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表情包图片: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20:32
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英]特雷尔·卡弗 著  孙寿涛 译  闫月梅 校
[摘 要]  从什么时候开始,“异化”这一概念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发展成为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期间
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和大辩论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或“哲学的马克
思”与“科学的马克思”之争到底是什么?《大纲》中有关“异化”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早期著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晚期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之间是否存在着连续性?本文作者通过广泛而详细的考证
性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并得出结论说,对于任何学术性的重构和评价,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政治和理
论背景,通过断章取义或简单拼凑一些段落和观点而妄加评断。
[关键词]  马克思 《大纲》 异化 科学 哲学 正统
导 言
1932年以前,在马克思主义或有关马克思的研
究中,“异化”(alienation)或“外化”(estrangement)并
非一个特定概念,虽然卢卡奇在其《历史与阶级意
识》中颇有争议地将“物化”(reification)作为一个重
要范畴来使用,从而引发了后来的争论和解释。加
约·彼得洛维奇(Gajo Petrovic)指出,物象化(Versa-
chlichung)是一个同义词,大卫·利奥波德(David
Leopold)进一步注意到讨论中表达同样观念的另一
些术语,如离异或疏离(divorce or separation)、分离
或断绝(division or rupture)。这样看来,“异化”一词
通常指这样一组概念,它们表示外化或对象化(ex-
ternalisation or objectification),以及分离或丧失(sep-
aration or loss),特别是指某人丧失了之前对他必不
可少的某物或财产。因此,据称物象化是这一术语
的极端形式。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
年代期间,这些不同术语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争论
和辩论的主题,特别是表现在有关“黑格尔式的”马
克思或“科学的”马克思的争论和辩论方面。麦克莱
伦(Mclellan)曾对此给出了很有影响的评述:
很明显,这一概念是《大纲》中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在《大纲》中突出强调的“不是对象化的
状态而是异化、外化和取消的状态, (强调的)不
是属于工人而是属于物化为资本的生产条件的
巨大的对象化权力这一事实,这种对象化权力
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
自己相对立的地位”。①
在马克思使用这些术语的背后,其思想源自许
多哲学家和哲学传统,但毫无疑问,特别是源自黑格
尔及其批评者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这样一个主张发
展过程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来说,这样的异化/外化和
回复或“超越”的“运动”是必要的和无可抱憾的,通
过这一运动,“矛盾”得以保存和维持,同时也得到转
化和超越。对费尔巴哈这样一个黑格尔的“变革的”
和“唯物主义的”批评家来说,黑格尔仅仅考察了人
类本性借以被异化和外化为神或其他被设定的实体
的属性这样一个过程,从而赋予令人极为遗憾的权
力与统治以神秘的源泉和真实的社会结构。
众所周知,实际上也很容易从《资本论》第一卷
关于“商品的拜物教”那一节中看出,马克思在他对
商品生产社会的经济实践的猛烈抨击中利用了这些
思想。在那里,他认为,在商品生产的社会中,人的
力量和生产与物质世界的交换过程被转化为一个神
秘的王国,在其中物与物的关系(即商品交换)逐渐
控制了人的社会关系,从而产生了权力与财富的巨
大不平等。他对不会发生这些转化过程的共产主义
社会的简明而有力的描述清楚地表明,这样的统治
结构将会消失,消失的原因不是因为对象化本身停
止了,而是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在实践中将不会被视
为一般看来内在于像货币这样的物体和像市场这样
的制度的权力。
   进行争论
如同马克思的许多其他著作一样,在有关异化
的争论中,《大纲》被阐释和再阐释,这些争论在马克
思的有生之年并未发生,而且与文本的论证和词汇
几无关系。从19世纪40年代早期开始,马克思的
思想连续而平稳地发展着,其理论表述和见解进一
步精炼以达到确切,但在其思想和语汇中并没有发
生在他本人看来重要的剧烈变化。这一(思想发展)
过程的最终成果是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第一卷
第一册(英文本以Capital, vol·1闻名)。至少这是马
克思本人描述的过程。出于不同的原因,一些评论
者试图将这一过程变得更剧烈些,以发现这一过程
中“科学的”或意识形态的“断裂”或“突破”,以牺牲
在编年史顺序上其他更早的著作和手稿为代价,提
高某些著作和手稿的重要性,这样,人们———包括马
克思在内———就不需要回看那些早期的著作。另有
学者采取较为温和微妙的立场,但为了适应发生在
马克思及其文本线索之外的关注和争议,而去寻觅
一些微细之处。所以作为“新发现的”手稿,《大纲》
被“挖掘”出来,以阐明马克思主义者(从恩格斯开
始)归之于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寻找有关马克思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其他次要一些的学者进行批
判的信息,以及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政治
思想的更为显著的来源。对涉及马克思使用的、后
来被认定为“异化”的有关术语的文本加以仔细考
察,就是这样一个多少有些虚假的做法,因为很明显
在这个文本中这种用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它只是
在1932年后才变得问题丛生,而且实际上一直到20
世纪60年代的全球性争论发生之前,它并不那么著
名。
人们不常注意到,在有关异化的最重要争论中,
从两个方面, 1932年变得突出起来,即:它与在其中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被特别界定为“科学”的正统马克
思主义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所谓的“早期”或
“1844”或“巴黎”或“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全文出版,在其中,异化
