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和宋喆咬耳朵:清嘉录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01:43
清嘉录选
“(六月)初四、十四、念四(即二十四)日,比户祀司灶,谓之谢灶。谚云:‘三番谢灶,胜做一坛醮。祀时,以米粉作团,素羞四簋,俗称谢灶素菜。’”
“(八)月初三日,为灶君生日,家户具香蜡素羞,以祀天王堂及福济观之灶君殿。进香者络绎终日。有集男、妇嗜斋为会者,谓之灶君素。”
“(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据载,此为扁鹊生日——引者注),医士备分烧香,骈集于洙泗巷之三皇庙,即医学也。郡县医学官司香火。卢家巷亦有药王庙,诞日,药市中人,击牲设醴以祝嘏,或集众为会,有为首者掌之,醵金演剧,谓之药王会。”
引邵长蘅《冶游诗》则说的是苏州:“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
“六月二十四日,为二郎神生日,患疡者拜祈于蔚门内之庙,祀之必以白雄鸡。”
南京亦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
“(十二)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
康熙间,黄小华殿撰之父购为涉园。
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
“(三月)十五日),为玄坛神诞辰,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塑像供奉。”
盖土俗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朝为鬼节,端午、冬至、年夜为人节。
《西园观神鼋》诗: 九曲红桥花影浮,西园池内碧如油。 劝郎且莫投香饵,好看神鼋自在游。
“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好事者供小财神,大不逾尺。而台阁、几案、盘匡也、衣冠、卤簿、乐器、博弈、戏具、什物亦缩至径寸,俗呼“小摆设”。士女纵观,门阑如市。
“《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幷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立秋前的一天,“街坊担卖西瓜,至是居人始荐于祖孙,并以之相馈贶。”
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大闸蟹“汤炸而食,故谓之'炸蟹”。
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
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
“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日‘油饣追’,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
“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谓之打春。农民竟以麻、麦、米、豆抛打春牛,里胥以春毬相餽贻,予兆丰稔。”
蔬果鲜鱼诸品,应候迭出,市人担卖,四时不绝于市,而夏初尤盛,号为卖时新。
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春暖,园林百花竞放,阍人索扫花钱少许,纵人流览,士女杂逻,罗绮如云,园中畜养珍禽异卉,状点一新。”
“祀先之礼……或有用除夕前一夕者,谓之小年夜。”十月一,送寒衣。
春前一月,门上已插标供买春饼,居人相馈贶。卖者自署其标曰应时春饼。    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
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
“茧丝既出,各负至城,卖与郡城隍庙前之收丝客。”“浮店收丝只趁新。”
街坊叫卖凉粉、鲜果、瓜、藕、芥辣、索粉,皆爽口之物。
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阊、胥一带,书坊悬卖,有官版、私版之别。官版例由理问厅署刊行;所谓私版,民间依样梓行印成,仍由理问厅署钤印,然后出售” “预印路头财马”售之
“环山居民多种 草,织席为业,四方呼为虎须席,极为工致,他处所不及也”。
依古作竹简粽投入水以祭屈原在天之灵。
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献。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厘。
“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间万重。郡人舣舟虎山桥畔,袱被遨游,夜以继日。”
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
“(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
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据载,此为扁鹊生日——引者注),医士备分烧香,骈集于洙泗巷之三皇庙,即医学也。郡县医学官司香火。卢家巷亦有药王庙,诞日,药市中人,击牲设醴以祝嘏,或集众为会,有为首者掌之,醵金演剧,谓之药王会。”
“暖食之具,谓之仆僧。杂投食物于小釜中,炉而烹之,亦名边炉,亦名暖锅。团坐共食,不复置几案,甚便于冬日小集,而不甚便于仆者窃食,宜仆者之僧也。”
 “三日,农民听蛙声于午前后,以卜丰稔,谓之田鸡报。谚曰田鸡叫拉午时前,大年在高田;田鸡叫拉午时后,低田弗要愁。”
《清嘉录.七月.斋田头》:“中元,农家祀田神,各具粉糰、鸡黍、瓜蔬之属,于田间十字路口再拜而祝,谓之斋田头。案:韩昌黎诗:‘共向田头乐社神。’又云‘愿为同社人,鸡豚宴春秋。’......则是今之七月十五日之祀,犹古之秋社耳。”
或剪红纸灯,状莲花,焚于郊原、水次者.名曰水旱灯。    所谓“串月”,是“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
苏州赏菊之俗:“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千盎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抬……或于广庭大厦,堆叠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
