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子 色子:《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55:14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四章  修身智慧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①。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②。

 

    《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

 

    沉溺在缤纷的色彩之中,会令人眼盲,沉溺在变幻的音响之中,会令人耳聋;沉溺在丰腴的美食之中,会令人失去胃口;沉溺在打猎追逐的爱好之中,会令人心意狂荡,沉溺在珍奇财宝的欲望之中,会妨害人的行为。因此圣人只求满足肚子的需要,不注重眼睛的欲望。因而舍弃后者选取前者。

 

    注释

 

    ①“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指红黄蓝白黑,是针对视觉器官的眼睛说的,当然包括眼睛能看到的一切。“盲”是眼瞎,就是失去视觉功能。五色并不令人眼瞎,但老子讲的是过分追求,超出了视觉功能的限度,就会眼瞎。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分沉溺在视觉追求的欲望之中,就会让人眼瞎。因为人的视觉功能是有限的,而视觉引出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无限对有限,势必会眼瞎。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中“难得之货”是针对意觉器官的人心说的,难得之货指的是珍宝。“妨”是妨害。人如果着迷似地无厌追求珍宝,行为就会受到妨害。句谓,过分耽溺在意觉追求的欲望之中,就会让人行为受到伤害。

 

    “五色、五音、五味、畋猎、难得之货”这五种欲望都会给生命造成损害,老子极言它的严重后果,就是要让人们懂得戒除欲望的必要性,正确养生。但欲望与人的生理正常需求不同。人要吃饱肚子这是生理上的正常需求,这不能戒除。

 

    ②为腹,只求安饱。不为目,不图别的享受。举目以概耳口心身。去为彼,即不为欲望。取此,即为腹。王弼注:“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蒋锡昌《老子校诂》曰:“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的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生活。明乎此,则‘为腹’即为无欲之生活,‘不为目’即不为多欲之生活。”

 

    解析

 

    “五色令人目盲”,这里的“五”并不是一个确数,五色并不是就指黑白黄绿青五种颜色,它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泛指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目盲”也不是指瞎眼,而是指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使我们的眼睛丧失了辨别事物本原的能力。眼睛的功用就是观察事物的,一旦我们观察到的事物真假难辨时,我们常常会陷入迷惘的境地。

 

    懂得了“五色令人目盲”的道理,“五音令人耳聋”也就不难理解了。单一的声乐会令人心旷神怡,会让人精神放松,从而得到美的享受,然而再动听的声音,一旦和别的声音混杂起来,其美的享受就会瞬间变成痛苦的煎熬。

 

    “五味令人口爽”的意思就是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种食物味道的能力,它能敏锐地品尝出酸甜苦辣等滋味,然而过多地品尝各种风味的荚味佳肴,就会使人的口舌麻木,无法辨别各种美味了。人的口舌是专门用来享受美味的,一旦丧失了鉴赏美味的能力,给我们自身所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驰骋田畋令人心发狂”,畋猎即狩猎,狩猎曾是早期人类谋生的唯一手段,也是人类最早开展起来的生产和军事活动,人类的动物本性最早在狩猎中得到了鲜明的印证。

 

    从人类狩猎活动的发展历程来看,狩猎始终是带着血腥和暴力性质的杀戮和掠夺行为,它是充满野性的不文明行为,这种行为使人们的精神变得疯狂和残忍,疯狂和残忍的心理状态是滋生社会动乱的根源。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为什么说难得之货会使人的行动受到损害呢?我们按老子的思想进行推延,可以得出“难得之货”就是正在社会上流行的稀有珍贵之物,比如金银珠宝、华衣美食、玉璧、铜器、羽饰、武器等物品。正是“难得之货”的珍贵稀有性,强烈地撩拔起了人们占有它的贪婪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人们的行为突然变得怪异反常,出现了偷抢、谋财害命的事;权臣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从以上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五色”、“五味”、“五音”之所以会伤害我们的器官,是我们自身的欲望无限膨大的缘故。最后老子提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点明了圣人的生活方式:只满足吃饱肚子这一低级需求,而不满足眼睛欣赏外物的欲求。

 

    老子并不是反对人们享受生活,而是警醒人们追求享受要适可而上,不可无限制地满足自己的贪欲。

 

    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恬淡宁静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私欲的满足。一个贪婪地满足自已外在私欲的人,就会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难免会愈发空虚。因此,老子提醒我们,要彻底摒弃各种外在欲望的诱惑,始终保持内心清净满足,才能生活得自在快乐,这一点对现代人的修身尤其重要。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于成龙廉正无私

 

    故事

 

    于成龙廉正无私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官职从知县升到知府,最后升至总督(两江总督):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一天清晨,四十五岁的于成龙骑着一匹老马,带着几个仆人,赴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在广西九万大山之下,需要跋涉几千里、历时几个月才能到达。大乱之后沿途人烟稀少,强盗、猛兽出没,实在危险;加之北方人不习南方水土,旅途劳顿常常生病,又得不到很好的医治,轻易就会死去,因此视南方为瘴疠之乡。临行前,于成龙把家产文券交给了长子,说:“我从此顾不上管你们了,你好好治家,也别尽惦念着我。”其实官员薪俸极低,但于成龙不是为了发财才去做官的。他有句名言:“埋头做去,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初到罗城,于成龙所见所闻皆触目惊心。罗城历时二十多年的兵火之乱刚刚结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遍地榛莽,百姓鸠形鹄面,如惊弓之鸟。所谓县城,只有居民六家,没有城墙;所谓县衙,既无围墙也无大门,只有茅草屋数间,四周荒草没膝。于成龙堆土石为几案,在门前埋锅造饭开始办公。

 

    没过多久,于成龙和罗城人民建立了亲如家人的关系。于成龙在罗城六年,政绩卓著,升任四川合州知州。于成龙就任合州知州后,立即废除了一些扰民的积弊,在官场中提倡俭朴,他本人则身体力行。人们经常看到,身为知州的于成龙不乘轿,也不摆仪仗,只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带着一个随从。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龙升任直隶巡抚,不久,又升任江南、江西总督。清代初期的吏治比较清明,康熙帝更是一代贤明的君主,因此,于成龙按步升迁,二十年间从七品知县升至封疆大吏,但他始终是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清官。

 

    清代前期官员的俸禄极低,虽贵为总督、巡抚,每年俸银也不到十两,这对于那些挥金如土的大官僚来说,还不够一衣一餐之用,即使节俭使用,不搞排场,也只能维持中下等的生活。但对大多数官员来说,并不在乎俸银的高低,因为他们另有生财之道,这就是通过“火耗”来贪污。每年,官吏要把从民间征收来的大小不一、成色各异的赋税银子重新熔铸,使其成色、大小一致。在熔铸中必然要有损耗,于是,官吏便在法定赋税之外再征收一定比例的银子,来弥补这一损耗。其实火耗不足百分之一,而官吏却要征收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火耗,各级官吏从中分贪。对此,国家是默许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这样来的。于成龙只靠俸禄生活,此外一钱不贪,因此,他生活清苦并非故作姿态,而是不得不如此。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特地下诏,表彰他“廉明著闻”、“一介不取”,并念其家计薄凉,赏银一千两、马一匹,以示鼓励。

 

    于成龙除早年任罗城知县外,其余都是在富庶地区担任要职,发财很容易,但他十分清廉,为官多年从不带家属随任,随身财物也仅是一个竹箱、两只锅、书籍文卷数十束,此外便身无长物了。

 

    于成龙初任直隶巡抚,立刻下令严禁各级官吏分贪火耗,并罢免了几个违反规定的州县官吏,震动了官场。直隶地近北京,历来为朝廷重视,八旗军民势力较大。他们仗着统治民族的特殊身份,常做些为害地方、欺压百姓的事,于成龙对此做了很多工作。他编保甲,严连坐,锄豪强,还经常亲自或派人深入民间访察,凡有犯法者严惩不贷。他还注意民间疾苦,每有灾荒他都请求赈济,妥善安排。康熙帝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官”,并希望他能始终一节。

 

    于成龙多年为官,没能奉养母亲,这一直是个憾事。他在就任江南、江西总督之前,母亲去世,他回乡葬母,然后赴任。按照清代制度,沿途地方对他有接待之责,但他自雇一辆骡车,从不打扰地方,悄然无声地到达任所。他任江南、江西总督期间,革除积弊,安定地方。为了了解民风世俗,他经常微服出访,一时在民间传为美谈。那些平日鱼肉百姓的恶霸每遇白发伟躯的老人便胆战心惊。为了提倡清廉,他告诫部下:“若一味爱钱,只恐子孙纵会做文字,决不出头。更恐神鬼怒恨,生出瞎眼子孙,上长街唱莲花落,要看字也不能够了。莫笑老夫迂谈。”江南风俗多尚侈丽,于成龙却常身穿布衣。见长官如此,一些官吏也不得不收敛。于成龙年事已高,但俭朴如初,他每餐粗茶淡饭,常年以青菜佐餐,很少吃鱼肉,所以江南人民善意地给他起了个绰号——“于青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卒于任上,终年六十八岁。临终时,将军、都统和僚属检点遗物时,只在一个竹箱里发现几件衣服,案头摆着一些饮食器皿,几罐盐豉。身为封疆大吏而清寒如此,数千年史册中曾有几人?消息传出,百姓罢市聚哭,家家绘像祭祀。康熙帝赐谥“清端”,很好地概括了于成龙的一生。

 

    钱财伤人才

 

    陈聪是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遐尔闻名的少年大学生;一颗极有希望的未来科技之星。他15岁考上武汉大学;毕业后只读了一年研究生就被杨振宁相中,赴美深造后又深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琼斯教授的器重,只用一年时间,就顺利地提前获得物理博士学位。琼斯感叹:很多也许只能在下一代或几十年后才能提出来的问题,陈聪却提出来了。由此,琼斯预言:陈聪将是物理学界的一颗璀璨的新星。可是,这位被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看中并寄予厚望的科技奇才,如今却一蹶不振。什么原因呢?

