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庆大厦酒店:5处超速集中地段是"陷阱"? 武汉交管回应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51:12


司机驾车一定要按照规定时速行驶。图为徐东高架桥上桥处的标牌指示限速为70公里每小时。记者史伟 摄

武汉晨报消息 (记者夏晶 通讯员张振宇 邓汉梅)今年1月1日至9月15日,我市共有259名司机因超速而被交管部门吊销驾照。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中有5条路段超速行为特别严重,在吊销驾照的司机中,有三成是在这五条道路上超速的。

这五处超速较集中的路段分别是:朱家河大桥至武汉铝厂路口;武汉绕城公路80至81公里处;金山大道吴北路九通路路口;光谷大道;南湖大道。

交管部门数据显示,1~8月,全市死亡事故为158起,导致174人死亡,其中超速驾驶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7.2%。超速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市交管局副局长许锦华说,对于超速行为,交管部门将严厉处罚,机动车超速70%~100%(不含),罚1000元、扣6分,并吊销驾照;机动车超速100%(含)以上的,罚2000元、扣6分,并吊销驾照。

但是,也有市民提出疑问,这些限速的地方是不是“陷阱”,有些路段是不是可以把速度提起来。

对此,交管部门给予了解释和回应。

  五处超速集中地段

朱家河大桥至武汉铝厂路口

限速:每小时50公里

超速吊销驾照起数:江岸区的超速违章总共是10起,而这10起全部是发生在朱家河大桥至武汉铝厂路口。

市民疑问:这段路现在修好了,路况比之前好了很多,是不是可以提高限速?

交警分析:该处是从江岸区堤角往新洲方向去的路段,其中在武汉铝厂门前正好是一处弯道,过了弯道就到了朱家河大桥,之前这条路一直是事故高发路段,曾在江岸区排查中被列为危险路段。交管部门多次对道路设施,特别是隔离带和红绿灯进行改造,但由于路况原因,此处通行还是比较危险。不过,今年该路段已经进行了改造,8月份,该路段改造完成,交管部门也正在调研,重新评估该路段通行安全系数。

  金山大道吴北路九通路路口

限速:金山大道全线限速为每小时60公里,金桥、银桥限速为每小时40公里。

超速吊销驾照起数:整个东西湖共有30名司机因超速被吊销驾照,其中90%都在这一路段。

市民疑问:东西湖一直不属于中心城区,为什么金山大道限速这么低,而且道路条件很好,能不能提高限速?

交警分析:金山大道路况一直比较好,很多车子一开到这条路上,速度很快就能提起来。确实有很多市民提出能不能提高金山大道的限速,但是,目前金山大道是归为城市道路管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最高限速也就每小时60公里。

  光谷大道(创业街路口)

限速:全线限速为每小时60公里

超速吊销驾照起数:在该处因超速被吊销驾照的总共17起。

市民疑问:光谷大道双向6车道,是不是可以提高限速?

交警分析:光谷大道道路状况很好,但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最高限速为每小时60公里。而且该路段夜间视线并不是很好,又是进出武汉的重要道路,车辆较多,特别是外地车辆多,存在较大危险性。

  南湖大道(南湖大桥)

限速:每小时60公里,南湖大桥 为每小时50公里。

超速吊销驾照起数:在该处被吊销驾照的起数总共为19起。

市民疑问:原来南湖大道限速为每小时50公里,后来大家都有意见,交管部门提高了一些,还能不能再提高?

交警分析:南湖大道限速已经提升过一次,达到了每小时60公里。但是南湖大桥的限速还是在每小时50公里。因为桥梁都会有视觉死角,加上两边都是湖水,虽然有防护栏,但是限速还是应更严格一些。

  武汉绕城高速80至81公里处

  限速:每小时70公里。

超速吊销驾照起数:武汉市交管局高管大队总共测速并吊销驾照的起数为42起,其中三成以上在这一路段。

市民疑问:武汉绕城公路限速多为每小时80公里,为何这里限速较低?

交警分析:这一路段连通阳逻大桥,车辆在桥梁上必须减速,限速只有每小时60公里,为了让驾驶员提前减速,所以该处限速有所降低。

  交警分析超速三大隐患

据交警介绍,一辆时速为50公里的汽车每秒的行程为14米,如果时速提高1倍则每秒的行程将达28米。对于车辆来说,速度越快,在拐弯时的离心力就越大,被甩出马路的危险也会越大。

同时,车辆的高速度也意味着需要较长的刹车距离。如果汽车以时速50公里的速度行驶,只需要10米的刹车距离,而时速提到100公里后,10米的刹车距离根本就不够,由此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此外,汽车的速度越快,车体碰撞变形和人员损伤也将越大。很多老司机和新司机同时上路,驾驶技术参差不齐,驾驶习惯良莠不齐。司机在超速行驶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情况,心理就会极度紧张,慌乱之中不能冷静思考、准确判断,采取的紧急措施常常是顾此失彼、欲避却趋,交通事故往往就在此时发生。

(编辑:彭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