的概念和词汇被广泛地使用。同样的文本,经西格
弗里德·兰茨胡特(Siegfried Landshut)和J·P·迈耶
尔(J·P·Mayer)编辑后以一种更易理解的方式出现
在于1932年莱比锡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
作》一书中,标题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德意志
意识形态》(写于1845—1846年,但从未出版,特别
是其中的《一、费尔巴哈》一章)的第一个“完整”文
本也于1932年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
证版这一学术版本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于异化一词的广泛
使用,以及(仅一年以后)在摒弃了这一术语的《德
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偶发的评论,在20世纪30年
代的争论中都未引起多大关注。这处轻蔑的评论指
的是一个与“哲学家”有关的问题:“这种‘异化’(用
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②。这一评论重复了
《共产党宣言》中的态度,在那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写
道:
德国著作家……在法国的原著[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下面写上自己的哲学胡说。
例如,他们在法国人对货币关系的批判下面写
上“人的本质的外化”……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文献就这样被完全阉割了。③
很明显,马克思在其有生之年出版的权威著作
中的极少几处有关“异化”的评论(而不是他对“异
化”的使用)是否定性的。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相
关的词汇仅仅是在讨论过程中顺便提到而已。麦克
莱伦认为这一词汇在“《资本论》中不断出现”④。其
他人则宁愿将其中的一些用法视为仅仅是“出卖”
(sale)的同义词。考林(Cowling)关于晚期马克思的
术语用法的“合法”性,总的来说采取的就是这种立
场。⑤但是,考虑到马克思的批判性品格,所谓“出
卖”意义的理解是否就比理解为“异化”的“哲学味”
或“黑格尔味”更少并不清楚,问题的关键不是想当
然地凭想象对待描述性的或“客观的”甚至“科学
的”术语,更不用说“合法的”术语了!⑥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马克思本人表示同意通过引用黑格尔有
关异化的段落来阐明某人出卖其劳动力这一观念;
这也有效地表明早期在《手稿》中的讨论与“现实世
界”的现象相关,虽然并未使用更精确地表达相关的
“现实世界”(例如“经济学的”)的语言。恩格斯从
未以任何一种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所以,看到在20
世纪对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接受(和重建)中这一概
念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也许是很让人惊讶的。
起初这是积极的和富有想象力的,其中马尔库
塞(Marcuse)、库诺(Cornu)和列斐伏尔(Lefebvre)撰
写了主要的研究著作。反对这整个做法的消极的方
面一开始表现为“沉默之墙”,后来成为学术斗争的
武器(即“不科学的”,甚至更糟的说法“黑格尔式
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正统的维护者所宁愿采用的)。
26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11年第1期
手稿》的更好的法文译本,以及科耶
夫(Kojève)、伊波利特(Hyppolite)和卡尔威兹
(Calvez)有关“异化”的富有影响力的著作和讲演出
现后,就进入到对马克思哲学化或“黑格尔化”研究
的阶段了,如布洛赫(Bloch)和弗洛姆(Fromm)的著
作。从1959年马克思的《手稿》的最早的英文译本
和其后60年代从这些“早期著作”的选编和翻译出
现后,这些有关“人道主义的马克思”的争论在英语
世界中随后展开。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晚期,
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
梅扎洛斯(Mészáros)、沙赫特(Schacht)、曼德尔和诺
瓦克(Mandel andNovack)、奥尔曼(Ollman)、甘布尔
和沃尔顿(Gamble and Walton)、普拉门纳兹(Pla-
menatz)、埃克塞洛斯(Axelos)等,也包括阿维内里
(Avineri),马圭尔(Maguire)和麦克莱伦这三人在其
著作中的重要讨论。
对这种趋势的公开的对抗性回应于1965在法
语世界出现,标志是路易·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
思》的出版。在该书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
其对于异化的放弃,在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引人
注目的阐述中被大量提及。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
和恩格斯在这一著作中一般看来向“科学”和“唯物
主义”的转变,与他们放弃其前期从事的“哲学”并
因此放弃例如在上一年创作的《手稿》等以“异化”
为特征的主要分析是分不开的。一般认为,阿尔都
塞富有野心的计划最终归于失败,因为他不断承认
无法清楚地认定“认识论的断裂”(epistemological
break)。如果有这样的“断裂”,那么应该可以确证,
在分界线的这边和那边,马克思的语汇和思想截然
有别,但是阿尔都塞的论证并不让人信服。他的回
应是将这样的“断裂”沿着马克思的生涯不断地往早
期追溯,一直追溯到在马克思本人看来似乎也不再
符合他自己的“科学的”和反“哲学的”的标准的(正
如阿尔都塞所设想的)时间点。
科学、哲学、正统
实际上,有关异化的这些争论是由在某种程度
上更大的争论所引起的,特别是有关“科学”和“哲
学”的所谓区别,以及这种区别所可能意味的众多方
面的争论。在其一生中,马克思总是敌视“纯粹的”
哲学和“空洞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在进行理论活动
有着明显的替代政治的倾向(尤其是在它替代了阶
级斗争)时,更是如此。实际上,对于马克思早期参
与的一些论战(首先是与德国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的一些著作家之间的论战)并没有什么价值这
一点,是有不同意见的。“科学”是一个更为复杂的
话题,对此,马克思似乎坚持这样一种标准的德国式
理解,即对(某物)的“学术性研究”。而同时从19
世纪50年代晚期以来,恩格斯对于一种更为英国化
和经验的/经验主义含义的“科学”表示了相当的热
情。这是有关“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和物理学的,
它以物质是运动的这样一种唯物主义为基础。对这
种唯物主义,马克思几乎没有什么持久的兴趣,他在