 

    聪明的陈聪在科技上如日中天之时却受上了“财”。他先是一头跃入险恶万状、荆棘丛生的华尔街股市,猛呛了几口水后又改做房地产生意。然而,科技上的智慧并未能帮他经营上的忙,于是,他转攻经济学。由于经营的忙碌和疲惫,致使四门功课有两门不及格。为了获得博士学位,只有重修。可他又无暇认真攻读,便采取行贿导师的手段,请求补考。结果,导师不领情,校方也断然拒绝。陈聪怒火中烧,扬言让导师“等着瞧”。

 

    于是,导师报警,警察通牒,他只好结束在美历程,打道回府,从此一蹶不振。极有希望成为科研新星的陈聪,就这样落伍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①。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②。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会感到内心不安,把大祸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为什么说得宠和受辱都会使内心不安?认为受到荣宠就无上尊贵,受到屈辱就无比下贱。得到时吃惊,失去时也吃惊,所以说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

 

    什么样的表现叫做把大祸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呢?我之所以会有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将肉身性命置之度外,我还有什么祸患可忧虑呢?

 

    所以只有重自身如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只有爱自身如天下的人,才可将天下托付给他。

 

    注释

 

    ①“宠辱若惊。”“宠”指的是荣宠,就是得到荣贵的地位,“辱”是卑辱,就是从尊贵的地位掉下来。“惊”是太在乎这些东西了,所以感到吃惊。句谓,遇到了荣贵,遇到了卑辱,都感到吃惊。这当然是对普遍世态的一种描写。

 

    “贵大患若身”,“贵”,认为它贵,也就是把它看得太重要了。“大患”的字面义是大的祸患,引申一步是在的名利,再引申一步就是得天下。“身”是自身,指自己的生命。句谓,把获得天下的统治权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这也是对普遍世态的一种描写。老子举出以上两种人情世相,是要说明,世人不明白养生的道理,太在乎名利了,这太可笑了。

 

    ②“何谓宠辱若惊。”句谓,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下面的解释就是用人情世相来说明。

 

    “得知若惊,失之若惊。”句谓,得得了荣辱感到吃惊,失去了荣辱感到吃惊。“之”指的是宠辱。意思是荣辱得失都吃惊,那就没一天好日子地了。这是与养生大反其道的。

 

    “是谓宠辱若惊。”“是”指示代词这。句谓,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以上是老子对“宠辱若惊”的解释。

 

    解析

 

    老子说了两个问题,一是“宠辱若惊”,一是“贵大患若身”。人是情感动物,对荣辱这种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当我们得宠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弱点,得到宠爱并不会令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了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

 

    世间常人会存在这种普遍的弱点,老子分析了产生这种弱点的原因,那就是世间常人还在念念不忘其自身利益,还去为自身利益患得患失。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是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而把人的生命看得太轻。老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人应该宠辱不惊,将天下视为身外之物。

 

    老子认为:如果以自身的患得患失去治理天下,那么你只配寄身于天下做个普通之人,而不配去治理天下;如果你像爱惜自身那样爱惜天下,那么就可以把天下事托付给你,让你去治理天下。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就是把自身融于天下之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

 

    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

 

    故事

 

    李泌避权让位

 

    在唐代中期政坛上,李泌是一个很有点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奸臣当权,藩镇割据,许多大臣不是死于奸佞的谗言,便是死于武夫的刀剑。而他被四个皇帝所信任,虽屡被诬陷、谗毁,却能幸免于难,保全终身,其中的诀窍有两条,一条是避权让位,一条是功成身退。

 

    早在唐玄宗时,他还是一个少年,因其出色的智慧而闻名于朝廷,唐玄宗要任命他为太子李亨的官属,他辞谢了,只愿以布衣的身份与太子来往,李亨称他为先生,对他十分尊重。后来因遭杨国忠的忌妒而遭贬斥,他干脆弃职而去,游于嵩山、颖水之间,避免了一次灾难。

 

    安史之乱,新即位的李亨(肃宗)特意派使臣去请他出山,出则并驾齐驱,入则联床而卧,朝中事无巨细,全都请教于他,对他言听计从,甚至连元帅、宰相的任免,以至太子的人选,也都要听从他的意见,真是所谓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每当朝中议事时,他和皇帝联袂而坐,大臣们在下面便指指点点地说:“穿黄袍的是圣人,穿白袍的是山人。”这样一种高级参谋的身份,使他即可参与决策,又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一旦发现有于己不利之事,进退也很自由。

 

    当唐朝的军队收复了失陷的长安,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之后,他便向肃宗请求还山归隐,他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对我的厚恩,如今重新作一个闲散之人,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这使唐肃宗十分吃惊:“我与先生这几年来共同历经忧患,如今将要同享欢乐,先生为什么突然要离我而去呢?”

 

    李泌严肃地说:“我有五条不能留下来的理由;恳请陛下任凭我离去,使我免于一死!”

 

    肃宗不明白,问道:“此话怎样?”

 

    李泌说“我同陛下相知太早,陛下对我倚托太重,宠信太深,我的功劳又太大,行为又太不一般,这五条正是我不能久留的理由。”

 

    肃宗没有表态,只是说:“该睡觉了,这事以后再说。”

 

    李泌坚持说:“陛下如今与臣同榻而卧,臣的请求还不能得到批准,更何况将来在朝堂之上,公案之前!陛下不许臣离去,这无异是要置臣于死地!”

 

    肃宗说:“没想到你对我疑惧到这个地步,哪有像我这样对待你而又会干出杀你的事来呢?你简直把我看成是只可共忧患而不可共安乐的勾践了!”

 

    李泌说:“正因为陛下不会杀臣,臣才请求归隐,若是陛下决定杀臣,臣又怎敢说话?而且杀臣不是陛下,而是我刚才说的那五条理由,陛下一向待臣如此之好,臣有些事情还不敢说,将来天下安定之后,臣就更不敢说话了!”

 

    李泌对官场的风云看得可谓透彻,处理得也很得法,就是这样,仍免不了遭到奸佞之辈如宦官李辅国等人的忌妒、陷害,他终于坚决离开朝廷,隐居衡山。肃宗赐他三品官的俸禄并在衡山为他建了房舍。

 

    宠辱不惊的欧根尼

 

    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欧根尼在晒太阳,亚历山大皇帝对他说:“你可以向我请求你所要的任何恩赐。”

 

    第欧根尼躺在酒桶里伸着懒腰说:“靠边站,别挡住我的太阳光!”

 

    亚历山大托人传话给第欧根尼,想他去马其顿接受召见。第欧根尼回信说:“若是马其顿国王有意与我结识,那就让他过来吧。因为我总觉得,雅典到马其顿的路程并不比马其顿到雅典的路程远。”

 

    有一次亚历山大问第欧根尼:“你不怕我吗?”第欧根尼反问道:“你是什么东西,好东西还是坏东西?”答:“好东西。”第欧根尼说:“又有谁会害怕好东西呢?”

