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模型最好的水口钳:说明文训练(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52:56
(二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
俄罗斯太空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里戈旦耶夫日前宣布,俄罗斯太空科学家已经克服了星际载人飞行的大部分难关,并且准备在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687个地球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是两年零50天。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多万公里以上,最近时在5000万到6000万公里。从地球飞往火星,单程需近一年的时间,较好的发射时机每隔一年才有一次,到火星后,要想返回,也要隔一年半才有合适的时机。因此,登陆火星飞行来回所需要的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目前,要进行这样长时间的载人太空飞行除了技术难题外,如何让宇航员在这样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保持心理稳定和身体健康也是极为棘手的难题。正是因为如此,太空探索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至今还没有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其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也不过是到2014年取回火星地质标本。
但格里戈旦耶夫表示,通过几十年孜孜不懈的努力,俄罗斯已经取得了宝贵的太空载人飞行经验,能够实施登陆火星计划。俄罗斯太空研究机构多年来对抵御太空辐射、宇航员心理压力、失重状态下血液循环与荷尔蒙分泌系统变化以及怎样在太空中生活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惊诧的成就。
格里戈旦耶夫认为,人类登陆火星最大的困难是宇航员如何长时间在太空中生存的问题,目前,俄罗斯已经具备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转摘自2001年4月24日〈深圳商报〉)
1.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俄罗斯宣布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美国的目标是2014年取回火星地质标本。联系本文思考,俄美哪一个国家的空间科学技术更加发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多万公里以上”中的“一般”二字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登陆火星飞行来回需要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即使从科学眼光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千姿百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的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即使是针状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武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而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
1.上述语段中划直线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划浪线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下文看,我国关于“雪花是六角”的发现比外国早多少年?你以这个事实作论据,可以用来说明什么观点?
答:早________年。也再以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中“才发现”的“才”与前面哪个词语相呼应?它和“才”相呼应,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与______________相呼应。它们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3题。
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近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就连南美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
1.作者在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时,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说明事物时,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中加点的“近”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九)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①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有这样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
②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④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
⑤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有的图像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又可以传图表、照片。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例如,被人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
⑥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迅速”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适合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应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带有摄像机的炮弹弹头在射到敌占区后,能把敌占区的防御情况拍摄下来,用无线电波将图像发回;卫星发射、原子弹爆炸等现场实况,也可以通过图像通信手段传送到指挥部乃至全国电视观众面前。由于它是通过电信手段来传送的,因而首先要把可视的信息变成为适合于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出去,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
⑦第三,图像通信是一种应用视觉的通信,接收者收到的是图像,它可以是像传真照片那样的硬拷贝,也可以是像电视电话那样把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不作记录(有人称它为“软拷贝”)。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通过人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眼所看到的信息包括人或物的形状、位置、大小以至色彩、表情等,比起语言所能表达的要丰富得多。
1.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上述愿望”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②段横线上填入概括“图像通信”涵义的内容。
图像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说“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联系全文内容,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说明了“现代图像通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其具体表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文说明的内容看,第⑥段在语言表述上似有不妥之处,试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运用这一说明方法旨在突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①你只要站在海边,瞭望浩瀚无际的大海,欣赏那惊涛拍岸的奇观,就会感受到海浪蕴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海浪可轻而易举地把十几吨重的巨石抛向20米的高空;也能将万吨海轮突然甩到岸上。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每平方米高达20~30吨,大的甚至可达60吨。
②在广阔的海洋里,海浪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就成因而言,在远洋形成并传递过来的波,称为“涌”;由风直接引起的波,称为“风浪”。习惯上统称波浪。
③据海洋学家计算,每平方千米海面上的滚滚波涛大约蕴藏着20万千瓦的能量。地球上海洋总面积达3.6亿平方千米,其蕴藏的波浪能之多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并不是所有海面上的波浪都能开发利用,据估算,全世界可供利用的波浪能约为100亿千瓦。
④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利用波浪发电。最早的实验是在1810年由法国人波拉舍切夫在波尔多市进行的,距今已有190年,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实用的小型波浪发电装置才问世,主要用来给灯塔、航标灯等设施供电。80年代初期,各种波浪发电的设计方案纷纷应运而生。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海面上的波浪是因刮风而引起的。海水表面做上下运动,海洋中的水分子是做圆周运动,在岸边的水分子其运动轨迹为椭圆形,海底的海水也都这样运动着。
⑦岸波由于水浅而破碎,能量消失。此外,鉴于波浪有“涌”和“风浪”之分,所以,波浪发电的输出功率会出现波动。
⑧波浪能的这些特点,对于研制发电装置的专家、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启发。设计师们主要在“上下运动”方面做文章。
