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印军与美军伙食:学习做父母 (尹建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0:44:23

学习做父母尹建莉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


    请允许我从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19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他的孩子现在刚过了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不大,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另外,小孩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80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亲。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近几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困惑的出现其实是个好现象,它意味着更年轻一代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 分开来。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后”一代陆续成为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已比较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它们的孩子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有的残忍地虐待小猕猴,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与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有关。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的进化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五十岁左右?这样的状态,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
    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运动,合并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使得大量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教育问题。
    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情感发育的损伤。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反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70后”这一代父母,很多已开始品尝由自己制造的“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所带来的“恶果”。有他们作为前车之鉴,更年轻一代父母们已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分离,把和孩子相处当作“早教”的一部分。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形成冲突时,不少家长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长,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工作的机会;有的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可放弃高收入的职位。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竞争焦虑——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普遍有焦虑感,这些焦虑可以说大同小异。比如,我能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养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孩子?这样,就会牵扯出很多具体的困惑:别人的孩子四个月就上早教班,我要带孩子去吗?如何选择到一所好的幼儿园,如何择到一所名小学,如何上一所不错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取得高考的胜利,如何让孩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70后”、“80后”两代人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并仍在竞争中生存。他们绝大多数人目前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较强烈的成功动机。所以竞争意识已强化为他们的内在性,这种“天性”必会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再加上学校造就的竞争环境,社会倡导的竞争文化,“领着孩子去打拼”已成为他们抚养下一代的一种下意识心态。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老人的竞争现在不是问题;而儿童竞争的问题则十分突出。家长们把自身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赛场,要上文化课,开始有作业,要比谁听话,比谁表现好。上了小学、中学,以考试为主的、名目繁多的评比几乎控制了学校生活——反儿童心理、反教育的事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哲学家尼采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可以确定地说,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没有成全,即使获得了证书,其背后也往往潜伏着久远的损害。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家长强权——最隐蔽但最锋利的刀子
 

    我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困惑。它经常被人忽略或误读,所以一直不曾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从我这些年的研究来看,这恰恰是最紧迫、影响最深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家长强权”。
    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必须把“70后”、“80后”这两代人分开来谈。区别是,“70后”自己扮演了强权家长,“80后”则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及孩子尚小等原因,即使现在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仍是“被强权”的对象。
    “70后”出生在文革结束前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塑造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于前辈。他们自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关教育的科学与民主意识尚未得到普及。所以这一代人经常会以商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或是以技术思维方式来对待孩子。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家长的意见总是对的……总之,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家长强权”的本质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归纳。这种错误归纳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使家长们迟迟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甚至错上加错地更往前走。比如有人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肯定的,就是孩子更不如意。
    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比如小到吃饭、大到上什么课外班或选择什么专业,家长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听话”仍是我们在教育儿童时的核心审美心理。人们说“四二一”家庭格局有问题,不错,是有问题,但问题绝不是孩子被爱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几个大人管一个孩子,家长如果再说一不二地强势,孩子身上得捆绑多少绳索啊?一个被太多绳索捆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幸福、健康、有出息的孩子呢?!
    “自由”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成为共识,公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每当我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给儿童自由的问题时,总会遭遇质疑,而质疑者总会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多么幼稚的阶段。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其实就变成一句空话。所以,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重新理解自由,重新估价自由在教育中的价值。理解了人的自由意志在教育中何等有价值,在家长内心自会掀起一场“去强权运动”,这不仅是家长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文化的进步。
    而“80后”父母,基于前面提到的时代差异,且他们的学习意识更强些;或者由于他们的孩子尚年幼,强权的问题还没有在这一代家长身上凸显出来。但他们却必须面对自己父母的强势。因为这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是“50后”,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在近年出生后,父母都还年富力强。这些年富力强的“老人”们,自己年轻时只抚养了一个孩子,既积攒了一些带孩子的经验,又没过足带孩子的瘾,所以在孙辈出生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手包办。在很多家庭中,“80后”父母成了配角,孩子除了吃奶找妈妈,其余事情爷爷奶奶都包了。长辈们在教育理念上固守过去的老习惯,甚至做得过分,又不肯去学习新的教育知识,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两代人就会不断发生冲突。很多年轻人陷于两难境地,既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又无法阻止父母对孩子破坏性的教育。
    很多教育问题其实无关“政策”或“制度”,而是人性的问题。“家长强权”发端于个体,破坏力却波及整个社会,它是最隐蔽但最锋利的刀子,如果注意不到,就会伤人。
    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直接诱因是什么?
    现在家长教育子女方面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要以一种负面的心态来看待。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问题呢?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奇怪呢。
    目前家长们面临的教育子女的困惑,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起来,主要是这几种: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结构变化。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家长们很多的改变是被动的,过去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自我认识是个缓慢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未来暂时还看不到。这时,如果个人的学习没有跟上的话,就会感觉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头茫然的境地。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感觉焦虑的根源。
    二是某些价值观的影响,最典型的比如竞争意识。如果孤立地谈“竞争”,我想它是个中性词,有好有坏。但如果放到教育中,从一个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它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我们现在却把“竞争”当作褒意词来崇拜,把它早早引入孩子的生活中。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们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负重。
    三是国民素养的原因。我们现在一遇到问题,就急于来拷问制度。世上有完美的政策和制度吗?没有。再完善的制度到了笨蛋和坏人手里,都会变成坏制度。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统治设施,不过是智慧与美德不足时的一个不完美的补救办法。所以凡能够归功于政绩的东西,其背后必定有更高层次的人的智慧与美德。”
    我认为,错误的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浅陋的做法,都是降低国民素质的罪魁祸首。提高国民素质本来不是那么玄而又玄的问题,可现在很多舆论却引导大家往太虚幻境中找原因找答案,动不动就“时代”、“政策”、“制度”的,板子总是打到空气中。
    语文教育的功能其实很深很大,远远超过我们常识性的理解,它不应该和数学、物理、英语等这些课程的功能并列。语文教育和所有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是果园和果树的关系,而我们现在却只把语文当一棵普通而孤立的果树来对待,没看到它对其他果树,乃至对整个果园状态的影响力。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育在严重损害国民素质,我认为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
    还有现在基础教育管理问题,当下最尖锐的是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吵吵了这么多年,而不公平的现象却愈演愈烈。事实上,“教育不公平”是个欲盖弥彰的假靶子,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不择手段,它反映的正是人的素质问题。
    探寻一些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框框里,教育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触角会伸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角落落,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拔出萝卜带起泥。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通过变革来谋求解决的,有的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未来。

作为家长,不要以为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就像不是穿了白大褂就会开药一样。面对儿童,面对教育,要有敬畏感。你是否能不断地学习,不断“从师而问焉”,决定了你自身的分化情况,也决定了你所影响的孩子的未来发展。正像前人所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矣。如果基础教育改革和无数家长观念的转变能形成良性互动,教育的美好新时代就会出现。 

 

    能活学活用的家长就是好家长

——家长交流的好方法

        经常收到一些家长的来信,说看了我的书,觉得我书中说的道理和方法对,但不适用于他的孩子。比如给小板凳揉痛,不陪孩子写作业等,他们做了,效果和我的不一样,孩子还打人,还不写作业。所以希望我针对他的孩子提供一套办法。遇到这种求助,真晕。如果你确实看了我的书,且我书中的方法真的对你都没用,说明我不具有指导你的能力,你得另请高明。因为我的办法都写书中了,肚里就那么些“干货”,没有隐藏,再挖也挖不出什么东西了。(被逼得说气话了,嘿嘿   )   

        有时看到一些“教育专家”一方面宣称“孩子和孩子不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却又大谈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那我要说他真是个神仙。既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原理,他大概遇到一万个孩子就能编制出一万套各不相同的“教育原理”吧,这已接近上帝的力量。(真生气了   )

        公众就是这样被误导的,这种论调导致很多家长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遇到问题时,要么想简单地依赖别人,找根不费力气就可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要么指责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不一样,怨自己命不好。

        教育孩子不是解数学题,没有可以原封不动套用的公式。我的孩子爱吃包子,我就多给他做几次包子,你的孩子爱吃米饭,你就多做几次米饭;你如果看我的孩子食欲好,长得高大,也回家天天给孩子做包子吃,效果当然可想而知——这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你的方法不适用于我”吗?你用的真的是我的“方法”吗?