 

    征服过那么多国家与民族的亚历山大,却无法征服第欧根尼,他很佩服地感叹道:“我如果不是国王的话,我就去做第欧根尼。”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②。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③。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有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译文

 

    达到虚空的极致,持守宁静的坚实。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反复。

 

    万物虽然变化纷纭,但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

 

    归根称为“静”,就是“回复到生命的原点”。

 

    “回复到生命的原点”是一个“规律”,认识“规律”称为“明”。不认识“规律”,轻举妄动,必然凶险。

 

    认识“规律”,才能包容。包容就能公允,公允就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就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符合道,符合道就能长久,这样就终身不会有危险。

 

    注释

 

    ①致虚、守静,使心境空明宁静,不为杂念所乱,不为外物所惑。

 

    “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静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欲。

 

    笃,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要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是要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感知外界的真实。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像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并”是一起。“作”是兴起,这里指生长。“万物并作”是说,万物都在生长变化,也就是都在运动。“复”是回到起点。《周易》里有个复卦,认为万物都在做周期性的运动,从起点发展到终点,从终点又返回到起点,周而复始。从终点返回到起点就是复,所以得利是返回到本源的意思。句谓,万物都在蓬蓬勃勃地运动,无时不在变化,观察起来很困难,这怎么办,我要看看它的落脚点在哪里,落脚点就在复上,这就找到了本源。

 

    ②“芸芸”是众多的样子。“复归”是返回。句谓,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万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返回本源上来。这个“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③此句字面义是,返回到本根上来就叫做静;内含义是,能返回到本源上来才能做到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谁能不让它运动?静是在万物的运动中找到落脚点,这才可能静。不是强制着静,那种静是根本不可能的。

 

    ④“知常曰明”“明”是明智。句谓,懂得守住常道那才叫做明智。在老子的书里,“智”一般指的是智术,即在人生的奋斗中使用的制胜技巧,把认识世界的智慧叫做明。老子不是不要智慧,而是不要智术。

 

    解析

 

    老子提出了“虚极”、“静笃”的概念。虚极、守静笃,是将身心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内觉状态,非修行的人很难理解这句话。修道者在修行中,内觉全身心融入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之境,并非茫然一片,一点真我静守着湛然的纯一,这就是“守静笃。”

 

    “虚极”、“静笃”,是认识“道”的基本条件,把所有修炼自我的方法、境界和层次,都说透了。心不静,就会有情绪变化,失去圆通的心,就不能容纳他人。

 

    一个人只有守静,才能豁达,才能接纳、包容他人。这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智慧,一种恰到好处的处世策略。

 

    老子认为遇事讲规律,认清事物的内在本质,摸清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做事,就能长久,就会终身没有危险。

 

    故事

 

    任章纵敌毁敌

 

    智伯要求魏宣子将自己的领地划出一部分给他,遭到魏宣子的拒绝。

 

    魏宣子的部下任章说:“是何原因使你拒绝划地给智伯。”

 

    魏宣子说:“无缘无故要求我把自己的领地拱手让出,我不能给他。”

 

    任章说:“凭白无故要别人的领地,这种做法一定使其他家感到恐惧。他这种无法满足的贪欲,一定使天下人感到害怕。君今日将自己的一部分领地送给智伯,智伯必然认为谁都不敢抗拒自己,从而产生骄傲情绪并轻视其他家。其他家因害怕智伯有朝一日也会侵吞自己的领地,必然要联合起来。用各家之军共同对付轻敌傲慢之国,那么智伯也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周书》上曾有这样的话:‘如果希望消灭自己的敌人,不妨暂且去帮助他;如果希望从敌人那里取得好处,不妨暂且先给敌人一些好处。’由此看来,君不如割地给他,这样就可以使智伯产生骄傲的心理。君又为何放弃用天下之兵来消灭智伯之法,而单独使我们作智伯进攻的靶子呢!”

 

    魏宣子说:“你说得十分有理。”随后就把自己领地中的一个超过万户的城邑划给了智伯。智伯十分高兴,继而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赵襄子不给。智伯就派兵围攻赵襄子的晋阳城。这时候,韩两家、魏两家从外面进攻,赵襄子从里向外进攻,智伯终于自取灭亡。

 

    不带着怒气作战

 

    欧玛尔是英国历史上惟一留名至今的剑手。他有一个与他势均力敌的敌手,彼此斗了三十年还不分胜负。在一次决斗中,敌手从马上摔下来,欧玛尔持剑跳到他身上,一秒钟内就可以杀死他。

 

    但敌手这时做了一件事——向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欧玛尔停住了,对敌手说:“咱们明天再打。”敌手糊涂了。

 

    欧玛尔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修炼自己,让自己不带一点儿怒气作战,所以我才能常胜不败。刚才你吐我的瞬间我动了怒气,这时杀死你,我就再也找不到胜利的感觉了。所以,我们只能明天重新开始。”

 

    但这场争斗永远也不会开始了,因为那个敌手从此成了他的学生,他也想学会不带一点儿怒气作战。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自知者明

 

    自知者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①。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

 

    认识别人叫智,认识自己叫明。

 

    注释

 

    ①“智”与“明”有区别,除具体所指有不同外,对比而言,老子说的智与明,大体上可区别为,智是小智慧,明是大智慧。老子对小智慧持批判态度,主张人要有大智慧。这两句用现代汉语表达,大致可以说成是,了解别人的人伶俐,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对付他,怎样对付更有效等,这只能算做小智慧。真正的大智慧是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才能无往而不利,才不至于为了对付别人损伤了自己。

 

    “知人者智”二句,知人难,自知更难;老子以知人为智,自知为明。按老子的概念,“明”高于“智”。“明智”一词即出于此。“自知之明”亦由此而来。

 

    解析

 

    这句话看似浅显易懂,其实老子向我们展示的是极其深奥的道理。老子强调指出能够理解判断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称其为拥有世间的庸俗智慧,而通过外事外物反观自己,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配称为有大智慧,也就是明。

 

    一个人了解别人,慧眼识人,这种人了不起,但识人有术,这里面有经验成分。只有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智者。有人有才华,可是人家却不给他机会,就是他身上的缺点让人感到讨厌,可他本人却不知道。这是老子对人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在今天仍然有用。

 

    故事

 

    刘邦自知之明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之所以能从劣势变为优势,最终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知人善任是重要原因之一。刘邦用人的基本政策是,凡是能为他的政治目标出力献策的,不管其出身经历如何,他都量才录用,并按功劳大小封爵授官。

 

    彭越出身渔民,以后又曾为“盗”,英布因犯秦法,被处以面上刺字的黥刑,他俩都因功而封王;以屠狗为业的樊哙封舞阳侯;马车夫夏侯婴官至太仆;曾以编织谋生的周勃,后来担任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布贩子出身的灌婴做了御史大夫;农民起义领袖郦商封曲周侯。

 

    刘邦称帝不久,在洛阳南宫的一次宴会上问群臣:“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了天下?”文臣武将纷纷发言,各抒己见。

 

    王陵首先说:“您平时待人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赏罚分明,量才录用。你派人攻城略地,取胜以后,就给人记功,与天下均利,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你效劳。项羽刚愎自用,嫉贤妒能,谁有才能就会受到怀疑,谁立了功反而受到迫害,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不少大臣附同王陵的意见。

 

    刘邦认为他们没有讲到点子上,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稳定后方,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给军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攻城略地,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今豪杰,天下奇才,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缘故。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且不能重用,这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大家听了心悦诚服,纷纷下座拜伏。

 

    自知的查德威克

 

    1953年,世界著名游泳选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计划从卡备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两年前,她曾成功地只身横渡英吉利海峡。现在她想再创一项非同凡响的纪录。

 

    就在这一年的某一天,当她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她嘴唇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颤抖。她已经在水里泡了16个小时,前面雾气霭霭,看不见海滩,而且也难以辨认伴随她的小艇。

 

    查德威克感到已筋疲力尽了,更使她灰心的是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到目标。她感到再也难以支持了,于是她喊道:“把我拖上来吧,我不行了。”

 

    艇上的人劝她再坚持一下:“只有一英里了,目标就在眼前,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浓雾使查德威克看不到海岸,她以为别人在骗她。

 

    “把我拉上来吧。”她再三请求。

 

    于是冷得发抖、浑身湿淋淋的查德威克被同伴拉上了小艇。

 

    后来查德威克很后悔,她告诉记者:如果她看到了海岸,就一定会坚持到终点。大雾阻止了她夺取最后的胜利。

 

    但这件事过了不久,查德威克认识到,其实,妨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

 

    她自己让大雾挡住了视线,迷惑了心灵,先是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俘虏了。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一次尝试着游向加利福尼亚。浓雾还是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还是冰冷刺骨,同样还是望不见海岸。但这次她坚持了下来,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就在她的心中。最后她成功了。

 

    查德威克在自我能力的挑战中,把握自己,得她战胜了内心的害怕和失望。最终她征服海峡也征服了自己。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自胜者强

 

    自胜者强

 

    原文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①。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

 

    胜过别人叫有力,胜过自己叫坚强。

 

    注释

 

    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也是对比着说的,“有力”与“强”对比力量就差多了。句谓,能战胜别人的人仅能算有力量,真正的强大是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指的是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私念。

 

    “强”高于“有力”。“强有力”一词即出于此。

 

    解析

 

    能够以武力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称其为有力量,而这个力量是大道所给予的,是大道的生命活动本身的体现。只有能战胜自己的私欲和成见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的私欲是无止境的,而且其危害很大,一个能战胜自己私欲的人已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我是谁,谁是我,这已不再重要。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才能无所不容,万物皆容,他自然是强大的。

 

    故事

 

    曹操知己知彼

 

    魏太祖曹操对郭嘉说:“袁绍地广兵强,我想讨伐他,但力量不足,怎么办?”

