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魂电影完整版爱奇艺:对一个盲人军医的心灵解读 陈福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40:44
 

负伤前年轻的王琦。

虽然看不见花朵的鲜艳,但他充满对生活的热情。

把为老干部服务做为一种事业来对待。
 
知道王琦这个人,是在一次晚饭后散步的路上。
由于近期血糖升高,我加入了餐后“暴走”的队伍。和我同行的一位机关同事,说他这天接待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客人。所谓特殊,有3个要素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此人是战斗英雄,1986年在一次战斗中因受重伤而成为双目失明的特等伤残军人,并荣立一等功;二是此人极为自强,从17岁受伤突然致盲开始,他不仅很快学会盲文,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军队医生,还用盲文写出了两本著作并正式出版;三是此人心态非凡,作为一名特等伤残的战斗英雄,他如今不仅没有接受别人的照料和服务,还在一个干休所里当一名负责给离退休老干部按摩理疗的盲人军医。这样的“特殊”背景和经历,引起了我诸多的好奇、疑惑和猜想,我由此产生了结识王琦,并且要品味和解读他内心世界的愿望。
眼前变黑的过程只是一瞬,而走向光明的时间却可能是一生。他说:“能将人真正打倒的不是炮弹,而是你自己的精神。”
眼前的王琦,看上去能有1.70米左右的个头,身上的军装很整洁,文职肩章和资历牌佩戴的也很规整。从外表上看,他与常人并无区别。但我留意到,他迎面走上来满脸微笑地向我伸出手时,距我实际的位置却有一定的距离。我忙迎上前,主动抓住了他的手。
于是,我开始了与王琦的结识,以及情感和心灵的沟通。
说起负伤,王琦讲得比较平淡,仿佛在说一个久远的故事。那是一个潮湿的午夜,班长王琦带着战士们正在夜幕掩护下加固工事,突遭敌人的炮火袭击。就在炮弹飞来之际,他下意识地把副班长往旁边一推,眼前便响起巨大的爆炸声。当他再次清醒时,已是躺在运送伤员的大卡车里,被战友抱着,除了浑身的剧痛,他感觉听到的声音很遥远,眼睛被纱布紧紧缠着无法睁开。他心想“我挂彩了”。
王琦,一个刚刚17岁的年轻战士,由于这次受伤,彻底告别了眼中的多彩世界,成了一个盲人。一个简单的“盲”字,其内涵和分量却远远没有“亡”和“目”的组合那样平淡。当兵不满1年就当了班长的王琦,不仅是阵地上的战斗骨干,同时也是军营中充满对人生美好憧憬和向往的优秀士兵。理想的翅膀,还只是刚刚张开;心中多彩的画卷,还需要去挥墨涂彩。然而,双目致盲的现实,却如一柄魔剑,使王琦瞬间在生活的站立点上一落千丈。犹如展翅即遭折翼,起飞便遇雷雨,他才刚刚开始的青春年华,从此只能让眼里曾经的世界成为永远的记忆,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只能靠手摸耳辨来感知和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这将是何等的打击和摧残呢?
