣10大招商主軸及投資計畫的內容可參閱表3的說明。
 
      表3 台灣10大招商主軸及投資計畫的內容比較
台灣十大招商主軸及投資計畫 主管部會
一、桃園國際航空城
   1.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高速鐵路桃園車站特定區產業專用區開發經營案 交通部
   2.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中壢站(A21)土地開發案 交通部
二、都市更新
   1.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都市更新事業(更新單元一) 內政部
   2.臺鐵高雄港站都市更新再開發案內政部
   3.臺南運河星鑽都市更新計畫案:實施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內政部
   4.台南縣永康市飛雁新村都市更新計畫案內政部 
   5.新竹火車站後站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案:實施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內政部
   6.基隆市和平島東南側水岸都市更新計畫案內政部
   7.臺北市南港調車場更新開發計畫內政部
   8.高鐵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及台南五站車站特定區開發交通部
三、中部高科技產業新聚落
   1.台中港工業專用區(II)興建營運投資案 交通部
   2.台中市水湳機場原址地區再發展規劃-經貿園區經濟部
   3.台中港港埠專業區興建營運投資案(自貿港區)交通部
四、文創及數位內容
   1.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旗艦計畫(產業園區整合與開發及招商進駐) 經濟部
   2.促進民間參與投資文化創意產業計畫 文建會
   3.國產電影片製作補助招商計畫新聞局
   4.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新聞局
   5.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台灣工藝會館營運移轉計畫文建會
   6.台中創意文化園區B03藝文展覽館營運移轉計畫文建會
五、生技及國際醫療
   1.南部生技醫療器材產業聚落發展計畫 國科會
   2.台灣醫療服務國際化行動計畫-國際醫療園區衛生署
   3.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建構蘭花全球價值鏈農委會
   4.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以台灣優勢建構農業生技產業聚落 農委會
   5.新竹生物醫學園區國科會
   6.辦理「醫院實施電子病歷及互通補助計畫」衛生署
六、美食國際化
   1.台灣美食國際化行動計畫
      (1).籌劃機場美食專區
       (2).促進國際知名餐飲品牌來台投資及台商回台投資
      (3).輔導國內餐飲業者建立國際品牌知名度經濟部
(民間提案)
   2.美食業者中央工廠設置計畫經濟部
七、雲端運算及WiMAX
   1.寬頻基礎建設 科顧組(交通部)
   2.成立4G系統整合公司 經濟部
   3.臺北市光纖網路建設案 經濟部
   4.台灣IBM設立次世代資訊設備技術研發中心經濟部
   5.ARM(安謀國際科技)投資新事業案經濟部
   6.Broad Vision(宏道科技)投資案(雲端企業社群網站平台)經濟部
八、智慧電動車
   1.智慧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經濟部
   2.車載資通訊產業推動計畫經濟部
九、綠色能源及智慧綠建築
   1.推動國際CIGS太陽電池生產設備大廠來台經濟部
   2.智慧綠建築節能服務促進計畫-綠色便利商店之節能技術諮詢服務內政部
   3.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太陽能光電及風力發電)經濟部
十、智慧型手持裝置
    吸引智慧型手持裝置之上、中、下游價值鏈之公司,將其核心價值活動移入台灣或擴大在台灣發展。
    -前十大品牌公司;
    -前五大代工廠 ;
    -每樣關鍵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經濟部
(民間提案) 資料來源:同表1。
 
四、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  有關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的主要內容簡述如下:
(一)緣起
       中國大陸於2010年10月15-18日召開第17屆五中全會,討論並審議「十二五規劃」的編製,以大力培育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之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促進產業轉型,「十二五」期間,科研投入規模超過4兆人民幣,預期10年後,新興產業產值佔GDP比重,將由1%增加為15%,產值達10兆元人民幣。其中,未來三年新能源業產值可達4000億元人民幣,2015年環保產業產值可達2兆元人民幣,未來6年數位電視及服務累計可帶動近2兆元人民幣產值。(二)內容與特色  中國大陸第17屆五中全會在於北京落幕以後,有關十二五規劃的結論也拉開中國下一個30年的改革序幕。從1953 年開始,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歷經第一階段的社會制度轉型和第二次經濟體制轉型之後,十二五規畫被譽為第三階段轉型的開始。      中國大陸之十二五計畫(2011-2015)的內容及其特色,主要著重在中國經濟質量的提高,把追求「國強」轉為「民富」,讓人民收入增加,進而帶動內需,並以七大產業做為主要的配套政策,用以拉動相關產業的成長。五、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的配套措施       大體而言,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的內容及其配套措施大抵可分為一個規劃中心、二個調整結構主軸、三個配套措施、四大新局面,以及五大規劃目標等五大部分來加以說明。(一)一個規劃中心       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的主要規劃中心就是調結構,而所謂「調結構」就是指調整中國大陸整體經濟的結構,而經濟結構的調整涉及到整個國家的政治體系與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二個調整結構主軸       在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中,「 調結構」是最主要的規劃中心,並以「擴大內需」及「七大新興產業」做為調結構的主軸,其內容如下述。       1.擴大內需       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民間消費,以及調整人民的收入分配,亦即擴大居民的消費,以及調整所得或收入的分配,亦為十二五改革規劃的重點。       2.七大新興產業       擴大內需必須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而七大新與產業則是用以達成中國大陸「調結構」的主要方法;而所謂七大新興產業是指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預估十二五期間,七大新興產業每年至少約有1.3兆的投資。有關七大新興產業的內容,可參閱表4的說明。
 
