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迁到哪里了:不能忘却的鲁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3:33:30

在媒体的一片喊杀之下,鲁迅正逐步从中学课本及青年的视野里“滚蛋”。

各处都在删除着鲁迅的文章。删除《阿Q正传》,那是担心国人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的心态,以及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的劣根性,包括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与现时所谓“中国崛起”的形象太不相称;删除《纪念刘和珍君》,也许是担心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青年的罪行,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学生的卑劣,将会催生更多敢于正视鲜血、直面人生的猛士,对建设和谐社会颇具威胁;删除《药》的理由就更加堂而皇之,那些自私自利、逆来顺受、为虎作伥的普通民众的形象,都可以上升到妖魔化整个中国人民的程度……。

就这样,新时代中国的“教育家”把鲁迅辛辣犀利地直指社会病态的文章,从孩子们的课本里给屏蔽了,130年以后的鲁迅,一定想不到现在社会上的种种病态现象,一定想不到现在的中国有多么的“和谐”。他也一定想不到,在那部才上映的电影《建党伟业》中,有假洋鬼子们敬爱的“洪哥”、有为“问题”和“主义”而纠结的胡适、却至始至终都没有鲁迅的任何画面。因为有人怕他太过犀利而对青年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彻底将鲁迅搞臭,以便让青年们对他心生厌恶,有人就声称鲁迅是个“伪君子”。因为自己没在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里谋个一官半职,便愤而离开“公务员”队伍,以扭曲的心态看待一切。当“自由撰稿人”时,又与主流意识格格不入,见谁不顺眼就骂谁,骂北洋政府、骂国民政府、骂资本家的乏走狗、骂左联的当权派、骂四条汉子、骂郭沫若、甚至连张春桥这样在三十年代上海滩混得不咋样的弱势文人也骂,这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大 “愤青”吗?

还有好事者通过缜密“考证”,得出了鲁迅就是一个亲日的文化汉奸的证据,不是吗?打从青年时代起,放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学,非得要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东洋鬼子,对中国人不宽容,对日本人却异常宽容。更有甚者,明明是日本军队入侵了上海,这边十九路军还在闸北和四行仓库浴血抗战,那边的鲁迅却与日本间谍内山完造勾勾搭搭,甚至还一厢情愿地想着要与日本人“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是的,无论拿什么标准来衡量,鲁迅都不是个完人。私生活不检点,偷窥兄长与日籍嫂嫂的房事、将“二奶”许广平升格为长房之后,对原配不闻不问、文风粗糙、思维混乱、亲日倾向……,但,这并不影响鲁迅作为一个以批评为己任的“作家”形象,在反右及文革那样万马齐喑的年代,读着课本中偶尔出现的鲁迅,就如同在荒原中看到一株绿色一样,给人新奇与希望。

换句话说,那个玩女人玩得一塌糊涂、连孕妇都不放过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四五十年代,在高举着自由、和平、反帝、反纳粹的红旗时,仍然可以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为什么鲁迅就不能担当文艺革命的旗手呢?何况,那些被鲁迅骂过的,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个人,又有几个不是“伪君子”呢?

因为这一天,是9月25日,他的第130个生日,仅此干号几声,为了不能忘却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