        只有笨蛋和懒惰者才会生搬硬套。有责任心的家长、肯为孩子动些脑子的家长不会那样想也不会那样做。请看这位家长是如何做的——

(下面是几位家长的分享,谢谢她们!希望更多的家长分享你们的好方法好故事,可以把分享内容发到本文下面的"评论",也可以发到我的信箱中.)

 第一位家长的分享

        我儿子6岁了,近来围绕促进孩子数学学习方面,我想出了两个好办法,实施起来非常好,儿子兴趣很足,玩得不亦乐乎,我想得对孩子学习知识很有帮忙,所以说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给其他家长和孩子有宜处。

        一、开拍卖会

        受尹建莉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开小卖部”的启发,我们家组织过几次“小卖部”卖东西的游戏,孩子玩了几次,兴趣减了,后来,我观察发现,小孩子(我儿子是这样的)都特别欢喜有竞赛的游戏,大家同场竞技,故意渲染竞争激烈程度,最后终有冠军产生,儿子特别喜欢,总是全身心投入,积极争取第一,过后还会持续这种获奖的快乐好长时间。针对孩子这一特点,一天晚上,我在看到床上有个乒乓球拍时,突发奇想,来一场拍卖会:球拍和小铁锤是拍卖道具,一箱玩具是拍卖品,妈妈我是拍卖师,儿子和爸爸是1号和2号买家,每次我随手拿出一个玩具报价,儿子和爸爸一人手里一堆钱(从银行换到的真的新的钱,各种面值都有),谁第一个拿给我对的钱,我现场核实对了,一锤定音,当场喊出“成交”,最后以谁买到的拍卖品多定为今年的赢家。中间,我还新想到一些点子增加进去,如卖了一半,突然想起应介绍一下拍卖品,在介绍每一样玩具中,我们最爱玩以前经常玩的一项游戏,就是让比赛两人同时观察一样东西几秒钟,如例说这次是车,不说问题,只观察,观察结束后,妈妈把东西藏到身后,再问他们这样是几开门的,车牌是多少,目的在锻炼孩子的事物观察力,孩子也特别喜欢,总有悬疑,不知问到什么。而且这次玩时,我还增加进了情景交流,因为是儿子和爸爸是买家,我就说是两个父亲来参加拍卖会给各自的孩子是选玩具,还别出心裁的问孩子“1号买家,你家孩子多大了?”孩子哈哈大笑说“我还没生呢”,引得大家又是一片哈哈大笑。最后儿子获胜了,我说“1号买家给孩子买了这么多玩具,他孩子肯定高兴坏了,而2号买家的孩子要哭鼻子了”,儿子一听更得意了,高兴得在床上又蹦又跳,(我们是在床上开拍卖会),这时我又说,“咳,2号买家输了的,家里孩子哭鼻子;而1号买家赢了的,却高兴的疯了”儿子一听,又狂跳不止,啊,真是一个快乐的夜晚。

        二、巧认钟表

        从尹建莉老师的博客知道了“三十七的温暖”博客,非常好,有一次去看时,看到一张美国小学生教室的图片,其中一个好看的钟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突然想到可以在家里手工制作这样一个表,进一步又出来更多的想法,大表盘,可以手转的时针、分针,这个表可以有两个作用,一是每晚指导儿子钟表拨到几点是上床睡觉的时间(8点30分),这样,孩子自己看,当家里墙上的表的时间和这个表时间一致时,要自觉准备睡觉了,更大的用处是周末时(我们家规定周末才能看电视,看电脑),孩子看电视时,对照时间,到点时上床睡觉,以前是大人说到几点了,不能看了要睡觉了,孩子虽然不舍,但都能做到,这样就更省去了大人提醒了。再一个作用,平时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拨弄这个表玩,告诉他哪个时间是爸爸起床时间,孩子起床时间,妈妈中午下班时间,下午下班时间等等,说过几次,又是一个“考试”游戏,“拨出妈妈下午下班时间”等,玩中考核了孩子,也让他认识了钟表,效果一直很不错。

        从看了尹建莉老师的书以来,一直在学习,在成长,儿子成长的不错,实实在在能看到努力的成效,但也告诫自己要保持心态平和,切记功利性,要尊重孩子、做到“真爱”孩子。

                          

第二位家长的分享  

   

宝宝爱喝水了 

        我家宝宝刚上了一个月幼儿园,就病了两次。大夫说是喝水少,嗓子发炎引起的发烧。这个月,我请了好几次假陪她去医院,即使上班也天天无精打采的。一方面,是在担心宝宝上幼儿园不能很好适应;重要的是担心她在幼儿园不好好喝水。每天早晨去幼儿园前,都要求孩子喝一杯水。说实在的,每次都费好大的劲儿。想想吧,老师要照顾那么多的孩子,怎么可能盯着她,看她有没有把水喝完呢?

        焦急中的我,向周围的同事、朋友请教,讨得了一个偏方。用川贝加秋梨,再加冰糖,熬水;吃梨、喝水,润肺、止咳、降秋燥,宝宝也爱喝?。好嘞,我急匆匆跑到中药店,买回了川贝( 川贝最近涨价了,花了30元也就是 买了20多粒儿)  ,回家熬了起来。此方甚妙,光闻起来就香气四溢,勾起人的食欲。

        我把水晾凉了端到孩子嘴边,又把梨切成小块放到小碗里。柔声哄孩子喝水吃梨。谁知到了反抗期的孩子坚决地说不。要是平时,我肯定过一会儿再让她喝,可是当时?我急得不行,连哄带吓,硬要孩子去喝。孩子小眉头皱着,一声不吭,我感觉自己的忍耐到了极限!……唉,我叹了口气,拿起一块梨来,不喝水,总该吃块梨吧?宝宝平时最爱吃梨了。谁知她猛地把梨夺过去,摔到了地上!此时,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带着连日来的焦虑和疲惫引起的烦躁,我的巴掌扬了起来,就要打到孩子的屁股上了!!!

        唉!还是忍住了。我扑到在床上,把头埋在枕头里,低低地啜泣起来,感觉自己太委屈了。孩子这时也大哭了起来,也委屈的不行。呵呵,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好笑。

        晚上,我打开了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写得很棒,曾经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里面有一章是讲孩子不吃饭的。我想道理是一样的,就又细细地看了起来。

        嗯,教育专家就是不一样,娓娓道来的语言又重新给了我信心。小孩子虽然小,可是也需要被尊重,也有自己的主观愿望。这样逼她喝水,只能让她对喝水更加厌恶。

        我想出了主意。等孩子的爸爸回来了,和他商量,明天不再逼孩子喝水。我准备大中小三个杯子,里面倒上水,放在桌子上。明天起床后,我们一起喝,孩子不喝也什么都不说。只是很香甜地把自己杯里的水喝完就OK。

       第二天到了,我把三个水杯放在桌子上,说:喝水的时间到了,大家来喝水吧。爸爸和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孩子马上也不落人后地把自己小杯子里的水全部喝光了。我和爸爸相视而笑,今天早晨终于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这件小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浅薄,也给了我不小的信心。每个人不是天生都会当父母的,为人父母真是要用心去学习。还有,要尊重孩子,好好爱孩子。

                                             