自己终生进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事业的主要部分也
没有谈及这种唯物主义,仅有几处比较(和对照)。
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跟随恩格斯及其据称是权威
性的文献,如《反杜林论》(1878)、《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的发展》(1880)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而那些疏远恩格斯
的著作及其对马克思的方法论注解的学者们,则返
回到马克思本人的著作,正如他们实际上(也更为巧
妙地)所论证的,在政治上他们的做法被视为针对正
统派的“证据”。他们的确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有鉴
于已广为人知的已发表的著作中的阅读材料得到正
统派的迅速防卫,说恩格斯已经读过这些文献并已
经予以正确的解释(何况恩格斯还以与马克思讨论
问题和通信闻名),因此,马克思所写的任何以前未
发表的文献必定是一个“发现”。然而,在恩格斯比
马克思多活的12年间,恩格斯将其编辑的注意力转
向后来成为《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而没
有关注马克思遗著中更早期的著作,例如1844—
1846年的手稿材料,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个标题均系编者所加,签
署日期均晚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文献遗产进行简短
编目并对这些材料稍做否定性评论的日期。唯一的
例外是11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该提纲由恩格
斯编辑后于1884年出版。
当然,关于科学和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及对它们
的正确理解,由马克思遗著中得出的任何“发现”都
可能走向不同的方向,但有重大意义的是,正是修正
主义者们冲在前面,在得到马克思的遗著时有动力
去挖掘那些未出版的著作。至少,这种举动迫使正
统派防守,不得不为马克思的文本进行辩解。这样
看来,阿尔都塞是业已确立的阵线的标识,即认为科
学的(在这个词的某种决定论的、“自然科学”的含
义上)马克思才是重要的马克思(正如恩格斯一般看
来所认为的)。既然修正主义者们在提出他们关于
在恩格斯有生之年已经出版的马克思的著作的观点
时,容易乱了阵脚,于是他们激动地在《手稿》中发现
27
经典与阐释:马克思的《大纲》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兴趣的马克思,正因为马克思在那
里的用词很明显是不正统的。然而,这种判定带来
的问题是,正统派将马克思正式出版物中所用词汇
认定为“科学的”和“唯物主义的”本身是不是正确
的或者立得住脚的解释,既然马克思本人很少使用
那些词汇,而且不管如何,在他使用时,这些词汇的
意义也是非常有争议的。
所以,这个“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到底如
何不同?一些“修正主义者”满足于将“早期马克
思”不加考虑地归为“他们的”,而简单地对“晚期马
克思”放弃念想,将其在某种程度上归还给恩格斯。
其他一些人则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并主张前后期的
连续性。后一立场提出了两个问题: (1)那些对“早
期马克思”的“哲学”品格和词汇抱有热情的人,感
到他们自己无法在任何细节上面对《资本论》,这恰
恰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本论》是“经济学的”,而非
“哲学的”。对他们来说,明确表达出来的问题可能
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什么?”而作为背景和经常
是未表达出来的难题是:“《资本论》中所说的与
1844年的‘早期’著作中所说的之间的异同是什
么?”(2)如果《资本论》的内容在实质上不同于《手
稿》的内容,那么这种词汇上的变化必定有某种意
义,所以最初的、早期的词汇,就需要维护(也许作为
某种“人的哲学”或“人性”的哲学或诸如此类的一
些构想)。但是如果《资本论》的内容在实质上并无
不同,那么为什么《资本论》的惯用语和词汇很明显
更少一些“哲学味”?如果答案不是像许多人所认为
的那样简单地从哲学向科学的“转变”,并且如果哲
学(作为非科学)和科学(在某种“自然科学”的意义
上)也许首先并不是最相关的解释性范畴,那么,哪
种更微妙的、也许甚至关于哲学和科学的非二元对
立的观点会帮助我们理解这种难解的文本纠结?
毕竟,马克思本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
提出这些既关于哲学又关于科学的一般性问题,他
随后对于两者之一(或两者)的评论被人们有意地收
集起来,作为看来是由马克思发起的一场争论的证
据,虽然他本人从未以正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通
过将其评论定性为“非哲学的科学”(science-not-
philosophy)或者“体现科学的哲学”(philosophy-in-
corporating-science),来明确着手进行他的工作或他
的主题。因此,在评价马克思关于事实上已演变为
一场关于恩格斯(鉴于恩格斯在科学和哲学方面的
确采取了立场———如果勉强称得上立场的话)的争
论的问题的观点时,总是存在着忠实于马克思的评
论的原初语境的解释学问题,这些评论,如它们会遭
受的命运那样, (大约40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既是关
于科学的评论,又是关于哲学的评论,而科学和哲学
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因政治背景和
理论背景(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的不同而不同。如
果到马克思那里寻求“合适的”引文以达到在意识形
态上加分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些背景情况给予极少
的注意(如果有的话)也许还说得过去。但是,相比
之下,在学术性的重构和评价中,就没有任何理由像
经常发生的那样忽略这些背景,并简单地将这些评
论拼凑在一起。
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回答
将《大纲》中有关异化的讨论作为《手稿》和《资
本论》第一卷的过渡点,这里提出如下问题:马克思
讨论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适当的术
语(既然他之前在1845—1846年和1848年已经放
弃了)?如果有的话,是什么表示出他对其早期观点
的背离?或对晚期观点的赞同?其著作中有任何迹
象表明他先前对这一概念的含糊不清吗?在什么语
境下,特别是马克思对有关(法文和英文的)政治经
济学文献的知识的熟悉情况,能够解释这一过渡的
性质?以及,有关马克思所面向的读者(无论是他自
己、他的同事还是更广泛的公众)的情况能否解释这
些不同?在马克思的讨论中是否存在着任何洞见表
明《大纲》具有独特之处,并对今天仍具有理论和/或
政治意义?如果有,它们是什么?如果没有,我们应
该向《大纲》提出的其他问题是什么,而且我们是否
的确应当向它(在某种程度上)提出有关异化的问
题?