⑨1978年8月,一艘80米长的驳船驶向日本某海面,到达一个水浅浪高的预定地点后抛锚系留。随着波浪上下起伏,驳船上安装的11台浮标式波浪发电装置源源不断地发出电力,并通过电缆将电力输送到附近的岸上。这艘驳船叫“海明”号,正在那里进行波浪发电试验,发电量最大时可达到2000千瓦。据说,这是世界上利用波浪发电首次实用化。这次试验是日、英、美联合进行的波浪发电试验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⑩在各种波浪发电装置中,上述浮标式波浪发电装置被认为是当前比较实用的装置。它就像一个放倒的打气筒,当它处在浪谷时,空气活塞室的体积增大,里面的气压低于外面,于是,外面的空气就冲开阀门,通过导叶片,推动空气涡轮机的叶轮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来;当它处在浪峰时,空气活塞室的体积变小,里面的气压高于外面,这时,里面的空气就冲出阀门,通过导向叶片,从而推动空气涡轮机的叶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装置结构简单,效率较高,还能削减波高一半以上,可取代部分造价昂贵的消波堤。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英、美等国就积极研制功率在5000千瓦以上,甚至高达5万千瓦级的大型波浪发电装置。
⑾英国国立工程研究所(NEL)进行了与日本“海明”号相同的空气透平方式和波浪动力吸收方式的研究;但“海明”号船是将机组竖立在船上,直插于波浪之中,而NEL方式像防波堤那样与波浪成直角放置。用NEL方式可吸收波浪能的70%。
1.全文所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一③段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各段则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在第⑤段的横线上填入一句能衔接④、⑥两段的过渡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波浪能的这些特点”中的“这些特点”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⑨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⑩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一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第⑾段删去好不好?试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①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开采利用水资源加上水资源的被污染,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水的消耗量比人口的增长快了两倍,到2025年地球上每个居民所享有的水资源量将比目前减少二分之一,全人类下世纪初便将面临“全面的严重水荒”。联合国的有关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的最大问题不是石油,而是水资源。如果我们还不善待生命之源、珍惜节约水资源,那就极有可能应验这样一句振聋发聩之言:“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
②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受到影响。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7万平方公里。由于缺水,地下水严重开采,一些地区的地面沉降,河湖干枯。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地面水水源必须在三类以上才能作为水厂的取水水源标准,但目前我国有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标准,缺水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③濒江临海、以水而兴的上海,水资源状况同样也不容乐观。尽管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可使用的淡水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的40%,世界人均的10%。作为全市的80%饮用水水源的黄浦江因水环境日趋恶化,更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到上海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据一项水质检测资料显示,目前市区日均废污排放量达550万吨,一年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导致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逐渐下降,再加上咸潮的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威胁,由于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已使原本水源较为充沛的上海成为水质型的缺水城市。上海已与北京、雅加达、特拉维夫、洛杉矶和休斯顿一起,被联合国的有关专家列为下一世纪饮用水严重缺乏的城市。
④目前我国城市水资源量满足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城市水资源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风气。
1.第①段“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后见到的一滴水,就是你自己的眼泪。”这句话有两层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这一句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由于缺水,大量耕地草场废置,土地沙漠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60.7万平方公里。”这一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水资源的总量较为充沛”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成上海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7题。
把“绿色”穿在身上
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通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以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设计师们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和戴尔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饮料瓶制成饿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线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舍的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选自《穿越时空》,有改动)
1.阅读第②——③段,写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
答:(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其中两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蒙在身上”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8题。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
①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地球环境已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今年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定为“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②今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杨沙和沙尘暴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杨沙”;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称为“沙尘暴”。
③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则已达2460平方公里。
④据国家环保部门的分析,沙尘暴骤起的主因之一,在于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内蒙古某地区草场放羊的密度,50年代为60万只羊单位,90年代初发展到2465万只羊单位,超过草场极限载畜量26.5万只羊单位。50年代那水草丰美,牧歌声声,成片羊群如悠悠白云搏动于草原的富有诗意的兴旺美景已不复存在。如今,一眼望去,是被啃光牧草、土地沙化的6万平方公里的荒漠。草场成为扬起沙尘暴的沙源。再看看另外一个旗,由于产羊绒获利大,牧民靠多养山羊增收,养羊125万余只,其中山羊达90万只。而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20只绵羊对草场的危害。春天牧草刚返青,饥饿的山羊大军就将牧草一扫而光。这个旗虽年产15万公斤羊绒,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而急剧沙化。羊绒业是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
⑤“羊城业是生态环境的绞刑架。”这句话确有警示感,但它还未道出问题的实质。八年前联合国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针对沙漠化等全球七大环境危机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个基本精神: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它深刻地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了环境恶化。换言之,将人类赖以生息的生态环境套上绞刑架的,正是当代盛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而包括羊绒业在内的任何产业,只要与大自然休养生息协调,就决不会充当环境的绞刑架。
⑥朱熔基总理最近在河北、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加快防沙治沙,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如果只图眼前经济高速增长,不顾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以jié泽而渔的方式,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在追求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同时,注意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jié)________泽而渔
2.根据第②段的文字,把“扬沙”与“沙尘暴”的区别填人下表。'
 