即便王琦有着豁达乐观的天性,即便王琦从小就坚韧要强,但他同样还是陷入了深深的痛苦。
也就在这时,组织的关怀、部队领导和战友的关心,以及社会各界对王琦的关切,给了他无限的温暖和坚强的信心与勇气。
虽然失明已成定局,但301总医院的各级领导和专家们仍然为王琦的康复想尽了各种办法。当时的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鼓励王琦要正确面对现实,要做生活的强者。王琦所在部队军师团领导们,分别通过打电话、前来探望和写信、捎慰问品等方式,关心他的治疗和未来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琦在病房里结识了当时的总政歌舞团政委乔佩娟,热心的乔政委先后十几次到病床前看望王琦,并鼓励他一定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还有一些在报纸和电视上知道了王琦事迹的人们,也都纷纷给王琦送来了诚挚的关心和关爱。还有王琦的父母和亲人们,他们在对王琦进行无微不至照料的同时,反复给他讲贝多芬、海涅、吴运铎、高士其、张海迪等名人们身残志坚的事迹。这期间,一个极其简单却又充满哲理的小故事,深深震撼了王琦的内心:挪威有个叫布尔的著名小提琴家,他在巴黎举行的一次演奏会上,正当表演进入佳境时,一根琴弦却突然绷断,在这残缺的变故面前,是就此打住还是更换乐器?布尔没有丝毫犹豫,他用剩下的三根琴弦,圆满奏完了全曲。
“缺根弦,同样可以奏出完美的乐曲!”这句既是结论又是感悟的话,深深印在了王琦的心里。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琦心中渐渐明亮起来,他用意志和行动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
既然双目失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没有视力的生活。王琦从生活的最基础开始,用残缺的听力和脚碰手摸,开始了感知环境的探索。很快,他学会了自己摸索着走路,学会了自己到水房去打开水。虽然有过掉进粪坑的窘迫和多次被开水烫伤的经历,但他在不懈地努力中却更加坚定了对未来的希望。为了适应盲人的生活和学习,他找来《盲文自学读本》和辅助学习磁带,昼夜边听边用盲锥在盲文纸上练习。不到4个月,他就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盲文。一次,王琦偶然听说北京京华医科大学要给部队办一个中医班,便产生了要参加学习的愿望。然而,王琦毕竟是个特等伤残军人,是个双目失明的人。这样的现状,怎么能与身体健康的同学们一起生活?又怎么能跟得上学习进度呢?由于王琦参加学习的决心很大,心情也十分迫切,出于对王琦自强精神的支持和鼓励,王琦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关心他的人们,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还是圆了他参加学习的梦想。
可是,仅有决心是不够的,要想缩短和正常人存在的差距,就必须要付出几倍于他人的艰辛和努力。别人听课,可以现场用笔作记录,而王琦则不行,他必须得在课堂先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业余时间再反复听,通过盲文再把听课的内容整理出来。在上解剖课时,别人可以通过眼睛把听到的内容与标本进行具体定位和对照,而王琦则做不到,他必须通过用手去摸标本,用手指去分辨人体的各块肌肉和细如蛛丝的神经脉络,才能真正消化授课的内容。时间久了,他的手上总是残留着一股怪味,只要吃肉就条件反射般地恶心。即便是这样,王琦在系统学习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针灸、按摩等20多门课程后,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回到部队被破格提拔为少尉军医。
忙碌在军营里,王琦有种由衷的自豪和欣慰。他的眼睛失明了,可是他却以自己坚强的毅力,仍然坚守在自己挚爱的军营。他觉得他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每当他通过自己的手法和治疗为战友们减轻和消除病痛时,他的心底便涌出些许的愉悦和轻松。他觉得,他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在医生的岗位上,就没有被伤残和困难打倒,就是勇敢的胜利者。随着接触病例的增加,王琦日趋感到打牢医学基础和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他经过精心准备,在1991年全国统一高考中,以高分一举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专修中医理论和针灸按摩。在随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王琦利用业余时间还用盲文写作并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太阳永驻》和中医专著《伤筋错骨临症推拿》,两部著作总计42万余字,扎满盲文的书稿摞起来就有两米多高。这是何等庞大的工程?又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坚韧执着的品格?
