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捷报:古玉鉴识的五道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32:23

第一道“坎”——材料

首先是材料,在我国的历史上,对玉的界定,还是比较宽泛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就说:“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松石、水晶甚至琥珀琉璃等都被称着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求对玉器材料有所了解外,还必须了解到这些材料使用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了解了这些材料使用的“历史”,就可以在古玉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上将许多玉器归纳于某些时代及将伪古玉拒之于门外.。比如在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材料多为“地方玉”,像红山文化使用的多为岫岩玉或宽甸玉,良渚文化使用的是太湖地区的闪玉。到了商代才开始出现和田玉。中华先民经过几千年的选择最后才确定了能代表儒家全部价值观的和田玉为主要的玉材。但这却不意味着其他“地方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不占有重要位置而不被人们重视而已。在考古发掘中,像松石、玛瑙、玉髓、琥珀、南阳玉、蓝田玉和岫岩玉仍被发现,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新近才发现并被用到玉器制作中的材料,就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如近三十年出现青海玉、俄罗斯玉、阿富汗玉、河摸料玉、黄料等等。这些材料因为各自不同的特征,青海玉和俄罗斯玉被假制成明清的玉件,而河摸料玉、黄料等则被假冒制成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材料有足够的了解了,如果我们搞懂了各种玉器材料使用的“历史”,我们就不会相信用辽宁岫岩玉做的良渚玉器是真品,明清玉器会有青海玉、俄罗斯玉和阿富汗玉,而只要是河摸料玉、黄料做的“古”玉器就一定是伪古玉。

 

岫岩玉  兴隆洼文化·玉

岫岩玉的矿物成份是蛇纹石,硬度较低,是先民最早使用的玉材

 

 绿松石  商·玉管

松石是一种含铜、铝、水的磷酸盐,我国主要的产地是湖北、陕西、河南等地,这种材料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被使用

    

玛瑙  战国·玉环

玛瑙—语来自佛经,主要矿物成份是玉髓,是我国传统玉材,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和田玉  东汉·握猪

和田玉是自商代以来就独领风骚的美玉,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宝玉”,产于新疆和田。颜色有白、青、碧、黄、黑之分。和田玉的肌理特征是呈雪花状。

 

羊脂白玉  近代·蝉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最名贵的品种,特征是极其致密温润,就仿佛像一块羊肚子里的脂肪,故名。

 

水晶  明·鹿

早在新石器时期,水晶就已被作为玉材使用。

 

琥珀  汉·瑞兽

琥珀是数千年以前的松树分泌物,埋在地下经高温高压作用而成的松脂化石。

 

翡翠  清·松鼠葡萄坠

翡翠是一种珍贵的高档玉料,主要产于缅甸,我国进口翡翠是明末清初的事

 

俄罗斯玉  现代·虎钮印(仿清)

这种材料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此玉密度紧细,也很白,多数带有“糖色”,但滋润度差,缺少和田玉那种“油性”。

 

青海玉  现代·白菜 

这种材料的大量使用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多数在白色中常有淡淡的绿,好的青海玉其白度与新疆和田玉很接近,但透明度高,显得“水汪汪”的,肌理特征是呈“条纹状”。

 

河摸料玉  现代·螭纹璧(伪古)

这种材料的出现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产自东北,据说是被挖金沙的船从河里捞上来的,质地细密且常皮,很适合做仿古件,所仿的“古玉器”表面都有一层白灰,古玉有“出灰(浆)”的现象,但不是这种出法

 

黄料  现代·玉(伪古)

这种材料产于东北,颜色有青、黄、带白皮、带浆、带黑带花斑、青黑色等多种,还有玉内带结晶的,最好的一种是鸡油黄色的。其特点是硬度够,高温下经化学处理可产生多种变化,容易染色。很多人都将它当作高古玉器收藏,损失不小。

 

 

     第二道“坎”——器形

   