区别点
 
扬沙
 
沙尘暴
 
区别1
 
 
 
区别2
 
 
 
3.从文中看,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的原因在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第④段不能与第③段互换位置的理由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文看,第⑥段划线句“今年的沙尘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句中加点词“警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本文的重点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有的认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今年3月以来,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七次发生大风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强劲的西北风裹挟着大量沙尘,席卷了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最严重的一次是4月6日的沙暴,波及西北五省区,以及东北的吉林、辽宁和江淮地区的江苏、安徽等。就是说,这一天,半个中国的天空都是黄色的。
那么,沙暴是怎样形成的呢?形成沙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找出种种客观理由。但不论有多少理由,都改变不了形成沙暴的最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这一事实。
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地方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化。到1973年,内蒙古已有2000多万亩土地沙化。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蒙、甘、新四省区的卫星遥感调查,至1996年,四省区调查区开垦的2912万亩土地中,有1433万亩因沙化被迫撂荒,占开垦总面积的49.2%。
滥伐树木使大量最宝贵的荒漠植被遭到破坏。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3000多万亩。到1985年因滥伐造成植被破坏,使1/3以上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吉兰泰镇70年代以来因当地居民乱砍滥伐,使盐湖西北105万亩天然林减少到30万亩左右。由于失去植被保护,我国最大的湖盐生产基地——吉兰泰盐场,已有一半以上被流沙埋没。
沙区滥采中药材、搂发菜(发fà菜,黑绿色,呈毛发状,主要生长在荒漠草地和浅水中,有较高食用价值。)以及无序采矿工程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大量植被遭到破坏,直接导致土地沙化。1994年甘肃省沙区因挖干草破坏草场100万亩以上。据内蒙古自治区介绍,每年仅进入阿拉善搂发菜的农牧民就达10万余人,全区到1997年因搂发莱破坏草原面积达1.95亿亩,其中6000多万亩已经沙化。陕西榆林地区仅煤田开发一项,就使30万亩土地沙化。!
部分地区滥用水资源,沿用大水浸灌的落后灌流方式,既浪费,又造成土地盐渍化。据甘、宁、青、新四省区统计,已有2.36亿亩土地盐渍化。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上游用水过度,下游水量减少,大面积农田被迫撂荒,形成土地沙化。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50年代上游不断超量采水,使进入巴州境内河水锐减,下游270公里河道断流,别1998年,造成530万亩胡杨林枯死,100万亩土地沙化。
此外,沙区草场牲畜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厘米下降到目前25厘米,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
 