 

    郭嘉回答说:“刘邦不敌项羽,你是知道的,刘邦只能用智谋战胜项羽。项羽虽然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打败了。我认为,袁绍有十败,你有十胜,袁绍虽然兵力强大但不会有所作为。

 

    其一,袁绍礼仪繁琐;你不讲礼节,体任自然。在管理方法上你胜过他。

 

    其二,袁绍虽然强大,但是逆潮流而动;你是顺应时势而起兵匡天下的。在道义上你胜过他。

 

    其三,汉末统治失败的原因在于宽缓,袁绍用宽缓来拯救宽缓,所以没有威慑力;你用刚猛来纠正宽缓,从而使上下都懂得规矩。在法治上你胜过他。

 

    其四,袁绍表面宽容而内怀猜忌,任用了某人马上又怀疑他,重用的只是亲戚子弟;你外表简易内心明智,用人不疑,唯才是举,不论远近亲疏。在度量上你胜过他。

 

    其五,袁绍计谋有余而决断不足,错失良机;你有好计策就实行,能顺应各种变化。在谋略上你胜过他。

 

    其六,袁绍因出身名门,有几代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本,装腔作势,以获取好名声,士人中那些好说漂亮话的阿谀奉承之徒大都投奔了他;你诚心待人,实实在在做事,不喜奉承,赏赐有功的人毫不吝啬,士人中那些忠实正直有远见且有实际才能的人都愿意为你效劳。在品德上你胜过他。

 

    其七,袁绍看见别人挨饿受冻,怜悯之情马上就表现出来,看不见的时候就不去想,这只是所谓的‘妇人之仁’;你对眼前的小事常常忽视,对大事却能想得很多很远,给别人的恩惠都超过了他们自己的期望,即使看不见也都考虑到了,都给予接济扶助。在仁爱上你胜过他。

 

    其八,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利,谗言惑众,政治混乱;你驾驭部下和顺自然,得心应手,政治清明。在明智上你胜过他。

 

    其九,袁绍不能明辨是非;你认为是正确的就以礼相待,错误的就依法纠正。在文治方面你胜过他。

 

    其十,袁绍好搞花架子,不懂得用兵的要领;你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士卒仰仗你,敌人害怕你。在军事上你胜过他。”

 

    曹操说:“我知道,袁绍为人声大而才疏,表面严厉而胆子很小,猜忌苛刻而又没有威严,兵力虽强但部署混乱,将帅骄横,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但那都是给我准备的。”

 

    在时运不济时

 

    李·艾柯卡曾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的座右铭是:“奋力向前,即使时运不济,也永不绝望,哪怕天崩地裂。”他1985年发表的自传,成为非小说类书籍中当年最畅销的书,印数高达150万册。

 

    艾柯卡不仅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的懊丧。他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作“苦乐参半。”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到福特汽车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但他对和机器作伴、做技术工作不感兴趣。他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搞经销。

 

    艾柯卡靠自己的奋斗,由一名普通的推销员,终于当上了福特公司的总经理。但是,1978年7月13日,他被妒火中烧的大老板亨利·福特开除了。当了8年的总经理、在福特工作一帆风顺32年、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工作过的艾柯卡,突然间失业了。昨天他还是英雄,今天却好像成了麻风病患者,人人都远远避开他,过去公司里的所有朋友都抛弃了他,这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打击。

 

    “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艾柯卡是这么想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倒下去。他接受了一个新的挑战:应聘到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出任总经理。

 

    艾柯卡,这位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公司当了8年总经理的事业上的强者,凭他的智慧、胆识和魄力,大刀阔斧地对企业进行了整顿、改革,并向政府求援,舌战国会议员,取得贷款,重振企业雄风。1983年8月15日,艾柯卡把面额高达8亿多美元的支票,交给银行代表手里。至此,克莱斯勒还清了所有债务。而恰恰是5年前的这一天,亨利·福特开除了他。

 

    如果艾柯卡不是一个坚忍的人,不敢接受新的挑战大的打击面前一蹶不振、偃旗息鼓,那么他和一个普通的失业者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正是不屈服于挫折和命运的挑战精神,使艾柯卡成为世人所敬仰的英雄。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足者富

 

    知足者富

 

    原文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①。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

 

    知足的人富有,坚持力行的人有志。

 

    注释

 

    ①“知足者富。”句谓,知道满足的人富有。人心无足,富有也就没有限度。富有只在对比中存在,知足就去掉了对比的条件,所以富有。

 

    “强行者有志。”“强”是坚强。“行”是坚持不断地努力。句谓,坚强不息去实践的人有志气。

 

    解析

 

    老子在这里所提出的“知足者富”和我们所说的知足常乐有明显的不同,我们所理解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很庸俗的所谓的道德教条,和老子的深刻思想大相径庭:真正的富有,不是你实际拥有什么,而是你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抛弃私心杂念,抛却自己的妄想。真正能抛却私欲的人才叫真正的富有。

 

    我们要善于在具体的事物上体认到大道的生命运行的轨迹,这个轨迹以内的事物就是道给予我们的,是理应得到的,也是我们必然能得到的,而在这个轨迹以外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我们应该得到的,我们一旦有了获得它们的想法就叫妄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是实现了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即便是我们一时获得了眼前的少许利益,也不会长久地得到利益。因此可以说是对我们没有任何益处的,是不可追求的。大道既然生了我们,就必然会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担忧本身就是对大道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这是违背大道的行为,是会受到大道的惩罚。

 

    我们的头脑中不去妄想得到什么,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自然我们无所有也无所不有,也就是真正的富了。

 

    “强行者有志”中的“强”,不是自恃武力高强而妄自逞强的意思,而是“自知者明”的“强”,所谓自知者,就是能以外事外物来反观自身,从而确认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这种人十分明确生命本身的意义,他们对于自我和他人十分了解,只有做到对自己的真正把握,才能彻底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在这里所讲的不是要束缚自己的观念,而是要彻底解放人性。

 

    天理和人欲是一对矛盾,它们会互相争斗。

 

    所谓“天理”就是事物本来的合于生命自身之道的东西,所谓“人欲”就是自己主观滋生的不合乎大道的东西。天理和人欲,一是客观,一是主观,二者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是界定强者和弱者的标准。

 

    故事

 

    阴丽华谦恭谨慎

 

    阴丽华是南阳新野人,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同乡,她以美貌闻名于乡里,令刘秀艳羡不已,那时刘秀还是一农家子弟,曾发誓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那时阴丽华才十九岁,她与刘秀既是贫贱之交,又是结发夫妻。刘秀称帝以后,要立她为皇后,她以自己未曾生育而婉谢,让位于比她晚一年才与刘秀结婚的郭氏。

 

    光武帝建武九年,阴丽华的母亲及弟弟为强盗所杀害,刘秀十分伤心,便要封阴丽华的另一个弟弟阴就为侯,大印都摆在御案之上,阴就推谢道:“臣未尝有冲锋陷阵的功劳,而一家数人封侯封地,令天下人怨恨,我的确不愿这样。”

 

    刘秀非常赞赏他,也就不勉强他了。阴丽华知道了这件事后,问阴就为什么拒绝,他说:“外戚之家,最可忧虑的就是不知道谦让,嫁女一定要嫁给王侯,娶妻一定要娶公主,这实在令人不安。富贵总有个尽头,人应当知足,过分地炫耀奢华必遭天下人议论!”

 

    阴丽华对这些话深以为然,从此以后,更加谦恭谨慎,从不为自己家人求官,所以她的一生从未遇到过什么灾难。晚年还终于被立为皇后,阴氏一族也得平安富贵,而原来被立为皇后的郭氏因为总不知满足,结果被废黜。

 

    余下的都是利润

 

    史密斯是小镇上一家五金店的老板,他从事这一行已有20多年,生意一直很好。但他对会计业务不在行,不习惯用账簿。

 

    有一天,他那个在华盛顿当会计师的儿子回家探望他,并对他说:“爸爸,我实在搞不清你是怎么记账的,你根本无法核算成本和利润:我替你设计一套现代化会计系统好吗?”