考灯谜有二十四格,曹娥格为最,次莫如增损。增损格即离合格也,孔北海始作离合体诗,其四言一篇合“鲁国孔融文举”六字,余外复有苏黄、谐声、别字、拆字、皓首、雪帽、围棋、玉带、粉底、正冠、正履、分心、卷帘、登楼、素心、重门、闲珠、垂柳、锦屏、滑头禅、无底襄诸格,要不及心格为最古。
“养叫哥哥”:“秋深,笼养蝈蝈,俗称为‘叫哥哥’,听鸣声为玩。笼刳干葫芦为之,金镶玉盖,雕刻精致。”
五显神“姓顾,陈黄门侍郎野王之五子”。
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祀神禧,俗称‘田公田婆’。
“《诚斋诗话》:‘南京亦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宣府志》:‘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昆新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  所谓清明上坟,并非仅仅指清明节那一天,而是“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
纳凉,谓之乘风凉。随意流连,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习清唱,为避暑计者,白堤青舫,争相斗曲,夜以继日,谓之曲局;明目男子,演说古今小说,谓之说书。置酒属客,递为消暑之宴。平民百姓歇伏...
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稻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
《清嘉录 荷花荡》“沈朝初《忆江南》词云: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鷁,水精冰窨劈西瓜,痛饮对流霞。”
“牡丹花俗称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也。……无论豪家名族、神祠别观、会馆义局,植之无间,即小小书斋,亦必栽种一二墩,以为玩赏”、“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行春之仪:附郭县官,督委坊甲,装扮社伙,如《观音朝山》、《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之类,名色种种。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伙,殿以春牛,观者如市。”
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蒲剑,截蒲为之,利以杀鬼;醉舞婆娑,老鬼亦当退避。”
苏州“老郎庙,梨园总局也。凡隶乐籍者,必先署名于老郎庙。庙属织造府所辖,以南府供奉需人,必由织造府选取故也”。
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
宋僧道世《法苑珠林》云:“唐长安风俗,每至元旦以后,递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
案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魏台访议汉以戌腊,魏以丑腊,以腊非定以初八日也。
“湖蟹乘潮上簖,渔者捕得之,担入城市,居人买以相馈贶,或宴客佐酒。有九雌十雄之曰,谓九月团脐佳,十月尖脐佳也”。“蟹味上桌百味淡”
“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间万重。郡人舣舟虎山桥畔,袱被遨游,夜以继日。
《清嘉录·冬至大如年》:“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
《清嘉录·跳锺馗》:“丐者衣坏甲胄,装钟馗 ,沿门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届除夕而止,谓之‘跳钟馗’。”
年 夜 已 來 , 市 肆 販 置 南 北 雜 貨 , 備 固 民 歲 晚 人 事 之 需 , 俗 稱 「 六 十 日 頭 店 」 。 熟 食 舖 , 豚 蹄 、 雞 、 鴨 較 常 貨 買 有 加 。 紙 馬 香 燭 鋪 、 預 印 路 頭 財 馬 , 紙 糊 元 寶 , 緞 疋 , 多 澆 巨 蠟 、 束 名 香 。 街 坊 吟 賣 篝 燈 、 燈 草 、 掛 錠 、 牌 、 簾 、 及 簞 瓢 、 箕 帚 、 竹 筐 、 磁 器 、 罐 器 、 鮮 魚 、 果 蔬 諸 品 不 絕 。 鍛 磨 、 磨 刀 、 殺 雞 諸 色 工 人 , 亦 應 時 而 出 , 喧 於 城 市 。 酒 肆 、 藥 舖 , 各 以 酒 糟 、 蒼 朮 、 辟 瘟 丹 之 屬 饋 遺 於 主 顧 家 , 總 謂 之 「 年 市 」 。
     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乡村塾诗与学书儿在春节都学书以卖,“多写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及家声世泽等语。
挑 新 土 、 燒 楮 錢 、 祭 山 神 、 奠 墳 鄰」等 習 俗 外 , 凡 是 過去 一 年 新 娶 媳 婦 的 人 家 ,一 家 要 帶 新 媳 婦 一 同 去 上 墳, 稱 之 為“ 上 花 墳”
引用了唐代诗人陆龟蒙《渔具诗序》中的解释:簖,沪也。“网罟之流,列竹于海澨,曰沪。”并注释“吴人谓之簖”,拦在湖港交叉处,用来捕蟹捉鱼的簖帘。
深秋,笼养蝈蝈,俗呼为“叫哥哥”,听鸣声为玩,藏怀中,或饲以丹砂,则过冬不僵。笼刳干葫芦为之,金镶玉盖,雕刻精致。虫自北来,薰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乍拂,已千筐百筥,集于吴城矣。
除夕夜燃双烛于室中。
 “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黄白磊砢,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其赏赍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稍阔者,曰条半糕。富家或雇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皆买诸市。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门市如云。”按:吴人所制“糕元宝”,黄者代表黄金,白者代表白银,清代诗人吴锡麒曾作诗嘲讽之。