在与王琦的交流中,说起他伤残后的自强和勤奋,他仍然显得十分平静。他说:“眼前变黑的过程只是一瞬,而走向光明的时间却可能是一生。就人生来讲,能将人真正打倒的不是炮弹,而是你自己的精神。”一句简短的话,既展露了王琦宽广的情怀,也充盈着他内心无限的光辉和灿烂。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谁都不可能永远是命运的“骄子”,谁都不可能事业上高潮迭起、永保峰值时的辉煌,谁都不会健康永驻、生命永恒,谁也不会事事顺意、好运总是与你结伴同行。当现实滑过峰值进入下“抛物线”,或者由于各种的不如意而心境不爽时,重要的是能给自己急转直下的心态踩住“急刹车”,使理智成为主导,让自己的信仰不迷失方向。
他是战斗英雄,却在默默为“英雄”们服务。他说:“只有让别人感受到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你才会活得自信和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正像“有些人死了,却依然活着”一样,我们不难看到有些人虽然活着,只因遇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困难甚至是不如意,就从头到脚地压抑、痛苦,甚至出现对理想追求的缺失。如果说王琦让人钦佩和赞叹,那是因为他的心中始终充满光明,始终有着坚定的信仰,始终有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和憧憬,是他的那种精神,不仅成就了他的人生,更在人们的心中,成就和再塑了一种英雄品格。当思想懈怠、精神萎靡在一些人中日趋成为一种流行病、传染病,甚至是时髦病的时候,当有些人把活得松弛一些、懒散一点当作一种滋润和享受时,王琦长达20几年的勤奋与坚韧,为我们带来诸多启发与启示。这让我们想起了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的一句名言:“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是的,无论遭受怎样打击和坎坷,无论面对何等曲折与困境,只要“愿望”在胸,只要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就等于拥有了“半个生命”,就会浑身上下充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就会走过一切“黑暗”和低谷,让生命之花在自强中尽情绽放。
他是战斗英雄,却在默默为“英雄”们服务。他说:“只有让别人感受到你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你才会活得自信和幸福。”
尽管过去了很多年,但对来干休所报到时的情景,王琦却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在集团军干部处处长的陪同下,他乘车来到长春市区的一个老式营区。听说来了个战斗英雄,所长和政委亲自在楼前迎接,并精心筹划着腾房间、买设施,在所里开设“王琦推拿室”。可是,在所里休养的老干部、老英雄们,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派来个医生是盲人,到底是给我们增加医疗力量,还是要照顾这个伤残军人?
很快,“王琦推拿室”开诊了,虽然所里进行了很广泛的宣传,但却迟迟没有人前来就诊。王琦那时坐在诊室里,感到很是冷清。
直到第3天,诊室的门被重重地推开了。一个躬着腰、咧着嘴的老人,一步步挪进了屋里。王琦后来得知,这个来就诊的老人叫周志禄,是一位离休的老师长,当时已经80多岁了。周老这次来诊,是因为腰疼的老毛病突然犯了,在疼得满身是汗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决心来找王琦试一试。
王琦很热情地接待了周老,经过简单的推拿试诊。王琦向周老汇报了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际病情。周老听着听着,拧着的眉头开始舒展了。因为他发现王琦说的话,与前些日子给他看CT片子的专家说的几乎完全一致。于是,周老对这个叫王琦的盲人军医,有了一点点技术上的信赖。就这样,他接受了王琦用推拿结合针灸给他治疗的建议。几天下来,周老的话语开始柔和了,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这不仅仅是因为周老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同时也通过与王琦接触,他知道了王琦的伤残经历,以及王琦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随着周老病情的好转,“王琦推拿室”的病人逐渐多了起来。离休的杨志老副军长来了,李德功老副军长也来了。王琦用他热情的服务和娴熟的技艺,很快赢得了老首长、老英雄们的信赖。
不久,所里离休干部高峰突发脑血栓,并瘫痪在病床上。王琦为了积极配合综合治疗,第一时间用推拿结合针灸的方法,对老人进行辅助治疗。为了多掌握一些治疗老年病的知识,王琦一有时间就往驻地白求恩医科大学跑,他在那里陆续拜了很多名师,广泛学习和积累为老人们治疗和减轻病痛的技能。在王琦的努力下,随着一个个老人病情的好转和病痛的减轻,王琦很快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和欢迎。
在与王琦的多次接触中,我常常被他的做法和想法所感动,有时围绕他的一个选择,很想找出一些更深层次、更真实的答案。当年王琦来集团军报到,接待他的是当时的军政治部主任陈国令,陈主任亲切地拉着王琦的手说:“你是英雄,安排你的工作要让你本人满意、所在单位满意和你的亲人们满意。说说你的想法吧!”于是,王琦提出了要去干休所的愿望。
