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姐2016在线直播:吴俊刚:两党制常态中的病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20:54

吴俊刚:两党制常态中的病态

(2011-09-26)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 } 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 ● 吴俊刚

  英国前贸工部长、欧洲联盟前贸易专员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在“李光耀交流研究计划”安排下到访我国八天,期间发表了专题演讲,也会见了李显龙总理、尚达曼副总理、前内阁资政李光耀、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贸工部长林勋强、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交通部长吕德耀,以及社青体部代部长陈振声少将等多位领导人,足见他此行备受重视。

  曼德尔森与英国两名工党前首相布莱尔和布朗,被视为英国“新工党”(New Labour)的改革功臣,他们使连输四届大选、在野18年的工党在1997年大败保守党,重新执政。从有关新闻报道来看(参照9月22日《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报道),对政治,包括对新加坡的政治,曼德尔森确实有独到的看法。

  工党执政13年后,去年再度下野。曼德尔森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工党逐渐迷失方向,并丢失了党的身份认同(identity)。而致命的一击,则是失掉了与选民的情感联系(emotional connection)。他指出,政策是理性的,但政治是感性的。在政治上,人们总是受到各种感性力量的驱使。

  倒过来说,一个执政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能做到和选民之间的感情不散,确保党不会失掉它的身份认同。事实证明,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都办不到。行动党能和选民保持这么长久的感情,从1959年连续执政至今,对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来说已经是个奇迹。

  不过,所谓旁观者清,曼德尔森的洞见卓识,对行动党应该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他说,一个长时间执政的政党必须认识到,与政权俱来的重大责任,也必须懂得把更多的权力交回给人民,而不是包揽在自己手中;要有效的与民沟通,解释政策;在换血的时候,得把表现差的人撤掉;同时要记住,政策才是更新的主要驱动力,不是表面的更换面孔。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实质的改变。

  话说回来,曼德尔森所说的其实并没有行动党领导人所不知道的。工党毕竟已经失掉政权,而行动党在今年5月的大选中,还获得60.1%的选票和绝大多数议席。与此同时,因应政治“新常态”的系列措施(包括内阁换血和政策调整)也迅速出台。这说明行动党反应灵活,并没有僵化,更没有腐化。即便如此,它和选民之间的感情今后会怎样发展,仍有待观察。

轮替政治斲丧国家元气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尽管工党有像曼德尔森这样的领导人,为什么却无法避免他以上所提出的错误呢?我想,答案也许和英国的两党制有关。工党和保守党轮替执政,是英国政治的“常态”,但这种常态有其与生俱来的病态。

  1979年保守党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制服了桀骜不驯的工会,开创了执政新局。1982年和阿根廷打了一场福克兰岛战役,激起爱国主义情绪,更是气势如虹。但到了1990年选民便厌弃了铁娘子的强硬作风,梅杰继位,表现平平,难以扭转保守党的颓势。1997年保守党便在大选中大败。同样的,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执政13年后,也先盛后衰,在去年大选中落败。不同的是,这回保守党没有获得压倒性胜利,必须和第三党分享政权。

基本上,英国政治就是在保守党和工党的轮替中打滚,而选民则是在两党的政治角力中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好像是中了“魔咒”,身不由己。选民和执政党的感情,总是难以维持长久,彼此从热恋到度蜜月到离婚,往往不过两三个任期。这是两党制的必然吗?至少我觉得这是一种政治病态。

  英国两党轮替政治斲丧国家元气是显而易见的。最突出的是在两党的拉扯下,执政的一方往往难以落实必要但会给选民带来“痛苦”的政策和改革,比如调整大学学费就闹得满城风雨。要改革人们久已习惯、但国家不胜负荷并早已失效的国家医疗体系,更是难上加难。硬着头皮实行这类不受欢迎的政策,就得冒提早下台的风险。即使党内有诸如曼德尔森这类所谓舆论导向专家(spin doctor,就是出主意操纵舆论的幕僚,有点像广东话里的扭计师爷),工党也没法创造不败奇迹。

  英国的两党制向来备受推崇,被视为最成熟的议会民主制,即使如此,两党轮替的结果也难免弊端丛生,不管谁当家,似乎都跳脱不出政府执政力薄弱的窘境。政治人物要确保当选,必须走政治正确的路线,不然的话,即使如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政治勇气十足,也难以持久。与此同时,两党制也必然导致民意的分裂,使社会的分化更加难以弥合。

  新加坡过去几十年来的一党优势,避免了两党制的弊端,但这种“常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新常态”究竟会怎样演变,没人能够预卜。现在来猜测会不会最终走上两党制,也言之过早。这要看行动党如何有效因应新挑战,自我更新,说服新选民,继续占据中流;也要看反对党会走怎样的路线,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表现。

  无论如何,我觉得,我们不一定非抄袭西方的两党制不可。尤其是当两党制的弊端已在我们眼前暴露无遗。我们或许应该更加专注于如何确保好政府的延续,也就是能在每一届的大选中,都选出一个执政力强、廉洁不贪、为国为民的政府。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