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哪里有卖纽康特:以斯拉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45:07

第一课 以斯拉记

一、总论

  归回时代的三书卷是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536-430B.C.)。

(一) 历史背景

586B.C.

犹大亡

550B.C.

波斯王古列并玛代

539B.C.

古列(波斯)灭巴比伦

536B.C.

犹太人首次归回(所罗巴伯和耶书亚率领)

535B.C.

殿基立定

520B.C.

两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

516B.C.

圣殿重建完成

483B.C.

亚哈随鲁王选美

479B.C.

以斯帖入宫

473B.C.

普珥日事件

458B.C.

犹太人第二次归回(以斯拉率领)

445B.C.

犹太人第三次归回(尼希米率领)

435B.C.

玛拉基时代

400B.C.

旧约终

(二) 从归回到旧约结束年代表

二、以斯拉记(共10章)

作者:以斯拉(意为「帮助」或「帮助者」)

日期:430B.C.

地点:耶路撒冷

目的:神的信实及以色列的使命。指出神之应许实现,许可以色列被掳的人归回故乡,建造家园国土及宗教生活。

主旨:以色列重建圣殿

简介:以斯拉记继续历代志的叙述,指出神如何实现神的应许,

  让神的子民在被掳到外邦七十年之后,由被掳之地归回,本书内容包括时间约有八十年(自 536B.C. 至 457B.C.)。读历代志下末章看到神的选民被掳被灭之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及至读本书之际,波斯王古列晓谕以色列会众回国,建造圣殿之经过,真不啻从乌云夜遽见旭日东升,原来「古列」即太阳之意,这无疑是神恩待神子民的见证。

  以斯拉叙述从巴比伦两次归回的经过,第一次由所罗巴伯及耶书亚领导回国(约五万人)目的是重建圣殿。第二次由以斯拉领导回国(约二千人),为了重整民心、重建以色列民的宗教生活。这两个事件均发生在波斯统治的期间,也是以斯帖故事发生之时代。

历史背景:

  以色列因犯罪受神管教,在586B.C.被灭及被掳到巴比伦去。在被掳期间,巴比伦王国自尼布甲尼撒王后国道日衰,于四十七年后在539B.C.竟然被新兴之波斯国灭亡。在巴比伦为奴之以色列人也归在波斯国中继续为奴。惟波斯王古列被神激动,容让以色列人归回本乡去。当时正是以色列自第一次被掳后之七十年,神预言他们被掳七十年(耶廿五11-12)。当时候满足,神便激动古列成就此事,恩准他们回去,可见世上万事都在神的手中。在巴比伦时,以色列得到甚多之教训,这也是神管教之目的,归纳如下:

(1)偶像绝迹──在被掳时期中,他们把以前因拜偶像而遭神灭亡之致命恶习完全清除,他们的一神观念自此异常坚定。

(2)宗教改观──以前因有圣殿存在,宗教礼祀方面极为繁杂,现今圣殿既毁,信神者的宗教信仰渐趋个人化,日后公众集会之敬拜也简易化了。

(3)文献收集──在此期中他们把过去神话语的记录,国家史记等收集下来,特别藉着文士以斯拉的手,鉴定旧约正典之范围。

(4)会堂创立──自圣殿被毁后,他们已失去崇拜的中心,在新环境里他们创立会堂,后来这些会堂便成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中心、宗教教育学府,及社会福利机构。

(5)律法重估──在此以前律法受人忽略或拒绝,如今在痛苦火炼中他们对律法有全新的评价。后来以斯拉回国,宣读及解释律法书,带来全国属灵大复兴;此后他们忠心卫护律法。

(6)事业转变──巴比伦原是当世最富强之大国,各种事业均欣欣向荣。犹太人在此物质文明的社会中耳濡目染,大受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便由农业的经济转为商业(其后更以经商才能闻名天下),在外地安居乐业,至古列谕诏归回时只有少数人还乡。

(7)民族团结──由于共同经过患难的磨炼,大家沦落异乡,相依为命,故以前离心力极强之各支派反倒结为患难之交,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团结坚固,互相搀扶,至今仍能保持「分别出来」的民族特性。

(8)语言改变──在巴比伦,他们习用迦勒底语文;归回后,他们因不懂希伯来原文之律法书,而必须经过专家翻译成亚兰文才明白。

(9)使命觉悟──犹太人原是思想狭隘,生活自私之民族,因他们认为神只关怀自己的选民,如今他们对民族的使命有新的觉悟,看到神要藉着他们使万国得福。

(10)邻邦对峙──因撒玛利亚人在犹太人归回时期,不允同建圣殿(参拉四1-4),结果撒玛利亚人在自己境域之山上建造与耶路撒冷对峙之撒玛利亚殿,又尊崇撒玛利亚五经,形成日后邻居兄弟世代互不往来。

(11)新生盼望──在此期间,他们特别期望弥赛亚兴起,把受外邦人管制之犹太人组织起来,推翻铁蹄之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度。在被掳与归回后及两约之间,期待弥赛亚之来临的观念与盼望特别热切。

  以色列在巴比伦及波斯被掳期间可算是受优待,所谓「为奴」只不过是起初的事,以后颇享自由。难怪在第一次归回时只有五万人左右回去,多数人在外邦落地生根,失落了对祖国之怀念。

  以斯拉是第二批(458B.C.)归回之领袖。自第一次(536B.C.)归回后,圣殿虽已建造完成(516B.C.),但首批领袖已去世,人们对圣殿的热忱已冷却,现今以斯拉再回,目睹圣殿之荒凉不禁悲叹(参七27)。于是首先以传授神的律法及以笔杆挑旺人心,他先书写「历代志」,以示圣殿在人民生活中之地位,及国运全操在人民宗教信仰方面之得失。再书「以斯拉记」抚今追昔,以示重建圣殿之重要,以重振人民爱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