“去为老英雄、老功臣们服务!”这是当时王琦心里真实的念头。关于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对于盲人来讲十分艰辛的医生职业,王琦没有详述。
应该说,王琦的心境是纯净的,也是透明的。正是因为这种纯净和透明,他才会作为一个战斗英雄,而自愿把一个为老干部、老英雄服务的岗位,当作自己人生的追求和事业。王琦原本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有更多种活法,他是英雄、是特等伤残军人,他有条件、也有资格享受和得到更多。然而,这一切却是王琦无怨无悔的选择。这不免让人会想到时下,有多少人在为自己干的多、得的少而心态失衡,在为自己的奉献与付出得不到充分的回报而报怨甚至牢骚满腹呢?当“效费比”“回报率”越来越成为一种追求和奋斗目标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人的信仰和道德品行的塑造和倡导,并给予应有的敬重和崇尚。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王琦,能读懂王琦的选择和追求。作为一个伤残军人,他身上至今还残留着7块弹片,他用长达18年的时间,默默为老干部、老功臣们从事着一项志在减轻他们病痛的事业。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理想信念和道德品格的展现!有人感叹,这个时代缺少真正的英雄。其实,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英雄是那么的平常而又平凡,只要我们真正用心去品读和领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那么的超俗和超凡!
当“纠结”瞬间走红的时候,双目失明的他却生活得灿烂而愉悦。他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当你叹息命运给你关闭的一扇门时,不要忘了感激同时为你敞开的一扇窗。”
在与王琦的相处中,你会很快被他的阳光和自信所感染,你会发现他虽然目无视力,却心中充满光明和快乐。在王琦的记忆中,他会经常梳理自己得到的关爱和帮助,会用心去体会自己的幸运和幸福。在王琦受伤的初期,当时他所在部队的钱军长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他的关心和鼓励;在王琦18岁生日的那天,北京石油附小的师生们在梁校长的带领下,以“在18岁的生日里”为题,在301总医院二楼大厅为王琦举办了主题队会。下午,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克里木、苏萍、江丽娜、王军、付贵荣等来到王琦的病房,在病床前为他举办了专场祝贺18岁生日演唱会。2009年3月,已任总政歌舞团团长的彭丽媛率队到沈阳军区部队慰问,在长春专门看望了王琦,并与王琦全家合影留念,鼓励王琦要继续努力,要当一名优秀的军医。尤其让王琦难以忘怀的是2003年9月,他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他被国家人事部、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王琦常常提醒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伤残士兵,是在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他才能有机会上大学,有机会成长为一名军队医生,有能力成为一个自强的成功者。
由于生理上的残缺,其实王琦在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诸多的不便和困难。有时候,即使常人很普通的一件小事,对于王琦来讲,都可能会很不易、甚至是很艰难。比如说拨打电话,他不能像常人那样简单地按姓名进行储存,只有用心记住每个人的号码,才能准确地拨通电话。再比如他在接诊中使用的计算机,患者会看到只有主机和键盘,却没有显示器,这对他的操作将会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王琦从小热爱游泳,是在渭河边“泡”大的水娃子。双目失明后,王琦同样放不下游泳,可是这样的生理条件到城市的游泳池里去游泳,又谈何容易呢?王琦自有王琦的坚韧,他在别人的帮助下来到游泳池,尝试着在泳池里游泳。一次,他在水里游得正起劲,却突然被人重重地推了一把,随即传来一个年轻的女声:“你碰到我的脚了。”王琦连忙道歉,说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也没有发现碰到人。这下姑娘更火了:“你还说看不见,那你拿眼睛看着我干什么?”说罢骂了一句狠话,转身走了。可是当这位姑娘从服务员那里得知了王琦的情况后,便诚恳地来找王琦道歉,并从此为王琦当起了游泳的向导。
在王琦的生活中,他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追求和爱好。他喜欢养花,并对多种兰花具有一定的研究,把家里和诊室装扮得充满了绿色。他还养鱼、养蛙、养龟,让生活充满了情趣。他除了定期游泳,每天还练习单双杠,每周都去爬一次山。为了记录生活和重要的场面,他还尝试着学会了摄影,凭借声音判断距离,凭感觉抓拍画面。他利用盲人软件,能够使用计算机熟练地上网浏览、聊天和阅读,他在出版两本书的基础上,还经常有一些散文、随笔等文章在各种报刊发表,他写的《养花》和《世界杯听球》两篇文章,在《长春日报》和《沈阳晚报》刊出后,还被当地电台选中在节目中播出。