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高分名字:求学栖身礼堂内 奋飞起步摇篮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03:40
求学栖身礼堂内 奋飞起步摇篮中

一九七八年九月,作为文革后首次面向全县招收的高中两个重点班成员之一,有幸成为南中学子,而且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届学生。虽然时间过去三十多载,可当年礼堂中的宿舍生活却是永生难忘的,一眨眼仿佛就在昨天。

记忆中的礼堂,迎南中校门而建,坐北朝南背靠郁青楼,虽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当时仍属宏伟壮观、宽敞明亮之列,召开师生大会时至少能容纳1000人以上。据以前校友介绍,文革前那里曾是他们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场所,很多同学的才艺在此得以展示、潜能得到发挥,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一九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当时的县革委会立即做出决定,从七八年秋季开始,恢复南中面向全县初中招收高一新生政策,开办文革后首届高中重点班。在填报志愿的前提下,两个重点班录取新生120人,编为1班和2班,其中农村学生23人,另有3、4、5、6四个普通班。

在那百废待兴的年代,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刚刚恢复,根本来不及安排学生住宿问题,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学生只得投亲靠友到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暂住。我就曾经在五里轮窑厂住了一个星期、马山嘴钢铁厂住了两个月。后来在农村学生和家长的一再要求下,也为了更好地把同学们集中起来上晚自习,学校领导经多方努力,在大礼堂西大门内,用课桌架起一道挡风墙,外用芦席围遮,找来十余张破旧双人床,拉上两盏白炽灯。就这样一个简易的学生宿舍装修完成,并向我们二十来人免费提供住宿。有了宿舍,对于我们来说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家长不再整日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不用起早摸黑地奔波于学校和暂住地之间,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在教室里上早晚自习,而且还有老师辅导。真是如鱼得水,干劲倍增。在这简易的宿舍里,我们熬过了冰天雪地的寒冬,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到高二时,学校为我们在东二楼的后面靠近市桥河的平房里安排了两个学生宿舍,新招收的高一学生也住进来了,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自不必说了。

礼堂中的学生宿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今天的学子们是无法理解也无法想象的。可那段生活却深深地烙在我们这些曾经生活在那里的学子心中,可以说它影响并塑造了我们的心灵和人生观。三十多年来,我们都亲切的称它为人生起步的摇篮。

摇篮里的生活是艰苦的。那时国家刚刚拨乱反正,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温饱线上挣扎,为了送孩子进县城读书,已经将家中的油坛盐罐全部倒出来了,孩子的生活补给只得靠实物。背米带菜来上学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也是每周必须完成的基本功课。为了节省车费,不少同学经常步行于县城和家庭之间,往返一次远的达上百里之遥。一根萝卜条一顿饭,一瓶咸菜一星期,一坛豆腐乳吃上一、两个月,吃完了还得把坛子背回家,因为下次还要用。早晨起床从来没有用过热水洗脸,晚上冲一瓶开水既要解渴又要洗脸和泡脚.家中带不全盖被和垫被的只得两两合床而卧共同御寒。

物质生活虽然十分艰苦,可学习生活是充实的。人人按时上课、专心听讲,个个准时参加早、晚自习,即使没有老师上堂辅导也从没有人偷过懒,更没有人缺过课。尽管大众电影院离学校只一步之遥,而且每张票只售一角钱,可是谁也没有跨进过电影院大门一步。大家心里再清楚明白不过,要想跳出“农门”面前只有一条路——挤上独木桥。

互帮互助是这个摇篮里的传统美德:一人带的菜不够时大家周济着吃,哪天饭票吃完了他人借着来用,有人发烧生病时,大家都来问寒问暖帮着送医买药。比学赶超更是这个摇篮的品质风貌:谁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大家都来共同探讨,为了一个观点往往各抒已见,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获得共同提高。相互间从不攀吃喝穿戴,只会比刻苦用功。从不争风光虚名,总是赶成绩位次。

小小宿舍,是农村孩子栖身求学的场所,更是莘莘学子振翅奋飞的摇篮。在这个摇篮里,一道道难关被攻克,一个个信心在树立,一点点希望在放飞。从那里飞出了徐州师大的博导郑**,飞出了河海大学博导王**,飞出了奋战在县内、省内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才。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时常回想起摇篮里的那段美好时光。在喜迎母校七十华诞的日子里,每个学子的脑海中都会有无数个难忘瞬间在回放。师恩情重,手足情深自有雄才大略者述著笔端,我乃凡夫俗子仅以这朵小小的浪花祝福母校蒸蒸日上,祝愿恩师幸福安康。

               80届毕业生  一粒凡尘

              2008-10-18于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