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美食综艺节目:从中国缺乏国际盟友看中国传统交往原则与交往方式之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47:37

如今放眼看遍全世界,找不到一个真心与中国交好的国际盟友,相反,一些原来看似与中国友好甚至号称“同志加兄弟”的国家倒与中国交恶了。这种国际现象是值得国人认真反省的。我想来想去,找不到别的原因,只能从中国文化方面去找原因。我觉得这与中国文化具有过强的包容性有关,其包容性强到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会始终如一地信奉一种宗教或具有一种信仰的程度,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同时具有多种信仰或信奉多种宗教。这种情况表明,在中国文化中,信仰完全是以我为中心的,实际上,除了自我,其他一切都不信或不值得自己归依,包括信仰在内的一切东西都不过是“为我所用”的工具。这种基于唯我主义的工具信仰突出地表现在,所谓信佛之人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即只有到急需“用佛”的时候才去“抱佛脚”,否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基于唯我主义的工具信仰体现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上,就是实用主义的趋炎附势。对于趋炎附势的国人来说,有权者、有钱者、有势者都是“为我所用”的“佛”,只有到急需“用佛”的时候才去抱他们的“佛脚”,否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中国的士人看似清高,时而显得“富贵不能淫”,时而显得“富贵于我如浮云”,时而显得“游心尘垢之外”,而其实大凡其真作如此表现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志士”、“隐士”都不过看透了他们曾经信以为“佛”的“富贵”不过是“我为所用”的工具而并非“自我”本身这样一种“真相”,因此觉得不必为追求工具而失去“自我”,当其有如此回归“自我”的自觉性时,他们就不再需要任何“我为所用”工具,包括他们曾经信以为“佛”的“富贵”抑或曾经信以为“富贵”的“佛”和其他神灵,而一律视“富贵”或神灵如粪土。中国文化中的“志士”、“隐士”其实都是唯我主义者——他们原本是有基于唯我主义的工具信仰的,并且因此也曾经追求工具以至于几失“自我”,后来则因“看破红尘”(即看穿了工具的本质)而回归“自我”了,但尽管其为人处世上有这种表面现象上的变化,其唯我主义的精神实质却是始终如一的。

 

对于唯我主义者来说,包括信仰在内的一切东西都是“为我所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他们是以实用主义的趋炎附势之入世方式追求“富贵”或神灵,还是以“看破红尘”而一律视“富贵”或神灵如粪土之出世方式回归“自我”,他们都不可能有一个平等相处的真朋友,因为唯我主义者永远是坚持“唯我独尊”,而“唯我独尊”者之间只可能有以等级之“礼”相待的“义友宾朋”,而不可能有以平等之“约”相待的“合作伙伴”。也正因为如此,由“唯我独尊”者所构成的群体,其内部个体之间就必然是如一盘散沙的关系,这盘散沙只能被装进专制主义的等级之“礼”的“大麻袋”之中才能“统一”得起来。如果这个“大麻袋”陈旧了,出现了裂缝甚至发生破裂情况,散沙就会从中溢出。当今中国看起来是人心四散的现象空前严重,而实际上这不过是那只“大麻袋”破旧不堪的表现,因其“大麻袋”破旧不堪,从中溢出的散沙之多也是前所未有。国家内部国民之间的关系都呈空前的散沙之状了,以现代平等之“约”相待的国际“合作伙伴”又从何而来呢?!

 

当整个国际社会须按现代平等之“约”来交往时,这就必然要求国内社会亦须按现代平等之“约”来交往,而不能再按传统等级之“礼”来交往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内社会仍按传统等级之“礼”来交往,则在交往原则与相应的交往方式上,国内交往便无法与国际交往相协调,由此不免陷入内交与外交互相混乱的状态,因为传统等级之“礼”与现代平等之“约”互不相容的。

 

当今中国缺乏国际盟友的现实情况表明,中国有必要实行交往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以传统等级之“礼”为原则的“宾朋之交”转向以现代平等之“约”为原则的“伙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