在论证异化对《大纲》很重要时,麦克莱伦谈到
马克思对这一术语的放弃问题:“他[马克思]倾向
于更少地使用这一术语,可能是因为这一术语所具
有的独特的哲学内涵。”⑦然而,麦克莱伦没有就此
清楚地说明“哲学内涵”是基于何种原因才成为问
题。在内容的论证上,麦克莱伦从《大纲》中引证了
一些段落,这些引文的要点似乎表明马克思正采纳
和维护着一组区别于单纯的对象化(例如简单地制
造一个产品的劳动活动)的术语。这些其他术语及
其另外的内涵,表明“异化、外化和取消”,意指由社
会劳动创造的巨大权力“不是属于工人”而是“属于
生产资料”。马克思在这里的论述是很有趣的,并没
有很好地体现在麦克莱伦所给出的简短引文中。马
克思的论证还表明他在“经济学”思考上的进步,这
种思考超出和超越了他在《手稿》中的思考。
28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11年第1期
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英]特雷尔·卡弗 著  孙寿涛 译  闫月梅 校
[摘 要]  从什么时候开始,“异化”这一概念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发展成为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期间
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和大辩论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或“哲学的马克
思”与“科学的马克思”之争到底是什么?《大纲》中有关“异化”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早期著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晚期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之间是否存在着连续性?本文作者通过广泛而详细的考证
性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并得出结论说,对于任何学术性的重构和评价,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政治和理
论背景,通过断章取义或简单拼凑一些段落和观点而妄加评断。
[关键词]  马克思 《大纲》 异化 科学 哲学 正统
导 言
1932年以前,在马克思主义或有关马克思的研
究中,“异化”(alienation)或“外化”(estrangement)并
非一个特定概念,虽然卢卡奇在其《历史与阶级意
识》中颇有争议地将“物化”(reification)作为一个重
要范畴来使用,从而引发了后来的争论和解释。加
约·彼得洛维奇(Gajo Petrovic)指出,物象化(Versa-
chlichung)是一个同义词,大卫·利奥波德(David
Leopold)进一步注意到讨论中表达同样观念的另一
些术语,如离异或疏离(divorce or separation)、分离
或断绝(division or rupture)。这样看来,“异化”一词
通常指这样一组概念,它们表示外化或对象化(ex-
ternalisation or objectification),以及分离或丧失(sep-
aration or loss),特别是指某人丧失了之前对他必不
可少的某物或财产。因此,据称物象化是这一术语
的极端形式。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
年代期间,这些不同术语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争论
和辩论的主题,特别是表现在有关“黑格尔式的”马
克思或“科学的”马克思的争论和辩论方面。麦克莱
伦(Mclellan)曾对此给出了很有影响的评述:
很明显,这一概念是《大纲》中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在《大纲》中突出强调的“不是对象化的
状态而是异化、外化和取消的状态, (强调的)不
是属于工人而是属于物化为资本的生产条件的
巨大的对象化权力这一事实,这种对象化权力
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
自己相对立的地位”。①
在马克思使用这些术语的背后,其思想源自许
多哲学家和哲学传统,但毫无疑问,特别是源自黑格
尔及其批评者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这样一个主张发
展过程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来说,这样的异化/外化和
回复或“超越”的“运动”是必要的和无可抱憾的,通
过这一运动,“矛盾”得以保存和维持,同时也得到转
化和超越。对费尔巴哈这样一个黑格尔的“变革的”
和“唯物主义的”批评家来说,黑格尔仅仅考察了人
类本性借以被异化和外化为神或其他被设定的实体
的属性这样一个过程,从而赋予令人极为遗憾的权
力与统治以神秘的源泉和真实的社会结构。
众所周知,实际上也很容易从《资本论》第一卷
关于“商品的拜物教”那一节中看出,马克思在他对
商品生产社会的经济实践的猛烈抨击中利用了这些
思想。在那里,他认为,在商品生产的社会中,人的
力量和生产与物质世界的交换过程被转化为一个神
秘的王国,在其中物与物的关系(即商品交换)逐渐
控制了人的社会关系,从而产生了权力与财富的巨
大不平等。他对不会发生这些转化过程的共产主义
社会的简明而有力的描述清楚地表明,这样的统治
结构将会消失,消失的原因不是因为对象化本身停
止了,而是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在实践中将不会被视
为一般看来内在于像货币这样的物体和像市场这样
25
所做的,通过将许多段落放在一起,
就可以看出在《大纲》中正着眼于将其有关“资产阶
级经济”的观点概括为一个处于发展运动中的、可以
说是进步的过程(虽然是按其自身的规律,但他认为
这个过程最终是自我否定的)。“处于社会关系中的
人本身”仅仅是看待“社会生产过程”的个人化方
式,马克思认为,该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创造“社会本
身”的过程。个人虽然处于相互关系中,却是这一过
程的主体,这一过程的所有“对象化”(由“活劳动”
驱动)都是它的“要素”,而非别物(即被想象为处于
这一过程之外的假定的“本性”或某些“条件”)。很
清楚,这种理论化的关键点不是将资本理解为某种
“异于”人的劳动的“实体”,而是作为“对象化的劳
动”的名称,马克思视之为构成“劳动的客观条件”
的东西(如机器设备、建筑物和运输体系等)。而且,
对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马克思看到了“对象化
劳动”同“活劳动”相比较持续的成比例的增长,以
至于“使用较少的直接劳动就能创造较多的产品”,
这暗示着不仅仅是归于资本的(而不归于“活劳
动”)的“社会财富”的积累,而且伴随着能生产更大
