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斯特t3怎么样:老参谋:“闪击英雄”——古德里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30:20

老参谋:“闪击英雄”——古德里安   

2008-10-31 09:39:04|  分类: 大胜人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编者按 这篇“闪击英雄——古德里安”的文章是我在1999年5月时躺在病床上写的文章,那是我当年研究各国指挥官的课题之一。当然,这篇文章至今在互联网仍有活力。本文正是我反过来从互联网找到的。虽然今天互联网上已经有了许多类似的文章,但我却自豪地说,当年这篇文章可是中文互联网上的第一篇专门撰写古德里安的文章。——老参谋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

  红军装甲兵少校老参谋

  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大帝说:“经验如不加以总结、整理,也不打算运用,几乎是毫无价值的。”这是位当年令拿破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德国皇帝。当拿破仑在他的坟墓前,面对一大群元帅和将军,挥着马鞭指着灵碑说:“如果他还活着,我们现在就站不在这儿了。”

  古德里安将军就是令40年代令东西方各国军人闻虎色变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只是因为命运的安排,他未能成就纳粹的一番事业,但他的闪击战思想,亦称闪电战理论,无论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都是现代或未来陆军指挥官所应必读教材。

  古德里安将军著述有《一个士兵的回忆》和《坦克——前进!》。其中《坦克——前进!》一书详细记录了他的坦克作战思想,成为当代军人案头必读之书。至今,无论是前苏联军队的“闪击战”,还是今天美国军队的“空地联合作战”,甚至中国军队的战区战略战役理论,无不带有“坦克——前进”的理论痕迹。古德里安将军不仅是德国装甲兵之父,而且从客观上讲是世界装甲兵之父,因为,正是他的作战实践,才改变了世界各国对装甲兵的认识,才使军事统帅们真正认识到速度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他指挥作战紧密结合实际,敢于以身谏言,多次受到希特勒的排斥与打击。亦成为他战后免于受战犯起诉的理由之一。

  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他代表着什么一方的利益,作为军人,古德里安将军是值得当代军人,尤其是中国军人的尊敬的。中国是非常需要中国的“古德里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保卫祖国,捍卫领土完整的神圣职责的。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生于1888年,卒于1954年),纳粹德国陆军上将。出身于德国军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通信兵、步兵和骑兵部队任职,后任德军摩托化部队总监部参谋长、装甲兵部总监,德军第2装甲师师长、军长、集群司令、坦克兵总监、陆军参谋长等职。

当德军最初成立两个装甲师时,古德里安便就任其中第2装甲师师长,在当时装备简陋,训练手段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他甚至使用自行车和摩托车模拟坦克等装甲目标组织部队训练。他贯彻的最初思想是:按照今天的木桶原理,装甲部队要有突击力,就必须拥有相同的机动力,部队的最终机动力的代表不是最快的坦克,而是所有兵种中最慢的兵种部分队。他积极运用骑兵作战原则,将骑兵作战的思想成功地植入装甲兵作战理论中。这亦是今日美军仍不放弃“装甲骑兵作战理论”的一个理由。

  1940年5月10日,充当希特勒闪击西欧第一梯队的德军第19装甲军,按照“史里芬计划”的修订版——曼斯坦因计划,以法国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三天之内即突破“一个充满恐怖的地方”的阿登山区,推进到马斯河。法国统帅甘末林将军一愁莫展,面对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和混乱的战场形势,他实在是拿不出象样的预备队。此时,法军将领仍未从一战时的速度观念中跳出来,认为德军没有一周时间的作战准备是不能突破马斯河的,而且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可以牵制一段时间。然而,德军依靠赶上来的步兵部队围歼马奇诺防线之法军,快速部队却马不停蹄地强渡了马斯河,紧接着,置身后数十万敌军于不顾,快速向英吉利海峡挺进,企图将英法军主力合围在法北平原或比利时境内。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军事学术史,机械化战争理论是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当年,富勒和戴高乐提出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在英法被冷落时,古德里安却潜心研究他们的理论,潜心研究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在希特勒的大力支持下,古德里安仅用几年就超过他同龄的许多军官,协助德国它悄悄地武装了自己的军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创立了今天带有“空地一体协同作战”基础的“闪击战”理论。

  德军装甲部队成立之初,能真正认识到它的威力的人寥寥无几,许多人不相信它的突击力。古德里安却认为,装甲兵将给作战史上通行的“机动”和“速度”原则上插上翅膀,他强调,快速机动是装甲兵的灵魂,在侵略波兰的战争中,他乘一辆装甲指挥车,指挥他的装甲部队高速度地向前突击,仅三天就切断了波兰走廊,以伤亡850人的代价围歼了波军的4个师,使闪击战理论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而呆板的波兰骑兵面对德军强大的装甲集群,以为以战士的勇猛和疯狂的冲击即可战胜这些庞然大物,于是就犹如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之战中,对付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一般,一队队、一群群地在德军坦克疯狂扫射下,战死在包围圈里。波军的失利令世界震惊。当斯大林大元帅得知这一消息时,便果断命令迅速组建20个机械化军,但已为时太晚。苏联已成为德国人的最终猎物。