从科学发掘的资料看,一定的文化,必定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殊器形,皆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龙在其他文化发掘中就没有发现。而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特别是那种“神人兽面纹”更是在其他文化中闻所未闻。在高古玉器中反复出现的礼器如璜、圭、璋、琥在汉以后就绝迹了(仿古玉不在此例)。而盛行于汉代的司南佩除了明代仿过,其它时期几乎没有看到。奢侈豪华的玉衣更是在三国时魏文帝下令禁止厚葬后就不再生产。作为装饰的玉带銙是从唐代才开始的。飞天也是始于唐代。儿童作为单独的玉饰出现是在宋代。充满游牧民族特色的春水玉、秋山玉是记载了辽金贵族春秋狩猎的盛况。子冈牌出自明代陆子冈之手。玉山子是清代才出现的新品种。玉鼻烟壶更是鼻烟传入中国,从乾隆年间才出现的。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中国的玉文化史是一个纲,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不会犯时间上的错误。笔者曾看到过一本台湾出版的玉器画册,将饰有儿童和长着鲤鱼胡子龙的剑〇定为东汉,就是犯了断代上的错误。因为这种受世俗文化支配的玉雕儿童形象出现在宋代,而长着鲤鱼胡子的玉龙是明代才出现的。

 

红山文化·玉猪龙

 

良渚文化·三叉形器(正面) 

 

良渚文化·三叉形器(背面)

 

商·突唇璧

 

西周·玉覆面

 

春秋·“亚”字形玉牌

 

汉·司南佩

 

汉·严卯

 

汉·翁仲

 

汉·玉舞人

 

汉·出廓璧(文字入璧

 

唐·玉带□

 

唐·玉飞天

 

宋·玉执莲童子

 

宋·玉狗

 

辽金·海东青啄鹅(春水玉)

 

辽金·嘎拉哈

 

明·玉牌

 

明·玉牌拓片

 

明·工字佩

 

清·山子

 

清·鼻烟壶

 

登载于台湾某大型画册上,被定为“后汉”时期的剑饰。

 

     第三道“坎”——纹饰

 

纹饰是玉器上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中围古玉器的纹饰粗略的统计一下恐怕也有上百种。一些纹饰不断的产生——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些纹饰“生命力”极强,几乎跨越了整个玉文化的历史;有些纹饰却“生命”极短暂,往往只有一个朝代使用。

比如,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就只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上出现过,而同为良渚文化玉器的扭丝纹却直到清代还在使用。又如弦纹,红山文化开始出现,继承这种纹饰的却只有商朝。商代玉器有出脊齿的特点,后代不见使用。皿纹盛行于商代。饕餐纹盛行于西周。臣字眼流行于商周两朝。虺纹(据说是种两只头的小蛇,剧毒)流行于春秋。云纹从商代到汉代都在流行。谷纹流行于春秋到汉代,只是各个时代表现形式不同。在战国还出现了一种勾连云纹、勾连谷纹、蒲纹、涡纹等等,到了汉代被大量使用,其后就难觅踪影了。

到了唐代,由于世俗文化的影响,在纹饰上已没有了汉以前的那种图案式,或狰狞恐怖的纹饰,代之以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又因为与外界交往频繁,大批外国商人涌入中国,这种现象反映在玉器纹饰上,出现深目高鼻的胡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出现了飞天。宋代出现的对美满生活充满向往的花鸟纹、持荷童子纹。辽金元出现的充满游牧民族浓厚生活情趣的春水秋山纹。以及明清出现的山水人物纹、谐意隐喻纹、吉祥图案纹等等。

前面已说过了,高古玉器中的纹饰一般都有其一定的含义,如“饕餮纹”,是为了戒贪。“云纹”,是表明对云的崇拜,是对天崇拜的延伸,因为云能布雨,在以农业立命的古中国,风调雨顺就意味着丰衣足食。“谷纹”,是象征着种子发芽,也意味着五谷丰登,是对土地崇拜的延伸。而毒蛇猛兽纹,则是为了辟邪,古人认为让人感到恐怖的毒蛇猛兽,一定也会给其他妖魔鬼怪带来威胁。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神秘文化的影响也开始减弱,世俗文化的影响逐步扩大,玉器纹饰也就必然地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一路连科”、“二甲传胪”、“三羊开泰”、“事事如意”、“五福捧寿”这样的谐意隐喻的纹饰就必然地出现了。因此,在古玉鉴定中,掌握了玉器纹饰演变的历史,应该说就掌握了玉器鉴识一把极为重要的钥匙。

