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岛旅游:李栓科:我在南极越冬(独家连载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26:47

李栓科:我在南极越冬(独家连载三)

http://www.dili360.com 2009-01-15 17:22 中国国家地理网 【发表评论 0条】 手机看资讯

  1991年底,现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的李栓科作为中科院研究人员参加了中国第八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东南极大陆的中国南极中山站进行了为期十三个月的考察,同时经历了南极最为严寒的冬天。《我在南极越冬》连载于《地理知识》杂志。此文选自《地理知识》1994年第6期

    1992年7月初,李栓科在南极拉斯曼丘陵

 

  拉斯家族丘陵

  1992年2月中旬,直升飞机和登陆艇分批将科考队员和后勤支援者运送上岸,中山站前广场上高高 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蓝天冰海的背 景衬托下格外耀眼,仿佛告诉进入普里兹湾的各国船只,中国人已登上这块海岸基岩裸露区。

  这块土地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1771—1772年,英国伟大的航海家J•库克爵士完成了著名的环南大洋航行。这位肩负英国王室寻 找海外殖民地使命的船长,虽发现了新西兰至澳大利亚等地,却未找到当时西方世界想象中的“南方不 明大陆”,尽管在他六次穿越南极圈的航行后对“南方不明大陆”得出了“冰封雪覆、寒冷孤寂,不适合移民也无经济价值”的推论。随后在1819—1845年又有俄国、法国、美国和英国等数支航海探险队深入南大洋,他们的航线亦远比库克的航线 大大偏南。终于人类找到了这块“南方不明大陆”。这些航海家除了对南极大陆得出与库克爵士同样的认识外,也报告了在南大洋繁衍着大量 鲸类的事实。前者令殖民扩张的政客心灰意冷,而后者却引起捕鲸商人的极大关注。于是,捕鲸船队蜂拥而至,虽则狂捕滥猎几乎给南大洋栖息着的各种鲸类带来灭顶之灾,但同时也为南极大陆的发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十八世纪,动物油脂仍是最重要的工业燃料和照明原料。海豹是当时主要的油脂源,其捕获和提炼技术简单,欧洲大量的油脂甚至是家庭作坊生产的。北半球海域海豹数量由于长期捕捞而急剧减少,已不能满足民用和工业用油的需求。十八世纪中期,猎豹业的萎缩即缘于此。同时,鲸枪的发明并推广,又使捕捞富含大量油脂的鲸类,成为简便易行的事情。于是捕鲸者的迅猛兴起替代了猎豹业萎缩而产生的市场空缺。十九世纪初,石油的钻探开采和提炼技术取得了明显地进步,石油以其高能量,尤其是没有动物油脂的腥臭味,而越来越受到欢迎。自1850到1872年,全世界从事捕鲸的船只由400艘下降到72艘。

  法国时装业的兴起并在欧洲的流行,又给世界捕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妇女的裙撑、胸饰、胸勾、伞柄、伞架,已淘汰了笨重又无弹性的铁制品,而代之以柔韧轻巧的鲸骨、鲸须等鲸鱼产品。1873年,德国“极地航海公司”派出“格隆兰地”号蒸汽船首次在南大洋捕获数量可观的鲸类。随之美国,挪威、英国的捕鲸船亦源源不断地涌来。二十世纪初,橡胶业的发展及服饰市场的变化,使捕鲸业的市场方向产生了明显地调整,服装业对鲸骨和鲸须的利用急剧下降,但一战的爆发又给捕鲸市场注入了活力,战车和枪炮及大量的精密仪器仪表的润滑油仍以鲸油为主。此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商人——挪威的克理斯滕森家族的十余艘炼鲸捕鲸船出没南大洋,拉斯•克理斯滕森不仅关注其捕鲸业发展,而且更热衷于航海考察和探险活动。从1927年开始,拉斯率领挪威考察队多次前往南极地区:1927年1_2月在布韦岛登陆,1929年2月在彼得一世岛上岸宣布这两岛为挪威领地;1929—1930年,拉斯派出的船队对恩德比地和毛德皇后地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航摄调查,完成了人类首次在空中观察及拍摄南极大陆,结果发现了玛塔公主海岸;1930—1931年,他们发现并航测了拉斯•克理斯滕森海岸和朗希尔德公主海岸;1933—1934年夏季,发现了利奥波德海岸;1934—1935年拉斯派米克尔森任船长,率队深入浮冰密集的普里兹湾探险考察,该队首次发现了普里兹湾东海岸,并以拉斯夫人名字命名为英格丽特•克理斯滕森海岸,还对该海岸进行了航摄和粗略的地面控制测量;1935年1月,他们在该海岸东部的维斯特福尔德丘陵区上岸,1935年2月,又登上了一片裸岩区,并命名为拉斯曼丘陵意即“拉斯家族丘陵”。1936年2月4日,挪威人再次登上拉斯曼丘陵,拉斯的夫人英格丽特作为女性首次驾机在南极上空飞行,从空中向该丘陵抛置挪威国旗,以示领土占有权。1937年,出版了当时精度最高的南极地图.现今许多地名都沿用了该图的称谓。