量的“社会财富”的生产力的增长。这种“主体的、
活的劳动”的“越来越庞大的躯体”———作为“对象
化劳动”———被认定为对“活劳动”具有“越来越巨
大的独立性”。作为结论,马克思写道:“社会财富的
越来越巨大的部分作为异己的和统治的权力同劳动
相对立。”⑧
对马克思在《手稿》(1844)和《大纲》(1857—
1858)中的思考进行彻底的比较,而且将这两者与
《资本论》第一卷(1867)相比较,将是一个重大的任
务,而且无疑需要很长的篇幅。在此尝试做的是进
行一种非常有限的和仅仅是提示性的比较,并基于
所选定的段落,得出极个别暂时性的结论。这些来
自早期和晚期著作的段落,与上面讨论的来自《大
纲》的段落,具备同样的基础。然而,《手稿》本身非
常简明(而且某种程度上保存得不完善);《大纲》手
稿则非常冗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松散的;而《资
本论》第一卷则既是冗长的又是系统组织起来的。
不仅如此,就这三部文献的情况而言,其目标读者和
文本状态也是稍有不同的。虽然都是个人笔记,但
是《手稿》和《大纲》与作为目标读者的马克思本人
的关系上存在着某种差别;到了写作《大纲》时,马克
思已有一个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并经扩展
和修正。而《手稿》与一些意欲出版的著作之间的关
系则并不这么清晰,实际上马克思头脑中并无任何
关于体裁和内容的打算。麦克莱伦正确地指出了
《资本论》第一卷和这两部早期著作在论点和术语上
的连续性,下面讨论的引文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资本论》第一卷是这样一部著作,在其
中,马克思将其理论阐述与对政治经济学家的引证
材料紧密相联,对后者的观点的批判,以及马克思本
人的著作对这些观点的解释和取代的正确方法,尽
可能透明地展现给读者。早期著作并未显示出如此
详细和冗长的互动,也未显示出多少迹象表明马克
思将其高度精致的逻辑结构纳入其精心组织的批判
事业中。事实上,在马克思计划中的多卷本著作的
开卷之作的结构从法文译本(1872—1875)到德文第
二版(1872)经历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两个版本都
是在作者监督下进行的。针对上述情况,我得出的
广泛结论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家的详尽批判和
为了实际阐述而对当代和历史材料的详细利用,在
后《大纲》时期才“起飞”。实际上,只要看一下19
世纪60年代初以来有关马克思的传记材料(他的境
况已稍微安定下来)和卷帙浩繁的手稿证据(其中多
数现在已经出版),人们就会看到这一点。
也许准备出版其《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因
此是为了“真正的读者”),是一个转折点,在该著作
中,马克思进行了公开的努力,将历史和当代材料揉
进其理论探讨中,而不是仅仅进行“抽象的”理论创
作(包括对政治经济家进行详尽的批判),然后带领
读者进入更为“经验的”阐述和引证中。他的最后计
划确实包含着关于历史材料的“第四册”,这显然并
未排除将他的批判的早一些章节中相关的这些材料
包括进来。这表明———按照马克思在1873年为《资
本论》第二版所写的《跋》中自己所阐发的区别———
他自己的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其叙述方
法,《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的那些手稿材料中用的
是后一种方法,他据此写出了一种不是在内容上而
是在体裁和风格上与《大纲》和《手稿》存在着一些
差别的文本。粗略地说来,服务于真正的读者而为
正式出版写作,在某种意义上不同于在笔记中进行
批判性的思考,在笔记中思想的流动是愉悦自己。
让我们回到《大纲》和马克思的主题———对象化
劳动相对于活劳动的成比例的增长,以及伴随着生
产力和财富的增长而发生的前者对后者的统治———
我们有可能在《手稿》中发现许多相同的内容和词
汇。在那里,马克思的表达显示出了一种使用着反
题和合题的方法的青年黑格尔派风格,几乎是连续
不断的叙述,也使用着“现实化”的概念,即在一个概
念内潜能的实现或完成,虽然是以否定的形式:
29
经典与阐释:马克思的《大纲》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
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
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这些经济条件下,劳动
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
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
异化、外化。⑨
然而,青年黑格尔派的分析被经验的术语所取
代,虽然还只是非常一般的,而没有涉及当代和历史
材料的术语(例如马克思自出版其1859年的著作开
始就一直勤勉致力的他的批判中所表现的):
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实现化,以
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对象化竟如此
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
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
动的必要对象。甚至连劳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
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中断才能加以
占有的对象。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
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
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
治。○10
有趣的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段落中,马克思又将
这种讨论与日益强大的与工人相异化的“物的世界”
相联系,但是紧接着———又转为青年黑格尔派的术
语,也许是潜在地针对那些可能会理解那种理论背
景的读者———他一般地顺便提到了费尔巴哈对宗教
的著名分析:“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
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11
在《大纲》的有关段落中,思想反而转向经济学
方面,即日益增长的劳动生产力和社会财富。这并
不必然意味着马克思放弃了青年黑格尔派视角所独
有的东西,更不意味着黑格尔式的思想和哲学与其
研究方法不相关了,毋宁说看来更可能的是,到
