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名词: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00:28
以风仙花为例,了解草本植物完整的生命过程:首先在适宜萌发的环境条件中播种,种子萌发,长出根和芽,继而长出茎和叶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幼苗会向高生长,可能出现分枝,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会增大;再经过一段时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出现花蕾,然后开花,花凋谢后结果,产生新的种子。此过程即为个体发育过程。
  一般草本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生活周期)如下:
  一、二年生:
  种子萌发一幼苗生长一开花一结实(死亡一两年的和休眠多年生→萌发的)
  整个过程是通过构成植物体的细胞生长和分化实现的,因此植物发育包括生长和分化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常称此过程为生长发育过程,这里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多用来指营养生长,指种子萌发及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出现和生长;“发育”则是强调植物体的质变,常常是指生殖生长,指成花、开花、结实的过程。
  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光、土壤等条件下,发育成熟的植物种子都会萌发,胚根向下、胚轴向上生长,最后在土壤中形成根系( root system),地面长出茎和叶。根是重要的营养吸收器官,影响地上生长状况。一般草本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地下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决定于该物种根系的类型、繁殖方法和根系环境条件。大多数草本植物的根系仅有伸长生长而没有增粗生长,根在土壤中的生长还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因此栽培管理中肥水的供给情况造成根际环境不同,也会影响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幼苗生长阶段,地上最明显的形态变化是茎伸长和增粗或是产生分枝,但草本植物的茎不发生木质化或木质化程度极低。营养生长的另一特征是叶片数量增多,叶面积增大。无论是整株植物还是各部分器官,生长都经历着慢一快一慢的变化历程,这种周期性的规律称为生长大周期,又称生长的“S”曲线。这是植物生长的固有规律,但有的花卉表现明显,而有的花卉不太明显。如郁金香栽种后,开始萌动,最初生长比较缓慢,接着明显加快,最后又减慢,开花后地上部分生长极不明显。而金盏菊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生长一直较快,花后还有一个高生长过程。本文转自:园林吧 http://www.yuanlin8.com/plants/2548.html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就转入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周期的两个不同阶段,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器官充分生长发育,达到成花感受态,接受所需外界条件的刺激后成花,进行花芽分化,然后开花、结实。关于植物成花机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从园林应用角度,我们更关注的是植物开花。从外部形态上,植物长到一定大小就会开花,实际过程要复杂得多,要经过花发生、花芽分化与发育,然后才能开花。
  ①花发生: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原基,成为花芽。
  ②花芽分化:花原基进一步分化,生长发育为花的各部分。花和花序都由花芽形成。花原基各部分分化不是同步的,顺序一般是由外向内,依次形成萼片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并伸长发育。由于花的形态各异,分化顺序有所变化。我们有时会观察到一些开放的园林花卉缺少花的某一部分,如花瓣或雌雄蕊或开放不正常,这是因为花芽分化发育不完全之故。
  ③开花: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外界条件下,花萼和花瓣打开。也有的一些花卉首先要花梗伸长,然后才是花朵开放。
植物何时成花,首先决定于遗传特性,一般植物都有成花年龄,指成花前营养生长需要的时间。达到成花年龄,生理上就达到了成花感受态。草本植物成花年龄很短,不同种和品种间成花年龄差异也很大,如矮牵牛(Petuniahvbrida)在子叶期给予短日照,就能诱导开花;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以)早花品种,种植90天就开花,而晚花品种要120天。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成花受外界环境影响极大,到达成花年龄,缺少外部环境条件,植物也不开花。目前研究较多,也比较清楚的是温度和光照这两个因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些外界环境因子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或生理代谢而影响成花和开花。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成花的外界条件来调节植物开花。如利用遮光处理造成短日照环境,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创造长日照条件;升高或降低环境温度满足成花和开花要求。
  生长发育受内部和外部因子的影响和调节。内部因子主要是体内产生的化学信号——植物激素和一些化学物质。外部因子主要是光、温度、水分、养分等。这些内外因子通过信号传导,诱导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