表4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之七大新興產業的內容比較表
新興產業項目   項   目   說    明
1.節能環保在鋼材、建材、工業等方面,淘汰落後產能企業,並加大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的力度。
2新與信息產業以網際網路、雲端計算為基礎的新興平台,例如物聯網、三網融合、高性能集成電路、高端軟體等。
3生物產業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等,鼓勵跨地區性大型藥企透過併購、重組,提升市場效率,保障民生。
4高端裝備製造業包括軌道交通設備、海油工程、煤化工、電子積體電路、核電、高端機床等。
5.新能源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核聚變能等的發現及應用。
6.新材料包括以奈米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應用等,分列特種功能及高性能複合材料兩項。
7.新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太陽能汽車等。資料來源:中國大陸中央人民政府官網;作者整理。
 
(三)三個配套措施  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的三個配套措施是指雙核心主軸、六項稅改方向,以及十二項建議案等,說明如下述:       1.雙核心主軸      中國十二五計劃的雙核心主軸有二,即「富民」與「產業升級」,說明如下述。
    
       (1)富民       在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期間,將注重經濟質量的提高,把追求「國強」轉為「民富」,讓人民收入增加,進而帶動內需,以拉動相關產業的成長。       (2)產業升級
 
       從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提出金磚四國-BRIC(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概念開始,中國基本上已經實現大國崛起的境界,中國人均GDP從1953年的20美元來到2010年預估的4000美元,(即57年之間的人均GDP增加200倍,平均每年增加3.5倍),雖然累積可觀的中產階級,但是仍有收入還待加強的中低收入民眾,為了保障和改善一般民生,並建設小康社會為基礎,需要縮小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同時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最低工資水準,鼓勵服務業發展,並引導投資轉向落後的內陸地區,如大西部開發、農村與三四線城市。       若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相比,中國大陸仍具有明顯的消費不足現象,不但低於發展中國家,也低於其他金磚三國,如美、日消費占GDP比例皆超過6成,但中國大陸消費佔GDP的比重從1991年的57%下降到2009年的49%,中國大陸過去以發展低階製造業和投資拉動GDP成長為追求目標,雖然達到了高成長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犧牲了環境保護;因此,中國大陸在2009 年11 月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宣佈,到2020年將降低碳密度,每單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將比2005年減少40-45%,當消費比例越高時,碳密度排放也將越低,兩者實為一體之兩面。  在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另一發展重點,而其所規劃的七大戰略產業則是指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製造,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而若其七大戰略產業能順利執行並落實,則預估至2015年時,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約8%,至2020年時,將達到15%左右,因此,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確定了其五年經濟藍圖和發展趨勢,五年的經濟計劃為一種中期的經建計畫,通常為發展中國家比較會有經濟建設計畫,但其將成為中國大陸下一個五年計畫的產業發展重點。       2.六項稅改方向  為鼓勵國內外的投資人,中國大陸在「十二五」期間將大幅度減稅,其中,個人所得稅改革規劃於2011年度推出;企業營業稅規劃取消,進而降低增值稅率,而此一大規模的稅制改革方案,主要目的除鼓勵投資外,也以配合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等調結構目標。有關中國大陸「十二五」之六項稅改方向的內容可參閱表5的說明。     表5    中國大陸「十二五」之六項稅改方向比較表
項目調整方向
個人所得稅調整稅率、減少級次、調整級距,等同於降低稅率
企業稅負取消營業稅,進而降低增值稅率
消費稅一部份商品剔除消費稅。(例如:化妝品、珠寶首飾、黃金等)
加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之企業、高收入者等
新開徵房產稅、環境稅、煙草稅等
待改革資源稅、車船稅、購置稅、海關關稅等資料來源:同表4。
 
       3.十二項建議案       中國大陸十二五計劃之12項建議,主要是根據其第17屆五中全會的建議說明,其內容如下述:       (1)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2)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3)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5)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6).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準;       (7)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8)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9)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10)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實施互利共贏的開發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12)人民團結,為實現十二五計劃而奮鬥。
 
(四)四大新局面
       2010年10月27日,大陸正式公佈「十二五」的12項工作重點內容,並以「擴大內需」為主要訴求,強調要全面打造小康社會,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方向及目標,進而促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接動經濟成長」的新局面。亦即十二五是以消費、投資等做為規劃目標的前提,在新局面中創設新的目標,即:      1.消費:以減稅及增加消費擴大人民的內需。      2.投資:以優惠稅率及其配套措施鼓勵國內外的投資。
      3.出口協調:以內需及外貿需求協調出口內容與政策。      4.經濟成長:以富民及七大產業的發展達成經濟成長的目標。
 