1857—1858年,他的读者的政治/理论背景已发生了
重大变化。青年黑格尔派的论点不再新鲜,实际上
形成这些论点的那种政治背景在1848年革命后已
几乎不复存在了。然而,虽然马克思在《大纲》中间
接提到的政治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主张在他的手稿
中都存在,却没有关于该主题的详细引证和提出明
显合乎逻辑的和系统的、能达到出版水平的用心尝
试,而这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一卷
的突出特点。这不是对《大纲》进行批评;《大纲》中
马克思随意的描绘有着特定的风格和魅力。我的观
点是,正式出版的著作有着更为明显的结构,毫无疑
问,会使批判性观点更为有力,从而给普通读者提供
某种架构,来帮助他们理解那些连马克思本人都承
认很“难”的论点。
麦克莱伦正确地指出了《手稿》中异化劳动部分
与《资本论》第一卷中《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
密》部分在总体上的连续性,那么,在《资本论》第一
卷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第二十三章(中文译
本为第二十一章———译者注)《简单再生产》中发现
与这两段的内容(这是麦克莱伦的评论的核心)极为
相似并且更加详细的地方是可能的:
……工人……是财富的……源泉,但被剥
夺了为自己实现这种财富的一切手段。因为在
他进入过程以前,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
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并入资本中了,所以在过程
中这种劳动不断对象化在为他人所有的产品
中。因为生产过程同时就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
的过程,所以工人的产品不仅不断地转化为商
品,而且也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吮吸创造价值的
力的价值,转化为购买人身的生活资料,转化为
使用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可见,工人本身不断
地把客观财富当作资本,当作同他相异己的、统
治他和剥削他的权力来生产……○12
在《大纲》中,下一步的讨论就是指出日益增长
的资本与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一起携手并进,可以说,
同“他”(工人———译者注)所生产的相比较,这种发
展进一步统治和矮化了工人,而这种论证在《资本
论》第一卷中则显得更为“技巧”一些:
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工人之变得便宜,从而
剩余价值率的增加,是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携
手并进的,即使在实际工资提高的情况下也是
如此。实际工资从来不会和劳动生产率按同一
比例增加……○13
于是,那种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参与活劳动
过程的过去劳动所取得的不断增长的重要性,
就被归功于这种劳动的同工人本身相异化的形
态,即它的资本的形态,虽然这种劳动是工人的
过去的和无酬的劳动。○14
可见,就论证而言,包括对政治经济学家的引证
(在脚注中)和将“真实世界”融入生产过程的讨论
中,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都要比在《大纲》中在理论
30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11年第1期
两个文本之间,实质上并没有真正
的重大差别,更不要说二者的矛盾、相背或相斥之处
了。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从1845—1848年以来马克
思对哲学和(也许是过分有影响的)哲学家的放弃?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
潮之间论战的背景,在其中他们努力强调从现代工
业社会中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分裂中产生的阶
级政治的日益重要性(或者至少他们对此的“些微”
期望),马克思和恩格斯显然想在自己的“观点”与
其他人的观点之间划清界限,那些人与青年黑格尔
派的思想有着共同渊源,并且(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观点)他们对法国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的政治经
济学这门“学科”也缺乏充分了解。在文体上,马克
思和恩格斯倾向于极端的对比和讽刺,再加之他们
作为新闻记者的身份(而不是哲学家,或未能如愿的
哲学家),因此,他们在19世纪40年代毫不意外地
明确表明了他们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德意志
意识形态》手稿中,出现了对于经验研究和科学(与
哲学相对)的最强烈呼吁,还是在这部手稿中,马克
思和恩格斯实际从事的讨论首先是关于概念框架的
讨论,虽然这一框架是根据他们所认为的可靠的历
史概括来确定的,并且确实是一种关于历史首先究
竟是什么的新的观念。考虑到对此缺少明显的引证
和细节,《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的有关段落今天
在体裁上会被归入“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评
论一般将其修饰为“历史理论”)。然而,一旦论战
背景(至少是与那些今天已多半被忘记,或至少不那
么广为人知的人的论战)的青年黑格尔派消失于
1848年后的反责和密谋中,“讨论”哲学的需要不可
避免地消失了。甚至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日
益倾心于自然科学的恩格斯,也视“形而上学”为其
“对立面”,而不是哲学本身。而且,正如广为人知
的,马克思本人曾在显要场合尤其是在《资本论》第
一卷第二版《跋》中承认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借鉴。这
毫无疑问只是为了惹恼过分热心的经验主义者,而
不是为了给读者有关其著作的决定性线索,这些线
索是恩格斯和很久以后的“黑格尔化的”马克思主义
者们———以他们极其不同的方式———在这些有意引
起争议的评论中发现的。
对此,本文的观点是,异化术语的使用适合于马
克思关于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资本、工人与资本
家关系的全部论述,从19世纪40年代早期开始,它
既在手稿又在正式出版的著作中得到阐发。虽然在
相关论述的几次准确转向和措词中有一些差别,但