第三位家长的分享

我如何成功引导儿子喜欢上阅读

尹老师,

        看您的书有两年了,也一直关注您的博客,几乎每一条留言我都看过了。也曾您向写过信和留言。

        我儿子十岁,四年级。非常感谢您的书关于阅读的观点。在他四五岁的时候,我也非常注意培养他的阅读,我经常给他念故事(因为我觉得我表达能力不好,所以我每次都是拿着书给他念故事,想不到这样歪打正着)但那时我的功利心非常强,总想着让他多认字,理解句子的意思。后来,看了您的书后,知道那样是非常错误的。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于是我不再强制让他独立看书,而是陪他一起看,如果他自己不想看时,我就念给他听。他非常喜欢我念故事给他听,常常听完一个又一个,让我念得喉咙痛。上二年级后,他识字量大增,在我的引诱下,自己也慢慢地开始独立看书了(但还是经常要我陪看,我从不拒绝)。二年级时因为作业的缘故,我们经常闹冲突,浪费了很多读书时间。他真正的大量阅读主要是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我陆续买了20多本郑渊洁的的童话,还有其他一些书。他每一本都看完了,有的故事他反复看过许多遍。他看书都是在睡觉前(其他时间不太喜欢看),一个晚上可以看2、3万字的故事。如果是中篇的5、6万字也能一口气看完。总之,睡觉前的阅读是非常投入的。现在,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他二三天内可以看完。看完后,他还会反复看一二遍。而且,他也养成了睡觉前必定看书的习惯。所以,我觉得我在他的阅读算得上引导成功(估计已读了300万字的书籍)。我经常看留言,发现有的家长苦恼孩子不肯阅读,所以,我想将我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不肯阅读时,千万不可强逼,你可以念给他听,没有孩子拒绝听故事的。另外,我觉得故事书的选取也很重要,一开始尽量选短篇的,童话形式的,动物的故事。一般孩子都喜欢动物,所以,对动物的故事也会比较喜欢。

        孩子不肯看你推荐的书时,也不可强迫。记得有一次我与同事借了两本沈石溪的书,<<再被狐狸骗一次>>、<<混血豺王>>,这两本书非常好看(沈石溪好多动物故事被选入小学、中学、高中的教材中),我非常希望儿子能够看看,也引诱了他,放在家里两个月,但他就是不看。后来,我就把书还给同事了。后来,有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说我们一家三口分别讲一个故事吧。他爸爸讲过之后,我就讲了<<混血豺王>>的内容。他听得如痴如醉。让我再把书借回来,他要看。我借回家后,他几乎是一口气就看完了。一本书大约十七万字,二本书就有三十多万字呀。因为<<混血豺王>>还有一部前篇<<双面猎犬>>,后来也借回来看了。他还跟我说要看这个作者其他的书。

        只要孩子没说不让念,你就念吧(特别适合年龄小的孩子)。也许他听的时候会玩这个,玩那个,样子好像没有专注听你念,其实你念的故事,他全部听进去了。如果你希望孩子神情专注地盯着你念故事,你可能会失望。如果你因此强迫他专注听你念,你们一定会发生冲突的。

        在孩子没有形式阅读习惯前,尽量和孩子一起阅读,和他一起回味书中的内容。我儿子看过的书大部份我都看过,只是为了能够满足他,与他一起回味一下书中的故事。

        这是我的一点个人心得,希望对有阅读烦恼的家长有帮助。

学习做父母--中国年轻一代家长面临问题及求解

编者按: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我们邀请读者诸君换一种角度审视这个节日。就像把生日理解为“母难日”,是为欢喜增添感恩的内涵;把儿童节理解为“父母日”——尤其针对年轻父母,则意味着为孩子的成长快乐乃至一生幸福寻找根基。 

  对于儿童,父母、家庭意味着什么,该承担何种责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一直关注中国年轻一代家长可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70后”、“80后”家长。我们特刊发她的一篇长文,希望如文中所言: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 

  生养分离——反自然的行为必有代价 

  请允许我从一个真实而典型的例子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19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他的孩子现在刚过了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不大,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比较大。另外,小孩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80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亲。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近几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困惑的出现其实是个好现象,它意味着更年轻一代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 分开来。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后”一代陆续成为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已比较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它们的孩子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有的残忍地虐待小猕猴,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与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有关。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自然的进化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五十岁左右?这样的状态,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 

  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运动,合并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使得大量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教育问题。 

  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情感发育的损伤。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反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70后”这一代父母,很多已开始品尝由自己制造的“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所带来的“恶果”。有他们作为前车之鉴,更年轻一代父母们已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分离,把和孩子相处当作“早教”的一部分。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形成冲突时,不少家长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长,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工作的机会;有的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可放弃高收入的职位。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竞争焦虑——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现在年轻的父母们普遍有焦虑感,这些焦虑可以说大同小异。比如,我能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我是否有能力培养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孩子?这样,就会牵扯出很多具体的困惑:别人的孩子四个月就上早教班,我要带孩子去吗?如何选择到一所好的幼儿园,如何择到一所名小学,如何上一所不错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取得高考的胜利,如何让孩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70后”、“80后”两代人都是在竞争中成长的,并仍在竞争中生存。他们绝大多数人目前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较强烈的成功动机。所以竞争意识已强化为他们的内在性,这种“天性”必会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再加上学校造就的竞争环境,社会倡导的竞争文化,“领着孩子去打拼”已成为他们抚养下一代的一种下意识心态。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老人的竞争现在不是问题;而儿童竞争的问题则十分突出。家长们把自身的竞争心理和压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赛场,要上文化课,开始有作业,要比谁听话,比谁表现好。上了小学、中学,以考试为主的、名目繁多的评比几乎控制了学校生活——反儿童心理、反教育的事发生得实在太多了!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哲学家尼采说过:“竞争产生对自己的不满意。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准备好了进行报复。”可以确定地说,绝大多数竞争对绝大多数孩子没有成全,即使获得了证书,其背后也往往潜伏着久远的损害。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家长强权——最隐蔽但最锋利的刀子 

  我最想说的是第三种困惑。它经常被人忽略或误读,所以一直不曾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从我这些年的研究来看,这恰恰是最紧迫、影响最深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家长强权”。 

  在这一点上,我感觉必须把“70后”、“80后”这两代人分开来谈。区别是,“70后”自己扮演了强权家长,“80后”则因为独生子女的身份及孩子尚小等原因,即使现在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仍是“被强权”的对象。 

  “70后”出生在文革结束前后,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市场意识扑面而来,迅速塑造了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又前所未有地高于前辈。他们自信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有关教育的科学与民主意识尚未得到普及。所以这一代人经常会以商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或是以技术思维方式来对待孩子。比如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家长的意见总是对的……总之,在生活中表现得很强势。“家长强权”的本质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懦弱、逆反、没有上进心等等。 

  这些年来,人们一谈到现在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归纳。这种错误归纳长时间以来深入人心,使家长们迟迟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甚至错上加错地更往前走。比如有人为了不溺爱,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肯定的,就是孩子更不如意。 

  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健康成长。如果说有些“爱”会让孩子变坏,那肯定不是“爱”,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比如小到吃饭、大到上什么课外班或选择什么专业,家长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听话”仍是我们在教育儿童时的核心审美心理。人们说“四二一”家庭格局有问题,不错,是有问题,但问题绝不是孩子被爱得太多,而是自由太少。几个大人管一个孩子,家长如果再说一不二地强势,孩子身上得捆绑多少绳索啊?一个被太多绳索捆绑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幸福、健康、有出息的孩子呢?! 

  “自由”这两个字,在我们的教育中还没成为共识,公众对它还有太多的误解。每当我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给儿童自由的问题时,总会遭遇质疑,而质疑者总会把自由理解为“放任自流”或“无法无天”。它显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尚处于一个多么幼稚的阶段。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全社会都在谈“尊重孩子”,却在“自由”的观念上出现盲区,尊重其实就变成一句空话。所以,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来一次自我思想启蒙运动,重新理解自由,重新估价自由在教育中的价值。理解了人的自由意志在教育中何等有价值,在家长内心自会掀起一场“去强权运动”,这不仅是家长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文化的进步。 

  而“80后”父母,基于前面提到的时代差异,且他们的学习意识更强些;或者由于他们的孩子尚年幼,强权的问题还没有在这一代家长身上凸显出来。但他们却必须面对自己父母的强势。因为这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是“50后”,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在近年出生后,父母都还年富力强。这些年富力强的“老人”们,自己年轻时只抚养了一个孩子,既积攒了一些带孩子的经验,又没过足带孩子的瘾,所以在孙辈出生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一手包办。在很多家庭中,“80后”父母成了配角,孩子除了吃奶找妈妈,其余事情爷爷奶奶都包了。长辈们在教育理念上固守过去的老习惯,甚至做得过分,又不肯去学习新的教育知识,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两代人就会不断发生冲突。很多年轻人陷于两难境地,既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又无法阻止父母对孩子破坏性的教育。 

  很多教育问题其实无关“政策”或“制度”,而是人性的问题。“家长强权”发端于个体,破坏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直接诱因是什么? 