“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医士备分烧香,骈集于洙泗巷之三皇庙,即医学也。……卢家巷亦有药王庙,诞日,药市中人系牲设礼的祝。或集众为会,有为首者掌之,醵金演剧,谓之‘药王会’。”据文后附:“《府志云》:洙泗巷清真观医学,有医王宙,旧称三皇庙,在流化坊,祀伏羲、神农、黄帝。康熙二十八年改建今所,并祀夏禹。三十年,知府卢腾龙请以岐伯、伯高、鬼臾区、少俞、少师、雷公配,改名医王庙。”顾禄后写道:“又考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云:‘药王庙在卢家巷。康熙庚申,药市中醵金建。并载程瑞、邹溶诗,诗中皆专指神农而言。今庙中亦塑神农像,更不应有药王之称。则知俗传二十八日之辰,乃是扁鹊诞降之日。吴人不察,相沿为三皇生辰,不亦谬与!”
苏州斗蟋蟀情况“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分筹码,谓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不胜者输金,无词费也。”
市肆煮青精饭为糕式,居人买以供佛,名曰阿弥饭,亦名乌米糕。
五月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而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                  祭时妇女不得预。
大小相若、铢两适均,然后开册(按即比笼分隔之栅栏门) 。斗时有执草引敌,以招其怒。
(三月)十五日),为玄坛神诞辰,谓神司财,能致人富, 故居人塑像供奉。
“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
“俗呼岩桂为木犀。有早晚两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炎热如溽暑,谓之木犀蒸,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男女耆稚,极意纵游,兼旬始歇,号为木犀市。”
何桂馨题词两首,第一首便是: 吴趋自古说清嘉,土物真堪纪岁华。 一种生涯天下绝,虎丘不断四时花。
“农人岁朝晨起看风云,以卜田事,谚云,岁朝东北,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丰年歌》首句云“登高望云云欲起”,想必即是老农起看风云。此条案语又云,“九县志皆载……西北有红黄云则稔,白黑则歉,并云,是日宜阴,有岁朝乌六秃,高低田稻一齐熟之谚”,可证《丰年歌》“云起山头黄渳渳,老人占验说丰年,今年不愁吃麦米”之语。
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台旷野,醵钱演剧,男妇聚观,谓之春台戏。
“二月八日为祠山张大帝诞,相传大帝有风山女,雪山女,归省前后有数日,必有风雨,号请客风,送客雨。虽天气甚温,又必骤寒。俗有大帝吃冻狗肉之谚。”
“清明前后,阴雨无定,俗呼神鬼天。或大风陡起,黄沙蔽日,又谓之落沙天。”
“二月二十八日为老和尚过江,必有风报,若吹南风,主旱。”
“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绾作苎结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为苎结。至是或偕花果,陈香蜡子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谷雨。洛阳人谓此日为“牡丹开候”。(见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吴中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
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为“端午景”。
用橘子、荔枝(取其谐音"吉利")等果品置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
“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帅符,贴厅事以镇恶。”“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
谷雨前,邑候采办洞庭东山碧螺春入贡,谓之茶贡。案:《苏州府志》:“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枝,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数十年如是,未见其异也。康熙某年,按候采茶者如故,而其叶较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呼吓杀人香,遂以名是茶云。”
头亭之上,选端好小儿,装扮台阁故事,俗称“龙头太子”。尾高丈许,牵綵绳,令小儿水嬉,有独占鳌头、童子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
今人因《占书》有七人、八谷之说,遂以九天、十地附会之。
江南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置壁间月余,色清香洌,谓之“靠壁酒”。   “清明放断鹞”、“三月放个断线鹞”
美人筝”:“粉面黑鬓、红衣白裙、入于云霄、袅娜莫状。
“(其时)或剪红绿纸灯,状莲花,焚于郊原水次者,名曰水旱灯。”还转引江宁等地方志:“(七月)中元夜,沿河放灯,谓之照冥。”《盂兰盆歌》云:“声隆隆,灯烂烂,千盏万盏莲花散。莲花散成般若台,欲泛慈航登彼岸。”说的就是放水灯。《清嘉录》还收录了有关七月三十地藏王生日的一首民谣,其中就有“水灯放后地灯红”的歌词。
吴地民间“以角黍、水团、彩索、艾花、画扇相饷。”店肆售“鎚粽”(形如锤子),“居人买以相馈贶,并以祀先”。
“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祭以酒果糕饵,谓之接灶。谓自念四夜上天,至是始下降也,或有迟至上元夜接乾。”又引冯应京《月令广义》:“燕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
刘澄斋《老郎庙》诗云:“梨园十部调笙簧,路人走看赛老郎。老郎之神是何许,云乃李氏六叶天子唐明皇。”
吴地以衣历的三月十五日为赵公明的生日,每到此日,人们都要谨加祭祀,财神或立庙祭祀,或在家中塑像祀之。此中商人祭祀财神最为普遍。
