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丝ed2k:图文:看看他人怎样关爱阵亡将士 再看看我们的奸商如何对待红军烈士? - 老山之恋的日志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7:47:03
 

图文:看看他人怎样关爱阵亡将士

再看看我们的奸商如何对待红军烈士?

老山之恋

 

一个国家需要灵魂,一个民族需要精神,一个人需要心的故乡。一个国家怎样尊重和荣耀为她做出牺牲的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国民怎样对待自己国家的问题。

美国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很有一套,其中花费巨资修建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和战争纪念碑,在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隆重纪念阵亡将士就是很灵的一招,确实能够因此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阵亡将士纪念日”是197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定在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假期仅次于圣诞节。每到“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一天,美国现役军人和老战士便排成长队前往墓地,鸣枪向阵亡将士致意,吹响军中熄灯号让死难将士安息。许多家庭在房子的外面悬挂国旗,许多人还抽时间到退伍军人公墓去走一走。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将士战死疆场之后,对于阵亡将士的死亡关怀,不仅包括优厚的抚恤金以确保阵亡军人的家人没有后顾之忧,庄重的军人葬礼也可使死亡将士的家属得到宽慰和荣耀,同时也会极大地提升一个国家的军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自我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处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作为墓地的本来含义,而成为美国军人的荣耀与地位的象征,也是最能触摸到美军灵魂深处的地方。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阵亡将士规模最大的建筑是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国防部即五角大楼就紧邻阿灵顿国家公墓。阿灵顿国家公墓是一个人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和电影里看到的地方。《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瑞恩战后来到一望无边的白色十字架的墓地,把勋章放在救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友墓前,画面感人至深,过目难忘。如今的阿灵顿公墓已扩大至近1100英亩(相当于中国的6500多亩),这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建筑,周围环绕着无数排小型的白色墓碑,每年公来这里参观的就有400多万人。阿灵顿公墓里安葬着七代烈士,美国最伟大的军旅英雄都葬在阿灵顿公墓,但也有几十万的普通士兵安葬在这里,包括数百位自“911”恐怖袭击后在喀布尔、坎大哈、巴格达和拉马迪等地阵亡的士兵,他们坟茔上的青草依然新绿,他们的墓碑上或墓碑前覆盖或摆放着怀念的词句、鲜花和美国国旗。

阵亡将士的荣誉归葬地

阿灵顿国家公墓是美国军人的荣誉归葬地,只有为国家战死疆场的军人才有权安息于此,而官阶即使高至总统也没有资格安葬于此,唯一的例外是肯尼迪兄弟,因为他们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被刺杀,因此也以一个战死士兵的身份入住阿灵顿。他们的墓碑都极为简朴。罗伯特·肯尼迪的墓碑只是一个不到两英尺高的白色十字架,与普通士兵的绝无二致。

尊重为国捐躯者的亡灵,给予每一个献身国家烈士平等的荣誉,是阿灵顿的宗旨。墓地的简介对公墓的使命是这样描述的:“在阿灵顿被祭奠的亡灵以服役他们的国家为共通,他(她)们中的每一位,无论军阶高低、身份职位;无论是功绩显赫的英雄、还是身份无法辨明的普通将士,亦或是曾为我们的武装力量做出贡献的女性,在此都享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象征荣誉的栖息地。”公墓规模宏大,一排排样式简单的白色墓碑一望无际,草坪翠绿,日夜有士兵按照严格礼仪巡守。最残酷的战争也不能泯灭每个人的独立个性和基本尊严,无论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都以军人的身份获得了民族的尊重与理解,这或许是一种独特的文明现象。

“无名烈士墓”是美国军人的圣地。由于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阵亡和失踪的士兵很多,美国国会和总统分别授权建立“无名烈士墓”,纪念那些无法核实身份的士兵。这里专门有仪仗队24小时守卫,美国陆军第三步兵团在此执行轮换哨岗的任务。身着深蓝色戎装,戴黑色军用墨镜,扛长枪的哨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点象征军方仪式中的最高致敬。夏季每半小时换一次岗,冬季每一小时换一次岗。在公墓的一座山丘上,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矗立着一组高约10米的6人青铜雕像。雕像取材于美联社战地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一张著名照片,记录了1945年2月1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士在最残酷的硫磺岛战役中,将一面被炮火撕碎的美国国旗插上阵地的那一时刻。照片荣获了普立策新闻奖。雕像人物形象逼真,完全按细节复制,只是国旗采用了一面巨大崭新的真的旗帜。雕像用铜100多吨,铜的青绿与海军绿有暗合之妙,而选用与硫磺岛黑色火山岩相似的瑞典花岗岩作为基座,也显现出雕塑作者弗利克斯·德沃尔登的创作心路。雕像的所有开支,均来自现役的、退役的、预备役的美国海军将士及其亲友们的捐款。据说雕像落成之后来此参观的人已逾1亿。黑色花岗岩基座上镌刻着一圈文字,细细读来得知,上面记下了从1776年独立战争至今美国参与过的所有战争的地点和年份,却无一字褒贬。细细体味,似乎来此凭吊的人们,并无人有意窥视或探究战争本身是否需要纪念,人们只知道需要纪念和缅怀的是战争中的牺牲者。