  现在家长教育子女方面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要以一种负面的心态来看待。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问题呢?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奇怪呢。 

  目前家长们面临的教育子女的困惑,其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分析起来,主要是这几种: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结构变化。主要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家长们很多的改变是被动的,过去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自我认识是个缓慢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未来暂时还看不到。这时,如果个人的学习没有跟上的话,就会感觉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头茫然的境地。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长感觉焦虑的根源。 

  二是某些价值观的影响,最典型的比如竞争意识。如果孤立地谈“竞争”,我想它是个中性词,有好有坏。但如果放到教育中,从一个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它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我们现在却把“竞争”当作褒意词来崇拜,把它早早引入孩子的生活中。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们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负重。 

  三是国民素养的原因。我们现在一遇到问题,就急于来拷问制度。世上有完美的政策和制度吗?没有。再完善的制度到了笨蛋和坏人手里,都会变成坏制度。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统治设施,不过是智慧与美德不足时的一个不完美的补救办法。所以凡能够归功于政绩的东西,其背后必定有更高层次的人的智慧与美德。” 

  我认为,错误的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浅陋的做法,都是降低国民素质的罪魁祸首。提高国民素质本来不是那么玄而又玄的问题,可现在很多舆论却引导大家往太虚幻境中找原因找答案,动不动就“时代”、“政策”、“制度”的,板子总是打到空气中。 

  语文教育的功能其实很深很大,远远超过我们常识性的理解,它不应该和数学、物理、英语等这些课程的功能并列。语文教育和所有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是果园和果树的关系,而我们现在却只把语文当一棵普通而孤立的果树来对待,没看到它对其他果树,乃至对整个果园状态的影响力。有人说现在的语文教育在严重损害国民素质,我认为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 

  还有现在基础教育管理问题,当下最尖锐的是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吵吵了这么多年,而不公平的现象却愈演愈烈。事实上,“教育不公平”是个欲盖弥彰的假靶子,背后真正的推手是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不择手段,它反映的正是人的素质问题。 

  探寻一些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框框里,教育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触角会伸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角落落,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拔出萝卜带起泥。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通过变革来谋求解决的,有的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未来。 

  出路之一:不是更加西方化,而是回归优秀传统 

  在探究当下的教育时,我不止一次地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接纳先进的西方教育思想? 

  这个问题本身已有两个错误的前提假设。一是认为现在家长们的一些困惑,是陈旧的传统观念所致,所以需要对“中国传统观念”进行拷问;二是认为我们之所以做得不够好,是因为还没有把西方先进的观念学到手——似乎我们解决教育问题的出路就华山一条道:向西方学习。 

  而我针对这一问题想首先亮明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其实非常先进,正是这种先进,使我们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刀剑炮火曾使地球上一些高度发达的文明几乎完全消失,一些灿烂的文化基本覆灭;而中华文化,历经劫难,不但流芳千古,而且具有海纳百川的吸收和同化能力。 

  拿我们公认的比较先进的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来对比中国传统教育,我们可发现,西方教育者在一两百年前说的话,我们的祖先在两三千年前就说过了。 

  “早教”的概念似乎是近年从西方引进的,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强调“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给儿童自由的成长空间,家长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我们的前辈对此观念已概括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现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引进西方的个性化教育,而两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说的不正是这个观点吗?还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家崇尚阅读、强调在做事中学习的观点又是多么吻合。 

  传统教育观念,我们可以如数家珍地列出很多。从春秋时代的孔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一些教育学者,他们的理论诉求惊人地一致,而且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并无牴牾,只不过是呈现方式不一样。现代人对传统思想不仅多有遗忘,而且经常错误地解读它们。 

比如“师道尊严”四个字,它几乎被误读了一百年。其实它的本意是,教师应坚守师道,这样才能有尊严。一个有尊严的教师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而师道又是什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还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心胸和平等意识。这是多么宽广而纯美的为师境界,可后人却把这四个字误读为师生间的不平等关系,理解为对老师权威的绝对服从。这是典型的歪嘴和尚念错经,然后以讹传讹。 传统还告诉我们,“子不教父之过”,可现在,孩子一有什么错,很多家长立即想到的是如何改造孩子,而不肯反思自己;传统中“恭宽信敏惠”的五字处世原则,已被竞争至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取代;传统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的漫长过程,可现在报纸上每天“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宣传比比皆是,越是速成的越是受欢迎。   所以“中国传统观念”没有对不起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非常先进,是我们辜负了它。如果说我们现在确有很多困惑,不是传统观念困厄了我们,恰是我们抛弃了优秀的传统观念后迷失了方向。 力却波及整个社会,它是最隐蔽但最出路之二:重新估价学校和家庭的权重,给家庭教育以应有的地位 

  中国传统非常讲究家庭教育,以至于教育一直是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比如科举考试沿袭了1300多年,却从未产生“科举考试培训班”之类的政府行为。从民国开办现代学校后,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大退化,人们开始把教育的功能寄托给学校。1949年后,由政府全面兴办学校并控制学校教育,学校一方面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专属地,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思想统一的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成了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时,家庭教育更加边缘化,其功能几近被人淡忘。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70后”一代人纷纷成为家长,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的家长们开始把很多精力投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去。但家庭教育到底对孩子有多重要,好的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还没有形成共识。 

  英国教育家、著名的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认为,“家庭比学校更重要。假如家庭中没有恐惧与处罚,孩子不会相信学校永远是对的。家长应该诚实地告诉孩子,他们对坏学校有什么想法。而荒谬的是,父母往往对最笨的老师也保持忠诚”。 

  我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个书名遭到一些批评。批评者总是把“妈妈”和“老师”对立起来,以一种二元论调来说事。他们并不想知道书中写了什么,只是不能容忍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提并论,就像不能容忍把钮扣和衣服相提并论一样。其实我只是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以及作为家长的经验,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新的估价,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应把握的最基本原理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陈述,让人们看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可分割性,看到教育之美,获得了教育的自信。正是基于这些,它才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就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一个人发展中的影响权重,我相信它们会越来越趋于平衡。学校教育凌驾于家庭教育之上的情况将会慢慢改善。随着科技的发展,男女分工的模糊化,女性对社会生活参与的增多,以及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凸显,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家庭教育即使不能形成像现代学校这样有组织的、系列化的教育实体,其地位也会在文化层面得到确认和巩固。 

  出路之三: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是保证教育运行良好的根本 

  我说的“教育者”主要指两类人,一是在学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二是所有的家长。年轻一代家长,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个“教育者”——这样一个角色,要求你不能简单沿袭自己父辈的教子方法,也不能仅仅凭感觉去胡乱管教孩子。要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先保证它的科学性。 

  “70后”、“80后”家长看到“素质”这个词时可能会很自信,作为文化程度高于前面任何一代人的家长,当他们的孩子出生时,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教育水平多半会很自信。但事实上,作为教育者的素质和作为普通人的素质有时是会有出入的。现在,“80后”的孩子尚小,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不少“70后”则已陷入痛苦和困惑中。我见过很多文化程度高、有事业心、自身素质不错、对孩子也有责任感的家长,结果却是把孩子“教育”得很糟糕。一个有文化的破坏者,其破坏力要大大超过没文化的人。 

  面对自己辛辛苦苦制造的不理想的“产品”,很多家长无可奈何的归纳就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以此来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由此还衍生出另一个说法:适用于你的孩子的方法,不适用于我的孩子,孩子和孩子不一样——以此作为拒绝学习的理由。 