 
这些,都给我们造成了生态灾
难,所以,不论出于什么样的愿望,
我们不合理活动所结出的苦果,都
得由自己来尝。我们的使命是立即
行动起来,向沙暴宣战,为我们争
得、为后代留下丽日蓝天,青山绿
水。(本文选自2000年4月20日
《人民日报》,作者王义堂等,有删
改)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概括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选文填出右图中A、B、C所代表的地名。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5.沙暴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具体地说,其原因除滥牧、滥采之外还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谈一谈沙暴给我们造成了哪些方面的生态灾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73—78题。
辣 椒
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①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③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④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⑤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⑥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⑦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⑧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1.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除了介绍辣椒的原产地、名称、品种、分类等知识之外,重点说明了辣椒的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指出第三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
(1)辣椒营养丰富:_________________
(2)辣椒能驱风散寒:_______________
(3)辣椒能增进食欲: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答案不超过20个字)。
 
 
 
 
 
 
 
 
 
 
 
 
 
 
 
 
 
 
 
 
 
(三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在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由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为什么称臭氧层为“生命之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臭氧层“空洞”在文中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CFC类物质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臭氧层被破坏,对人类生存有哪些危害?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说明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8题。
人口与环境
①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经有二三百万年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一直是很缓慢的。从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明显加快起来。目前,地球上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据统计,199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53亿。
②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世界人
 
 
口的基本相似(如图)。以解放后为
例, ,翻了一番还多。我
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
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
③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
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
源、能源等。这些资源随着人口的高
速增长以及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
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
然而,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便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④就拿耕地来说,耕地上生产的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然而人类所拥有的耕地现状却不容乐观。地球表面的陆地大约只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0%,而耕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1%左右,并且可供开垦而尚未开垦的耕地已不多。与其他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用地,再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因素,使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据统计,1951年,我国耕地有1.08亿公顷,人均耕地0.19公项。到了1981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下降到0.99亿公顷,人均耕地也只有0.10公顷了。如果人口再无节制地增长下去,我国人多地少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
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人臭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也频繁发生。【甲】我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乙】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生活。但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和战争等原因,破坏了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丙】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丁】可见,人口过度增长是导放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⑥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地发展。
1.给第⑤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失调( ) ②沟壑( )
2.根据第②段上下文,选取图表中有关数据,将方框中的句子补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加点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它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
5.下面一句话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插回原文去,应放在甲、乙、丙、丁四处中的______处。
例如,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长期不断地滥伐森林,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由此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6.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文可分为两部分,请用“||”给第一部分划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8.简明概括第一部分(①至⑤段)的大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92—97题。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回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
(三九)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宙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万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十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道难关。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再介绍宇航阶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世界贸易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0,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第一天就有76个正式成员国。在可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152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地区(如台湾)中,还有50个正处在国内批准程序的不同阶段,很快就会成为正式成员。其余的国家和单独关税地区则正在对有关加入条件进行谈判。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中,部长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代表共同组成,可就任何多边贸易协议的任何问题作出决议,一般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决定重大问题的方式,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予以决定;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才以“一国一票”方式投票表决。
总理事会是世界贸易组织负责日常工作的主要下属机构,它也由世界贸易组织全体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并对部长会议负责。它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执行机关,又是一个权力机关,它在部长会议闭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这一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秘书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个主要机构之一。它由一名总干事和若干名副总干事领导,其中总干事要由部长会议任命,其权力、职责、任职条件和期限均由部长会议通过的章程来确定;其他职员则由总干事任命,并由总干事依照部长会议通过的章程来确定职员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察,目前年国际贸易总额已居世界前十位,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健全的。近来,中美之间、中欧(欧盟)之间已经达成协议,中国加入WTO组织已经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必然的趋势,而且为期不远。到那时,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将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将会形成“一国四席”的有利局面。香港与澳门已经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单独成员,中国随着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即可进而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而且根据已经达成的协议,中国解决上述问题之后,中国台湾终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此便可形成“一国四席”的局面。这一局面完全是“一国两制”的产物,是有利的,既不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完整,又有利于中国两岸四地的经济发展。
1.本文可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总理事会”既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执行机关,又是一个权力机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词语。
(1)一国四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岸四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来,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其身份应是。(用文中词语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答:( )→( )→( )→(沙漠)
3.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答: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中国新一代歼击轰炸机——“飞豹”
1999年10月7日上午,第8届中国国际航空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华飞豹”FBC—1飞机在展会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中国飞豹”飞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和试飞成功的新一代作战飞机。②这一融现代航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战鹰,有着全新的外型设计、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优良的火控设备,能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强有力的攻击。③“中国飞豹”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攻击威力强,除在前机身右下侧装有一门23毫米双管炮外,全机身载弹量5吨,可携带4枚命中率极高的空航导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性。④该机集歼击、轰炸任务于一身,既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又有良好的自卫能力,是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的重大成果。⑤“中国飞豹”飞机的部分性能已超过“美洲虎”、“狂风”、苏—24等飞机,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杀手铜”。
1.用一句话(不超过15个字)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基本内容。
 