 

弦纹   商·玉□

纹在红山文化中出现过,商代的箍形器、璧形器中用的较多,后代比较少见

 

云纹  商·玉饰(残件)

 

菱形纹  三角纹   商·玉龙

 

皿纹   商·人首鸟身佩

皿纹也称“环纹”,或“双环纹”,为商代特有的纹饰。

 

脊齿纹   商·玉□

脊齿纹为商代特有的纹饰,后世不见使用。

 

鸟纹   西周·柄形器

鸟纹出现于西周早期,它不同于商代的鸟形佩饰,而是以纹饰的形式出现。头上有冠,颔下有肉囊,长长的尾巴高高扬起,造型极其优美。

 

人首纹   西周·人首龙纹佩

人首为广额、丰鼻、大耳之抽象图案,大多出现在龙纹佩饰中,以辅纹的形式出现。

 

涡纹   西周·玉□

涡纹的样子很象是水中的旋涡,这种纹饰在战国和汉代的剑首中大量出现,数量也有三条、四条的变化。

 

龙纹   西周·梯形佩

 

虺纹  春秋·兽面佩

虺,据说是一种两只头的小蛇,剧毒。虺纹是春秋的典型纹饰,大多是将许多虺雕得纠缠在一起,又叫“蟠虺纹”。

 

云纹   春秋·玉牌

春秋的云纹结合的较为紧密,繁而不乱,动感十足,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云纹   春秋晚、战国早·龙形佩

这一时期作为辅纹的云纹,大多比较饱满,往往还有其他纹饰同时出现。

 

扭丝纹  战国·玉环

扭丝纹最早见于良诸文化,清代也有大量使用,多用在环、镯上

 

云纹   战国·玉环

战国的云纹比春秋的云纹更加形象,宛如飘浮在晴朗天空的云朵,用细阴线雕出,隐约凸起,云朵排列极有规律。

 

云纹(放大效果)

 

勾连云纹  战国·玉璧

勾连云纹是云纹向图案化发展的一种形式,特点是用阴线将“点”连在一起,互相贯通,呈一完整的图案。最早出现于战国,西汉时期使用的较多。

 

勾连云纹(放大效果)

 

勾连谷纹  汉·玉璧

勾连谷纹是谷纹向图案化发展的一种形式,特点是将三颗谷纹用阴线连在一起,呈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为一组,互不贯连。

 

勾连谷纹(放大效果)

 

蒲纹  汉·玉璧(放大效果)

蒲纹是由三个不同方向的线交叉而成的,空格是一个标准的六边型。战国和西汉早期往往在空格内还加琢谷纹,后来变成“标准”的蒲纹。

 

乳丁纹  汉·玉璧

乳丁纹的特点是将纹饰雕琢成一颗颗饱满的圆点,若乳头,故名。这种纹饰汉代开始使用,宋明时期的仿古器上也有出现。

  

雷纹    战国·玉璧

雷是无形的东西,但先民确实有办法,居然用这样的纹样来刻画无形的声音。《说文》“□像回转之形。”且“晶凡积三则为众。众则盛,盛必回转。二月阳盛,□发声,故以□象其回转之形,非三田也。

 

谷纹   西汉·玉璧

谷纹象征着种子发芽。在春秋时就已出现,早期的谷纹为平雕,晚期的谷纹颗粒饱满,芽儿茁壮,一派生机。

 

组合纹   汉·内龙纹内谷纹玉璧

汉代开始出现大量将各种纹饰组合在一起的大型玉璧。一说这种玉璧在战国早期即已出现,待考。

 

汉·外朱雀纹内谷纹玉璧拓片

 

汉·外龙纹内蒲纹玉璧拓片

 

云矩纹   战国·剑□

云矩纹是一种变形的云纹,呈方型,多用在剑饰上。

 

云头纹   汉·玉辟邪

云头纹是汉代羽人、鸟、兽身上的主要辅纹,为的是增加其神秘感。这种纹饰西北朝时尚见使用。

 

