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牌轮胎有国产的吗:(2430)尼玛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8:45:07
尼玛县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为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总面积72499.41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3年)。辖1个镇、13个乡,83个行政村。
中文名称:尼玛县
外文名称:Nima
所属地区:中国那曲地区
电话区号:0896
邮政区码:853200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
面积:72499.41平方公里
人口:4万人(2003年)
著名景点:当惹雍错达果雪山象雄王国遗址
目录
基本概况走进尼玛尼玛县情自然地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尼玛县双湖特别区
经济概况教育医疗交通概况节庆活动旅游景观民俗文化姓氏
地方特产
基本概况走进尼玛尼玛县情自然地理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尼玛县双湖特别区
经济概况教育医疗
交通概况节庆活动旅游景观民俗文化姓氏
地方特产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尼玛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尼玛县于1983年10月8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县人民政府驻尼玛镇。位于西藏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面积15万平方公里,2009年底总人口为27375人(其中牧业人口26141人)。全县拥有草场总面积为1.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1亿亩,草场承包面积为7756.09万亩,辖1个镇、13个乡,77个行政村。
邮编:853200。代码:542430。区号:0896。拼音:Nima Xian。
尼玛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其特点为空气稀薄、降雨量少、日照充足、气温低、多风雪,年降水量为150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风、雪、旱灾。
尼玛县经济以牧业为主,特产品为扬名中外的喀什米亚尔山羊绒。农业仅在县境南部零星种植青稞、油菜、无根,其余地区均为纯牧业区。主要饲养牦牛、山羊、绵羊等。手工业以加工卡垫和金银手饰品为主。
编辑本段走进尼玛
尼玛县国土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草场总面积为1.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1亿亩,草场承包面积为7756.09万亩,县辖13个乡1个镇77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6029户27375人(其中牧业人口26141人)。截至2008年底全县总牲畜达117.28万头(只、匹),其中牛90917头,绵羊636159只,山羊437850只,马7926匹,是一个牲畜超百万头(只、匹)的甲级牧业大县。[1]
尼玛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那曲地区牧业大县之一,畜产品资源极为雄厚,尤以山羊绒更具特色,畅销区内外,出口国外。尼玛县是国家级羌塘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玛依雪山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而珍贵,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雪豹、黑颈鹤、棕熊、雪鸡、藏原羚、岩羊、盘羊、斑头雁、灰鸭、黄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20余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被喻为“天然的野生动物园”;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特别是锂矿、砂金、盐碱等矿产资源,易开采,成本低。尼玛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以及著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措、荣玛温泉,还有远近文明的古象雄国遗址、嘉林岩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佛教信徒慕名前往。尼玛县水产、风能、太阳能、藏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藏绒王的原料就产自平均海拔4800米的尼玛县。
尼玛县过去的16年,是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各项政策全面落实的16年,是尼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最快、也是尼玛县农牧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生活明显改善的16年。16年来,尼玛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茁壮成长。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府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带领全县人民,按照区党委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解放思想,科学实干,攻坚克难,拼搏进取,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体化和市场化迈进,通过大力发展“4112”效益型牧业,努力引导农牧民发展“合同牧业、订单牧业、联营牧业、帮扶牧业”、大力推广白绒山羊养殖基地建设、科学合理地调整畜(种)群结构等多管齐下,不断巩固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科、文、卫、社会保障事业快速进步,民生事业得到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无私援助下,县委、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和小城镇建设步伐,极大地改善了尼玛县城镇面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