  孔子说天下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有的西方教育理论也都是建立在人的共同性这一部分上的,它研究的永远是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那部分。可是我们却把这个概念错误地解读为“孩子和孩子不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办法”——我在不止一个场合听到一些人公然宣称这样一种观点。说实在的,只要简单推敲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说法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教育真的没有任何规律,世界上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种教育方法,那么教育研究甚至教育本身还需要存在吗,做教育研究的人都回家卖豆腐去吧。 

  我认为教育常常可以和医学类比。一个医生一生会遇到无数个病人,这些病人各不相同,但我们能因此就说人和人不一样,没有可以共同遵循的治疗原理吗?去痛片给黑人、白人、黄种人吃都可止痛,毒药给哪种肤色的人吃了都会要命。人和人首先是一样的,张三头痛需要开去头痛的药,李四胃痛就开止胃痛的药,只有笨蛋才会把张三治头痛有效的去痛片用于李四的胃痛上。可这种区别,是张三和李四作为人的差别吗,背后的医药原理难道不一样吗——所有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不要以为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就像不是穿了白大褂就会开药一样。现在,想做一个好家长,就要怀有“学医”的心态,要去学习,要了解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学知识,这是帮助你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万能钥匙。 

作为家长,面对儿童,面对教育,要有敬畏感。你是否能不断地学习,不断“从师而问焉”,决定了你自身的分化情况,也决定了你所影响的孩子的未来发展。正像前人所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矣。如果基础教育改革和无数家长观念的转变能形成良性互动,教育的美好新时代就会出现。(尹建莉)锋利的刀子,如果注意不到,就会伤人。

家长的三个转变带来孩子的快乐

     这是一封家长来信,写信的妈妈一度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苦恼。她的孩子原本活泼可爱,上小学后变得“顶嘴、做作业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特别贪玩,成绩越来越差、不自信”;家长陷入困境,“很着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经常打孩子,打完后又很后悔”。

    当家长通过学习和反思,意识到教育的第一步是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后,她的孩子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封信比较长,写得比较具体,其中有操作细节可供家长们借鉴;最可贵的是家长的自我批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这位妈妈还是有困惑,她的困惑正是许多妈妈们的困惑。培养一个好孩子,必是各方面要素进行良好的综合协调的一个结果,而一位母亲、一种思想是不可能控制所有的要素的。但无论如何,我们要深信两点:相信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量可以超越任何人,相信优质方法和优质价值观必能强大到排挤劣质的东西。这两点“相信”都要靠时间来证实。所以不要着急,要平静而坚定地去做!

    收到这封信是今年上半年,她的孩子现在应该读四年级了。我们读过封信后,也有理由相信她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祝福他们,并谢谢位家长的分享。

 

尹老师:您好!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很激动,看了您的书,给你写信,一时不知从何开始说起了。如果语无伦次您别见笑。

    我有一个女儿,今年9岁了,叫蔓蔓,现在读三年级。小时候,蔓蔓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孩子,活泼、大方、不怕生,特别爱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蔓蔓越来越让人头疼了。顶嘴、做作业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特别贪玩,成绩越来越差、连自信心都快没了。我很着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还经常打孩子,打完后又很后悔,真的让人感到很苦恼。

    庆幸的是09年孩子上二年级时,在一次家长会上,蔓蔓的班主任向我们推荐了您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家长会后,我在新华书店找到您的书,在那里简单的翻阅了一下就觉得爱不释手。买了一本,回家后就开始读,和很多家长一样是一口气读完的。(在此检讨一下,我以前很少看书,只看过几本小说。)

    读您的书的过程中,是一个自责的过程。越读越后悔,后悔自己以前对孩子的种种错误的教育方法。读完了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蔓蔓以前那么可爱,现在越来越不听话了。特别是在读到“不做穿西装的野人”时,感觉您就站在我面前毫不客气的批评我,感到皮鞭在抽打我的心身,一种罪恶感由然而生。要改变蔓蔓首先要改变我自己,我在心里暗下决心。

    但是,就象您说的,改变自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可想一想,哪一次改革、革命没有阵痛呢?为了我的小蔓蔓,就把自己的这个痛苦当成必须的经历吧!我在心里告诫自己。

    我的第一个转变是不要求她考试的分数了。

    当时临近二年级的期末考试了,我对蔓蔓说,你认真答题就行了。刚开始蔓蔓还没意识到我的转变。记得拿成绩单那天,我陪蔓蔓一起去的。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又跟她讲,其实你考多少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掌握了这些知识没有,这次考差了没关系,还可以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下次改正就行啦。

    当时蔓蔓听后的表情我记得很清楚,好象一下子卸下了很重的思想包袱,连忙惊喜的说“真的吗?”我肯定的回答“当然是真的。”两个小时后,她放学出来了,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考得不理想。她不好意思正眼看我,低着头,小声说:“语文考了96”。她可能怕我骂她,马上给自己找优点说:“有一道题,好多同学没做对,我做对了”。接着就不说话了。

    我说:“那不错哟,看来你做题认真仔细,不错。”(换了以前,我肯定会带着不满的语气接着问:数学呢,数学没考好吧?蔓蔓往往也是低着头、皱着眉头、嚼着嘴巴、不耐烦的回答我。但她这次却看我没有生气,也没问数学成绩,情绪也变得很平和。)

    蔓蔓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但比较平静地告诉我:“可是数学考得不好。”(呵,我变了,她也变得平和了许多)

    “是吗”我很平和的应了一声。

    “嗯,只考了八十几分”。(这个成绩其实我已经知道,在等她的时候,我一个在这里当老师的亲戚已告诉了我她的数学分数。这个成绩比较糟糕,全班四十多人只有5个八十几分。亲戚看了蔓蔓的卷子,有道比大小的题没做,排序的题居然也错了,以蔓蔓的能力这种题她是会做的,可能是她粗心大意,也可能是考试前思想包袱重了。换以前,我肯定会马上发火说,这么简单的题材你居然做错了,怎么那么粗心大意!但我真的发现,就象您在书中说的越要求分数就考得越差,所以觉得那些话真是没用,对孩子的学习只有坏作用。)

    “是吗,没关系的,只要知道错在哪里,今后注意就行了”。 我还是很平和的对她说。

    蔓蔓这才真的放了心,敞开了心扉和我聊了起来。聊的什么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蔓蔓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进入三年级,蔓蔓平时测验好几次,分数也有高有低,可总体情况比上学期好了很多。想想过去,孩子考得理想的时候,我总要针对她做错的题说上几句指责的话:这么简单都做错了。当孩子考得不理想时就说:下次再考这差对你不客气——这样跟孩子说话,真是糊涂啊!

    我的第二个转变是孩子写作业不陪了。

    蔓蔓刚上学时,老师要求家长陪着写作业,而我自己也没掌握好陪的尺度,就一直守在跟前。她要是玩一下,我立马在旁边批评她,总是指责她不好好写作业,给她讲道理,让她快快写。结果两年下来,孩子写作业是越来越慢,只要我不守在跟前,她就玩跟前一切可以玩的东西,比如橡皮擦、笔、纸、手指头等等。即使我守在跟前,她也时常发呆,我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催促。她经常作业写到10点多钟,为此也挨过很多打,可管不了两天又回原形,一点根本性转变也没有。

    读了您的书后,我不陪了,规定每天7点半完成作业,中途她玩也不说她。开始几天,她玩得忘了,到了时间作业没写完,向我求情,我答应了两回。偶尔一次按时完成,我就及时表扬;再有反复也不责骂她,而是鼓励。过程反反复复,真是考验我啊!我反复地看您的书,也看别人的书,让自己平静下来。

    再加上孩子班主任也改变了方法,不再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的对错了,但要在作业上签多长时间完成作业的,作业量比过去也减少了些,说要留些时间让他们看课外书。签作业完成时间也促进了蔓蔓完成作业的速度,毕竟让老师知道做作业时间太长会很没面子。现在蔓蔓写作业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到自觉、快速的完成,但已进步很多了,起码写作业时玩得越来越少了,发呆也很少了,写得越来越快了,错得越来越少,这就是进步,我很开心。我相信蔓蔓会朝着好的方面不断进步的。

