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甸房屋出租:长篇纪实文学连载:《往事如烟》之十三 喻明殿(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42:28

《往事如烟》之十三  喻明殿

大家对电影:(冰山上来客)都很熟悉吧!边防战士为了全国人民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爬冰卧雪战斗在空气稀薄的边防线上,时刻警惕敌人的进犯、偷袭、潜入。在我们阿勒泰第三矿务局一矿也活跃着一批这样的警卫战士,他们就是薛崇德(山东人、现在燕郊)、秦顶发(广西人)、胡得厚(安徵人、现在乌鲁木齐)、陈诗正、隋玉文、黄复成、丁有义、张满仓、韩世英等二十多人,他们有三大任务:一:保护矿产品库,因为我们开采的矿产品是国际上急需的战略物资——铍;二:保卫炸药库;三:维护矿区治安。

薛崇德是矿业学校毕业,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身高约1.76米,在当时算是大个子了,体重约130斤,二十三岁的年龄,是一个年轻英俊、扑实能干、工作踏实的小伙子,他被任命为保卫股秘书,实际上的掌权人。产品库、炸药库座落在人迹罕至的高山顶上,每班二人值班,每天上班要爬山40分钟才能到,天气正常时还能按时下班,碰上大雪天二个小时都爬不上去,下班的人只能等侍接班的人来了才能走。尽管高山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但总的来说夏天的日子还好过些,特别是到了9月以后,狂风暴雪是家常便饭,上班前带的饭都冻成冰疙瘩,他们就揣在皮大衣内保温,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吃。天气特别冷时能达到零下40多度,脚上穿着皮袜子外套毡简、身穿小棉袄外套皮大衣、皮帽子、皮手套等全付武装还冻的发抖,手、脚冷得跟猫咬的一样痛,那个滋味只有身临其境才有亲身体会。薛祟德负责户口、文秘等内勤工作,但是当时要求一专多能还要参加巡逻,查岗,如有人病了,请假了还要打替班,所以也是一个辛苦的人

1964年4月,阿勒泰地区开始春暖解冻,那个地方挺怪,化冻先从底部开始融化,平地一米多厚的积雪,表层很硬,可是脚一踩上去扑通就陷进雪里能到大腿或者腰部,走路是相当费劲。

这个时候,一、二矿段大多数人在拆铁轨、搬运物资,少部分人仍在拣矿石,三、四、五矿段陆续往矿部集中,我们那时年轻世事不懂叫干啥就干啥,但私下议论估计单位要下马,人要调走了,调到什么单位谁也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因为国家不仅已经将欠苏联的外债偿还完毕,而且国内我们生产的这种产品已经能满足需要,所以将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了收缩。由此,我们都在等待国家的安排。

后来才知道,当时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点原子弹的指示,1964年4月初,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连续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关于成立新疆矿务局有关机构建制、厂矿建设、采矿、冶炼、设备供应、生活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一系列问题,并形成决定,为了加强原子能工业的力量,决定收缩阿勒泰第三矿务局,把人员调入二机部,1964年4月20日由二机部、冶金部、公安部组成联合工作组,下发了“关于调矿山职工支援二机部座谈会纪要”,对原第三矿务局所属机关、厂矿、学校的所有人员的调走和留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排,薛崇德同志就参与了这项工作,对调入人员进行全面政审,因为二机部是搞原子能的,属于高度机密单位,那个年代对人在政治上要求特别严格,制订了四条标准:一:政治可靠;二:没有海外关系;三:家庭出身贫下中农;四:没有历史问题。每个人都查挡案,挑了又挑、拣了又拣,结果留下的人太多,冶金部不同意,第二次又降低了一点标准,总共调往伊犁新疆矿务局约1015人,全部安排在七三一矿。关于工资问题,调入二机部后,二机部在新疆没有工资标准,暂时仍按冶金部标准执行,待二机部标准制订出来再执行新标准,调入伊犁后66%的野外津帖没有了,考虑到工资降的太多,原则上凡是调去的职工每人升一级,由于种种原因,结果野外津帖取消了,一级也没长,二机部工资标准也没有制订,一直维持到1985年单位下马。其余人员成立了第三矿务局留守处,继续原来的工作。

记忆特别深的一个人名叫张君义、河北省邢台人,个子大约1.70米,体重约120斤,特别在于一根铁轨约150公斤,别人都是二个人抬着走,他每次都是一个人扛着走,还很轻松自如,就是这个人力气大的出奇,超出了正常人的范围。张君义平常脾气挺随和,是个象棋迷,往往下棋误了吃饭(单身在食堂吃饭)忘了上班,在下棋时脾气特别大,有些人别人下棋时总爱在旁支咀,支了红方支黑方,更有甚者不光动咀还要动手拿棋子,张君义特别讨厌这些人,谁要惹了他发起火来像一头猎豹,身手又灵活,而且不讲轻重身边不管是木棍还是铁棍摸啥是啥抬手就打!在以后的岁月里没少和别人打架,其中有个王金凤(江苏人)右手只有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参加工作前在农村是业余杀猪匠特别有劲,二个人因为下棋互相不服气没少打架。文革时期在一次武斗中,对方有四个人想抓住张君义揍他,恁着他骄健的身影、灵活的步伐,闪展腾挪连续打出十多块小石块,打得对方鬼哭狼嚎,狼狈逃窜,他害怕对方再来人也趁机跑掉了。

当时单位和食堂有一部分结余的钱,领导说都给大家补贴到伙食上,所以饭菜又好又便宜,前文己说过:从边境口岸拉来大批货物,其中有烟、酒、各种罐头、金华火腿、鸡蛋、鱼、肉类、衣服等,从1963年的艰苦生活到1964年这么丰富的物资生活真是一步到了天堂,(当然和现在的生活没法比了,己过了46年了)所以大家心情愉快干劲也大,绝对的服从领导。

6月中旬领导宣布:第一批调往伊犁的名单政审合格,(实际上就第三矿务局来说己走了好几批了,)我也是其中之一,不用上班了,收拾行李等侍车辆,随时出发。领导在动员会上说:你们这次是从冶金部调入二机部(现在的核工业部),今后从事的是国防工业,每个人都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的,党是相信你们的,到新单位后一定要听领导的话,努力工作,保守国家机密。后来才知道,这次审查是极其严格的,那时候个个都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和高涨的政治热情,大家一听说调去搞国防工业,这是表明党和领导对自已的信任,甭提多高兴了,在心里憋了一股劲,到了新单位一定要好好干,报答党的关怀和信任。

我们单身汉没有什么东西收拾的,被子、褥子用绳子一扎,两件衣服被子里一塞一个小时完成任务。没有事情就几个单身转着玩,尽管艰苦,一说离开还有点恋恋不舍呢!必竟在此工作近三年了。有一次我和胡长俊、李志强(均为河南人)到他们的一个老乡家去玩,老工人姓吴名字叫什么想不起来了,是新疆起义部队的,他正在家中收拾破烂,一堆旧毡筒、破衣服准备扔掉,我看一双毡筒还比较新就拿来看一下,手往毡筒里一摸里面有几张纸片,拿出一看是三张存折:一张存于1955年6月面额是360元;一张存于1956年7月面额是500元;一张是1958年1月面额800元,早己到期,我们三个人赶快告诉他,他说早就忘了,他拿了一张360元的存折给我们,叫我们取出来买酒喝,说如果不是你们发现就扔掉了,我们谁也没有要,也不能要。360元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字,在内地相当于一个人十个月的工资了,别人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拿呢?一直等到7月16日才登上了开往伊犁的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