蟠螭纹   汉·剑□

蟠螭纹是汉代大量见于剑饰上的纹饰,多为高浮雕,穿云出水,生动异常。

 

胡人纹   唐·玉带□

胡人,是大量出现在唐代玉器中的纹饰,胡人或献宝、或歌舞、或饮酒,充满生活气息。

 

游龟纹   金·茨菇莲龟佩

游龟纹,是金人独有的纹饰。

 

谐意隐喻纹   明·一本万利牌饰

明代玉雕纹饰,开始大量出现民俗和故事性的内容。常见的有“武侯高卧”、“渊明爱菊”、“太白醉酒”、“刘海戏蟾”等等。并盛行以万字,寿字、喜字、流云、海波、回纹、卷草等图案为底纹或边饰。还出现了以谐意隐喻的图像,如一枝荔枝喻“一本万利”,马背踞一猴喻“马上封侯”等。

 

山水书法纹   明·镇纸

将山水人物和书法艺术同时搬上玉器始于明代,多用于镇纸、玉牌上。

 

吉祥图案纹   清·玉牌

清代的吉祥图像可以说完全是对明代的继承,只是更丰富一些。花鸟、草虫、人物、图案无所不有。

 

     第四道“坎”——雕工

 

中国玉器的雕琢不外乎阴雕、阳雕、浮雕、圆雕、镂雕。顾名思义,阴刻就是凹线条;浮雕是浮在器表的;圆雕是立体的;镂雕就是将器物挖空等等。这些技法早在红山文化的玉器中已运用得十分成熟。但是同样是这些技法,在各个朝代,又各有自己的个性。如新石器时期的玉器钻孔,由于工具的限制,薄玉器上的小孔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呈喇叭状,被称为“喇叭孔”。大的玉璧,多为两面对钻,往往对的不准,中间会出现“台痕”。而商代玉器喜欢采用“压地隐起雕法”,是将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地子”琢低,使内层有突出感,而实际并未高出器物表面。还有种“减地雕法”,是把地子均匀的磨低,留出阳纹线,是商代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另外,商周时期还流行一种“勾撤法”,又称“一面坡”,是将纹饰琢成大斜坡状,不仅富有立体感,而且还使纹饰增添了美与力的韵味。“出廓雕法”则盛行于战国和汉代,多在玉璧上出现。“游丝毛雕”是战国和汉代的特有雕法。而“汉八刀”和高浮雕则是汉代大量采用的一种雕琢技法。唐代喜欢用短细阴线装饰人物、花卉。宋代玉器则受木雕的影响喜欢用深层立体雕,花瓣与花叶都深深地凹进去,有很强的立体感。元代则对宋代雕工有所发展,只是更加粗犷,连钻痕都留在器物上,且大多抛光不足。明代大多器物雕琢十分粗枝大叶,被称之为“粗大明”。而清代乾隆年间的玉器,从构思、雕琢到抛光任何一处都一丝不苟,地子平滑,直线笔直,曲线圆润,达到了玉器雕琢的顶峰,被称为“乾隆工”。

对以上各个时期玉器雕工的特点,只要能认真掌握,烂熟于心.往往一上手,就可以基本断定是什么时候的雕工,再结合材料、器形、纹饰综合鉴定一般就不会出现鉴定上的错误。

 

崧泽文化·玉璧   

深浅不一的弧线切割痕,似用绳子之类的软性器物蘸解玉砂切割而成。

 

战国早期·玉龙形佩   

切割痕平直,似用硬物切割而成。

 

喇叭孔齐家文化·玉璧  

喇叭孔,为早期玉器钻孔的特征。

 

喇叭孔  西周·玉鱼

 

管钻痕  商·玉饰  

管钻痕,可见双面钻孔对接不准及钻头前进时留下的痕迹。

 

线锯锯痕  汉·刀□ 

 

钻孔与镂空技术的差异  良诸文化·玉牌饰

 

平面打洼  红山文化·勾云形器 

平面打洼,在器表面琢磨出与形制相应的浅凹槽,为红山文化玉器特有的加工方法。

 

压地隐起  商·嵌饰 

压地隐起,将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地子”琢低,使内层有突出感,而实际并未高出器物表面。这种雕法始于商而盛行于西周。