因谚有三月三的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二月二日,“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谓之撑腰糕”
“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  
取科目名色,制筹为局戏,岁夕聚 博,以六骰掷之,得状元者为胜,取及第争先之 谶,谓之状元筹。
俗以入夏眠食不服曰注夏。
二月二日,为土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浆,以祝神,俗称田公田婆。
《清嘉录·山塘看会》:“每会至坛,箫鼓悠扬,旌旗璀璨,卤簿台阁,斗丽争妍。”
施相公讳锷,宋时诸生。山间拾一小卵,后得一蛇,渐长,迁入筒。一日,施赴省试,蛇私出乘凉。众见金甲神在施寓,惊呼有怪。持锋刃来攻,无以敌。闻于大僚,命总兵殛之,亦不敌。施出闱知之,曰...
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
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垒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酒肆馈遗于主顾以酒酿、烧酒,谓之馈节。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
居人于梅雨时备缸瓮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名曰梅水。   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比户盐藏菘菜于缸瓮,为御冬之旨蓄,皆去其心,呼为藏菜,亦日盐菜。有经水滴而淡者,名日水菜。或以所去之菜心,刳菔葜为条,两者各寸断,盐拌酒渍人瓶,倒埋灰窖,过冬不坏,俗名春不老。"又记道:"藏菜即箭秆菜,经霜煮食甚美。秋种肥白而长,冬日腌藏以备岁需。"蔡云《吴歙》咏道:"晶盐透渍打霜菘,瓶瓮分装足御冬。寒溜滴残成隽味,解酲留待酒阑供。"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半畦腴翠曝茅檐,秋末晚菘霜打甜。郎踏菜时双白足,教侬多糁一星盐
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白露、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麴,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而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
苏州祭祀财神,以“三月十五日为玄坛神诞,谓神司财,能致人富,故居人多塑像供奉。”
“大小相若,铢两适均,然后开册。斗时有执草引敌者,曰芡草。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分筹码,谓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不胜者输金,无词费也。”
苏州一带“或朱纸画神荼、郁垒,以代门丞。安于左右扉”。
观音诞日,有至支硎山朝拜者,望前后己联缀于途。马铺桥赵西,乃到山路也。
“《翰墨记》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诚斋诗话》东京(今河南开封)亦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昆新合志》云,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各花卉俱赏红。”
人无贫富,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元旦后,戚友递相邀饮,至十五日而止,俗称‘年节酒’。
长幼度岁,置桔、荔诸果於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於吉利。
年夜已来,市肆贩置南北杂货,备固民岁晚人事之需,俗称「六十日头店」。熟食铺,豚蹄、鸡、鸭较常货买有加。纸马香烛铺、预印……
“碧螺春”为康熙赐名。 产地在江苏苏州洞庭山。
“……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时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风土人情,不可得而强也。”
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
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
冯慕冈《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馀酒涂额胸手足心,无虺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而形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黄白磊珂,俱以备年夜祭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
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豇豆沙,芦菔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
丐者衣坏甲胄,装钟馗,沿门跳舞以逐鬼。
“香肆,以线香作斗,纳香作斗,纳香屑于中,僧俗咸买之,焚于月下,谓之烧斗香。”
五日俗称端五,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簪艾叶、榴花,号为“端午景”。
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拣、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
“江宁(今南京)人造方圆木匣,中缀花树禽鱼神怪秘戏之类,外开圆孔,蒙以五色玳瑁(玻璃),一目窥之,障小为大,谓之西洋镜。”
“杭俗祭床神,以上元之后一日,品用煎饼。”“床神又名床公床母。”
端午”制绣囊绝小,类荷包之形,中盛雄黄,谓之雄黄荷包 …… 皆系襟带间以辟邪。 ”
吴歌云:”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趋清晨.冬肥年瘦生分 别,尚袭姬家建子春."
重阳:“牽 羊 賭 彩 , 為 攤 錢 之 戲。”
八月十五日,比户,瓶花香蜡,望空顶礼,小儿女抹膜拜月下,嬉戏镫前,谓之斋月宫. 小儿女拜月,各有何求。
 