    我的第三个转变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尽量少唠叨。

    做到这点最难了,所以只能说是尽量少唠叨。最近,我突然发现蔓蔓顶嘴的时候少多啦,看来跟我的少唠叨有关。记得暑假的时候,我要她自己安排假期作业,结果她玩到快开学了还有很多作业没做,我急了,又开始说她。她嘴里说知道,可就是不行动,最后在我的唠叨声和监督下,她加班加点、赶天赶地勉强写完了作业。为此,我在您的博客中留言几次求救过。终于得到了您的宝贵回复。您说,暑假作业没写完就不写了,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孩子最后还写完了。你既然和她谈了让她自己安排,就不要再去关照和督促。耐心些,孩子不会一下子变得十全十美。

    看了您的留言我才意识到自己耐心不够,自己的缺点可以容得自己慢慢改,蔓蔓的为什么要她一下子就改好呢。平时不注意中对蔓蔓每个错误都要习惯性的指责,训斥,何况有些错误连自己也会犯,可为什么能原谅自己不能原谅蔓蔓呢。怪不得蔓蔓老爱顶嘴的。就象您在书中说的做家长的不能太强权、武断、霸道。渐渐地,我开始注意自己跟蔓蔓说话时的方式方法了,对她常犯的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错误也不会去指责、训斥,最多是友好的提醒,其实很多时候,你不说,她自己也明白道理的,反而改正的效果还好些。

      现在,我空下来时常拿本书来看,有教育类的和一些经典小说等。我也要不断的学习,充电,这样才能做个合格的妈妈。教育类的看了您推荐的杨杰老师的《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等。

     最近还有一件令我高兴的事:蔓蔓的作文不再是她学习的拦路虎了。“拦路虎”是蔓蔓自己形容的。这事还要从刚上学时说起。上小学时,蔓蔓报的是这所学校的小班,老师自然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也比普通班要高。一年级时,老师就开始训练学作文,当时老师称为“写话”。第一学期100字,第二学期150字。刚开始学生大部分都不能过关,每周休息,老师就要求家长根据给的提纲教孩子写。而我教的方法也不得当,先让蔓蔓打草稿,再一起修改,边教边写在本子上,后来蔓蔓的草稿越写越差,等着我教她。我们母女俩经常这样辛苦地写,我却发现她的作文越写越差,扣分越来越多。她自己跟我说,“写话”是她学习的拦路虎,每次都怕写不好,写不了那么多字。每周休息时的写话作业她总得花4、5个小时才能完成,我们都感到好累呀!

    这个问题总困绕着我和蔓蔓。这学期开学我对她说,今后作文你自己写,不能老要妈妈教,妈妈教你写的总不是你自己的东西,考试时妈妈不能帮你啊。她很不情愿,可看我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写了。开始两篇作文都没过关,老师要求重写,她怪我不教她。我说,写得不好没关系,起码那是你自己的东西啊,不是妈妈的,哪有一开始就写得那么好的,没关系,不着急。终于第三次她过关了,不用重写了,她很高兴。在高兴之余,我心里想,为什么她写作文之前口述时说得挺好的,可一写起来不是少了这就是少了那呢?问她,她说,说的时候会说,就是不知道怎样写。我说,怎样说的就怎样写嘛,我感到不可理解。后来我想不打草稿写作文效果怎样呢,我们以前也没打草稿啊。可又想,打草稿才写成这样,不打草稿不就更糟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习惯性地登陆您的博客,看您的留言回复,其中有一条关于写作文的。那位家长说孩子平时作文打草稿再修改写得很好,可考试时没时间打草稿修改,作文总得不了高分。您当时的回复是平时作文不用打草稿。这个留言真是及时雨啊!

    周五,我对蔓蔓说,从这次开始,写作文不用打草稿了。她一听,“耶”高兴得做出胜利的手势,还自言自语到,这下可以把想到的都写下来了。我在一旁听见了,开玩笑说:搞半天不是真不会写,是偷懒啊!她跟我“嘻嘻”。结果这篇作文字数超过了规定的很多,不但过关,还得了“甲红花”。周一放学回来忙跟我报喜。我也顺势好好地鼓励了一番。但接下来有一篇写得不太好,刚刚过关,我还是说没关系的,而不是说怎么不如上一篇写得好了。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天下班回来,蔓蔓很神秘、很高兴地说“妈妈,你先闭上眼睛,我给你看样东西”,我闭上眼,等她“叮噔---”我睁开眼一看,是她的作文本,醒目的画着甲+(一朵大红花)。蔓蔓作文得甲+红花啦!老师还在全班念了一遍,这可是老师对作文的最高评语了,她高兴的样子真是可爱。

    她写的是“可爱的小猫”,为了鼓励她,我把她的作文发表到了我的博客、和QQ空间中,她很关心有没有人看,我说当然有了,还有评论呢。前天我很荣幸成了杨杰老师的QQ好友,还拜请她到我的博客中给蔓蔓的作文留下评语,鼓励她,增强她的自信。杨杰老师真给评语了。我感激不已。第二天,蔓蔓放学回来,我打开博客告诉她又有人评价她的作文了,她看了后很高兴,我说你再点击这个名字,这时杨杰老师的《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博客网页出现了,我说,就是这个作家给你留的评语。她一听“哇”惊喜地叫到,连忙跑到爷爷奶奶面前自豪地说,连作家都说我的作文写得好,说我的小猫写得活灵活现,高兴得又蹦又跳,手舞足蹈。哈哈,现在写作文不再是蔓蔓的拦路虎了吧!我在一旁也高兴地说到。自从不要蔓蔓作文打草稿后,她的作文水平进步很大,这周的作文“假如风有颜色”又得了甲+红花,真是惊喜连连啊!我准备再把这篇作文发表到我的博客和空间里,真希望尹老师有空也能到那里留下您宝贵的评语鼓励一下我家的蔓蔓。

    这半年来,因为我改变,蔓蔓朝着好的方向开始良性循环了,您的这本书给我们做家长的好好地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做家长,使我们不再那么茫然。尽管我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可我有信心。

    在喜悦的同时也有一丝烦恼,就是家人在教育孩子上的不配合。蔓蔓她爸仍不论大事小事还是老样子对待孩子。我在背后说他,要他看看您的书,可他说那是妈妈看的书,他也不相信书。没办法,我只能抓住时机,把您书中一些关键性的地方(大多针对他做得不对的)在他跟前念。唉,一个小的够头疼的了,还要转变一个大的,而且大的更固执。收效也没蔓蔓那么大,不过我想尽量影响他总比不影响要强。哪怕只转变了一点点。

    还有爷爷奶奶,电视从早到晚的看,有好几次早上一起床就开电视,唉,蔓蔓是只要开着就有想看的欲望,哪有心思准备上学呀。我又不好说他们,要她爸爸说,才好转一点。蔓蔓写作业时,他们总忍不住问她吃不吃什么,喝不喝什么,说了好几回,老人家也改不掉,即使我关上门他们偶尔也会开门进来。

    他们现在只知道蔓蔓变听话了,可能还以为是他们关心的结果,不知道我转变了才起到的效果。我只能继续耐心的对待我的蔓蔓,还要不断感化我的家人。转变他们比转变蔓蔓难多了!不过看到我的蔓蔓越来越自信,各方面越来越好,我再难也要做下去!

    再次感谢您,为我们写作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也谢谢您给我的宝贵留言!也希望今后能多得到您的指点。

       祝您身体健康!