 
 
 
 
 
 
 
 
 
 
 
 
 
 
 
 
 
2.第2段文字共5句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对“中华飞豹”飞机作了概括或具体的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相应的句子摘抄在横线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上文中与“‘中华飞豹’飞机”含义相同但表述不同的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早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A)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它的另一种特殊的吞吐功能孕育了人类。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很高,(B)生物难以生存。大约在4亿年前,水陆变迁,海里的先进植物来到陆地,陆地才出现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C)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器”。
森林,是地球生态的主体,是地球温度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D)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正在日益 ① 。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急剧增加。此消彼长,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 ② 变暖,引发了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让我们大力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使地球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1.从下边选择恰当的词用到横线处。
缩小 萎缩 减少 气候 气温 温度
横线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线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用到ABCD四处中的哪一处才恰当?
_______________处。
3.按要求说明划线句作用。
从内容方面看,第一个画线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结构方面看,第二个画线句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①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②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煎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煎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什么?形体上的优点有哪些?(答案不得超出方格)
答:①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②优点是: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说出画浪线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有(不得超出方格):
 
 
 
 
 
 
 
 
 
 
 
 
 
 
 
 
 
 
 
 
 
(四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4题。
“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就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融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袭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眉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
②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现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峨周山金顶冷杉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草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 )( )
4.从本文的结构看,它属于“总一分”结构,请你在文末的空格内续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总结性语段,使其构成“总——分——总”的结构。
2002年说明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一)
1、①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②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2、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 4、①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②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 5、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
(二)
1、地理位置,土地面积。 2、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华夏文明的发展、华夏文明)。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3、C、A、B。 4、历史悠久和资源丰富。 5、评分说明:能围绕“得”与“失”的辩证关系进行较为充分的议论,语言通顺,给满分。其余酌情扣分。
(三)
1、沙尘暴。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和严重危害。 2、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灾害的首要因素。大自然经过休息调养,恢复元气,达到生态平衡。 3、有沙源。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4、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①……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连续三天……横扫三分之二土地(任举一个数字即得1分)。②这里运用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沙尘暴来势凶猛、规模巨大、危害严重的特点。 5、示例:对森林乱砍滥伐。封山育林(举例恰当,措施合理即可)。
(四)
1、“册”是由竹片或木片制成;用绳子串编;笨重、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缩微图书”由胶片制成;采用缩拍技术;轻便、体积小。 2、作比较、列数字。 3、缩微图书体积小、重量轻;缩微技术的运用时间早。 4、科学技术的发展。 5、“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这样说更符合实际。 6、设想有创意,特点表述清楚即可给满分。
(五)