 

减地雕法  商·玉□  

减地雕法,把“地子”均匀地磨低,留出阳线纹,是商代最常用的雕琢手法之一。

 

勾撤雕法  西周·凤鸟佩   

勾撤雕法,又称“一面坡”,特征是将纹饰琢成大斜坡状。

 

 

减地雕法  春秋 ·玉环

 

精细阴线雕  春秋· 玉饰(残件) 

精细阴线雕,用两条阴线并排雕琢留出细阳线,线条宛转,毫无滞迹,是典型的春秋雕法。

 

出廓雕法  战国·玉璧  

出廓雕法盛行于战国和汉代,多在玉璧上出现,后世不常用。宋代以后有仿古玉用此法。

 

高浮雕汉·剑□ 

高浮雕,是汉代大量采用的一种雕琢技法,这种技法多用在剑饰上。

 

汉八刀  东汉·握猪  

汉八刀,是典型的汉代雕工,汉八刀雕琢的器物多为蝉、猪,是陪葬用的玉器。

 

游丝毛雕  汉·□形佩   

游丝毛雕,是流行于战国晚期到汉代的著名雕法,弯曲有度,若断若续,在它的两端或转角处往往有细毛剌逸出。

 

短细阴线雕  唐·玉梳背  

短细阴线雕,用细阴线来表现人物、动物或花卉的细部,是唐代特有的技法之一。

 

唐·玉梳背拓片

 

深层立体雕  宋·莲花茨菇佩  

深层立体雕,花瓣及花叶都凹入很多,有很强的立体感。

 

留皮雕  金·秋山饰  

 

减地平□雕   金元·秋山饰(局部)

减地平□雕,钻头似在沟槽内能移动,极类现在的铣床加工方法。

 

粗大明  明·玉带板 

 

 

多层镂空雕  明·玉带板 

多层镂空雕,在片状玉饰中能分作两层或多层,分别雕琢,互相映衬,达到美化的效果。

 

乾隆工  清·板指  

乾隆工,从构思、雕琢到抛光,任何细部都一丝不苟,地子平滑,直线笔直,曲线圆润,达到了玉雕工艺的顶峰。

 

清·板指拓片

 

乾隆工  清·玉管

 

 

清·玉管拓

 

清·玉饰 

同样为清代玉雕,此件却粗劣不堪。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即使是同一时代,工艺、技术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

 

象鼻穿  红山文化·玉  

 

横穿孔  汉·琥珀瑞兽 

横穿孔,这种穿孔方法。到宋代尚在使用,后代少见。

 

天地穿长方孔  宋·玉鹿  

天地穿长方孔,这种钻孔方法常见于唐宋时期的玉器。

 

线槽中逸出的毛刺  商·形佩(局部)

 

雕琢时逸出的毛刺  汉·玉璧(局部)

 

雕琢时逸出的毛刺  汉·玉舞人(局部)  

雕琢时逸出的毛刺,可以看出舞人身上的阴刻线,不是用砣具砣出的,从中能了解到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性,或者是古人有其他考虑。

 

单面打孔出现的崩裂   汉·玉舞人(局部)

 

    第五道“坎”——沁色

 

清末民初的古玉鉴藏家刘大同先生在《古玉辨》中这样说过:“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三光之陶熔。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之奇致奇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彩,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会因为受地下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质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称之为“沁色”。

“沁色”的品种,据清人陈性《玉纪》所载,就有: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等,总名之“十三彩”。还有许多巧沁花色,如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不一而足,共计有二十六种。其后古玉鉴藏家刘大同更将红色分为鹤顶红、朱砂片等五种;黑色分为黑漆古、美人髻等五种;紫色分为茄皮紫、玫瑰紫等五种:青色分为竹叶青、熊胆青等四种;绿色分为苹果绿、鹦鹉绿等五种;黄色分为鸡蛋黄、老酒黄等八种:白色分为鸡骨白、鱼肚白等七种。还有梨皮、桔皮、象皮、骆驼皮、蛤蟆皮等等共计七十五种。

