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史上十大最帅机体|:24式、42式、48式太极拳之间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49:52

24式、42式、48式太极拳之间的区别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面向大众普及太极拳的普及套路,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汲取杨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1956年,前国家体委在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的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本着简明规范,易学易练,删繁取精,先易后难的原则,编写出版了《简化太极拳》。由于这一教材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初学入门提供了方便,尤其适应了学校、工厂、机关开展群众性太极拳活动的需要,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发展,打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遍及全国城乡。

  48式太极拳是我国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继“简化太极拳”之后,组织编写的第二套太极拳教材,它是简化太极拳的提高,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收了陈式、吴式、孙式等流派的一些步法、身法、手法等。

    48式太极拳是在继承与发展传统太极拳特点的同时,本着提高与普及的理念,取其精华,更加体现了动作柔和,圆活饱满,虚实分明,连绵不断的运动特点及心静体松,柔中寓刚的基本。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健身锻炼的需要,丰富太极拳内容,提高技术水平,国家体育主管部门于1976年4月成立了太极拳编写小组,从调查研究人手,开始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小组通过走访、座谈、调查,广泛听取了群众、专家、体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意见,提出了新编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发扬简化太极拳的成功经验,立足健身,面向大众,适应需要,提高水平,推动发展,做到普及与提高的统一。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兼采各家流派,形成统一风格,又要吸取群众创新,表现时代特点,突破固定模式。力争传统与创新结合,使群众喜见乐练。在编定中要依靠群众,尊重科学,反复试验,广泛听取意见,把科学性和群众性贯彻工作始终。

    新教材初稿完成后,首先在北京市5个区组织了试验教学,参加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太极拳爱好者350余人。大家反映热烈,既肯定了成功之处,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编写小组逐条进行整理研究,特别对套路的风格、技术构成、健身价值、难度、运动负荷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测定,拟定了改进方案。不久,编写组又在哈尔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向各地运动员、教练员更广泛地征求意见,继续做了多次修订。直至1976年底,48式太极拳最终定稿

    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

  1988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了有关专家人员,共同创编了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综合42式)。

    在创编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听取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吸收了传统太极拳套路的技术精华。既保持了太极拳的传统性,又有了新的发展。

    因此,“国际标准”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内容充实、风格突出、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同时又增加了难度。能够全面均衡的锻炼身体,同时由于其动作数量、组别、时间等均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适于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国际性的比赛活动。

    国际标准太极拳竞赛套路,经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携手不懈的努力,已经推广普及至世界各地,已在国内和国际重大的比赛中被作为统一规定套路。

    太极拳竞赛套路是用于国际、国内比赛和健身活动的国家统一规定的国际标准套路,其动作规范、技术全面结构新颖、风格突出、兼收各式、融为一体、转接柔顺、中正安舒。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以杨式太极拳动作为基调,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

    在动作编排上,它既包括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又加入了一些复杂的难度动作,如掩手肱捶、分腿、蹬腿等;既有劲力沉稳、充实的动作,又有轻柔、活泼、连贯性强的动作;有平衡、有转身、有独立的高势,有较低的仆步下势。

    而且在技术编排上,难度动作均采用左右势对称的形式。整个套路左右对称、上下相应,动静结合,轻重衬托,技术表现全面、综合。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在动作的选择及组合变化上很有特点。如第二段15式的玉女穿梭,上肢动作吸取了吴式太极拳动作中圆托细腻多变的手法,是平圆转换;下肢动作吸取了孙式太极拳动作中的上步跟步的灵活步法,最后达至舒展大方的弓步架推掌定势,动作选择、组合得很巧妙。

    再如,在一个高姿、潇洒的平衡腿法后,紧接一个扎实、沉稳的马步,同时配以劲力沉实、抖放的掩手肱捶,然后以柔缓、圆滑的过渡,相接以沉着稳健的野马分鬃动作。这些组合既突出了太极拳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柔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太极拳潇洒、奔放、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

延伸阅读:

48式太极拳拳谱
起势
一、 白鹤亮翅二、 左搂膝拗步三、 左单鞭
四、 左琵琶五、 捋挤势(三)六、 左搬拦捶
七、 左棚捋挤按八、 斜身靠九、 肘底捶
十、 倒卷肱(四)十一、转身推掌(四) 十二、右琵琶势
十三、搂膝栽捶 十四、白蛇吐信(二) 十五、拍脚伏虎(二)
十六、左撇身捶 十七、穿拳下势 十八、独立撑掌(二)
十九、右单鞭 二十、右云手(三) 二一、右左分鬃
二二、高探马 二三、右蹬脚 二四、双峰贯耳
二五、载蹬脚 二六、掩手撩拳 二七、海底针
二八、闪通背 二九、右左分脚 三十、搂膝拗步(二)
三一、上步擒打 三二、如封似闭 三三、载云手(三)
三四、右撇身捶 三五、左右穿梭 三六、退步穿掌
三七、虚步压掌 三八、独立托掌 三九、马步靠
四十、转身大捋 四一、撩掌下势 四二、上步七星
四三、独立跨虎 四四、转身摆莲 四五、弯弓射虎
四六、右搬拦捶 四七、右棚捋挤按 四八、十字手
收势

48式太极拳拳谱 

起势

第一段

1. 白鹤亮翅
2. 左搂膝拗步
3. 左单鞭
4. 左琵琶势
5. 捋挤势 (三)
6. 左搬拦锤
7. 左掤捋挤按
                         第二段
8. 斜身靠
9. 肘底锤
10. 倒卷肱 (四)
11. 转身推掌
12. 右琵琶势
13. 搂膝栽锤
                         第三段
14. 白蛇吐信
15. 拍脚伏虎(二)
16. 左撇身锤
17. 穿拳下势
18. 独立撑掌(二)
19. 右单鞭
                        第四段
20. 右云手 (三)
21. 左右分鬃
22. 高探马
23. 右蹬脚
24. 双峰贯耳
25. 左蹬脚
26. 掩手撩拳
27. 海底针
28. 闪通背
                        第五段
29. 右左分脚
30. 搂膝拗步
31. 上步擒打
32. 如封似闭
33. 左云手(三)
34. 右撇身锤
35. 左右穿梭
36. 退步穿掌
                        第六段
37. 虚步压掌
38. 独立托掌
39. 马步靠
40. 转身大捋
41. 撩掌下势
42. 上步七星
43. 独立跨虎
44. 转身摆莲
45. 弯弓射虎
46. 右搬拦锤
47. 右掤捋挤按
48. 十字手
                       收势

我的更多文章:
  • (2011-10-02 08:36:13)
  • (2011-09-29 21:20:54)
  • (2011-08-23 21:03:56)
  • (2011-08-21 14:38:46)
  • (2011-08-13 08:10:09)
  • (2011-07-31 10:59:23)
  • (2011-07-09 16:09:24)
  • (2011-07-06 15:47:47)
  • (2011-02-12 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