                                                                                                                                 您忠实的读者和受益者

                                                                                                                                          2010.1.17

尹建莉的家教第一原则:有心而无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接受新商报记者专访

  文/军辉

  日前,一本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在家长间悄然流传。书中的一些观点如“不管是最好的管”“不读有用的书”“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不考100分”“考好了不奖励”……听来很具颠覆性,但看完作者尹建莉的细细讲述,你就会发现她的说法其实很有说服力。日前,记者就书中的观点以及当下的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困惑跟尹建莉做了连线采访。尹建莉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在女儿圆圆的成长过程中,她阅读了很多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但是大多数都不能让她满意,有的只会提问题,只是在批判,不能给家长一个明确的指点;而有的甚至有硬伤,给家长以误导。由此她产生了写一本真正能为家长服务的书的愿望。因为她自己既是一位妈妈,又是一名教师,且具有教育硕士学位,对教育有很专业的认识,对家长们的困惑有深切的体验。

  家长最该给孩子的是自由

  记者:现在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都存在哪些问题?

  尹建莉:盯着孩子的错误多,对自己的反思少。我的书出来以后,大部分家长评价都很好,但也有家长跟我说,那是因为你的女儿好,你的那些方法用在我们家就不好使,对这种说法我也无可奈何,我只能说这些家长没有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究竟对不对。

  记者:您认为家长需要反思什么?

  尹建莉: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现在的家长有三种。一种是不懂教育也不管孩子,一种是不懂教育但非常用心地去管孩子,还有一种是既懂教育又用心地管孩子,最有破坏力的就是第二种了。

  大家都说对孩子太溺爱,其实是爱得太少,管得太多,错把“管制”当成爱了。当下的家长最应该做的是怎么去给孩子自由,而不是“管”孩子。譬如,我的一个同事,她的小孩总愿意去阳台拿挑衣竿,她就觉得很危险,每次都抢在孩子前面不让他去拿,越是这样,小孩就越偷偷摸摸地去拿。其实,家长没有必要总去阻拦,小孩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你让他去拿,你在旁边关照好了就可以了,尽量满足他的好奇心。当然,摸电源插座那是不可以的。其它的事情,吃点小苦头付出点小代价都没什么。以前,我家里有个很好的花瓶,我女儿老想动,我总强调不能动,把她弄得反而更想动,有一天真就动了还砸碎了,我也很心疼。但是反过来想,碎了就碎了,孩子因此而知道,为什么妈妈不让动,接下来妈妈再说什么东西不能动的时候,她就听了。

  尊重孩子的意见做听话的家长

  记者:书中的很多观点,譬如,不管是最好的管、不考100分……和很多父母在现实中的做法是拧着的。

  尹建莉:这些观点好似另类,其实我只不过是修正一些人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不少人看我的书,说我的观点很新。我说,其实我没有创造新观点,我只是把前人总结出来的经典的教育原则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了一遍而已。我就是用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来修正当下教育中的一些集体无意识。譬如,当下很多家长都很急功近利,希望孩子得100分,考好了就奖励;考不好就惩罚。这样做其实扰乱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绩提高。那我就从不要求孩子考100分,她考多少都行,当她考不好时,我会说“没考好,正好可以从中发现哪些地方没学好”。我这样做,目的是保护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这才是真正能让孩子获得好成绩的根本办法。

  我作为家长,绝不人云亦云,面对孩子的每个问题,我都会真诚地去思考。我们中国人最喜欢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听话!”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总是被要求听话、乖。现在最典型的场面是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回到家里后,就问孩子,今天乖不乖啊?请家扪心自问一下,这到底在问孩子什么呀?很多家长都是这样无意识地跟孩子瞎对话,这样没有边际的话只能让孩子变得迷茫。

  别要求孩子听话,要做听话的家长。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把她当成小大人,不用儿语跟他说话。我从来没觉得她小,瞧不上她,很多事情我都跟他商量。女儿5、6岁的时候,我就带她去买衣服,她自己拿主意,尽管她选的衣服很多都很难看,但那就是小孩子的眼光啊,难看点就难看点呗。有时,我和她爸爸吵架生气,我们不会不管孩子,而会说,宝贝,你来给我们评评理,让她觉得她很重要。到她稍大一些,家里的重大决策我们也让她参与进来,真诚地倾听她的意见,感受她的想法,真正地做“听话”的家长。

  要懂得呵护

  孩子的学习兴趣

  记者:您在书中谈到孩子的教育,用到“有心无痕”四个字,这怎么解释?

  尹建莉:就是别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譬如,在孩子写作业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陪着孩子,还要帮他检查,如同一个影子似地时时跟着孩子,这就是“有痕”。我很早就告诉女儿,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妈妈既不陪你也不检查,你自己要对作业的对错负责。我知道,我不能陪孩子一辈子。表面上看,我是不作为,实际上我恰恰是用这种方式促成孩子的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再比如,孩子考试考好了,我从来不说妈妈领你去吃什么、给你买什么东西,我只是淡淡地说声知道了,不错,好似不在意,其实我是在维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考试的时候尽想着如果考好了,我妈就带我出国旅游等等,那么她的学习动机就改变了,作为家长,你不要用你成人的一些比较世俗的想法去扰乱孩子。

  记者:怎么呵护好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尹建莉:譬如,当我看到作业的不合理性时,我就会替孩子写作业,作为一个老师,我知道作业写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我不把孩子当成能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来对待,所以我从不跟她说学习一定要刻苦;我也不跟孩子要成绩,60分我不生气,100分我也不过份喜形于色,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分数;考好了我也不奖励,因为做一件快乐的事是不需要奖励的,就像出去旅游需要奖励吗?抗击非典才需要奖励。你奖励她,反而让她觉得学习是个不好的事情。很多家长都没想到这一层。(下转42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亲爱的安德烈》两本书是2009上半年很为家长们所推崇并引起了阅读热潮的好书。在这些好书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成功的教育方法,更看到了关于“母爱”的全新解读方式。

  记者:在孩子的阅读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尹建莉: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天然的,最好在他还不怎么懂事的时候,就让阅读占据他的空间。

  给孩子选书要以有趣为主,我的原则就是不读“有用”的书,也就是说不要为了考试和成绩而去阅读。有些家长认为阅读是为了写好作文,就给孩子买什么作文选,孩子的阅读胃口就被倒掉了。最好给孩子选择有悬念、情节紧凑的书。当时,我给女儿最初选的长篇小说是金庸的武侠系列。我建议孩子的阅读应该主要放在经典文学作品上,因为经典的在全世界风行,流传千百年,这样的书肯定没错,像《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简爱》,孩子都很喜欢读。咱们国内的四大名著,以及近些年的一些优秀的作品,如《穆斯林的葬礼》等,孩子们是愿意看的。

  我现在选书,通常会在当当网上多看看读者的评论。因为当下的书实在太多了,多看看其他读者的评论,会是重要参考。

  记者:在孩子的成长中,您最看重什么?

  尹建莉:最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自信、干什么事都能实事求是、不讨好他人、不过于表现自己、踏实———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我对女儿的希望就两个,一个是她能有安身立命之本,一个就是她能有幸福感。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喜欢做蛋糕,将来的梦想就是不参加高考,开个蛋糕店。有一天,这个刚上初二的小姑娘还真的在家里和同学烤了一个非常精美的蛋糕。她妈妈没有夸奖她,却说,你能把这个精神头用在学习上就好了。换作我是家长,我一定会全力支持。虽然我的女儿高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如果她不想参加高考,她非常明确地想去做个蛋糕师,我会同意的,会鼓励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记者:如果要让您对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分别说点什么的话,您会说什么?

