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不锈钢壳:董明 王争艳 孙东林昨“绽放”央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6:01:57
昨晚8时,记者来到汉口营北社区准备采访载誉回家的董明,大门口保安和正在聊天的居民一路热情地给记者指引她家具体楼栋房号:“我们都从新闻中得知她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了,这孩子真不错!”    因参加庆祝活动,董明还没回家。记者在楼下等待时碰到邻居郭小云,62岁的郭婆婆说,董明完全配得上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作为80后,她的精神对年轻一代更有表率作用。    晚8时许,董明在父母陪同下回到家中。见到记者,热情开朗的董明主动打招呼:“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还有很多比我做得好的人,他们都应该是道德模范。”    董明父亲说,2001年,董明开始在网上写稿赚钱,“当她说要去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时,我非常惊讶。”因为在他看来,女儿是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2008年汶川地震时,董明提出要去灾区当志愿者,父母开始都不同意。“当我受伤的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感觉?”女儿这句话一下子说服了父母。    “我一定为了爱,继续努力!”昨日凌晨零时30分,还在北京的董明在自己微博上写下这句话。董明对记者说,因为方方面面的爱,才使自己走到今天。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董明爱心志愿团队”,“我要把爱一直传递下去”。    王争艳:要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本报讯(记者胡楠 通讯员王小冬 朱小玲 李红艳)昨晚,得知王争艳领奖回家的消息,她居住的江岸区新村街劳动新村社区的邻居们,提前1个小时自发在家门口迎接。晚上,回到居民身边的王争艳,握着大家的手说:“这次去北京和很多道德模范进行了交流学习,很振奋。今后要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邻居邱金梅婆婆说,在王争艳还没有“红”之前,就经常义务帮街坊看病。“有几次她正在吃饭,看到我来找她看病,二话不说,放下碗筷就开始接待我。”邱婆婆觉得不好意思,王争艳却说:“没关系,外人都看,未必街坊邻居还不看?”    王争艳“红”了之后,经常有素不相识者在路向她咨询病情,她来者不拒。    去年冬天,街坊王国山右手长了个疙瘩,咨询王争艳后,到药店买了支十几块钱的药,用后果然痊愈。王国山说,虽然他认识王争艳,但王争艳其实并不认识他。    王争艳成了街坊们的好朋友,许多街坊以和王争艳做邻居为荣。葛锦林爹爹等几个人,昨日下午看到社区在门栋口挂欢迎王争艳的横幅,主动上前帮忙。11岁的严雨丝晚上也慕名来看王奶奶,“我要向她学习。”    孙东林:望带动更多人讲诚信    本报讯(记者彭仲)“信义兄弟很好,要继续讲诚信,把企业办好!”作为颁奖晚会上第一个登台的全国道德模范,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听到孙东林自报家门时,握着他的手亲切嘱咐。    昨晚8时,孙东林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观看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电视节目,并向记者透露颁奖晚会上的一些细节。    孙东林告诉记者:在颁奖典礼彩排时,每次都会放“信义兄弟”事迹短片,主持人白岩松专门拉开我说,“东林,我们不看了吧,看一次,心就疼一次。”    “信义兄弟”事迹传开后,孙东林先后收到各方捐款33.4万元,他将其全部捐出发起成立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    孙东林拿着沉甸甸的全国道德模范奖章,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人人都讲诚信,社会一定会和谐。我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讲诚信。    “本报年度人物”董明:    划着轮椅担当残奥会志愿者    原是一名跳水运动员的董明,因为一次事故高位截瘫。但董明并没有放弃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她不仅用10年时间自学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进入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学习,还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董明连续6天划动着轮椅和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募捐、献血。同年,她作为央视网特邀记者,参与奥运报道。北京残奥会开幕后,她又当选残奥会志愿者,服务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她的个人事迹和可贵精神先后受到萨马兰奇、罗格等人的高度评价。      那一年,董明还成立了“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和“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长期免费为那些因失业、下岗、落选以及失恋等因素而痛楚的人提供心理帮助。心理咨询室开办至今,累计接待4000多位来访者。    2008年,董明当选长江日报年度人物,头版照片上,那一缕阳光照在董明身上,也照在许多人心里。    【记者微印象】    清晨,吃完早点,要去采访,急匆匆走向电梯。电梯门关上的刹那,进来一个漂亮的女孩。飘逸的长发柔柔地垂在耳际,白皙的脸庞上大大的眼睛微笑注视,细致的眼线点染得恰到好处,轻轻向我们说句“您好”,而后羞涩一笑。只是往下看,坐着的轮椅惹人心怜。赶快帮助她进来,忽然觉得面熟,这不就是那个问总理话的董明吗?要求给她拍张照片,她说等头发干了好吧。心一颤,这是一个怎样注意形象、坚持美丽的女孩啊!(记者胡楠)      “小处方医生”王争艳:    病人瘸着腿来还10元钱    王争艳是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一名普通的基层医生。从医20余年,一直坚守“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理念。    病人们送了王争艳一个外号,叫“青霉素医生”。这个外号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她看病便宜,二是赞誉她行医干净。曾经有一家媒体为了调查王争艳“小处方”的真实性,专门抽查了王争艳2008、2009年封存的处方,结果发现,平均值只有55块钱,最小的处方只有0.27元钱。    作为同济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王争艳多次放弃高薪岗位,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耐心,利用扎实的视、触、叩、听基本功,诊断出仪器都难以查出来的病,赢得了一批患者“粉丝”。    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经常替患者垫付挂号费、药费。但是多年来,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还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病人只有20元,王争艳垫了10元钱。第二天,一瘸一拐的病人捏着10元钱回来了,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这带着体温的10元钱,代表着一位患者对医生的崇敬之情。(记者胡楠)      “信义兄弟”孙东林:    生死接力为农民工发薪    1989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包建筑工程。20多年来,孙氏兄弟坚持“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    2010年2月9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 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孙东林带上钱,驱车15小时返乡替兄发放农民工工钱,钱不够发,孙东林从自己的账户上取钱,连老母亲也拿出了养老钱,终于赶在除夕前将33.6万元钱足额发到60余名农民工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薪义举。     孙东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和慰问,孙东林将社会各界捐赠的33.4万元慰问金如数捐出,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    【记者微印象】    他是一个企业家,看起来却敦厚老实。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嗓门却不小。给网友留言时他一遍又一遍的校对,怕漏字错字。诚恳爽朗,热情细致,这就是孙东林,一个地道的农民企业家。        (记者胡楠)      本报讯(记者胡楠)昨晚,《德耀中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武汉人孙东林、董明、王争艳相继亮相领奖。    “信义兄弟”孙东林在晚会上作为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第一个亮相。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生死接力为农民工送工钱的感人事迹,在短片《哥哥的承诺》中播放完毕,台下不少观众热泪盈眶。主持人白岩松评价:“信义是一份招牌。”董明和王争艳随后分别作为助人为乐类和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领奖。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孙东林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争艳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董明    央视致敬辞:恪尽职守!你们,对事业虔诚执着,付出辛苦,倾注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超乎常人的坚韧,铸就无私奉献的丰碑。这是操守,是品格,是人生境界。你们,是民族复兴的脊梁!向你们致敬!    央视致敬辞: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识。你们的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亿万人的心。向你们致敬!    央视致敬辞:一诺千金!你们,以诚信为本,诚心做事,诚实为人,捍卫的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准则。你们有良知,讲良心。无愧天地,无愧他人!践行的是人间大道,守护的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善良天性!向你们致敬!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9/22/content_4893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