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批判中仍处于中心位置(虽然
不是综合的或概括的或“关键的”)。真正来讲,这
些文本中没有任何一篇要比其他文本中的任何一篇
在很强烈的意义上“更哲学”或“更经济学”。相反,
存在着微妙的调整以应对学术环境、读者、结构方面
的变化,最特别的是适应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历
史及当代情况的相关材料的了解。这些因素,而不
是任何重大的理论变化,足以解释这些文本即《手
稿》、《大纲》与正式出版的“晚期”著作《政治经济学
批判》、《资本论》第一卷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
麦克莱伦正确地认为“异化”始终是马克思批判
计划中的普通术语和主题,虽然也许在主张特别在
《大纲》中异化是中心时有些误导。在相比较而言的
结构松散和无支撑性方面(这并不是说,马克思的讨
论缺少结构,而是说它们没有很好地加以组织,从而
没有像在后来的正式著作中那样非常重视引证和论
据),《大纲》更像《手稿》而不是《资本论》第一卷。
下面从《大纲》中摘录的段落可以作为例子。在这
里,马克思重述了《手稿》的思想,而没有增加任何特
别新的内容,除了为解释“商品流通”而使用更为精
确的“经济学”术语(“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外:
商品流通的条件是:商品作为交换价值来
生产,即不是作为直接的使用价值,而是作为以
交换价值为中介的使用价值来生产。通过转让
和让渡[剥夺和异化]并以它们为中介而实行占
有,是基本的前提。在流通中即交换价值的实
现过程中包含着: (1)我的产品只有对别人成为
产品,才是产品;也就是说,只有成为被扬弃的
个别,成为一般,才是产品; (2)我的产品只有转
让,对别人成为产品,对我才是产品; (3)别人只
有把他自己的产品转让,我的产品对他才是产
品;由此得出(4)生产对于我不是表现为目的本
身,而是表现为手段。○15
另一方面,这种讨论使得《手稿》和《大纲》在某
些方面很流行———马克思的分析似乎在自如地、快
速地流动着,而不是在填充一个正式的结构和格式,
通过逻辑和引证,从而迫使读者接受。简单说来,在
手稿中,马克思的方式是随意可亲的,而在正式出版
的著作中,其方式则是非常技术性的,包括实际上广
泛而详细地引用政治经济学文献。但是,将这种风
格、语气和叙述上的差别,与任何更为复杂和根本的
东西(例如词汇和内容方面的真正的重大变化)相联
系,从而特别用来支持哲学和科学间有倾向性的二
元划分,则未免野心太大和没有必要。
31
经典与阐释:马克思的《大纲》马克思《大纲》中的异化概念
基(Rosdolsky)的著作对此观点予以
支持。○16在对《大纲》和正式出版的《资本论》各卷关
系的大部头研究著作中(仍是有关这一主题的唯一
的最详尽的著作),他特别重视引用“黑格尔式的”
段落,只是偶尔将其回溯到《手稿》,但并未对其他评
论者在本章所考察的著作和争论中主要关注的异化
术语进行任何特殊描绘或提出任何特殊问题。罗斯
多尔斯基在说明《资本论》中异化术语的相对(当然
不是完全)缺失时,引用马克思自己关于其研究方法
(罗斯多尔斯基认为它必定是“黑格尔式辩证法
的”)和叙述方法的区别,叙述方法中如此“唯心主
义的”语言可能导致误读。重要的是,他把这种对黑
格尔的思想和语言的借鉴认为是进入马克思的“科
学工作间”的途径,而不是某种对“哲学”的逆转。
罗斯多尔斯基的确认为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
burg)等人在贬低这种阅读马克思正式出版的批判
著作的方法时犯了严重的错误,而倒向了他认为是
天真的经验主义者的、并因此是保守的、或用政治性
的术语来说甚至更糟的(即斯大林主义的)理解和解
释。这样,罗斯多尔斯基将这种倾向归于正统的、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既拒绝黑格尔又拒绝
“哲学”,并在这一过程中严重违犯了马克思正式发
表的理论。本文支持这种观点,并进一步将这种倾
向归于评论马克思的“哲学的”、黑格尔化的学派,是
他们制造了对马克思正式出版的著作的怀疑,并有
效地转移了人们对这些著作的注意力。为了发现与
马克思正式发表的文本之间的联系,罗斯多尔斯基
仔细考察马克思的理论及其未出版的文本的研究品
格的努力,是值得钦佩的。
《大纲》中的异化
与《手稿》相比,我们是否能从《大纲》中获得更
多的关于异化的内容?毫无疑问,正如上述段落所
表明的,因为马克思对这些术语的详细说明要更为
复杂,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生产过程的历史和当代社
会情况更相关。再看下面的段落,其中异化术语正
被淹没于马克思对源自政治经济学的日益复杂的一
些概念的兴趣和娴熟掌握之中,马克思通过这些概
念来实现他对当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
所有权还只是表现为通过劳动占有劳动产
品,以及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他人劳动的产品,
只要自己劳动的产品被他人的劳动购买便是如
此。对他人劳动的所有权是以自己劳动的等价
物为中介而取得的。所有权的这种形式———正
像自由和平等一样———就是建立在这种简单关
系上的。在交换价值进一步的发展中,这种情
况就会发生变化,并且最终表明,对自己劳动产
品的私人所有权也就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
而这样一来,劳动=创造他人的所有权,所有权
将支配他人的劳动。○17
最后,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结果,首
先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本身的,资本家和
工人的关系本身的再生产和新生产。这种社会
关系,生产关系,实际上是这个过程的比其物质
结果更为重要的结果。这就是说,在这个过程
中工人把他本身作为劳动能力生产出来,也生
产出同他相对立的资本,同样另一方面,资本家
把他本身作为资本生产出来,也生产出同他相
对立的活劳动能力。每一方都由于再生产对
方,再生产自己的否定而再生产自己本身。资
本家生产的劳动是他人的劳动;劳动生产的新
产品是他人的产品。○18
除了偶尔使用“alien”一词外,《大纲》中的一些
论述实质上与《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论述一样:
这样,由于资本同作为等价物的劳动能力
相交换,资本就不付等价物而获得了劳动时
间———因为这个时间超过了包含在劳动能力中
的时间———;资本借助交换的形式,不经交换就
占有了他人的劳动时间。……工人为了取得对
象化在他身上的劳动时间的等价物,就要提供
他的能够创造价值和增殖价值的活劳动时间。
工人是把自己作为结果出卖的。作为原因,作
为活动,工人被资本所吸收,并体现为资本。这
样,交换转变成了自己的对立面,而私有制的规
律……转变成了工人没有所有权和把他的劳动
让渡出去,而工人对自己劳动的关系,转变成了
对他人财产的关系,反过来也一样。○19