2000年的春天,王琦经人介绍与一个叫严春雪的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女毕业生相识相恋了,现在王琦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8岁的女儿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一家人恩爱有加,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与王琦交往,你会觉得他的事情很多,每天都安排得很满。随着王琦推拿与针灸结合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患者都慕名前来就诊。每天从早到晚,王琦都在不停地给患者按摩和针灸,有时连中午和晚上也不能按时休息。可是即便这样,你却会发现王琦忙得很有干劲、很有激情,浑身上下都有着很高的“幸福指数”。一个双目失明的人,难道就没有烦恼和失落吗?和王琦谈起对幸福的理解,他竟一脸的阳光和灿烂,他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当你叹息命运给你关闭的一扇门时,不要忘了感激同时为你敞开的那一扇窗。”他觉得,如果说是受伤使他双目失明的话,那么也使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关爱,他得到的关心和爱护太多了,正是这诸多的关爱,以及各种困难对自己的打磨,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长。看着王琦充满宽慰的一脸陶醉,心中感慨颇多。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有学者概述:幸福表达了人的“满足”“快乐”等多元化的主观感受,它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集合性概念。荷兰一位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幸福就是“对生活的主观欣赏”。那么王琦的“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吗?这让我们想到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即:人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动。其实,痛苦与无聊说到底就是一种感觉。正像弥尔顿300多年前说的“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成天堂,抑或将天堂变成地狱”一样,我们都知道拿破仑的成功,可是他却说:“在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聋又哑的人,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可见思想和感觉的差异,其结果会有多大的差距。实际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称,重要的是用什么来做这称的“砣”,你用失衡的心态来看事物,就会越想越抑郁、越来越纠结。你用积极的思想和思维来想问题,就会越想越亮堂、越想越有劲。从王琦受伤致残本身看,无疑对王琦是一次人生的重大打击,可王琦在经受各种困难考验和迎难而上的同时,却能更多地看到命运为自己新打开的一扇窗,这既是王琦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也为我们滋养心境留下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如今,已经从一名伤残士兵成长为军队专业技术八级、主治医师的王琦,他在热诚为老干部、老英雄们服务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在他的全力协调下,福利厂盲人定期体检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全市先后增铺了70多公里的盲道和1200多条坡道。他还针对青少年假性近视增多的实际,用针灸结合按摩的办法为贫困家庭开设了免费治疗班,先后有150多人在他的治疗下得到痊愈。他义务为无业盲人开办了按摩培训班,定期传授推拿按摩和针灸技术,有20余人已在他的帮带下得到就业。他在注重医疗实践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医学理论的研究探索,先后有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还有一项医疗技术发明正在申请国家的专利。他先后被总部和军区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他写的长篇纪实文学《太阳永驻》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奖”和第八届全军文艺新作品二等奖。王琦还是吉林省预防医学保健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吉林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和长春市残联理事。作为长春市盲人协会的主席,王琦最近正在筹划和设计“十二五”时期长春市盲人工作的规划和打算。今年9月,王琦还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中国针灸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了针灸领域渐被关注的一个新人。
可以说,王琦是成功的,他不仅是一个有成就的盲人,更是一个令人敬重的英雄和有作为的军医。我们应该祝贺王琦,为他充实的精神和多彩的人生,送上我们由衷的钦佩。
(本版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