  尹建莉:对家长,我想说的是,儿童教育已经从“自然放牧时代”过渡到“圈养时代”,家长不学习不行了。家长不要考虑怎么去管孩子,要考虑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包括给孩子充分玩耍的权利,孩子书桌前的成长远比不上在玩耍中的成长。给孩子自由和玩耍,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当下,不学习还真是做不到这些;对孩子,我想说的是,多读点书,课外的阅读表面上是绕远路,实际上是走近路,然后要多玩;对老师,我想要说的也是要多学习。我自己就是一名教师,在我的专业成长中,我知道,不学习就没有成长可言,更没有创造可言。好老师与坏老师的区别,主要地不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在于他是否懂教育,是否懂学生。  

  教子四问

  文/军辉

  在采访尹建莉之前,记者就孩子的教育问题随机与新商报的几位做了父母的读者做了一些交流,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疑问,记者就这些细致的问题向尹建莉老师做了咨询。

   1 和老人教育观念冲突怎么办? 年轻父母最好“强势”一些

  记者:现在的家庭,大多是若干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年轻父母和老人之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往往会有冲突。面对各种意见,孩子也会感到无所适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尹建莉:我个人认为,在生活方面老人可以帮很多忙,但是在教育方面,尽量是父母们自己来。我见过许多家庭,老人们由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在帮子女带孩子时,经常扮演教育的“破坏者”角色。这样说对老人们似乎不公不敬,但这是个事实,请原谅我的直率。

  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老人确实做法不对,就尽量不让老人带孩子,能自己带就自己带。如果不能自己带,那年轻父母在老人面前最好“强势”一些,阻拦住他们对孩子的唠叨、骄纵等。我的公公、婆婆曾经在我家生活过半年,我们之间相处得特别好,唯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他们的一些方式我不能接受。譬如,孩子正玩得高兴,他们会唠叨,一遍遍地催孩子去写作业,或是孩子看小说时,他们就认为是在看闲书,也让孩子去写作业。在他们眼里,作业是至高无上的。说多了,孩子就有点腻烦。我是一直很注意保护小孩写作业的热情的。后来,我就跟公公、婆婆谈,我是搞教育的,文化程度又比你们高,比你们更懂得怎么去教育孩子,你们的一些教育方式让我特别不痛快,以后孩子的一切方面最好都由我来管。老人最开始不太接受,但慢慢地就适应了。只要你在其他方面尊重他们,这方面有些得罪也是暂时的,老人们一般不会因为这一个原因就和你关系紧张。他们看你态度坚决,以后就不那样唠叨了。

   2 孩子主动攻击大人怎么办? 沉住气,不生气,告诉他你不喜欢这样

  记者:孩子耍泼,您提倡冷处理,但有的孩子,你不理会他,他理会你,比如对家长直接动手。这个问题,你怎么处理?

  尹建莉:孩子主动攻击人,那这个家长一定是以前打过孩子。如果一个孩子从没遭遇过暴力,他根本想不起打人。这个家长要做的是,以后在孩子面前坚决不能使用任何暴力,不能打孩子也不能骂他。如果孩子再出这样的问题,那你就抓住他的手,告诉他你不喜欢这样。在孩子面前,你越沉得住气,你的说服力就越强。有的孩子还会骂脏话,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父母亲修养比较好,小孩子偶尔跟小朋友学点脏话也没事。等到孩子文化知识多起来,修养自然会好起来。

   3 如何应对叛逆的青春期? 你的思想要跟上孩子的成长

  记者:怎么对待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尹建莉:我一直反对“逆反”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是孩子单方面出了错。孩子叛逆的本质是因为他自己有想法了。家长觉得孩子叛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思想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所以,我更愿意把十几岁的“叛逆期”叫做“青春成长期”。在孩子的成长期,他在行动上会犯错误,思想也会犯错误,家长不能总用自己的标杆去衡量他、批评他,要给孩子一些尝试错误的机会,给他一些自由把控的空间。

   4如何面对上网成瘾? 家长要知道他们为什么空虚

  记者:对于那些上网成瘾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的做法,您怎么看?

  尹建莉:我坚决反对“网瘾”这个说法,网络不是海洛因,把上网成瘾看得像吸毒成瘾一样,这是天大的一个误会。其实,大多数沉迷网络的孩子在心理上都有创伤,或者是家长不理解他,或者是家长太强势,让孩子在内心产生自卑感、孤独感,或者是孩子跟他人交往的机会长期被剥夺了,孩子因为无聊才沉迷于网络。

  所以,“网瘾”的病因不是网络,也不是孩子自己,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中,如果家长总是用一些错误方法对待孩子,比如打骂孩子,和孩子关系淡泊,起到坏的表率作用等等,那么最后都会体现在孩子身上。分析一下那些所谓的网瘾少年,他们的家庭生活中一定有积累多年的问题。上网只是他们心理问题爆发的一种表现。

  对于那些把孩子送去戒网瘾的家长,我觉得他们既愚昧又没爱心,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只比爱别人的孩子多一点。我一直觉得,家长对孩子爱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家长能困惑与出路

                                                    ——中国家长当下面临的问题及思考方向

     一、第一个问题:生养分离——惩罚等在未来
    这个问题,我想从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起。
    我的一个侄儿,他是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成家。孩子现在刚过了一周岁生日,马上要被奶奶带回山西老家去。原因是他们的房子很小,几个人长期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另外,小孩子的爷爷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上长期没人照顾,也是个问题。作为80后的小俩口,已认识到把孩子全托给老人,长时间见不到孩子是件不可取的事,但囿于现实,又不得不妥协一下。一家人最后商定的方案是,奶奶把孩子带回老家,每隔一个月来北京住一个月,这样交替着两头跑,虽然奶奶辛苦些,但可保证孩子有一半的时间能天天见到父母亲。总的来看,这应该说是个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
     这个例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近几年在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长,总的来说,我觉得目前家长们面临的困惑或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何解决和孩子的分离问题,应该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惑。
     在这一点上,应该说80后比70后的感受更强烈。我想,这个变化是个好现象。更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和孩子相处的重要性,不再简单地把“生”与“养”分开来。这一点,我认为80后整体来说比70后上了一个台阶。这可能缘于家长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从做家长的素质及水平上来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前几天看媒体报道关于各地“用工荒”的问题,往年是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现在是城市企业招不到工人。媒体分析了几条原因,其中一条是,80后一代陆续成为了父母,他们看到了农村留守儿童大面积出现的问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已比较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外出多赚一点钱,但因此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是件不合算的事。
     70后这一代父母,他们很多人已开始品尝由自己制造的“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所带来的“恶果”。有他们作为前车之鉴,更年轻一代父母们已有意识地避免和孩子分离。但现在整个社会生活还是快节奏的,竞争式的,80后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一点不比70后少,所以他们作为家长,在分离问题上内心有更多的冲突,如何能充分地陪伴孩子,又能兼顾自己的工作,成为他们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梆梆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妈妈”更亲近。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大自然设计人类是有其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50岁左右?这样的设计,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妈妈有足够的余生来抚养他长大成人。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我们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是无数人总结出的一种无奈但合理的选择。我们来现实中考证一下就可以证实这一点,很多因各种原因缺失母爱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多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父亲抚养都不能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通过前面这些话想说明的是,在抚养下一代问题上,我们要努力清除技术化的思维方式,要回归自然。我们常说要“科学育儿”,回归自然,才是遵循了最大的科学法则。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因为条件或观念的原因,早早地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一周才见孩子一面;而在很多农村地区近年来又搞“并校”活动,合并幼儿园、合并小学、合并中学,这使得很多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早早过上寄宿制生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一些后续教育问题。我不得不说,这些“合并”行为是反教育科学的,是不尊重个体儿童的,它仅仅是出于行政管理的判断,而不是出于教育的考虑,更不是出于对儿童的尊重意识。早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的情感发育的损伤。再好的炉膛也不能把一个制作粗糙的碗烧成一个精美的盘子,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弥补早期精神发育所缺失的东西。
    把和孩子相处当作“早教”的一部分,已成为年轻一代父母们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意识。所以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的事业形成冲突时,不少家长做出了痛苦而理性的选择。比如,有的妈妈为了陪伴幼小的孩子成长,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工作的机会;有的妈妈为了延长哺乳期,宁可放弃高收入的职位或工作。这是家庭教育出现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个积极的信息,有了这样积极的意识不等于有了条件,现在确实还有好多年轻家长为没有条件和孩子相处而苦恼。妈妈不能和孩子充分相处。比如职场中的女性往往承担了并不亚于男性的工作,母亲这个角色又要求她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这是年轻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困境,是应该引关注的社会问题。

得90分,有的只能得5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