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蓉宋喆出轨视频:西樵书院今安在,书声朗朗犹绕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28:45
西樵书院今安在,书声朗朗犹绕梁

时间: 2009-01-23 来源: 广州日报

地图制作:记者何波 地图制作:记者何波 四峰书院遗址,还保留着厚厚的土墙。 四峰书院遗址已被杂草树木包围。 三湖书院是西樵山至今保持最完整的一个书院。 字祖庙也曾是一个书院。

  策划:翁晓鹏、朱雯芳

  统筹:邓柱峰

  文/记者刘艳玲、李锋、王广永

  通讯员黄幼谦、陈远志

  图/记者何波

  本期话题:

  西樵书院遗址如何保护?

  记者在西樵山寻找四大书院遗址,到半山腰时,关祥指着面前的山谷:这里在500年前便是大科书院。但面前除了一大片山谷外,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如果不是有人指出,无法辨认书院遗址。

  而四大书院中,西樵书院、石泉书院的遗址也仅留一块平地,只有四峰书院还残留着一堵断墙。西樵镇宣传办的黄幼谦告诉记者,四大书院遗址既没有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用碑文标识出来,一般人极难找到。至于略小的一些书院,甚至连旧址都已经被翻建作其他用途。

  书院遗址以及书院文化该如何保护传承?以哪种形式保护更好?如果您对本话题有任何的意见,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发表您的看法。本报将选取其中精彩部分择日刊登,并奉上稿酬。

  邮箱:gzrbfsz@21cn.com

  短信:13827722000

  热线:0757-83121866

  核心提示

  1878年冬,年仅21岁的康有为离开他的老师朱九江,只身来到西樵山脚下的三湖书院。两年后,这个当初从丹灶镇走出来的传统读书人,开始上书鼓吹维新变法。

  九江、西樵和丹灶的儒学大师们多与书院有关。广州增城人湛若水于明朝正德年间在西樵山上开设云谷书院,接着大科书院、石泉书院和四峰书院的相继开办,云集3000多读书人在西樵山上求取真知,形成三镇浓厚的读书氛围。到清朝嘉庆年间,书院达到鼎盛,保守估计有60家~70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书院里走出的人。据曾参与编纂《西樵山志》的关祥说,明清时代,广东省曾经出过9个状元,南海就有3个,至于进士则有100名。及至近现代,不少出名的画家、文学家多从这3个镇走出来。朱九江、康有为、方献夫、陈启远......无愧三镇的“儒林之乡”美称。

  本期文脉,我们将聚焦丹灶、西樵和九江这三个“儒林之乡”,品读三镇的“儒林文化”,并探索名人辈出的原因,希求能给现在的我们带一些启示。

  儒者风范

  朱九江与康有为

  现在有学者提起九江名人朱九江时,会用“毫无争议的南海鸿儒”来形容他。关祥说,朱九江提出“四行五学”以正修身读书之道。他主张的“性理之学”实质为“新儒学”,吸收并融合玄学、佛教与道教的理论。

  关祥还提到,无论做学问还是为官,朱九江都做得很“漂亮”。他自辞职返乡后,就不再出仕,而是在九江创礼山草堂设帐授徒,康有为、简朝亮、梁耀枢(同治年辛未科状元)均出其门下。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戊戌变法中的风云人物康有为了。

  提起康有为和朱九江的关系,可能并不止学生和老师的关系那样简单。关祥说,在康有为投拜九江先生门墙之前,九江先生已经和康家结下深厚的世谊。康有为对老师的评价是:“先生壁立万仞,而其学平实敦大,皆出躬行之余。以末世俗污,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高谈空论。”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移居至广州城内,一面专意著述;一面收徒开讲,陈千秋、梁启超、徐勤等陆续来学。戊戌变法史上熠熠生辉的万木草堂,实即如此筹建。其日后教学的不少具体措施,也可察见仿效礼山草堂的明显痕迹。

  鼎盛时期书院遍布西樵山

  西樵山脚下,“三湖书院”遗址所在地,书院大门上的林则徐题词仍苍劲有力。

  “题词是林则徐难得的墨宝,但这里并非三湖书院真正的遗址。”关祥说,1978年在三湖书院旧遗址已遭到毁坏,不过9年后,在白云洞景区枫林白塔后面按照原“三湖书院”的大小又重建了一座“三湖书院”,供今人观瞻。

  三湖书院是西樵山清代书院的代表。但西樵山上开始设书院读书在明朝正德年间就已出现,增城人湛若水在山上修建了第一间书院——云谷书院,为三镇儒林文化的历史写下了“开篇语”。

