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矫正器:参悟天地 圆融无碍(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23:56:24
专家点评

  鲁冠球与同时代其他企业家“兴衰”对比表

  专家点评

  错悟

     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只要我们深入地去挖掘就能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上一章我们谈的是儒家文化对企业错案的剖析,这一章我们从佛学角度分析企业的各种错误。

    如今,佛学对现代人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所谓佛学就是从文化的视角看佛教,佛教就成为佛学。那么,企业管理与佛学有什么关系呢?企业管理虽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但其核心却是企业管理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博大精深,这些灿烂的文化已深深地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基因。佛教文化虽然发源于印度,但自从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中国文化的改造,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根源。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今天,我们谈佛学并非是研究佛学,我们是要把佛学中对错文化的认识告诉大家。这种认识很少有人提到,但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中国企业改革开放初期的蓬勃兴起,到很多企业在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走向失败,对于这些现象,中国企业界一直在反思。联想集团有位叫陈惠湘的写过《中国企业批判》,后来又有财经作家吴晓波写了《大败局》一书。他们都从专业的视角剖析了企业在社会转型期的得与失,为人们的思考提供了一种参照。其实,中国企业更需要文化的引入,生硬地把西方某些管理理论搬到企业,会给企业造成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因为,我们企业的员工不是老外,而是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而他们对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管理模式会更容易接受些,而且这样的模式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活力和潜能。所以,我们的企业家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是有益处的。

    文化巨人的产生至今是一个谜。2000多年前,在世界的东方同时诞生了两位文化巨人,他们都以传播文化为使命。一位文化巨人诞生在中国,他叫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另一位文化巨人诞生在印度,他就是释迦牟尼,他创立的佛教后来成为东方智慧的源头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中国文化以大度和包容接受了佛教,后来佛教与儒家、道家并存,共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形成了中国的佛教,这就是禅宗。佛教的经典浩繁,其教义博大精深,要想完全读完佛学经典那要用毕生的精力。但佛教的精神又深入浅出,让每个学习佛学的人都能明白其智慧所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流传比较广泛的佛经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坛经》等等。

    读这些“经”有什么作用呢?通俗地讲就是能够获得智慧的启迪。那么,佛学的智慧是什么?我们这里谈的是佛学智慧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读了佛经的人可能有一个体会:佛学讲的是一个“空”字。那么,“空”与财富有什么关系吗?有!讲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位信徒向一休禅师告别:“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我经商赔了本,人家都来逼债,我没有钱去还人家的债,只有一死!”

    禅师说:“难道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

    “没有了!我已山穷水尽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幼小的女儿。”

    “我有办法帮你解决,只要你把女儿嫁给我。”

    信徒大惊失色:“这……这……这简直是开玩笑!您是我师父啊!”

    禅师挥挥手说:“你赶快回去宣布这件事,迎亲那天我就到你家里做你的女婿。”

    这位信徒素来虔信一休禅师,只好照办。迎亲那天,看热闹的人把信徒家里围得水泄不通。

    一休禅师安步当车到来后,只吩咐在门口摆一张桌子,上置文房四宝,围观的人更觉稀奇,一个个屏气凝神准备看好戏。一休禅师安安稳稳坐下来,轻松自如地写起书法,一会儿工夫就摆了一桌的楹联书画。大家看一休师父的字写得好,争相欣赏,反而忘了今天到底来做什么。结果,禅师的字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钱堆成小山一样高。

    禅师问这位信徒说:“这些钱够还债了吗?”

    信徒欢喜地连连磕头:“够了!师父您真是神通广大!”

    一休禅师轻拂长袖说:“好啦!问题解决了,我也不做女婿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就是“真空生妙有”。也就是说,一切的“有”都是从空无生来的。那么,请问又是什么使空生妙有呢?佛学告诉人们:是因为“心”。人心之大无边无际,最不听话的就是我们的心。善恶利害存于一心,心念一起,什么事都产生了。因此,佛学最大的智慧就是降伏人心。

    但是,人心极不容易降伏。有一位佛学大师曾经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人心是怎样的难降伏:有一天,他在市场上买到一个青花瓷瓶,爱不释手,不一会就拿在手里玩弄一番,心里很喜欢。突然,来了一位朋友,他让那位朋友看,那人看后说:“现在谁还买这样的古董放在家里,你看现在的玻璃摆设多漂亮啊!那才叫有品位。”等那个人一走,他又重新拿来看,越看越不好看,气就来了,一气之下就把瓶子给摔了,满地的碎片。这时,又来了一位收藏家朋友,他见到这情景,摇着头说:“太可惜了,这可是价值上万的宝贝啊!”他听完此话后,心情糟糕透了。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一个花瓶并没有贵贱、新旧的变化,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变化,就是因为自己的心不定,总听别人说的话,心一冲动,就产生了“妄念”。所谓“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一个企业家如果能用出世的心态来做入世的事业就不一样了,那他就会先管好心。但我们有些企业家至今也不明白佛学与经商有什么关系,只会烧一炷高香让佛保佑。这种心态有些迷信,不能解决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因为还没有管好自己的心。人的贪心若不降伏,怎能不犯错误?!但佛学又很宽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犯错不怕,重要的是要学会从犯错中纠正错误。所以,懂一点佛学,并把它用于我们的企业管理,的确是一种大智慧。

  

  

  

  

  

  

  

  

  

  

  

  

  

  

  

  

  

  

  

  

  

  —、“戒盈杯”的启示

  

    佛学教人不要放大“贪欲”,不管你这个“贪大”是为了什么,都不要过于“贪大”。过于“贪大”就会造成失控的局面,就会违背经济规律,必然要付出代价。韩国有一本书叫《商道》,描写了主人公林尚沃由于家境贫困跟别人外出做生意。他先后到中国的北京来贩人参,后来因为贪大反而赔得精光。他一气之下去寺院里当了和尚。他的师父看他尘缘未了,便劝他离开寺院继续去经商。他开始想不通,师父告诉他学佛并非就要做和尚,在红尘中仍然可以成佛。在师父的开导下,他又离开寺院重操旧业。临走时,他的师父送给他一只刻着字的“戒盈杯”,这是一只不管你倒多少酒永远也倒不满的酒杯。林尚沃突然悟到了他过去做生意为何失败,原来是“贪大”造成的。他从佛理中悟出了商道,后来他与当朝的宰相做生意,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能驾驭的程度,终于成为一代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