 

    史密斯说:“不必了,孩子,我心里有数。你爷爷是个农民,他去世时,只有一条工作裤和一双鞋。后来我离开农村,跑到城里,辛勤工作,终于有了家五金店。

 

    “后来我和你妈妈结婚了,生下了你们兄妹三人,你哥哥当了律师,你妹妹当了记者,你是个会计师。我和你妈住在一所很不错的房子里,还有两部汽车。我是这家五金店的老板,而且不欠人家一分钱。”

 

    史密斯抽了一口雪茄,接着又说:“我的会计方法很简单,把这一切加起来,扣除那条工装裤和那双鞋,剩下的都是利润。”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不失其所者久

 

    不失其所者久

 

    原文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①。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

 

    不丧失其本性的能长久,死后不被遗忘的叫长寿。

 

    注释

 

    ①不失其所,不忘记自己的位置,亦即“去甚,去奢,去泰”,不为过分之求,乃能长久。身死而道存,虽死犹生,就是长寿。

 

    解析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就是叶落归根的意思,不仅叶子会回归到生它养它的根系中去,我们人类也会回复到孕育我们的天地中去。

 

    按照科学的解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只有短短的几十个春秋,眨眼之间我们已被生命驱逐出境,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这种被动的局面,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按照老子的说法,这是大道的生命要求。

 

    “所”是我们最终要去的地方,是自然之所,是我们与大道合二为一之切合点。

 

    我们从最初的不愿接受人要死亡这一事实,到读懂人生,看破红尘,心里逐渐接受了人终归要死去的事实。

 

    不管接受不接受,事物的规律谁也不能违背,违背了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故事

 

    魏征正直无私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太好了!”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官,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这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唐太宗满腔怒火顿时消除了,后来他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哩!”

 

    魏征病死的时候,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做好本职工作

 

    有一位善良、聪明、而且很能干的妇女,跑来向心理咨询顾问卡尔博士请教工作方面的问题。

 

    “博士先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她开始说,“我害怕失去工作。”她哭了起来。卡尔博士只好安慰她,并请她解释一下。

 

    “我是知道的,”她继续说,“我跟另外两个妇女一起工作,这两个人都比我年轻多了,我们三人都是为同一老板工作,但是她们都极尽一切能事来打击我,使我干不下去。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卡尔博士想了一会儿,然后问道:“说实话,你是不是相信自己正在做一项很好的工作?”

 

    这位妇女的反应很积极:“是的,我已经把我的工作做得很好。我的工作很完美,一点问题也没有。”

 

    然后卡尔博士又问她:“你是否认为你的老板很愚蠢呢?”

 

    她含笑承认,老板似乎是一位很聪明的人,而且很公正,很明理。

 

    “那么,”卡尔博士说,“你一点也不用顾虑。只要继续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

 

    “但是假定我被辞退了呢?”她还是不放心。

 

    “这么说吧,”卡尔博士回答道,“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做得很好,而那些卑鄙龌龊的小人竟能使老板深信你应该离职,那么,你再为他工作也就没那个必要了。

 

    事实上,这位老板真是一位非常明理的人。那两个制造麻烦的人很快就遭到处分了。

 

    许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他们都会想一走了之算了,其实这没有任何益处。请记住:将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最有力的反击!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①?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③。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译文

 

    名声与身体相比,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与财产相比哪个更重要?得到和丧失相比哪个更有害?

 

    所以,过分的吝惜必招致更大的破费,丰厚的储藏必有严重的损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从而可以长久安生。

 

    注释

 

    ①货,财货。多,重,亡,失,引申为损害之意。三句皆以“身”与“名”、“货”相对。谓名与身哪一个更亲?货与身哪一个更重要?得到声名财货与损害自身哪一个更为有害?答案不言自明,故下文以“是故”承接。

 

    ②是故,所以。费,义同《吕氏春秋·禁塞》“旷费神伤魂”之费,损也,伤也。“甚爱”句承“名与身孰亲”,“多藏”句承“身与货孰多”,谓过分爱重声名必带来极大的损伤,过多贮藏财货必造成重大的损失。

 

    ③殆,危。知足不辱,谓不甚爱声名则不受辱;知止不殆,谓不多藏财货则不危败。如此,身乃可以长久。

 

    解析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物的疯狂占有,过分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地耗费精力对生命有百害而无一益,所以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对财富和名利的追求不知满足就是错了,贪欲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所以做到适可而止,对我们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如何看待人生追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名利不能和生命相比,财富也不能和生命相比。

 

    老子认为:人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待名利和财富要淡然处之,不可无限制地追求,要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老子所提倡的重生贵己的观点,并不是贪生怕死,这是建立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基础上的生,而不是苟且偷生。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贪慕虚华、美名,而要珍惜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不可自贱自轻。

 

    “甚爱”就是过度地贪爱虚名和地位,其结果必然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很大的代价。“多藏”就是对财物的过度追求,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得到财物和失去人格与自由比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句话是老子处世观的精华和最确切的表达。哲学上有“矛盾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势必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知足是明智的,知足就会少了一些耻辱;知道适可而止也是有大智慧的表现,只有知道停止才能长盛不衰。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做人处世的座右铭。人一旦过度执著于权势地位,就会磨损生命。

 

    故事

 

    疏广父子功成身退

 

    疏广、疏受父子,在西汉昭帝时,先后受命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疏广学识渊博,教导有方,疏受好礼恭谨,荣冠朝野。

 

    任职五年以后,皇太子年纪也长大了,疏广对疏受说:“我听说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止就不会有危险,功成身退,这是最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你我父子,官至二千石,功成名就,如果此时不及时抽身退去,只怕将来会后悔的,我们现在一同离开长安,告老还乡,终其天年,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疏受叩头道:“听从父亲的安排!”于是二人称病求去,汉宣帝答应了,并送他二十斤黄金,皇太子送五十斤;当他们离别长安时,满朝公卿饯行于都门之外,车连数百辆,路旁围观的人叹赞道:“贤哉,二大夫!”

 

    回到故乡以后,他们以朝廷所赐黄金,每日摆酒设宴,广请乡里父老,并经常问还剩多少黄金,督促赶快花掉。有人劝他们道:“何不买点田产屋传给子孙?”

 

    疏广道:“我岂是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我想过,我们家还有薄田、茅屋,只要子孙们辛勤劳作,完全可以满足衣食之求,不会比一般人差;如今若是再多给他们添置财产,实是会使他们变坏。本来很贤明的,财产多了,便会胸无大志;本来愚昧的,财产多了更会去干坏事。而且富有的人,众人都会嫉妒。我纵使不能使子孙变得知书达理,也不愿意他们去干坏事而结怨乡亲。这些黄金本来是皇帝赏给老臣养老的,拿出来同大家共同享乐,安度晚年,不是很好吗?”

 

    因此二人在乡里中也很受人爱戴,平平安安度过了一生。

 

    松下幸之助的决定

 

    日本松下通信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电子计算机。面对这项决定,公司内外都很震惊。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花了5年的时间去研究开发,并投入了10亿元的巨额研究费用,眼看着就要进入最后阶段,却突然宣布放弃。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的经营非常顺利,不可能是财政方面的原因,因而这项决定格外令人难以理解。

 

    然而松下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自有其打算。他认为,当时公司做的大型电脑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万一不慎而有差错,将对松下通信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到那时再撤出,就太晚了!要保持公司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趁着现在投入不多,撤出激烈竞争的队伍,才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种世界性的大公司,都陆续从大型电脑的生产中撤退,广大的美国市场,几乎全被IBM独占。在美国,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公司独占市场就已经绰绰有余了,那么日本这样一个小市场的未来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富士通、日立等几个公司都急着抢滩,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无疑赌下了整个公司的命运。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松下也许会生存下来,也许会就此消退。松下幸之助衡量得失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撤出。

 

    能赢就进,不赢就转,勉强固守,往往得不偿失。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这样一条秘诀:“人有我多,人多我新,人新我转。”当然这转还要看准时机,转早了,丢了肥利可惜;转晚了,却又厄运难逃。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之足,常足矣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②。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③。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译文

 

    天下有道的时候,最好的战马都用来耕地。天下无道的时候,母马也要在战场上怀驹。

 

    最大的罪过就是引起贪欲,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痛苦就是贪婪无厌。

 

    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才是永恒的满足。

 

    注释

 

    ①天下有道,谓太平之世。走马,指传送军情之马。却走马,即不用遽传之马。“却走马”,为退回征用之马。

 

    ②天下无道,谓战乱之时。戎马,战马。

 

    ③祸,灾祸。咎,罪过。二句谓,战争造成灾祸,在于统治者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④这一句是以上几句的结论。意为,所以说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经常的满足。有贪心欲望,想得到满足,永无止境,总是得不到满足。要得到满足就得知足,知足是去欲、去贪的最佳选择。

 

    解析

 

    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各诸侯之间的纷争连年起伏,战争给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苦大众深受战争之苦。老子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对统治者接连不断发起的战争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老子分析了战争的起因,他认为战争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永不知足引起的,要想消灭战争就必须从统治阶级的思想上下工夫,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并不能使国家强大,反而会削弱自己的统治,统治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收敛贪婪的欲望,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合乎大道的,合乎道就会天下太平安定,否则就会战争频繁,老百姓会战死沙场。这是老子所深恶痛绝的,老子同情人民的疾苦,他发出了呼声:停止战争,无为而治!