1、智力。 2、逻辑顺序。 3、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4、准确性;严密性。 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6、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六)
1、奇妙。 2、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3、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也可)。 4、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书籍的不断发展演变。
(七)
1、①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②短期气候预测的含义;③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发展的进程;⑤短期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2、示例:如果你认为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那就错了。或:短期气候预测不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运用设问句,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3、短期气候预测是相对于长期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以“月”、“季”“半年”“一年”为时间概念的气候预测。 4、但;而。 5、同义成语:变化多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变化无常。反义成语:一成不变、始终如一。 6、对气象学本身,可以谈“科学研究允许失败”、“科学研究要不断修正失误”、“科学研究无止境”等;对说明文写作,可谈“实事求是”“准确”等。
(八)
1、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森林面积逐年减少(造成水土流失)。 2、泥沙增多,河底增高(或:成为悬河,河水泛滥)。河水受到污染。 3、①黄河受污染的程度极其严重。②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农业和化肥。 4、更加生气,并且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 5、不能。“主要”表示除黄河之外,附近污水还有别的排放渠道;去掉后就变成了附近污水全部排放进了黄河,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
(九)
1、介绍两种永生的细胞。或:说明两种细胞可以“永生”。 2、因为它能与病毒或其它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3、作比较、举例子。 4、因为作者认为海弗利克的研究结果是否真正揭示了永生的奥秘,还不十分肯定。
(十)
1、彩色棉产业用“不用染料,不用着色”的彩色棉就能产出彩色棉纺织品及色彩艳丽的衣服。 2、第3节第一句(或“彩色棉花色彩自然柔和”)。 3、举例子、列数字,意在说明这种彩色棉具有在种植过程和纺织过程中使产品及周围环境不受到污染的优点。 4、彩色棉(或:神奇的彩色棉)。
(十一)
1、①dùn。②shèng。 2、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3、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4、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5、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6、①②③║④⑤。 7、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文章内容即可给分。 8、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十二)
1、荷花效应: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能不受污染。 2、前一句: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后一句:表出乎意料,强调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三个特点: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18、A、D。
(十三)
1、有墙壁隔着。墙上有镂空图案。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墙上、墙根(墙角、墙前)。 3、举例子。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4、层次丰富9多)、景致幽深(深)等自然和谐、富有情趣等。
(十四)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十五)
1、时间、举例子。 2、A.森林茂密,B.草地茂盛,C.动物成群,D.湖泊众多,E.鸟类繁多。(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3、“土地的开垦”或“开垦”(超字扣1分,答为其它词语不得分)。 4、描写具体生动,用词恰当,即可得满分。
(十六)
1、①║②③④⑤。 2、黔灵公园。 3、A。 4、列数字、作比较。 5、略(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古迹、革命纪念地都符合要求。介绍时应该有名称、特点两个内容,写出一个内容得1分)。
(十七)
1、捷径、删除、旺盛。 2、设问。提出质疑,统率全篇。 3、海马的位置、直径(或“大小”)和长短。 4、D。 5、B。 6、特征:在环境刺激和主体关注下其神经细胞会不断增殖。功能:能支配记忆力,即把外界通过侧头叶送来的信息根据其重要性进行筛选“调度”再送回侧头叶保管起来,其余的则会自动删除。(如只答出“能支配记忆力”得1分)。 7、① ║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十八)
1、分类别、打比方。指纹的类型(或形状)。列数字。指纹的特征。 2、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而且固定不变。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紧扣题目,答出两个以上的用途,如指纹破案、指纹诊病、指纹锁、指纹艺术、指纹档案、指纹谱学、指纹仿生,等等,均可得分。如有创见和奇思妙想可加1分。
(十九)
1、比较一:观测天体的遥远程度。比较二:观测天体的明暗度。比较三:观测图像的清晰度。(超原文而不作归纳的不给分)。 2、说明哈勃望远镜功能强(答成“说明哈勃望远镜”或“说明海尔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均不得分)。 3、天文,地基望远镜,海尔、凯克等。空间望远镜,哈勃。(位置可以互换) 4、举例子。凯克望远镜观测的图像更清晰。
(二十)
1、①鱼类是通过它的特殊器官把氧气直接输入血液。②a.人造肺是通过许多超细纤维管,b.将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分子变成可供人呼吸的气体,c.再通过嘴上的呼吸送入人的肺中。(每一点1分)。 2、D。 3、带着人造肺的潜水者可以像鱼一样在海洋中畅游。 4、在海洋一定的深度,由于压力的关系,氧气变成毒气,危害人体健康。 5、①第3段:人造肺的特点;②第4段:人造肺的功用和潜在危害;③顺序:逻辑顺序,由特点到功用。
(二一)
1、遥感卫星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未去掉“就”只给l分)。 2、与第②③④⑤段对应,正确顺序应为②①③。 3、指恶性循环。 4、用“仅”字突出遥感卫星比人工调查相比,效率非常高。不用“仅”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二二)