(五)五大規劃目標       有關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目標及重點如下述:(註五)
  1.在2015年時,七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8%;  2.單位GDP能耗下降目標17.3%;  3.經濟結構調整要實現重大突破;  4.繼續擴大內需政策;  5.提高個人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佔比重。
 
六、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的分析說明,可據以列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如下:
      1.2010年,馬政府提出「台灣黃金十年」的主張,希望藉由兩岸簽署ECFA,將台灣打造成全球創新中心、區域經貿樞紐、台商營運總部及外資區域總部,並要讓ECFA的簽訂成為台灣進入大陸服務業市場最關鍵的一把鑰匙。       2.兩岸簽署ECFA以後,可以建立兩岸經貿交流秩序,建立兩岸經貿交流秩序與機制,擴大貿易與投資合作,提升雙方的合作水準與成果,對兩岸人民而言,是互利互惠、共創雙贏的重要機制。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就是讓世界走進台灣、讓台灣走向世界,改變台灣在亞太經濟舞台上的角色。       3.台灣在後ECFA時期打造黃金十年的經濟戰略,包括愛台十二項建設、六大新興產業、四項新型智慧型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發展…等,並成立全球招商成立全球招商專案小組,適時提出全球招商方案,台灣在後ECFA時代,政府如何把握契機,共創兩岸雙贏的局面,對打造台灣經濟的黃金十年十分重要。       4.中國大陸基於經濟環境改變已影響區域發展之考量,以及人民財富不均日愈嚴重的事實,而以「中國大陸十二五」為主要的發展與調整並重的規劃。        5.中國大陸之十二五計畫(2011-2015)的內容主要包括一個規劃中心、二個調整結構主軸、三個配套措施、四大新局面,以及五大規劃目標,而其主要目標為經濟結構的調整,擴大內需政策,以及提高個人收入。
        6.在兩岸的經貿發展中,「台灣黃金十年」與「中國大陸十二五」之間計有密切的關聯性,如台灣的愛台十二項建設與中國大陸的七大新與產業,二者互為作用,相互影響。        7.中國大陸的服務業發展仍在起萌階段,而台灣的服務業卻已十分成熟,並積極發展十大重點服務業,對兩岸的經濟成長具有相需相成,以及互為因果之功能。       8.兩岸關係日愈重要,政府必須隨時掌握海峽兩岸的政經環境與條件變化的事實,在不危及台灣主權的條件下,積極改善兩岸經貿關係,用以提昇國內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的福祉。
 
註釋註一:所謂「六國論」是指:
         1.創新強國:以創新提升台灣競爭力;
         2.文化興國:以文化發揚台灣優勢;
         3. 環保救國:以綠能打造低碳家園;
         4.憲政固國:以廉能強化政府治理);
         5.福利安國:以福利建構社會安全網;
         6.和平護國:以和平建立台海秩序。
註二:愛台十二項建設的總投資為3兆9900億元,其中,政府投資2兆6500億,占66.42%,民間投資1兆3400億,占33.58%,至於每一項花費預估費用如下:
    1.全島便捷交通網(1兆4523億)
    2.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577億)
    3.台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500億)
    4.桃園國際航空城(670億)
    5.智慧台灣(2250億)
    6.產業創新走廊(1150億)
    7.都市及工業區更新(570億)
    8.農村再生(1500億)
    9.海岸新生(200億)
    10.綠色造林(300億)
    11.防洪治水(1860億)
    12.下水道建設(2400億)
註三:傳統上,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僅狹義地包含電腦硬體及軟體產業,但近年來其發展早已擴大至電子相關高科技產業如電腦、通訊、消費電子等領域。以美國為例,由於身為高科技產業的領導國,因此,對「資訊科技產業」的定義範圍包括硬體產業(含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等)、軟體/服務產業、通訊設備產業、及通訊服務產業。至於歐洲國家傳統上電信產業較為強大,因此,特別強調通訊科技,而將上述範圍產業統稱為「資訊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產業」。
註四:參照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8條第1項各款規定,雲端運算是一種新技術,屬對經濟發展具重大效益、風險性高且需扶植的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得依同條例第22條之1第1項規定,由主管機關補助推動產業技術研究發展計畫,並得以促進產業研究發展貸款辦法第3條第1項、第5條第1項、第11條第1項等規定貸款。亦即政府將以這些優惠扶持相關產業發展。
註五:有關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目標資料說明,主要取自大陸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參考文獻
謝明瑞(2011) 後ECFA時代對台灣經濟及金融業的影響 證交資料588期台灣證券交易所
謝明瑞(2011) 後ECFA時代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空大學訊網路論文 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2011),我國保險市場的西進政策與影響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1),論奢侈稅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
大陸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本研究是本人參加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2011.05.05-09)的論文資料。會議地點:中國大陸四川成都(成都嬌子國際會議中心)。成都世紀城天堂洲際大飯店(成都市高新區世紀城路88號)】(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原文: 台灣黃金十年與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