  纳粹德国闪击西欧的大胆计划在曼斯坦因手下出笼,古德里安成为这个计划的坚决支持者和实践者。他在战前举行的每一次演习中,都贯穿着装甲兵快速机动的原则,为以后的实战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实现由平时到战时的顺利转变奠定了坚强的基础。当第19装甲军突过阿登山区进抵马斯河时,古德里安决定利用法军的保守,立即渡河作战,因时间紧迫,参谋人员来不及制定作战计划,他便命令从档案中取出战役前举行的一次模拟渡河演习计划,只把上面的攻击发起时间一改,便成了强渡马斯河的作战计划。

      

古德里安的高速进军,不仅打得他的敌人措手不及,一败涂地,就连德军的最高统帅部也不敢相信装甲兵有如此强大的冲击力,在德装甲部队翼侧无法得到其他军队的保护下,担心是英法设置的诱敌“陷阱”,于是急令他停止前进,等待主力到达。古德里安接到这个命令后,异常恼火,反驳道:“现在通往英吉利海峡的道路畅通无阻,如果停止前进,就会丧失奇袭的作用,前功尽弃,所以我既不愿意接受,也不能接受这个命令!”他以辞职相要挟,终于获准作进一步的“威力搜索”。就如同巴顿将军一样,前进,前进,直到烧干油箱里的最后一滴油。古德里安的部队在“威力搜索”的名义下,不断进攻,反而使英法军队的混乱局面雪上加霜。一队队英国和法国的先进坦克被数量多但性能落后的德军坦克击毁或俘虏,一群群英法军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德军战俘营。残余的30余万英、法、比利时等国的军队在英国空军的顽强掩护下,依靠寸土必争的勇气和帝国军人的勇敢,以血肉之躯阻挡着德国的装甲洪流。其中,戴高乐上校指挥在装甲旅亦在其中淹没了。

  古德里安抓住统帅部这个模糊命令,指挥部队迅速挺进。为了不让上司再阻拦他的进攻速度,他命令部队放弃无线电通信,只用有线电话同他联络。5月19日至23日,他指挥部队连续强渡索姆河,攻占了亚眠重镇,进抵距敦刻尔克约25公里的地域,封锁了布伦、加莱。此时,40万英法联军被压缩在敦刻尔克狭小地区,前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古德里安如虎似狼的装甲部队。

  正当古德里安这位装甲怪杰踌躇满志地认为,只要继续进攻,歼灭包围圈内敌人便如探囊取物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以地形不利(沼泽地)和敌军抵抗顽强等理由,害怕他亲手驯养的骄子——装甲部队受损失,亲自下达了让他再次停止进攻的命令。古德里安将军只得勒住部队,望着包围圈内的敌人长叹。三天后,当他被允许恢复进攻时,数十万英法联军已成功地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撤到了英国本土。战后,身在战俘营里的古德里安仍对希特勒那个“拆断他装甲部队挺进矛头”的命令耿耿于怀:“俘获(英国远征军)大好机会却给希特勒的神经质弄糟了。”

在入侵苏联的“台风战役”中,古德里安将军在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序列中,担任第2装甲集群司令,在1941年6月22日到41年初的时间内,他指挥的装甲兵协助德军主力,一路长驱直下,先占斯摩棱克,围歼苏军西方面军主力,迫使斯大林亲自下令枪毙苏军当时最有才华的将军——巴甫洛夫大将及其他方面军领导人,再攻基辅,创造德军认为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基辅会战”,全歼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70余万人,苏军数十名将军牺牲或被俘。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夺占苏联西部大部分领土,迫使苏军节节败退,只是由于希特勒的顽固不化和目光短浅,一再失去有利战机,不断丧失夺占莫斯科的良机。而且,由于有朱可夫这样与他有相同作战思想的苏联英雄,使他的作战意图总是难以实现。在后来的德军称谓的“东方作战”中,他率领的德国装甲兵仅仅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起着“消防队”的作用,却不能改变最终战败的事实。

  古德里安将军对人类作战思想的伟大功绩在于:他据此作出必要的结论,以改进装甲兵的编制、战斗训练和组织指挥。而且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德国作战思想,“进攻愈猛烈,伤亡愈小”(弗里德里希大帝语)

  下期预告:洗涮百年耻辱的中国军人——彭大将军!这决不是以往其他网友撰写类似文章的重复,是一个异常崇拜彭老总的当代中国军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