 

    “罪莫大于可欲”,意思是最大的犯罪就是放纵欲望。春秋时代是一个欲望沸腾的时代,从国君到平民无不在心中荡漾着对欲望的渴求。各种实际的和不切实际的欲望弥漫于整个中原,致使老子把“可欲”视为一种罪恶。

 

    “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出于对朴素时代和无知无识状态的极端爱恋,把不知足说成是人类最大的祸患。

 

    “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答为: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如果说可欲与不满足对于个人来说都能够引起罪恶、祸患的后果,那么贪得无厌就不但可憎而且后果非常严重。纵欲是在某种可以进行的条件下而不知加以收敛的放肆行为,不知足是一种个人主观能动性不知内敛的进取行为,而贪得无厌则是人心不知满足的无限扩大。所以,贪婪对国家的统治者来说,往往会把国家引向无穷的灾难;贪婪对于普通人来说,则必然使自己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

 

    贪婪是人的本性,它是一切灾祸的根源。统治者的贪婪引起连年战乱,人民深受其苦;普通人为自己的贪婪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故事

 

    公孙仪爱鱼不受

 

    公孙仪在鲁国当相国,很有权势。

 

    他喜欢吃鱼。据说每顿饭都是无鱼不欢。全国上下知道了他这个嗜好,就都争着买鱼给他。

 

    但公孙仪只吃自己买的鱼,别人的鱼一概不收。

 

    他的身边人劝他:

 

    “先生爱吃鱼,别人送你鱼,却又不要,这是为什么?”

 

    公孙仪回答:

 

    “正是因为我爱吃鱼,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

 

    听的人一脸茫然。公孙仪笑了笑,解释说:

 

    “道理很简单。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要替别人办事;为别人办事,就难免营私舞弊,触犯法律;触犯了法律,我的相国就当不成了。那时候就算我喜欢吃鱼,也不会有人送我鱼了。我又不能自己养鱼,因此就吃不上鱼了。按现在这个样子,我不接受别人的鱼,就不会被免除职务,虽然喜欢吃鱼,凭着自己的俸禄还是买得起的。”

 

    听的人大为服气。

 

    心境最重要

 

    一位智者,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看他总是乐呵呵的,有人便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还高兴什么呢?”

 

    智者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感情、交流思想,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陆陆续续地,朋友们都成了家,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但他还是整天笑口常开的。又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他说:“我有很多书啊。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老师,和这些‘老师’在一起,难道不令人高兴吗?”

 

    几年后,这位智者成了家,搬进公寓楼住一层,仍是一副快乐无忧的样子。

 

    有人便问:“你住一楼还能快乐吗?”

 

    智者说:“一楼有多好啊!进门就是家,搬东西很方便,朋友来访很方便……尤其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种草、养花。”

 

    又过了一年,这位智者把一层让给一位家里有偏瘫老人的朋友,自己搬到楼房的最高层,而这位哲人仍是快快乐乐的,朋友问他:“住顶楼有哪些好处呢?”他说:“好处多着呢!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书、写文章光线好;没有人在头顶上干扰,白天黑夜都安静。”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圣人被褐而怀玉

 

    圣人被褐而怀玉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①。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②。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③。

 

    《道德经第七十章》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天下人却没有人能懂,没有人能实行。

 

    言论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主宰决定。正是因为人们无知,所以不能理解我。

 

    知道我的人很少,取法于我的人尊贵,因此圣人穿的是粗布衣,怀里揣的是宝玉。

 

    注释

 

    ①知,理解。行,实行。

 

    ②宗、君皆根本之意。

 

    ③希,少。则,效法。贵,少。被:穿着。褐,精布,此指粗布之衣。被褐,代指清苦的生活。怀,抱。怀玉,喻胸怀大道。

 

    解析

 

    老子声称自己的话虽然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但还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为此抒发了自己的抑郁和苦闷。老子还说自己的话是有宗旨的、办事是有主见的,可是人们对此却表现迟钝,甚至不加理会。这时老子几乎陷入了绝望,他怀着悲愤难耐的心情抒发着自己的无限伤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这是他心中积聚已久的情绪的发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的道或许在当时是“甚易知”和“甚易行”的,但因当时的人们被欲望蒙蔽了身心,除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外他们别无他求。联系老子所处的时代的特点,就不难发现老子的道在当时被冷落的情景,老子发此嗟叹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所流行的是鼓励欲望的思想和理论,老子的无为思想显然是没有市场的,老子一向排斥欲望和妄为,这和当时的世风格格不入。在他们看来,老子的无为是没有实在意义的空洞理论,其架构于虚无缥缈的真空之中,和现实相差甚远,过于抽象和玄远,根本无法理解。而在老子看来,自己的思想是易于理解和行动的,在不能被人理解的情况下,老子的内心是苦闷的,这其中也包含着他对当时统治者的失望情绪。老子主张实行无为而治,他的一整套治国理论也被统治者束之高阁,不予理睬,老子对此感动困顿抑郁。

 

    老子谈到了圣人的真实情态,他用了极其简洁的“被褐怀玉”来概括圣人的外貌,圣人的外部特征是穿着粗布衣服,和平常的人没什么异样,但在如此简陋粗俗的外表下掩盖的是冰清玉洁的内心,老子称之为“怀玉”,玉是稀世珍宝,它也喻指美好的品质,在这里老子用玉来比喻圣人纯洁的内心和不与世道合污的高洁品德。

 

    从老子的思想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真正的美丽是心灵的美丽,而绝非仅指外表的华美。老子主张克服自身的欲望,达到内心的完美,这一思想在我们的时代同样实用,而且有着重要的意义。

 

    故事

 

    田饶怀才不遇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哀公的门下有个叫田饶的人,此人才华横溢,但没有人能够了解,所以一直没有受到重用。

 

    有一次,田饶去见鲁哀公,说道:“我要离开鲁国,离开您,像鸿鹄一样飞走了!”

 

    鲁哀公问:“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田饶回答道:“大王您难道没有见过雄鸡吗?雄鸡头顶红冠,是文的表现;脚间有距,是武的体现;强敌来到跟前,它敢于与之争斗,这是勇的表现;觅见了食物,就呼唤伙伴过来吃,这是仁的表现;雄鸡守夜,黎明鸣啼报晓,这是守信用的表现。雄鸣虽然有这五种品德,但可怜它天天被您蒸煮而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是您身边养大的,是从近处来的。而像鸿鹄就没有雄鸡的五种品德,一展翅却能飞至上千里,来到您的园林池塘边,捉塘里养的小鱼鳖吃,还啄食园子里种的豆谷,整天无所事事,但您却非常看重鸿鹄,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是从远处飞来的。所以我现在就请求,让我像鸿鹄一样远远地飞走吧!”

 

    鲁哀公说:“不行,你不能走,我记住你的话了。”

 

    田饶又说:“一个明智的人都知道,吃人家的饭,但不能损坏人家的任何东西;在别人家的大树下乘凉,不能折断大树的树枝。唉!现在有贤士在身边却不重用,只记住他说的话有什么用呢?”

 

    田饶于是就离开了鲁国到了燕国,到燕国以后,被任为国相,仅用三年时间,就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序,一派和平景象,连盗贼都没有了。

 

    鲁哀公听说此事以后,叹息了一番。十分后悔。此后,鲁哀公三个月不入卧室,还把上身的衣服减掉不少,叹道:“怨我对此事不慎重啊!现在后悔也晚了,我怎么做都不能挽回了!”

 

    让人家说去吧!

 

    2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英国牧区的一个县医学会正在开会。

 

    琴纳(英国医师,1749~1823)兴冲冲向大家报告用牛痘接种可以使人免除天花。

 

    一听完琴纳的报告,会场马上像开了锅。

 

    一个医生站起来说:“琴纳先生认为人是从牛的身上传染牛痘,那他就是把人当作下贱的牲口了。”

 

    另一个医生接着嚷起来:“什么种牛痘,这简直是亵渎神明!”

 

    这种情况并不使琴纳感到意外,他早已领教过了。可是事情比他想的还要糟。

 

    “如果琴纳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还有没有资格从事外科和行医,就值得怀疑!”一个医生冷冷地说。

 

    另一个医生马上附和:“如果他继续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就应该把他开除出县医学会。”

 

    “对,我提议投票表决,立刻开除琴纳!”