既然沁色是受“阴阳二气”、“日月二光”的影响产生的,又是那么的美不胜收,于是有沁色的古玉就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目标。往往一块古玉因为沁色美而身价骤增百倍,而各种沁色也成了鉴识古玉的重要手段。

沁色看似神秘,实际上却是不难鉴识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并不像陈性、刘大同讲的那样有那么多的种类。但是在具体鉴定时一定要心细如发,配合一定的工具,如强光灯、放大镜等,谨慎观察,并结合古玉器的玉质、器形、纹饰、雕工等综合鉴定。刘大同先生说:“玉器受地气,其各色之沁,皆由外而纳于内。”真的沁色都浸入玉的内部,与玉浑然一体。而假沁则多是浮在玉的表面,而且玉表也没有各种深浅不一的凹陷变化。如在石灰沁古玉上,往往有一圈参差错落的钙化的“包浆”,并可见未受沁处的玉质。在黑漆古古玉上,往往有根须般并有凹陷的沁痕,黑色中还会透出赭红色,迎光观察可见闪闪发光的晶点,俗称“苍蝇翅”。在钉金沁古玉上,器表会出现坑坑凹凹,好像被钉子钉过一样。在牛毛纹古玉上,可见“牛毛”是顺着一个方向呈一丝一丝状,而且有部分会有凹陷。在水沁古玉上,特点是沁色部分呈白色,而且异常干结。而蚀斑、蛀孔则是玉被浸蚀成斑斑点点和出现了孔洞。

总之,由于沁色是由外而内沁入玉内的,有沁色的古玉一定会在玉表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一般说玉器入土的时间越久,沁色也会重,但西北地区的土质干燥,玉器入土不易受沁;东南地区的土质湿润,玉器入土易被浸蚀。因此,古人有“东土不如中土,中土不如西土”之说。当然不管东南西北,这里也有入土地点具体环境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005年冬天,在中国玉器考古论坛暨《中国出土玉器全集》首发座谈会上,山西的考古学家介绍了他们发掘的西周□国墓葬,墓坑在地下17米,但是却没有受到地下水的浸蚀,可想而知墓葬里的玉器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考古学家却在清代墓葬里发现了受到较重浸蚀的玉器。

请记住:我们判断一件古玉器的真伪,需要的是将材料、器形、纹饰、雕工和沁色这五方面的信息加以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是十分和谐的组合,不应该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即所有的信息都明确无误的告诉你,这件玉器只应该是某个时代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如果出现互相抵牾的现象,就是“信息紊乱”,“信息紊乱”的“古玉”一定是伪古玉!

 

汉·包金箔玉猪

 

汉·包金箔玉猪去掉包裹金箔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原先被金箔覆盖的部分,玉质保存较好,露出部分受沁起变化,从中我们或许能找出玉器在土中受沁千变万化的原因。

 

开窗   商·玉鱼佩

开窗,就是“开窗见地”之意,古玉受沁有时在受沁部位中间露出一小块原先的“玉地”,让人能了解这块古玉材料的本来面貌。

 

土咬   西汉·筒状器

 

蛀孔   元·骑马童子

 

萎缩   战国·带钩

受沁的部位比没有受沁的地方有明显凹陷的现象。

 

包浆  良渚文化·镯

就是在玉的外部好象附了一层滋润度很强的“皮壳”,凡是古玉都有,只是传世古玉没有沁色。

 

钙化   商·鸟形佩

钙化的玉已经是发生质的变化了。钙化的玉比较松软,甚至用指甲都能抠得动。台湾省的研究者现在将其统称为“白化”值得商榷。

 

乱柴纹   商·玉铖

 

根须纹   良渚文化·玉□

 

铁锈斑   良渚文化·玉璧

 

鱼子斑   夏商·玉刀(局部)

 

沁痕:古玉受沁或是顺着玉器原有的裂缝沁进去,或是沿着玉质松的部位沁进去,有裂缝的沁痕中间有凹陷。没有裂缝的沁痕往往是自然的渗透状。下面是沁痕在古玉受沁时的各种表现形式:

沁痕  良渚文化·玉梳背

沁痕呈水流状,这是玉质软硬部分界限分明,软的部分受沁,硬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

 