  此后,他接着修建大科书院,成为后来西樵山上四大名院中的两间,而另外两间书院则为石泉书院和四峰书院。

  现在,西樵山上仅存四峰书院遗址,关祥带记者一行人登山寻找四大书院遗址。仅存的四峰书院残垣“躺”在四座山峰——文峰、宝峰、木鱼峰和岸峰怀里。

  从它残留的15米长、2米厚的墙壁还能够想象当时书院讲学盛况。“四峰书院一共有大3间,背靠山峰称‘王’。”关祥说,它在明朝时期就为周边镇培养了上千名读书人。

  关祥说,西樵山上的四大名书院,到明朝末年因各种原因被摧毁,不过清朝初年西樵山上又开始修建书院,鼎盛时达到70~80家。与村里设的私塾、学塾和乡里设的书舍,构成庞大的“教育系统”。

  学子、茶农、樵者成西樵山独特风景

  1876年,19岁的康有为实在无法忍受枯燥的八股文,终于摔门而去转而拜师朱九江学习“新儒学”,开始了他新思想的启迪。但是西樵山上书院开放治学的风气一直吸引着他,在1878年冬天,他拜别师父上山求学。

  “西樵山的书院当时积聚了岭南的读书人,是岭南书院的代表。”关祥说,山上书院主要讲授理学,不少新学识在这里碰撞,这吸引了康有为在这里夜以继日地苦读了两年。

  和康有为一样的读书人还有很多。关祥说,书院鼎盛时期曾经有3000多名读书人,每天早上都能听到西樵山上传来的读书声。

  有意思的是,在西樵山上不仅可以看到读书人,还可见到茶农和砍柴人。明朝时期的西樵山又名“茶山”;而“樵”又意“柴”,西樵山也曾是打柴人的胜地。当时,西樵山上一千多名学子与茶农、打柴工形成西樵山的三大人群。每天早上可以听到从山上传来朗朗读书声,和着砍柴人吆喝、茶农的山歌声,形成了西樵山的独特风景。

  有山有水会聚四方雅士

  为何“三镇”历史上出了如此多的文化名人?关祥老人表示,凡有山有水之地,多数易出读书人。三镇靠近西樵山,且顺着佛山地图的水道看,丹灶、西樵和九江三镇正好被西江和北江围拢。

  “古代读书人有如川研读的习惯,所有书院多建在深山处。”关祥说,古代许多读书人都是在山上饱读诗书后再下山博取功名。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西樵山离广州等中心城市不远,因此有不少学子从外地赶来求学,加上西江和北江水道发达,更远地方的读书人也能赶来,遂逐渐形成“尚学之风”。

  “逢山逢水处,环境幽雅,适宜修身养性。”关祥说,历史上凡出文人的地方,山水必然不错,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字等大都需要静谧的地方来静心提炼。西樵山虽然不大,但会集明朝的四大明书院,也便于学子之间的交流。

  所以,能进西樵山上的书院成为当时学子的骄傲,而学子于山上求学的鼎盛人数一度达到3000多人,并持续了50多年。除了茶农、砍柴人外,满山全是读书人。

  商贸繁荣带动读书人外出求学

  “如果不是西樵、丹灶和九江镇经济繁荣,便不会有它现在‘儒林之乡’的美誉。”关祥说,三镇人当时不愁衣食,家里有小孩便送去读书,因此形成求学读书的风气。各个村都有私塾,乡里还设有书舍,待在这两地学有所成后,便会来到作为“大学”的书院。

  当时九江、西樵镇的商贸非常繁荣。由于靠近西江交通便利,明清时期便从九江、西樵两镇源源不断地运出鱼苗和蚕丝,并将海外的一些新生产的商品运回来,同商品一起运回来的还有新思潮。

  “当时不少人家送孩子读书,除了传统的读书进仕博取功名的观点,更多人认为多读书可以‘走天下’、‘治天下’。”关祥说,不少人在海外经商回家,便会将同族兄弟姐妹或者乡亲带出去,但是不会识字、不懂得一些基本的道理,无法在外立足,因此这些在外成功的人便会敦促将带出去的人多读书。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读书并不仅为了能“走天下”,更多的是家中长辈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关祥称,旧时商人地位卑微,即使不少人经商后富甲一方,但是并不能让“歧视”少一些。只能通过教育子弟,让他们多读书来脱去“铜臭味”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