 
 
 

清人吴瞻录的四句诗。诗曰: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按:《本草》记载,腊梅种凡三:以子种出不经接者,腊月开小花而香淡,名狗蝇梅。经接而花疏,开时含口者,名馨口梅。花密而香浓,色深黄如紫檀者,名檀香梅。李先生家的这一棵,应该是檀香梅。用檀香梅树皮浸水磨墨,墨迹有光泽,且幽香溢于纸外。

同里据说旧名富士,唐初更名铜里,宋代才改名同里。同里是个古镇,倪云林、唐寅、董其昌,都曾留下过诗文,其中最有意境的大约属:“扁舟能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浇榻波涛旧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

《东观汉纪》记,虾为蝗虫所变:“马援为武陵太守,蝗飞入海,化为虾。”虾磔须鼻,背有断节,尾有硬鳞,大者名。据古书载,大者,须长数尺,高于水面,尤如波中双樯,可作廉,可为簪杖。虾身二三丈,蜕其壳,置灯于其中,似龙形。虾头则多制为杯。《南越记》载,“南海以虾头为杯,须长数尺,金银镂之,晋康州刺史常以杯献。简文以盛酒,未及饮,酒跃于外。”

须作杖,头为杯,大约只能是。海虾与河虾相比,我觉美味还在河虾。

我们家乡河湾里有青虾和水晶虾。青虾有漂亮的长钳,须多且密,据说是芦苇所变。水晶虾相比玲珑晶莹,洁白透明,须钳短且疏,相传乃从稻田里游出,是稻花所变。虾无血,肠集于脑。苏东坡《艾子杂说》有一则戏语,说:“东海龙王有女,性戾,欲求耐事制者为婿。艾子举虾以对。王曰,无太卑乎。艾子曰,虾有三德,一无肚肠,一割之无血,一头上带得不洁物,可以为婿也。”