该县共有17所学校,其中小学15所,初中1所,幼儿园1所,小学在校生293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初中在校生1464 人,入学率达到96%。初级职业学校在校生180人,幼儿园入园孩子50人,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全县教师人数达到284人,其中,中学教师107人,小学教师159人,职校教师6人,幼儿园教师12人,顺利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为迎接2011年“国检”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村村通电视、通广播的目标已全面实现,县城有广播电视转播台1个,14个乡(镇)77个村(居)委会均建立有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站,中国海油建设的文化活动中心、县广电中心进一步丰富了尼玛县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县有医院16所,其中14个乡级卫生院,医务人员163人(其中乡级医生49人,村医务人员92人),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乡(镇)覆盖率达100%,优生优育、防疫接种工作有序进行,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卫生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牧区医疗乡村覆盖率为100%,农牧民参合率预计为99%,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身体健康也有了更大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农牧区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得到加强,社会保险覆盖面明显扩大,五项保险参保人数为2573人,参保率为100%。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事业得到巩固;工伤、失业、涉农商业等保险工作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保持了社会局势持续稳定,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尼玛县17年来的发展,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尼玛人民用善良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着生活、美化着生活的结果。今天的尼玛充满生机和活力,面貌焕然一新。一排排规划统一的临街商品房、整洁的道路、象征着美丽的达果雪山的中心广场映入眼帘,一个繁荣、创新、发展中的那曲西部草原新城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尼玛县注重传统畜牧业的转变,发展新特产业,不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不懈抓优势产业开发,以国家紧缺矿产资源接替和资源战略储备为根本出发点,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区内外大型矿业集团参与尼玛县的矿业开发,依靠科技进步,规范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取得新进展,壮大民族手工业,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通过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民族手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对现有民族手工业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水平,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以合资、民营、个体企业等多种形式发展民族手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出一条具有尼玛特色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旅游业,围绕壮大特色旅游业,努力拓宽多渠道旅游投资,加速旅游业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建设,加快形成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以线代点”的旅游景点开发;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的培训,积极推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特色旅游与专项旅游,以藏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旅游为主线,把蓝天、雪山、冰川、湖泊、草原、野生动物等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北风土人情结合起来;同时,把旅游业发展同促进扶贫帮困结合起来,引导农牧民参与旅游开发。通过有效整合“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要素,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树立旅游业发展大观念,通过开发旅游业来带动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努力把尼玛县打造为藏北草原连接区内外的一颗璀璨明珠。