  1954年3月,澳大利亚著名的南极探险家菲利浦•劳爵士率领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在拉斯曼丘陵的斯托尼斯半岛登陆,是继挪威队之后第二支踏上该丘陵的考察队。1957年7月一1958年12月,美国著名的极地飞行探险家R•伯德率领十三艘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各型船只及六十余架飞机,对南极3/4的海岸带进行了航空摄影和测绘,于是拉斯曼丘陵区产生了第一幅完整的航空照片。1986年2月,澳大利亚南极抗冰船“内拉丹”号进入距拉斯曼丘陵13公里的海域,在该丘陵区的米洛半岛上建立劳基地。此乃该区域第一个固定科学考察基地。1987年2月,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的八名科学家来到该基地,首次开始了对该区的调查研究。1986年—1987年夏委,前苏联在拉斯曼丘陵建成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进步一号站。开展了观测研究。但因该站靠近冰盖,远离海岸线,补给物质陆运困难,遂于1989年建进步二号站,该站从1990年底开始运转。目前进步一号站和二号站均归俄罗斯所有。

  壮观的中山站

  1989年2月26日,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在拉斯曼丘陵米洛半岛的最北端建成“中山站”(69°22′24″S,76°22′40″E),成为我国第二个常年科考基地,该站与西南极的长城站相距4985.9公里,离南极点2303公里,离北京12553.16公里,是我国在南极大陆的唯一的科考基地。中山站区主体建筑外涂桔红色,由巨大的集装箱拚接而成,自北而南展布在基岩丘陵顶部推出的平坦地面上,依次有气象栋、发电栋、办公栋、宿舍栋、科研栋、健身栋、仓库栋、汽车库和由十个各50吨的巨型油罐组成的油库,另外,尚有飞机停机坪、抽水站、垃圾焚烧炉、污水处理站、中山码头、码头库房及包括卫星通讯天线、短波天线、电离层探测天线、甚低频射回天线等数组天线网络组成的辅助设备。新近建成的水泥广场前主旗杆上悬挂着五星红旗,主旗杆旁是由几块巨大的木板条钉成的里程碑,分别标明到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武汉、重庆、杭州、福州和广州等地距离及方向角。发电栋是由两层集装箱拚接而成的全站区最高大的建筑物,主体设备是由三组115KW的发电机组成的发电网,保障站区24小时的生活、科研、照明和通讯用电,先进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可供24小时洗澡及洗涮用水,循环热水还回流入湖,以保证抽水站能正常运转。

  中山站的主要建筑办公栋,是全站区唯一的呈南北走向的建筑物,内设站长室、餐厅、卧房、配餐间(酒巴间)、孙中山先生纪念堂(中山堂)、及部分队员住仓,北门口镶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南极.中山站”铜牌,东门口悬挂着一口铁铸钟,每当开饭、开会或召集人员时,总能听到它的声音。科研栋是全站区之精华所在,几乎所有的天线网都在此控制,卫星通讯系统使中山站与世界任何地方保持全天候通讯。短波通讯把中山站、长城站、极地号船、北京海岸台、青岛海岸台及新乡电离层探测台联接一起,可以进行24小时电话和电传联络,北京和青岛两座海岸台的有线天线通讯转换放大系统,又把国内电话传向南极或把南极队员的声音传向国内同事和亲友,众多的电报电话、新闻稿件、国内指示都是通过这里接收转发的;大功率的天线接收仪还可收到世界任何角落的无线电信号,每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是全站队员必听之节目,南极队员正是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世界和家乡的各种变化。电离层观测、空间物理观测、地球磁场、大气哨声、人体医学以及低温生物实验室均设在此栋。另外,中山医院和病房也设在科研栋。宿舍栋是科考队员的主要休息地,生活设施齐全,房间内有电暖气及各种家俱,从国内带来的各种花草给冰雪中生存的我们增添了春意。装备现代化的气象栋,容纳了中山气象台的全部仪器,卫星云图地面接收处理站、自动气象站、高层大气探测仪、地面气象记录场以及辐射观测仪构成气象栋周围的主要配套设施。新近建成的臭氧观测室,已使中国中山站的大气监测达到国际先进行列。1990年中山气象台被国际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台站网络。中山气象台的24小时天气预报还为各种野外考察提供安全保障。另外,远离站区的平流层探测室,地球固体潮观测室和地磁台,构成“都市卫星城”。中山大地原点设在车库南侧高地上,由此西望,全站风光尽收眼底。

