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级竹碳粉:[发迹揭秘]西关:粤商的发祥地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22:36

老广州人都有一个化解不开的“西关情结”。尽管从历史上看,西关并不在广州的城中心,甚至不在城墙的保护范围之内。清代广州的西城墙大概在今天的人民路一线,西门口外,一直到古溪河彩虹桥,都是清兵放牧的草地。龙津桥以西,烟水二十里,称为西园。五步一河汊,十步一池塘,地势低洼,常有水患,广州人为了防洪,修筑了许多基围,堤基上遍植荔枝,池塘里种满了菱、荷、蕹、芹、茨菰。犬吠鸡鸣,渔歌唱晚,好一幅“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流”的田园风光图。

也不是文化中心,那里不过住着一班精于打算盘的商人而已,为什么它在广州人心目中,占有如此重的分量?

明代,广州人的生意愈做愈旺,以绸缎、铁器、蔗糖、布匹为主,在今天的十八甫一带,建起了美轮美奂的怀远驿,以招徕外商,驻泊买卖。西关就成为商人们聚居之地了。康熙曾开放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口通商,但四关之中,以广州最为兴盛。广州各个码头,停泊着来自西方的远洋商船,卸下毛织品、棉布、皮革、毛裘、火油和鸦片,运走一船船的茶叶、地席、绢丝、砂糖、木棉和瓷器。其他像猪鬃毛、桂皮、爆竹,无不成为热门货。纺纱、染布、加工茶叶的工场,遍地皆是。

康熙是个有先见之明的皇帝,他预言:“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他所说的“累”,当然不限于鸦片,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冲击。朝廷定下了种种严厉规定,每个月的8日、18日、28日,外商可以10人以下结伴游览指定场所,但不准泛舟珠江,不准在广州过冬,不准乘轿,不准购买中国书籍和学习中文,不准洋女人进入商馆。其用意,无非是防范洋人窃取国家机密和优良文化,也包括防止洋女人窃取中国的优良人种。总之,做生意可以,进贡朝拜可以,但不得“外假经商之名,遂其吞食之私计”。

西关的十三行商,是大鳄中的大鳄,实际上就是十三行同业公会,做生意时,有权决定价格,同时还扮演政府对外交涉的中介,官商一体,把持垄断。政府禁止公行以外的任何散商贸易,使广州成为名符其实的“天子南库”。英国人普遍认为,“在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专门为西方商人服务的洋行,也愈开愈多。

乾隆年间,朝廷一度关闭江浙闽海关,定广州为唯一通商口岸。鸦片逐渐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远至大西北的行商,也风尘仆仆,用金子、水银、麝香和烟草,从广州换回鸦片。广州的商界巨擘,都集中在西关,从现在的东风西路以南,人民路以西,至珠江沿岸,这片土地,清代以后,成了广州的金山珠海,也是华南乃至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由于西关成了贸易中心,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广州的交通枢纽。货物的流通,有赖于运输。贸易带旺了运输业,而运输业也为贸易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叶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