编辑本段尼玛县情
尼玛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冈底斯山。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为主,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北部为幅员辽阔的“无人区”。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矿藏资源有金、硼砂、碱、盐、水晶石、铜、铁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牦牛、野驴,藏羚羊、黄羊、盘羊、熊、黑颈鹤等。
尼玛县经济以牧业为主。仅南部零星种植青稞、油菜、无根,其余地区均为纯牧业区。主要饲养牦牛、山羊、绵羊等。手工业以加工卡垫和金银手饰品为主。
1951年前无公路。目前全县乡乡均通公路,黑(那曲)阿(狮泉河)公路贯穿县境,东达那曲与青藏公路相接,西到狮泉河与新藏公路相连。全县通车里程达5000公里。特产品为扬名中外的喀什米亚尔山羊绒。
境内湖泊众多,均为典型的高原封闭型湖泊。主要有当惹雍错、昂孜错、布若错、依布茶卡等,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其中布若错湖面海拔5158米。这里湖泊、雪山、蓝天融为一体,能使人领略到藏北高原天地苍穹的真正意境。
地方主要特色有
雪莲花
雪莲花生长在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雪山雪线附近,耐低温抗风寒,花像莲蓬座子,顶形似莲花,故得名雪莲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除寒化痰、壮阳补血、温暖子宫等功能。
雪 鸡
雪鸡鸡形目,雉科,鸟类,人们传说中美丽的凤凰就是雪鸡。雪鸡有四季更衣的本能,而且衣着华贵高雅,美丽无比,孔雀自愧不如、丹顶鹤望而却步。在公园里百鸟群聚中,它仿佛就是鸟类的王子。
金银饰品
金银器是西藏传统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金银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品,如镯子、戒指、项链、头饰、胸饰、刀鞘及鼻烟壶上的装饰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勺、筷、碗、盘等。有的以纯金、银制作,有的以金、银镶嵌、包裹。
尼玛县旅游资源丰富,达果雪山、当惹雍错不仅风光旖旎还有这神话般的传奇色彩,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象雄都城遗址静静的屹立,等待着人们看透历史的沧桑……无人区粗犷苍凉的大自然原貌,处处充满着荒漠的悲壮之美。达果雪山位于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境内,是古象雄部落的神山之一,也是藏区4大雪山之一。山势巍峨雄伟,千姿百态。峰顶银色的冰雪闪着光芒,直插云端。达果和当惹都系象雄语,在达果山洞和当惹湖边,还有许多天生奇物,如神密岩洞、天然石锣等等,藏北牧人极信其法力灵验,每年到这里转山转湖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
在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在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
在有“藏北的太阳”之称的尼玛县北部的绒玛区境内,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温泉,终年热气不散,泡此温泉不但对关节炎、皮肤病有显著疗效,而且那里风光独特,景色奇丽又有远古时期的岩画可观赏 ,一举两得,凡到西藏泡温泉的旅游者都非去不可。
双湖无人区自然风光绮丽,蓝天和大地的色彩对比强烈,空气清新,空气透明度高,因此一切看起来都很清晰,往往在距离上给人以错觉。这里的美是一种粗犷的美,既原始又自然。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尼玛县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冈底斯山。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为主,全县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北部为幅员辽阔的“无人区”。
尼玛县境内主要山峰有藏色岗日、江爱达日那、角木日、岗日伯鲁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藏色岗日,海拔6460米。还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冈底斯山。   尼玛县
境内湖泊众多,均为典型的高原封闭型湖泊。主要有当惹雍错、昂孜错、布若错、依布茶卡等,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其中布若错湖面海拔5158米。这里湖泊、雪山、蓝天融为一体,能使人领略到藏北高原天地苍穹的真正意境。
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位于西藏自治区藏北高原中部,色林错西边。又称当热错、唐古拉攸穆错、唐古拉湖。海面海拔4535米,面积835 平方千米。300万年前形成湖泊。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南北长约80余千米。
昂孜错 昂孜错,位于拉萨西北460公里,尼玛县境内。面积84,000公顷,海拔4,535米。是一个大型咸水湖和毗邻的微咸水沼泽,水源来自周围山峰的径流和邻近地区更小湖泊的出水。
玛尔果茶卡湖 玛尔果茶卡湖亦称“萨尔罗嘎措”,意为“红废墟盐湖”。   尼玛县
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830米,面积80平方公里。系盐湖。
玛尔盖茶卡湖 玛尔盖茶卡湖亦称“绥加措”。曾称“亦基台措”、“约基台措”和“希妙尼斯湖”(均为外来语),意为“红沟坎盐湖”。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785米,面积80平方公里。系盐湖。