 

    多亏会长说了几句公道话,才把这场骚动平息下去。

 

    情况是险恶的,但是没有使琴纳屈服。“让人家说去吧,我走我的路!”琴纳没有理会这些世俗的偏见和恶意的攻击。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他的发现,才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打开了免疫学的大门,全世界都感谢他!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故物,或损之而益

 

    故物,或损之而益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

 

    万物负阴而抱阳②,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③。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⑤吾将以为教父⑥。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译文

 

    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衍生万物。万物背负着阴,怀抱着阳,阴阳二气在冲虚中,统一达成和谐。人们所厌恶的孤、寡、不谷,而王公却用它们作为自己的称号。所以,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使它得到增益,有时增益它反而使它受到减损。前人所教导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它当成有益的教导。

 

    注释

 

    ①一为道之最初生成物,气也;一分为二,阴与阳也;阴阳合和而产生第三者,如此衍化而生万物。

 

    ②万物,一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句意谓天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

 

    ③孤,寡。不毂,先秦统治者用作谦称。

 

    ④故,犹“夫”也。事物有时减损反而得到增益,有时增益反而成为减损,损益可以互相转化。

 

    ⑤强梁,凶横有力。梁是指桥横架在河道上叫梁,托起檩子的大柁叫梁,梁是强有力的意思。“强梁者不得其死”的意思是,强横的人不得好死。“得其死”是能够正常死亡,“不得其死”是得不到正常死亡。这一句是引用古人的格言。

 

    ⑥父,本也,与一章、二十章之“母”同义。教父,为教之本。强梁者不得其死,反之即柔弱者乃得以生,老子为教之本如此。

 

    解析

 

    老子讲了大道的衍生规律:大道生出了一,一生出了二,二生出了三,三生出了万物。我们从而可以推断出万物都在道中,既然万物都在道中,那么万物自然会怀抱着天,背负着地,天为阳地为阴,老子将阴阳理论和道理合在了一起。

 

    我们生存的宇宙空间,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有雌雄之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雄性都有阳刚之气,而雌性刚好相反,具有阴柔之气,阳刚和阴柔是万物的特征,也是万物得以延续的基础。阳和阴相反相成,相互独立存在而又不可分割,二者相合而成和气。和气取的是阴阳二气的中和,因此,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王公贵胄,只有和气为人,才合乎大道的规律要求,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任何凶恶的行为都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更谈不上拥有人格和尊严。因为人和万物的特性就是一个“和”字,和气的人就合乎大道,合乎大德,就会受到大道的拥护;相反,不和气就是不合乎大道,自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故事

 

    冬虫不知夏语

 

    秋天来了以后,阴雨绵绵,河溪的水于是涨了起来。所有的水滚滚而下,全都汇注到黄河里。

 

    黄河的水一下大了起来。原先狭窄的水面变得十分宽阔,以至两岸、河中小洲上的牛马都分辨不清。

 

    黄河水神叫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水都到了自己这里,自己是最为盛美的。

 

    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行走,直到北海。他向东边眺望:这儿的水竟这样大,根本看不见它的边际!

 

    河伯这时才觉得自己的洋洋自得是何等荒唐,不禁向着大海对海神发起感慨说:“俗话讲:‘听了许多道理,总以为哪个都不上自己’这就是讲我!我要是不到你这里,不是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我就糟了:我的自以为盛美岂不让人取笑?”

 

    北海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能跟它说大海里的事,这是因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能跟它讲冬天的冰冻,这是因时间的差异。你能知道自己的浅薄丑陋,我这才和你谈一点大的道理。

 

    我是天地给予的形休,从阴阳那里禀受的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好比小石头、小树木在大山上一样。四海在天地之间,只不过像蚁穴在大泽里似的。中国在四海之内,也不过像粒小米在大仓库里一般。

 

    物类名称有亿万之多,人不过是万物的一种,个人和万物比起来,能不像一根毫毛在马身上吗?”

 

    只要有自以为小的念头,就不会自满。

 

    自暴其丑

 

    人称“补白大师”的郑逸梅先生在《龙门阵》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自暴其丑》的文章,尽情“嘲讽”了自己的种种“缺陷”、“缺点”,不愧是“笑谈自己”的集大成。年届耄耋的郑老先生写道:

 

    我今年93岁,两鬓早斑,顶发全白,所谓“皓首匹夫”这个名目,是无可否认的。加之牙齿脱落,没有镶装,深恐镶装了不舒服,未免多此一举,索性任其自然,好在我的食欲并不旺盛,能吃的吃一些,不能吃的也就算了,这岂不是成了“无耻(齿)之徒”吗?老伴周寿梅,逝世已过十年,鳏居惯了,反觉得不闻勃然交谪之声,一室寂静,悠然自得。但《书经》有那么一句话:“独夫,纣”,指无道之君而言。我是无妇之夫,单独生活,那“独夫”之加,也不得不接受。我患有冠心病,时发时愈,所谓“坏良心”,我是自打自招的。且老年人,骨头中减少了钙的成分,当然体重较轻一些,那又属于“轻骨头”了。我每晨早餐,进粥一碗,佐餐的是玫瑰腐乳,所谓“生活腐化”,我是实行的了。又老年人的进食,每以蔬菜为宜,可是我适得其反,午饭喜啖红烧肉,古人说“食肉者鄙”,我又是一个“鄙夫”,我执教鞭一辈子,中学、大学、女学教过数十所,但一方面教书,一方面参加社会的文艺活动,兼为各刊物写稿,一些朋友,和我开玩笑,说我“不务正业”。我除写作外,什么都是低能,家中机械化的新颖用具,我都不解如何施用,必须儿媳为我启闭,因自号“拙鸠”。“拙鸠”也就是“笨伯”的别称。性情带些迂执,大有“迂夫子”之概,复自取一号“大迂居士”。“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年届耄耋,当然是十足地道的老子,“贼”的名目又是推卸不掉的。又提倡新文化的,对于民初崇尚辞藻,写那哀感顽艳的小说,经常在字里行间出现“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成句,为“鸳鸯蝴蝶派”,甚至左倾偏激的,扩大范畴,即使不写这类小说,凡民国初至“五四”运动,在旧报上有所撰述的,一股脑儿斥为“鸳鸯蝴蝶派”,更称之为,“文丐”、“文妖”、“文娼”,竭泼妇骂街之能事。那么我在这时已东涂西抹,也就未幸免带进这个圈子,“丐”、“妖”、“娼”多少有些份儿了。

 

    笑谈自己的缺点、缺陷或不足之处,就像郑逸梅先生写的那样,使人觉得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并非圣贤,人们之间的鸿沟迅速被填平,从而由内心产生了亲切感。另外,你率先说出自己的过失、不足,别人就容易从中观照自己,从而更崇敬你的为人。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译文

 

    聪明的智者不说,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叫聪明的智者。

 

    注释

 

    ①二句谓,有知者不表现,忙于表现者实无知。

 

    解析

 

    老子认为,做为一个真正的智者,他决不会夸夸其谈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睿智,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是不会随便高谈阔论的,他们常常保持缄默,不显山不露水,永远站在最低点仰视他人、俯瞰自己。他们是谦逊的随和的。老子说只有毫无知识和头脑的人才会夸夸其谈,口无遮拦。这种人想通过侃侃而谈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恰恰相反,这种随便谈论,本身恰恰表明了他的无知和愚笨,可是他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老子对这种人作了严厉的批判。老子站在现实的大环境里,批判的不仅仅是当时的统治者,对普通的世人也作了警示。

 

    故事

 

    人情有远近尊卑

 

    楚国的温伯雪子到齐国去,经过鲁国,歇脚住了一宿。

 

    鲁国有个人要见他,他说:“不行,我听说鲁国的君子只懂得礼仪,不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我不想见。”

 

    他从齐国回来,又在鲁国歇脚。此人又到他歇脚的地方,请求见他。

 

    温伯雪子想:我去齐国时他想见我,现在我从齐国回来,他又要见我,大概有什么话一定要对我说吧。

 

    于是他出来会见这位鲁国客人。送走客人后,他进屋就叹息。第二天他又会见了这位客人,送走客人后,他进屋更是不迭地摇头。

 

    温伯雪子的仆人看主人这副模样,便问:“你每次见这位客人,回头不是叹气,就是摇头,究竟是怎么回事?”

 

    温伯雪子说:“我原先就告诉过你,这里的人只知礼仪,不知人的本心。刚来看我的那位,进退全合于礼仪的规矩,揖让跪拜,逶迤如龙,盘旋如虎。但他不是我儿子,规劝我时却做成一副儿子的样子;不是我父亲,可开导我时,却像父亲一样。人情有远近尊卑,出于天性。可这位客人与素不相识,矫饰自己的情态到了这种地步,这不是礼仪的弊端是什么呢?我正是因为这才难过的。”

 

    孔子也和温伯雪子见过面,但谁也没说一句话。

 

    子路感到不解,问孔子说:“先生你一直想见温伯雪子,可为什么见面竟一句话都没有呢?”

 

    孔子说:“像温伯雪子这样的人,你只要眼睛动一下,他就明白,哪里还要说什么呢?”