“上帝”的面前人人平等

为了显示“人人平等”的理念,将军与士兵的墓碑都采用统一的规格。公墓规模宏大,一排排样式简单的白色墓碑看似一望无际,草坪翠绿,日夜有士兵按照严格的礼仪巡守。阵亡将士的家属还有权利选择墓地的位置,哪怕只是个普通士兵,也会被准许安葬在某位将军墓地的一侧。

伊拉克战争之后,公墓当局专门辟出60号墓园区用以安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美国将士。60号墓园区位于公墓正中偏南,地势平坦开阔,堪称阿灵顿公墓的“风水宝地”。在60号墓园一侧,安葬着越战期间阵亡的一些美国士兵以及2000年在也门港口军舰被袭击事件中遇难的美国士兵,而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灵柩也距此地不远。

大部分阵亡将士的家属对阿灵顿公墓的环境和服务表示满意,最近在这里安葬的一名士兵信仰佛教,公墓当局为了尊重死者家属的意愿,还专门请来了和尚做法事。阿灵顿国家公墓无数的白色十字架,既代表了战争的光荣,也代表了战争的哀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悲伤地来到这里缅怀他们的亲人或所爱的人。在这里,没人知道战争需要纪念,还是需要纪念战争。但是不仅战死疆场的人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他们在天堂和人间寻求永恒,而且活着的人心灵也有一块缅怀和思念的故乡。

不知有死焉知有生

由于美军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制,军队高度职业化并且待遇丰厚,因此大部分军人特别是军官都是家庭中的中坚力量。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他们认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是相互的,军人为国家的利益战死沙场,国家理应代表人民从经济上和生活上抚恤军人家属。也就是说,当女人由妻子变为遗孀,小孩成为孤儿,除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外,他们理应免受其他方面的冲击,从现实的经济状况到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阵亡士兵的家属可得到以下金额的抚恤金:阵亡后数小时后即发放“阵亡补贴”10万美元;接着是价值25万美元的人寿保险(预计将来将达到40万美元);还有的人买了补充保险。根据退伍军人事务部的一项赔偿计划,阵亡将士的配偶直至死亡或再婚每月皆可得到948美元(如果有孩子,每个孩子另外可得到237美元),并且这笔钱根据每年的通胀率相应进行调整。此外,这些家庭可享受3年免费医疗保险,还有大笔的大学津贴。美国人并不相信金钱能抚平一切创伤,但他们认为“如果有一个军人家庭因为失去丈夫而导致贫穷,那将成为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现在再看看我们的奸商是如何对待红军烈士的。

四川省巴中市曾经是中国第二大革命苏区,巴中市的南龛烈士陵园是无数红军将士的安息之地。然而在2009年6月6日上午,巴中市巴州区民政局有关人员在未向烈士亲属作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贸然动土施工将百余座烈士墓毁之殆尽,部分骨灰盒朽烂,骨灰散落一地,现场一片狼藉。6月6日晚天降大雨,大部分烈士遗骨浸泡在水中,6月7日,部分烈士亲属赶到现场见到现场惨况后悲愤万分……。烈士陵园之所以遭此毒手,是因为周边楼盘的房子卖不出去,对于革命先烈不仅没有一丝的敬畏之心,相反良心早已被铜臭熏黑的这些房产开发奸商,竟然因此降罪于烈士陵园!竟然如此野蛮地将红军烈士的尸骨肆意践踏!!!

 

看看他人怎样关爱阵亡将士,再看看我们的奸商如何对待红军烈士,联想到不久之前的09年12月下旬《东南商报》登载的《你的阵地你的连漫漫思念寄哪里》一文中,就象一个多月之前长眠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的周强烈士冥冥之中终于盼来了为之祭奠和扫墓的亲人及战友一样,在为舒本江烈士为国捐躯30年后他的亲人终于找到烈士的长眠之地而感到欣慰之余,更为文中提及的由于过度伤心和流泪烈士妈妈失明之后又在儿子牺牲的11年后追寻儿子离去,且烈士的家乡还有10多个像舒本江烈士那样在云南为国捐躯的烈士不知葬于何处而感到心痛和酸楚,再联想到今年6月就已经实施了30年、被法律界称之为“古董法规”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早在两年前就向全国各级有关部门征求修改意见,但却不知何因至今迟迟不见出台?这其中让人感觉办事效率低下之外,是否还有不为人知的其他原因?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牺牲的将士们,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日子来纪念他们。”全国人大代表孔令人教授曾提出通过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设立“阵亡将士纪念日”并将其归入法定假日。孔令人教授说“自1840年以来,在中华民族为反抗外敌入侵而进行的历次自卫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可以用千千万万来计数。”“这些为了民族的利益而血洒疆场的将士,理应受到全民族永远的尊敬和怀念。一个全国性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将会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但孔令人教授提出的这一建议至今都没有任何结果。

一个国家需要灵魂,一个民族需要精神,一个人需要心的故乡。一个国家怎样尊重和荣耀为她做出牺牲的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国民怎样对待自己国家的问题。如今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或类似的纪念日。如前苏联立法将6月22日定为“德国入侵苏联纪念日”,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仍继续保持了这一纪念日。没有昔日英烈们的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哪有今日共和国的国泰民安和平环境?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曾经说:“假设在一个国家里,那些牺牲生命、健康和幸福去保卫国家的勇士们,其地位反而不如大腹便便的商人,那么这个国家的××,就一点都不冤枉。” 现代作家郁达夫烈士生前在悼念鲁迅的一篇文章里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