梅雨季节的虾又称“梅虾”,因脑子成熟,尾吐红籽,最好吃。用清油一爆,红如珊瑚。虾最好吃处,是虾脑,烹熟后晶莹如膏状。据说乾隆下江南,扬州名厨烹一道菜,每只虾只用一小粒虾脑。虾脑白中透红,如樱桃香脸半开,配上新摘豌豆,满盆清香。

    凤仙花,又名旱珍珠,又名小桃红,又名海,又名金凤花,又名染指甲草。张谦德《瓶花谱》判凤仙七品三命,一年三次下种可长开不绝:二月下种,三十日出苗,五月可看早花;四月下种,十日出苗,七月可看中花;六月初早花已残再下种,三日出苗,九月初可看晚花。凤仙下籽入土浅,易活。叶长而尖,似柳叶。凤仙自苗而花必六十日,盖干支之气,一周而始全,又六十日则萎。

清人屠本《瓶史月表》把凤仙排为六月花使令。六月花盟主是莲、玉簪、茉莉。

倪云林的竹,被称为“笔简思清”,徐渭对其评价是“古而媚,密而疏”,董其昌说他是“笔法秀峭”。而他自己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他的竹的味道在,苍老者笔弱,以显其嫩;清瘦者笔老,以显其古;遒劲中有清婉,详整中又有简淡,按石涛的评点是“淋漓高下,自有性情”,“空灵清润之气,泠泠逼人”。

倪云林当年所居之“清阁”,“如方塔三层,疏窗四眺,远浦遥峦,云霞变幻,弹指万状。”“松篁兰菊,茏葱交翠,风枝摇曳,凉荫满阶。”他的逸事在《云林遗事》中有两个细节,一是当时张士诚高邮起义后成为吴王,其弟张士信送钱财想要一幅他的画,他愤怒地将钱扔掉。后来他在太湖云游时撞上张士信,张将他痛打一顿,他忍着不吭一声,别人问缘由,他说,“一开口便俗”。二是后来张士诚将其关押,牢狱送饭他让将饭举过头顶,牢狱知道这是怕他吐沫掉在饭里后,怒而将其拴在马桶边。他被称为“迂倪”,最大毛病是洁癖,也有两个细节,一是他家厕所是历史上最奢侈的,木格下实以鹅毛,排泄物下去了无声息,鹅毛起则有童子移去。二是一天夜间听有客咳嗽,清早他非要仆人找出痰在哪里。仆人找不到,骗他说吐在梧桐树叶上,他一定要把家里几棵梧桐树叶全部擦尽。我喜欢他的迂而不喜欢他的洁,喜欢他的一首《居竹轩》诗:“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居江滨。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荫欲覆邻。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筵宴赏王子、贝勒、贝子、公、宗室人等饭菜桌张,俱系预先摆设整齐,殿内东西两边用一等饭菜二十四桌,每桌热锅二个(羊肉片一个,野鸡处五个_,羊乌叉一盘,鹿尾鹿肉一盘(俱系外膳房班里)。荤菜四碗(青磁碗),蒸食一盘,炉食一盘(系内膳房班里青磁碗_,银螺蛳盒小菜二个,乌木筷子二双,膳房饭,羊肉丝汤汤饭碗,八卦云鹤磁碗。内有(银热锅十六桌,锡热锅五十六桌)汤饭亦是预先安设,殿内送茶酒系敬事房派随侍等处首领太监伺候。月台东西两边用次等饭菜二百五十四桌,丹陛东西两边用次等饭菜二百四桌,二共四五十八桌。每桌锡热锅二个(羊肉片一个,狍肉片一个),羊肉一盘,狍肉一盘(但系外膳房班里),蒸食一盘,内管领炉食一盘(用内管领表磁盘),锡螺蛳盒小菜二个,乌木筷子二双,送茶酒(俱系茶膳房侍卫同护军参领等人伺候)。记此,俱用外膳房肉丝汤饭亦是预先安设,汤饭碗系内管领青磁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