 

    茶溢了

 

    有一位大学生自以为学问很深,甚至在德高望重的教授面前也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卖弄他读的书。

 

    教授不哼声,一面默默地听他天南地北的胡侃,一面替他斟茶水,眼看着茶水已经满溢出来了,可教授还是不停手地斟着。

 

    大学生连忙说:“哎呀!教授呀,茶都满溢出来了。”

 

    “不错,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教授说。

 

    “哦!”大学生心里有点不高兴。

 

    “你满脑子尽装满了哲学、科学、经济、政治常识,我要是再跟你说,你也装不进的呀!”教授说。

 

    后来,大学生才弄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感慨地说:“啊,原来茶杯的价值,不在于它烧的瓷釉有多好,描的图案有多美,而在于它是空心的,才可以装得下茶水。”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①。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②。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③。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④。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译文

 

    百姓不怕威压的时候,大祸就要降临了。

 

    不要嫌自己的宫室狭小,不要嫌自己的生活条件不好。

 

    正是因为不嫌弃自己的生活条件,所以才能满足。

 

    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显耀,有自爱之心而不自以为高贵。所以要去掉后者,选取前者。

 

    注释

 

    ①威,威胁,威压。当人民不怕威胁的时候,对统治者的大威胁就来了。人民承受压迫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他们就会起来反抗。

 

    ②狎,逼也。厌,同“压”,迫也。二句谓,不要凌逼人民生存之地,不要断绝人民生活之路。

 

    ③“夫唯不厌”二句谓,只有不成压人民,统治者才不会受到人民的威压。换言之,即统治者不施淫威,则大戒不至。

 

    ④自见,自我表现。自贵,自命高贵。去彼,去自见,自贵;取此,取自知,自爱。

 

    解析

 

    老子认为,统治者更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一个“威”指统治者的权威、高压政策,第二个“威”是威胁,是指人民的反抗斗争。老子说如果人民不再害怕统治者的权威,那么统治者也就要大难临头了。从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春秋晚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还是统治者的生活作风问题,他们追求物质享受,骄奢淫逸。统治者是民众的榜样,其生活的奢侈和行为的不检点,必将会诱发民众的强烈欲望,在欲望的驱使下,人民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着死亡和犯罪的危险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当然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也成了很自然的事,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其结果是权威必然会受到威胁。统治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统治,因为统治地位的丧失,就意味着其安逸生活的结束,耀武扬威的日子的终结。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针对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最严厉的警告,他的目的并不是为统治者保全名位,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警告统治者要好自为之,不可再作威作福、荒淫无耻、凶残无度。老子警告统治者说:“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只有不迫害人民的生计,人民才不憎恶统治者。”民以“生”为本,如果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人民还惧怕什么苛政和威严。如果人们缺衣少食、居无定所,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安于现状,社会发生动乱也就成了很必然的事。

 

    老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眼里圣明的统治者有自知之明,他们决不会因位居高位而炫耀,更不会骄奢放荡、恣意妄为。他们懂得自爱,也懂得爱自己的民众,其实自爱本身就是爱民的表现,反过来也成立,爱人就等于爱自己,因为人民是自己立身高位的基础,不爱民众就等于不爱江山,不爱江山就等于不爱自己。老子拿高明的统治者的行为来暗示当时的统治者应该如何立身处世。

 

    由此可见,去欲知足,不但是维护统治的方法,也是修身正己的方法。

 

    故事

 

    阳子悟道

 

    阳子到宋国去,路上住进一个小旅店。

 

    小旅店的主人有两个小妾,一个长得很漂亮,另一个长得却特别丑。

 

    晚上,主人叫那个漂亮的妾给自己送来洗脚水而那个特别丑的妾却坐在那里与主人有说有笑。

 

    主人洗好脚后又恶声恶气地对漂亮的妾说:“你把它倒掉,再去端一盆来给她!”

 

    阳子感到很奇怪:这家主人怎么不辨美丑,把丑的看得那么贵重,而把漂亮的却那么不放在眼里!

 

    阳子便忍不住问主人。主人回答说:“漂亮的,她自认为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漂亮;丑的,她自己觉得自己很丑,可我反倒看不出她有什么丑。”

 

    阳子出来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做贤德的事而不要自认为自己如何贤德,到哪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毋需夸奖

 

    美国南北战争,北军与南军经过激烈的血战之后,南军一败涂地,签订降约。

 

    出人意料的是,北军格兰特将军获得这次空前战绩后,却没有得意忘形。他谦虚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虽然战败就擒,但态度仍旧镇定异常。他穿着笔挺的军服,腰间佩带政府奖赐他的一把名贵宝剑,样子十分威武……”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都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次胜负很大程度依赖于环境,当时敌方军队在威基尼,几乎天天阴雨,他们不得不陷于泥泞中作战;而我军所到之处,差不多都是好天气,行动自然方便。”

 

    可见,格兰特将军始终没有让名利的欲念冲昏自己的头脑。

 

    越有本领的人,越不在乎别人的夸奖。只有对自己的成就有疑问的人,才会在别人面前吹嘘。一个真正的成功者,用不着自我吹捧,他的功绩,自会得到公认。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修身智慧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①。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②。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③。

 

    《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

 

    手里端得满满的,不如放下。

 

    打磨得很尖利,不可能长期保持。

 

    金玉满堂,没有哪个人能守得住。

 

    注释

 

    ①“持”是手里拿着。“盈”是满。“之”指代手里拿的东西。“其”指代这种做法。“已”是止。用俗话说就是,手里端得满满的,不如放下,就是说谁能长久端着不放,太累了,越满越受不了,不如放下更轻松一些。

 

    ②揣是打磨的意思,句谓,打磨得尖利,很容易挫断,不可能长久保持。这两句用来比喻,把住不放是任何人都无能为力的,把持得越多,扔掉得越快。锋芒毕露,很快就会受到挫折。这是自然规律。

 

    ③“莫”意为没有哪一个人。句谓,金玉堆满屋子,哪个人也长期守不住。世界上没有永久的富翁。《左传》里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公侯帝王都保不住,更何况是一般人。

 

    解析

 

    当人们解决了吃、穿、住、用、行,这些基本的需求后,就会积极地思考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马斯洛的需求多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分等级的,当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迫切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十分简单而又非常复杂的道理,说它简单是因为提到需求,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不难理解;说它复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对需求的理解也不同,这是就个体而言的,从整体上说,人类的贪欲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这一劣根性决定了人类会一直追逐名利、富贵。一旦我们名利双收,该如何留住它们,而不致使它们如云烟般飘散?这一章讲的就是怎样才能永久地保住名利和富贵的问题。

 

    老子在这一章告诉我们:物极必反。

 

    太满会溢,太尖利会断,这就启示我们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

 

    太露锋芒就会遭人嫉妒和陷害,不如到一定的时候退而隐之,即“功遂身退”绝不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古往今来,没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或者财富。

 

    故事

 

    克制欲望

 

    从前,齐国有个人非常想得到金子。

 

    他早也想,晚也想,吃饭想,睡觉想,想得简直有点像发了疯,可就是看不到哪儿有金子。

 

    有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一路上他东张西望,看路上有没有金子。偶尔看到一块黄的石头,他便趴下来,在那瞅上半天。

 

    走着走着,忽然有一堆闪闪发光的东西吸引住了他。他一看,真是一堆金子!

 

    他一下子兴奋起来,立即跑上前,三下两下把金子抓了起来,然后撒腿就跑。

 

    缉捕的官吏把他抓住,问他:“人家人都在那儿,你怎么拿人家的金子跑呢?”原来这堆金子是别人卖的,卖金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一时搞蒙了,等回过神来,金子已被他拿跑了。

 

    抓金子的人直到这时才看到卖金子的人。他对缉捕的人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真的是只看见金子了。”

 

    生命需要什么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最胖的好莱坞影星,腰围62英尺,重385磅。1936年在英国演出时,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抢救人员用了最好的药,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仍没能挽回他的生命。临终前,罗斯顿曾绝望地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伟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罗斯顿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哈登院长,作为胸外科专家,他流下了泪。为了表达对罗斯顿的敬意,同时也为了提醒体重超常的人,他让人把罗斯顿的遗言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

 

    1983年,一位叫默尔的美国人也因心肌衰竭住了进来。他是位石油大亨,两伊战争使他在美洲的10家公司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停地往来于欧亚美之间,最后旧病复发,不得不住进来。

 

    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层楼,增设了5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是这样渲染的:汤普森——美洲的石油中心。

 

    默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不过他没回美国。苏格兰乡下有一栋别墅,是他10年前买下的,他在那儿住了下来。1998年,汤普森医院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问他为什么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医院大楼上的那一行金字。不知记者是否理解了他的意思,总之,在当时的媒体上没找到与此有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