沁痕   战国·龙形器

受沁部分沁色很重,其他地方保持了良好的玉质。

 

沁痕   齐家文化·玉璧

从器物上看沁色似乎是从左往右沁入的,有裂缝处沁色明显。同时使人感到沁色最重的地方应该是左面边缘的白色部分。

 

沁痕   西周·柄形器

从中可以看出沁痕顺着裂缝往两边渗透的现象。

 

沁痕   西汉·卮

沁痕不仅有渗透现象,还有沁色的变化。

 

沁痕   商·龙形佩

沁痕渗透形成的飘絮状貌

 

沁痕   战国·玉带钩

沁痕参差不齐的器表过渡及絮状的内部过渡。

 

沁痕   战国·龙形佩

从中可见沁色的渐变及各个部位的不同变化。

 

饭糁   商·玉□

玉内有一粒粒的圆点,如饭粒状

 

饭糁   西周·玉鱼

玉内泛出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从鱼背的白色沁中能大致了解饭糁的成因。

 

水沁   商·兽形□

水沁的特征是白色,并且异常干结。

 

水沁    宋·绶带鸟蜻蜓佩

同样是水沁,南北二地表现不同,宋代的玉器能沁出这种样子,充分反映了“东土”玉器受沁的特点。

 

土沁   商·柄形器

土沁的特征是浅黄色,并有深浅不等的过渡,部分土沁玉器有小孔,称之为“土咬”。

 

水银沁(深)战国·玉璧

“水银沁”的成因及名称,引来的讨论很多,但约定俗成,我们还是将黑色、棕黑色的沁色称之为水银沁。

这块玉璧水银沁颜色较深,沁痕也十分明显。

 

水银沁(浅)  西周·玉佩

这块玉佩的水银沁就较浅,仅在右角有一小处。

 

芝麻点   商·鸟形佩

芝麻点是水银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件玉佩的芝麻点为浅棕色。

 

芝麻点    战国·玉带钩

这件玉带钩的芝麻点为黑色,并且呈疏密深浅的变化。

 

钉金沁   汉·玉蝉

玉的内部分子结合有“松紧”,玉器入土受沁,松的地方首当其冲,结果出现了一些坑坑凹凹,好象被钉子钉过一样,故名。

 

石灰沁   商·兽头

石灰沁,其受沁处如石灰,故名。

 

石灰沁   西汉·剑□

 

朱砂沁  西汉·剑首

在玉表的纹饰或镂空处附着一层薄薄的朱砂,部分地方沁入玉里,并能影响玉器的玉色。

 

铜绿沁   西汉·镶铜玉盖杯

玉器入土时与铜器相邻,受铜锈的影响出现的铜绿色沁变。

 

铜绿沁   宋·玉凤簪

 

铁锈沁   汉·剑□

玉器入土时与铁器相邻,受铁锈的影响出现的铁锈色沁变。

 

鸡骨白   良渚文化·玉琮

玉在土中受土质、温度的影响,产生一种钙化的现象,似煮熟的鸡骨,沁名“鸡骨白”。真鸡骨白玉器表面有一层钙化的包浆,肉眼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用强光照射,此处可偶见透光。

这件玉琮沁色就呈深浅不一的自然分布状,顶上部分还有“开窗”。

 

象牙白  战国·玉璧

沁色白而光洁温润,多为和田美玉沁成。

 

 象牙黄   汉·玉璧

这种沁色在深色玉材中出现居多。

 

洒金黄   汉·玉鹰

在洁白的玉上,宛如洒上金黄金的斑点,美丽异常,这种沁色大多出现在美玉身上。

 

洒金黄   唐·如意云头饰

 

洒金黄   宋·螭环

 

玉器出现沁变,有玉器质地自身的原因,也有入土环境的外部原因,入土时间的长短,并不是玉器受沁轻重的唯一原因,下面我们来看几件不同时间入土玉器的沁变情况。

西周·玉蚕(微沁)

 

春秋·玉□(微沁)

 

汉·玉龙

没有一点沁色,像新的一样

 

清·玉豆荚佩

不但有很重的土沁,而且出现了许多蛀孔

 

资料来源(王敬之说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