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尸房22部:为官 :到底是不是贪官?(1)\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52:04
为官 :到底是不是贪官?(1)\n历史上的和珅0000GYdP选择字号: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 加入书签

一般而言,我们很多读者更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观点:和?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贪官,他的家产不计其数。因此,我们的读者也就从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一些能够证明和?的家庭如何如何富有的传奇性故事。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影视剧的编者们也就很容易顺着我们广大读者的思路去编写一些和?本人如何如何贪婪的故事,以满足我们广大读者对于和?的猎奇心理。

在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浩如烟海的清朝的野史笔记上,记载着很多的可以证明和?富有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我们怀疑,还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考证。

我这里先说一个流传最为广泛的故事。很多写所谓“正史”的人都经常为了描写和?的富有而引用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说,宫中的七阿哥哲亲王永琮把乾隆皇帝喜爱的一个碧玉盘打碎了,吓得不知所措。七阿哥的弟弟十一阿哥成亲王永?说:“不要害怕,去找和?,他肯定有办法。”于是,兄弟两个人找到和?说明情况,要和?想办法,和?故作为难,说此物并非人间所有,我也无能为力啊。七阿哥急得直哭。成亲王将和?拉到一边谈了一会儿,和?答应想办法。第二天,和?就给了七阿哥一个比原来的盘子还大还好的碧玉盘。和?手中的珍宝之多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野史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令我怀疑。根据我的考证,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应该从来没有发生过才对。为什么呢?

第一、七阿哥哲亲王永琮从来没有见过和?。

在《清史稿?卷221?诸王七》中,明确记载着七阿哥哲亲王永琮在两岁的时候就死于水痘了。七阿哥哲亲王永琮死的时候,是乾隆十二年,也就是1747年。三年以后的1750年,也就是乾隆十五年,和?出生于北京。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七阿哥哲亲王永琮肯定没有见过和?。

第二、七阿哥哲亲王永琮也从来没有见过十一阿哥成亲王永?。

十一阿哥成亲王永?倒是活得长久一些,他倒是见过和?。但是,他应该从来没有见过七阿哥哲亲王永琮。理由如下:

在《清史稿?卷221?诸王七》中,明确记载着1823年他死的时候是72岁(周岁71岁)。也就是说,十一阿哥成亲王永?应该出生于1752年前后,他的年龄要比和?稍小一些而已;也就是说七阿哥哲亲王永琮1747年死的时候,十一阿哥成亲王永?还应该没有出生才对。因此,十一阿哥成亲王永?没有见过七阿哥哲亲王永琮。

既然故事中的主角七阿哥哲亲王永琮从来没有见过故事中的两个配角―十一阿哥成亲王永?和和?,所以,我的结论是:本故事纯属虚构,纯属对于和?的栽赃陷害。

尽管上面的故事纯属虚构,纯属对于和?的栽赃陷害,但是和?的家产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历史上,尤其是野史上,记载着和?的家产有很多。但是具体有多少,各种说法不一。现附上三份不同出处的和?抄家清单。

清单一(出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犯罪全案档》):

正屋一所十三进,共七十八间;东屋一所七进,共三十八间;西屋一所七进,共三十三间;东西侧房共五十二间;徽式房一所,共六十二间;花园一座,楼台四十二所;钦赐花园一座,亭台六十四所;四角更楼十二座(更夫一百二十名);堆子房七十二间(档子兵一百八十名);杂房六十余间。

汉铜鼎一座、古铜鼎十三座、玉鼎十三座;宋砚十方、端砚七百十余方;玉磐二十架;古剑两把;大自鸣钟十架、小自鸣钟三百余架;洋表二百八十余个;玉马一匹(高一尺二寸、长四尺);珊瑚树八株(高三尺六寸);大东珠六十余颗(每颗重二两);珍珠手串二百三十六串(每串十八颗);珍珠、素珠十一盘;宝石素珠一千一十盘、珊瑚素珠五十七盘、密素珠十三盘,小红宝石三百八十三块、大红宝石二百八十块、蓝宝石大小四十三块;白玉观音一尊(高一尺二寸)、汉玉寿星一尊(高一尺三寸)、玛瑙罗汉十八尊(高一尺两寸)、金罗汉十八尊(高一尺三寸);白玉九如意三百七十八支、宝石珊瑚帽顶一百三十二个、嵌玉九如意一千九百八支、嵌玉如意一千六百十支、整玉如意二百三十支;白玉大冰盘十六个、碧玉茶碗九十九个、玉汤碗一百五十三个、金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银碗碟三十二桌(四千二百八十八件)、白玉酒杯一百二十个、水晶杯一百二十个、金镶玉箸二百副、金镶象箸二百副;赤金吐盂二百二十个、白银吐盂二百余个、赤金面盆四十三个、白银面盆五十六个、白玉鼻烟壶三百七十四个、汉玉鼻烟壶二百七十六个;镂金八宝大屏十六架、镂金八宝床四架(单夹纱帐俱全)、镂金八宝炕屏三十六架、赤金镂丝床二顶、镂金八宝炕床二十四张、嵌玉炕桌二十四张、嵌玉炕桌十六张;金玉朱翠首饰(大小二万八千余件)、赤金元宝一百个(每重一千两,估银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元宝一百个(每重一千两)、生金沙二万余两(估银十六万两)、赤金五百八十万两(八千七百万两);元宝银九百四十万两、白银五百八十三万两、苏元银三百十五万四千六百余两、洋钱五万八千元(估银四万六百两)、制钱一千五百串(折银一千五百两);人参六百八十余斤(估银二十七万)。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 发送到手机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