马尔下措 马尔下措亦称“马而下措”,意为“红脸湖”。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海拔4694米,面积68平方公里。属咸水湖。
尼玛县矿藏资源有金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尼玛,藏语意为“太阳”。
原属纳仓部落。17世纪末归西藏噶厦管辖。1886年噶厦设申扎宗。1976年前现尼玛县所属地为申扎县管辖。1976年12月24日,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建立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为申扎县办事机构。1979年1月正式建立县级建制的文部办事处。1983年8月1日正式成立尼玛县,隶属那曲地区。   尼玛县
注,《政区大典》:1977年析申扎县所辖6区、1公社,成立文部办事处、双湖办事处,那曲地区派出机构。1983年班戈县也划出部分地,合并成立尼玛县。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2011年,下辖1个副县级特别区、1个镇、13个乡、7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尼玛,距行政公署740千米。
尼玛县(15张)
尼玛镇 (Nima Zhen)是尼玛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尼玛县中部。
文部乡
(Wenbu Xiang) 1962年建文部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为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来文部乡和当穷美玛乡合并建现在的文部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文部,距县政府95千米。面积3730平方千米,人口0.15万。辖青龙、协龙、奶姆、姆加4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种植蔬菜和青稞等,牧养牦牛、山羊、绵羊等。
中仓乡
(Zhongcang Xiang) 1962年建中仓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中仓乡和当穷多玛乡合并建现在的中仓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府驻南木来,距县政府212千米。面积0.9万平方千米,人口0.19万。辖功玛、波康巴、下龙、曲玛、那来、达古、日玛、下鲁、索俄布9个村委会。
卓瓦乡
(Zhuowa Xiang) 1962年建卓瓦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卓瓦乡、曲查日乡和玛夏乡第一村合并建现在的卓瓦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多热,距县政府152千米。面积1050平方千米,人口0.14万。辖那果党、本古卡、宗吉切、措才那、折如欠、那洛强、曲查日7个村委会。
卓尼乡
(Zhuoni Xiang) 1962年建卓尼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卓尼乡和玛夏乡的4个村合并建现在的卓尼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格玛,距县政府137千米。面积750平方千米,人口0.14万。辖松多、格玛、来扎、卡果、多尼、本前、措索7个村委会。
阿索乡 (Asuo Xiang) 1962年建阿索乡,1973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阿索乡、强玛乡合并建现在的阿索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府驻良的五玛多则,距县政府140千米。面积8570平方千米,人口0.13万。辖夏古、穷前、达吾查本、曲森4个村委会。
吉瓦乡 (Jiwa Xiang) 1962年建吉瓦乡,1973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吉瓦乡、卓巴乡和玛尔夏乡的2个村合并建现在的吉瓦乡。位于县境南部边缘,乡政府吉嘎,距县政府200千米。面积4150平方千米,人口0.13万。辖日卡、左领、色来、论康、聂达、卡之、玛来7个村委会。
甲谷乡 (Jiagu Xiang) 1962年建甲谷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甲谷乡、之姆乡和邱措乡的第三村合并建现在的甲谷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曲美雄。面积850平方千米,人口0.14万。辖别高查、甲谷、东同、曲美、卓下、古姆、吉松7个村委会。
俄久乡
(Ejiu Xiang) 1963年建俄久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俄久乡、美玛乡和俄久多玛乡合并建现在的俄久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北面地,距县政府70千米。面积7530平方千米,人口0.18万。辖俄久雄。欧嘎、中美、雄切姆4个村委会。
荣玛乡 (Rongma Xiang) 1988年建荣玛乡。距县政府210千米。面积1980平方千米,人口0.05万。辖藏曲、吉领加东2个村委会。
达果乡
(Daguo Xiang) 1963年建达果乡,1971年改公社,1980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达果乡、都鸡乡的部分村合并建新的的达果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直部,距县政府184千米。面积880平方千米,人口0.12万。辖桑吉、曲措、色西3个村委会。
申亚乡
(Shengya Xiang) 1962年建申亚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申亚乡、巴下乡和卓瓦乡的第三村合并建现在的申亚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新本那游,距县政府132千米。面积450平方千米,人口0.14万。辖嘎青、申刚、色古、格尔玛、加龙、扎木索、白尔巴7个村委会。
军仓乡
(Juncang Xiang) 1963年建军仓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军仓乡和邱措多玛乡合并建现在的军仓乡。位于县境南部边缘,乡府驻掘玛木,距县政府233千米。面积4218平方千米,人口0.13万。辖玛嘎姆、论玛那布、尼玛龙、刹来、待草5个村委会。