有趣的是,在下面这段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马
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有关协作的完整一章中采纳
异化观念,并将其具体化为劳动者个体通过简单“协
作”完成工作:
第一条(资产阶级所有权的规律———作者
注)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同一性;第二条是劳动表
现为被否定的所有权,或者说,所有权表现为对
3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2011年第1期
他人劳动的异己性的否定。实际上,在资本的
生产过程中,正如在进一步考察这一过程时将
更加清楚地表明的那样,劳动是一个总体,是各
种劳动的结合体,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毫
不相干,所以,总劳动作为总体不是单个工人的
事情,而且,即使说它是不同工人的共同的事
情,也只是从这样的意义来说的:工人们是(被
迫地———马丁·尼古劳斯注)被结合在一起的,
而不是他们彼此(自愿地———马丁·尼古劳斯
注)互相结合。这种劳动就其结合体来说,服务
于他人的意志和他人的智力,并受这种意志和
智力的支配———它的精神的统一性处于自身之
外;同样,这种劳动就其物质的统一来说,则从
属于机器的,固定资本的物的统一。这种固定
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把科学思想客体化
了,它实际上是实行联合者,它决不是作为工具
同单个工人发生关系,相反,工人却作为有灵性
的单个点,作为活的孤立的附属品附属于它
……因此,如果说工人把自己劳动的产品看作
是他人的产品,那么他也把结合劳动看作是他
人的劳动;正如他把自己的劳动看作虽然属于
他自己,但对他来说却是异己的、被强制的生命
活动……○20
“有灵性的怪物”,在《资本论》第一卷随后的
《机器和大工业》这一章中作为“机械怪物”再次出
现,而以异化术语表述的劳动力交换的简明概括则
没有再出现。
但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从《大纲》中要比从
《手稿》中更少地看到有关异化的内容。后者中有关
“类存在物”的大量论述在《大纲》中消失了,可能是
由于政治和理论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其他这些更
具体的领域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系更为
密切,从而占据了更优先的位置。例如,某种非常类
似于《手稿》中“类存在物”部分的内容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关于劳动过程的讨论中浮现出来。但它更
是这样的例证, (马克思)将这一内容加工成一种更
为紧凑和清晰的正式结构和条理分明的逻辑论证。
《手稿》之所以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充分欣赏,恰恰是
因为它遵循了作为评论者的哲学家们可以认可和赏
识的特殊思路。从哲学方面来看,《资本论》第一卷
中的简明讨论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因此,“哲学
的”马克思不会在那里出现。《手稿》激励许多人更
多地去阅读马克思,因为在他们看来,“哲学”与“经
济学”相比是一个更容易的字眼,但也许相对来讲没
有多少人去阅读《资本论》第一卷,这始终是一件令
人惋惜的事情。无论人们是对异化(如在《手稿》中
的)感兴趣,还是对剩余价值(如在《资本论》第一卷
中的)感兴趣,《大纲》在这两方面都是一部有启发
性的著作。的确,这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正如麦克
莱伦所清楚地指出的。那些在马克思那里仅仅想寻
找有关异化的启发的人,应该提升他们的视野。
注释:
①David McLellan,The Thought ofKarlMarx, 2nd edn.
London:Macmillan, 1980, p. 120.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8页。
④David McLellan,The Thought ofKarlMarx, 2nd edn.
LondonMacmillan, 1980, p. 121.
⑤Mark Cowling,‘Alienation in the OlderMarx’,Contem-
poraryPoliticalTheory(2006).
⑥考林没有解释,依据马克思的著作、职业、读者和语境
等,“合法的”应该是什么意思。
⑦David McLellan,The Thought ofKarlMarx, 2nd edn.
London:Macmillan, 1980, p. 120.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243—244页。
⑨○1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26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658—65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697—69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第70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47页。
○16Roman Rosdolsky,The Making ofMarx s‘Capital’,
trans. Pete Burgess.London: Pluto, 1977[1968].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9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450—45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69—70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463—464页。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
目”,译自马塞罗·默斯托主编的《卡尔·马克思的〈大
纲〉》,劳特利奇出版公司2008年版,注释部分有删节。作者
TerrellCarver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译者系南开大学马
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校者系中央编译局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