  风雪拉斯曼

  整个拉斯曼丘陵区的面积近40平方公里,主要由斯托尼斯半岛、海珠半岛、布洛克尼斯半岛、米洛半岛五岳半岛等五大半岛和菲设尔岛、香港岛、曼谷岛、虎头岛等128个岛屿组成,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

  1989—1992年,中山气象站年平均气温为—-9.57℃,1992年8月7日记录到-39.0℃的极端最低气温,同年9月份出现—20.0℃的日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于1989年12月15日,为9.6℃。气温的变幅较大,最热月(1月)平均气温为0.53℃,而最冷月(9月)则为一16.4℃。每年3月气温开始急剧下降,到5月份接近最低点,此后虽有升降但波动不大,以至在9月份出现最冷时期,而9月底10月初气温则迅速回升,12月下旬起基本上可维持0℃以上。夏季短促(12月—2月),春(3月、4月)、秋(10月、11月)匆匆,寒冬漫长(5—9月)是该区的气候特征之一。

  人在南极不仅要战胜寒冷冻害,更大的威胁还是暴风雪。拉斯曼丘陵区常年盛行偏东向的下降风。这种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力强劲,常常给户外工作者带来突然袭击。这种风是东南极地区最具破坏性又占主导地位的风种。它起源于大冰盖,冰原的巨大冷却效应形成凝重的大小气团,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度极大的冰面向东部沿海快速移动,并在科氏力作用下向左偏转,移出大陆边缘后与绕极东风环流带相汇合。正因为如此,每当这种风力出现,野外考察队员必须尽快躲入岩体背风侧或挖雪坑以自救。中山气象站1990年7月12日记录到43.0m/s的极大风速,年平均风速为7.4m/s。频繁出现的偏东风在夏季最为明显。一般当地时间6:00~9:00及17:00一21:00为高峰期,野外考察队员不得不晚出早归以避免下降风的伤害。中山湾的局部海岸形态,使浮冰块在下降风驱使下大量向岸边挤推,形成密集的叠置冰障,给夏季的物资补给、燃料油料运输、人员交换带来极大的困难,常有万事俱备,只欠西风之势。狂风怕日出,是该区风力日年变化的又一特征。极夜期间各月平均风速均在20m/s以下,大风日数几乎接近30天是极昼月份的4—5倍。就是春秋季节,日出后风速总是明显地减弱。

  有人形象地描述南极为“太阳气候”,意指太阳辐射及其变化控制了几乎所有气候因子。最深刻的体会莫过于人体迎阳侧与背阳侧暖与寒的巨大区别。夏天在太阳下站立几分钟,则向阳脸面有明显地灼热感,而背阳面则感冷冻异常。这就是阳光下可在冰盖上赤膊上阵的根本原因。

  强风常卷起漫天飞舞的雪花,以致南极所有气象站都无法观测到年降水量数值,科学家只得凭借对不同地貌部位年积雪量的大量统计推测降雪量。估计拉斯曼丘陵区年降雪折合成水约为250毫米深,但高速的风力又导致强烈的蒸发,大气相对湿度总是偏低。干燥的空气常使建筑物干裂,食品干缩,洁净而少细菌的环境,即使苹果干缩以致轻压即成粉末状也不腐烂。因此,各考察站都把防火作为头号大事,在南极因失火而弓l起站毁人亡的血案已数次发生。澳大利亚凯西站厨房大火当场烧死三人}戴维斯站木工房起火烧死两人,烧伤四人;智利马尔什基地着火几乎烧毁全部工房。

  南极的风素有“杀手”之称,1960年,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生物学家福岛,走出楼房没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实际上,斯科特等人也由于遇上了连续不断的暴风雪而毙命的。大风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急剧低温,若在大风中站立十分钟,人的四肢便会失去知觉,15分钟后皮肤开始冻伤,不足20分钟则会因全身冻僵而死亡。因此,冬天各站在楼栋之间均有可供攀援的绳索或建防风通道。

  晴天冰晶雨也是南极气候的一大奇观,尽管太阳照射,但强烈的逆温层使大气中的水分冷冻,冻成针形或菱形晶体,普天而降,把太阳光线折射反射形成变幻无穷的光环,着实蔚为壮观。(文/李栓科 选自《地理知识》199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