来多乡
(Laiduo Xiang) 1962年建来多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来多乡和南来多乡合并建现在的来多乡。位于县境南部,乡府驻东则,距县政府242千米。面积5000平方千米,人口0.15万。辖行达、托那、多康巴、吾古、东则、西那强6个村委会。 尼玛县双湖特别区
双湖特别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西北部。其前身是双湖办事处,它是为开发藏北“无人区”于1976年新建的行政区域。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居住极度分散的副县级特别区。总面积10万平方千米(含申扎县面积)。总人口8000余人,辖2个区,4个乡,19个村委会。
双湖特别区(副县级)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面积116637.18平方千米,人口0.97万人。辖1个镇、6个乡:措折罗玛镇、措折强玛乡、协德乡、多玛乡、巴岭乡、雅曲乡、嘎措乡,32个行政村。驻索嘎鲁玛。
措折罗玛镇
(Cuozheluoma Zhen)位于那曲县至尼玛县公路旁,距双湖特别区机关210千米。辖8个村委会,有2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查辖村。人口2582人,为纯牧业、纯藏族居住区。经济以牧业为主。
措折强玛乡
(Cuozheqiangma Xiang)
协德乡
(Xiede Xiang)
雅曲乡
(Yaqu Xiang)
巴岭乡
(Baling Xiang) 1962年建巴岭乡,1969年复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乡府驻面向论玛,距县政府412千米。面积1.2万平方千米,人口0.1万。辖莎交木、亚姆、吉荣、达淮4个村委会。为游牧乡,各村无固定地名。
多玛乡
(Duoma Xiang) 1962年建多玛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乡府驻桑根措吉了,距县政府310千米。面积1.2万平方千米,人口0.13万。辖辖恰欧、其间、空、木地、嘎尔5个村委会。
嘎措乡
(Gacuo Xiang) 1962年建嘎措乡,1971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乡府驻扎玉那布,距县政府268千米。面积1.4万平方千米,人口0.05万。辖威扔、阿自向琼2个村委会。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尼玛县经济以牧业为主。仅南部零星种植青稞、油菜、无根,其余地区均为纯牧业区。主要饲养牦牛、山羊、绵羊等。 手工业以加工卡垫和金银手饰品为主。
那曲地区合理调整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2010年,那曲地区尼玛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4369.62元。
编辑本段教育医疗
全县共有17所学校,其中小学15所,初中1所,幼儿园1所,小学在校生293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初中在校生1464 人,入学率达到96%。初级职业学校在校生180人,幼儿园入园孩子50人,教师队伍不断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全县教师人数达到284人,其中,中学教师107人,小学教师159人,职校教师6人,幼儿园教师12人,顺利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
全县有医院16所,其中14个乡级卫生院,医务人员163人(其中乡级医生49人,村医务人员92人),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乡(镇)覆盖率达100%,优生优育、防疫接种工作有序进行,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卫生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牧区医疗乡村覆盖率为100%,农牧民参合率预计为99%,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编辑本段交通概况
尼玛县境内在1951年前无公路。目前全县乡乡均通公路,黑(那曲)阿(狮泉河)公路贯穿县境。?
境内主要干线公路:   尼玛县
区道301线(安狮公路)由安多经尼玛县、洞措、改则、革吉至狮泉河镇,全长1338公里,其中洞措、改则、革吉至狮泉河镇的633公里为“国狮公路”的西段。
1980年安狮公路建成通车;长期以来未投入资金进行整治改造,但四季能基本通车。该路段为砂石路面,等外公路。
区道205线全线基本为自然路,能保持季节性通车,由那曲地区尼玛县至日喀则与那曲交界的桑桑镇,全长512公里,途径尼玛县、当若雍措湖、甲果乡、桑桑镇。全线平均海拔约4700米,多处于平原微丘区,地质状况十分复杂,公路大部分分布在唐古拉山脉下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岛状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是那曲地区与日喀则地区人员、物资输送的主要通道之一。
旅游交通
色林错不远就是黑阿公路,说是公路也就是车轮轧出来的很宽的土路。沿此路往西半天可到尼玛县。从北面出尼玛县城1公里后往西折,再往南折,走半天可到达当惹雍错,象雄王国的遗址就在湖东岸,汽车可以开到湖东的一个小村子。从此往南徒步16公里可到遗址。
编辑本段节庆活动
西藏的磕长头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尼玛县
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还有一种为原地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一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
还有一种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口诵六字真言。
编辑本段旅游景观
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是苯教徒心目中的神湖。   尼玛县
从尼玛县先向西南,大约8千米后转入向左的岔口,再向南约80千米,翻过一个5000多米的山口,便可以进入当惹雍错湖盆。
当惹雍错位于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它与当惹雍错相毗邻。实际上当穷错与当惹雍错是在同一个湖盆之内,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这正是当穷错名字的来历,藏语里当穷错即小的当惹雍错之意。据说此湖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湖东岸是连绵不断、屏风般矗立的褚红色山壁,它们清晰地记录了当惹雍错湖水一次次下降的历史。被湖水冲刷而成的阶梯从湖畔山顶一圈又一圈地一直环绕到湖滨。
从当穷错继续前行5千米左右就可以看到藏北最著名的神湖: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苯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
当惹雍错湖滨有一近百余户人家的小村落-文部乡。村里人多数半农半牧,在湖滨开了一些田地,种植青稞、土豆、油菜和小白菜等。在海拔4500余米的地方,居然还能种植这些作物,着实令人惊奇。这要归功于当地的湖区气候。
   尼玛县
达果雪山
尼玛县境内的达果雪山,传说是古象雄诸神的的聚集处,也是象雄地三百六十座山峰的主脉,达果雪山下的当惹雍又是藏区三大雍湖之一,被人们奉为神山圣湖。依附于此湖的湖仙名叫错门列吉旺姆切,她是一百八十条江河、一百八十个湖泊的主仙,这汪蓝色的大湖,形似一枚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清澈的溪流注入湖中,四边还有四口泉池,朝圣的香客必在泉中沐浴,据说可洗去疾病和罪孽。东边的当惹琼宗传说是古象雄国立木国王的王宫遗址,也是修持明咒的塔米太格大师的静修地,还是北藏伏经掘出地,在岩上有许多字母和掌印等天然痕迹。
达果和当惹都系象雄语,在达果山洞和当惹湖边,还有许多天生奇物,如神密岩洞、天然石锣等等,藏北牧人极信其法力灵验,常以“上部的岗底斯和玛旁雍湖,中部的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湖,下部的念青唐拉山和纳木错”相称,并列为西藏的三大名山圣湖,每年到这里转山转湖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
古象雄王国探秘
象雄王国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其兴起年月尚是一个谜。它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是为上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是为下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是中象雄。象雄王宫就建在当惹雍错湖边。   尼玛县
象雄王国与古代波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于象雄的原始宗教苯教曾作为吐蕃王的典籍,由于佛苯之争,现在已几乎荡然无存。据说在文部的一座寺庙里还保存着一部分由象雄文写就的苯教经
编辑本段民俗文化
姓氏
典,而且是用鹰嘴蘸血写成。但这是一般人无法看到的。
藏学是现今国际显学,而象雄学更是藏学中的一大热门。许多学者与其说对西藏感兴趣,还不如说是对象雄感兴趣。
当惹雍错位于一深陷的湖盆底部,从陡直的湖盆边缘下到盆底,迎面的是与当惹雍错毗邻的小湖当穷错。我们的向导介绍说,此湖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而此时近中午,湖显草绿色。藏语里当穷错即小的当惹雍错之意。其实,当穷错与当惹雍错同在一个湖盆之内,湖水未枯降以前本是同一湖泊。湖左侧连绵不断、屏风般削立的褚红色山壁则清晰地记录了当惹雍湖水一次次下跌的历史。被湖水冲刷而成的阶地如拥箍般一圈又是一圈,从湖洋山顶一直缠绕到湖滨。
那曲文部地区据说有一古代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苯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著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难怪今天有许多人煞费苦心仍找不到有关象雄文化遗址的蛛丝马迹,这也许正如一位作家所说"象雄是游牧民族。它不属于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据苯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
象雄信奉苯教。史载苯教的缔造者辛绕是象雄第一代王。穷宗地方达果山脉中段以西处,规模可观的遗址群背依达果雪山,西临当惹雍错,地势雄奇,富有王国都城之气势。遗址总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似一扼险而踞的大石堡山寨。由于临近大湖,遗址附近草场小气候特征明显,降水量多,牧草丰美,盛产优质的克什米尔小山羊,在这里时可发现藏北牧人的围帐。
穷宗距文部村约20公里,可由尼玛驱车到达。上述两地是否象雄之都尚需考证,但它们有一共同点,那就是都曾处于象雄强势范围之内。
编辑本段地方特产
金银器
金银器是西藏传统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金银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品,如镯子、戒指、项链、头饰、胸饰、刀鞘及鼻烟壶上的装饰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勺、筷、碗、盘等。有的以纯金、银制作,有的以金、银镶嵌、包裹。 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在金银器上做出各种图案,玲珑剔透,精致细腻,龙凤虎狮,维妙维肖。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尼玛县(15张)

词条图片(8张)

参考资料 1
走进尼玛资料  
http://nimaxian.com/zoujing.asp
开放分类:地理,西藏,地域,行政区划,县区
我来完善 “尼玛县”相关词条:
那曲镇安多县那曲县改则县巴青县措勤县网络新词
那曲镇安多县那曲县改则县巴青县措勤县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