1、文、惰。 2、不可以去掉;这种特殊的工具是使中国人的书法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的前提;或答:强调中国的笔(或笔、毛笔)是使书法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或答: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工具,中国人的书法就不能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分,答“不一定成为一种世界上独特艺术”的不给分。 3、①用兽毛制成的,②书写极富弹性,③笔画变化无穷,④欧洲的鹅管笔、钢笔、铅笔和泊画笔不能比拟。(意思对即可,第①点1分,第②③点1分,第④点1分)。 4、①与第一段领起句相照应:②两个主要因素比较,“中国字是象形的”比“笔”更重要,故要放在前面。(两个原因答对一个即给分)。
(二三)
1、气势雄伟,流程漫长,流域广大。 2、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 3、是为了说明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4、不能省略。因为“相传”表示所述的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的;“之一”则表示还有别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 5、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或: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意思相近均可)
(二四)
1、电子计算机人的大脑。 2、人的大脑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3、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4、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二五)
1、由于,虽然,但。 2、①作诠释,②分类别,③打比方。 3、“这一特性”: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它”:指纹。 4、第一段: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第二段;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5、当图章;借助指纹破案;研制出“指纹锁”。
(二六)
1、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2、俄罗斯更加发达。因为俄罗斯涉及到了人的登陆,而美国尚未涉及。 3、不多余。因为这样表达才是准确的符合说明文的语言使用要求的。 26、因为飞往火星的单程需要时间将近一年,而较好的发射时机要隔一年才有一次。所以飞往火黑的时间至少需要2—3年。
(二七)
1、比喻、排比。说明雪花千姿百态,各放异彩。 2、引用说明,说明雪花六角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 3、多年(如果答“1711年”或“1700年”均不给分)。可以用来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的成就。答对大意即可给分。如不涉及“科技”“古代”则适当扣分。 4、与“直到”相呼应。说明(强调)我国这一发现之早。
(二八)
1、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答对2种即可。 2、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择最佳说明方法。上面文段是要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因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最能体现生物的多样性。意思答对即可酌情给分。 3、“近”字不能去掉。用了“近”字,表达的是概数,能准确地表现人们对许多硬壳虫未作研究的状况。
(二九)
1、能从千里之外将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传送到自己面前。 2、用语言和符号所难以表示的任意图形、绘画,以至色彩、动作等,通过电信手段传送给对方,为对方的视觉所接收的一种通信方式。 3、(此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满分)。A.不恰当,因为图像通信本包括文字、画面、景物等,而语言本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文字本又是一种符号;不如改为“如同电话交流的语言”,“像电报那样的符号”,“如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加上了限定语,表达就确切了。B.恰当的,因为图像通信传送的正是用语言、符号难以表示的图形、色彩等,因此用“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形式来表示它们的区别自然是恰当的。 4、安全、可靠。①在现代战争中用以拍摄现场情况十分安全;②能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信息自然十分可靠。第⑥段第一句句子显得比较突兀,不如改为“用现代电信手段传送信息是‘即时’的,因而它具有‘迅速’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安全、可靠……”。 5、作比较。人眼所看到的信息丰富,从而也突出了图像通信的优越性;
(三十)
1、利用波浪发电海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人们利用波浪发电的历史和现状。 2、具体、清楚而又形象地说明海浪所蕴藏的能量之巨大。 3、要了解波浪发电装置的原因,必然先了解波浪能的特点。 4、海面上的波浪,在海水表面做上下运动,海洋中的水分子是做周围运动,岸边的水分子运动轨迹是椭圆;岸波能量易消失,波浪输出功率有波动。 5、举例子列数字波浪发电被人利用而走向实用化。 6、形象而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浮标式波浪发电装置的特点。 7、(此题有两种回答,只要言之成理,都对)A.好的,因为第⑨、⑩两段的例子足以说明人们利用波浪发电的情况;B.不好,因为人们利用波浪发电的方式是多样的,若删去,则可能给人误解只有“浮标式”一种。
(三一)
1、大量开采利用水资源,水资源被污染。 2、①水资源枯竭殆尽;②人类为自己不珍惜水资源而后悔莫及。 3、列数字作比较我国的水资源十分贫乏。 4、列数字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5、不矛盾。因为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大量水资源已无利用价值。 6、①黄浦江水环境日趋恶化;②咸潮入侵,使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
(三二)
1、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服装设计师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灵感,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服装设计师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2、设计师们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或答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3、①避免污染环境。②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③选用无害于人类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 4、环保;休闲;健康。 5、列数字;据例子。 6、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穿上环保服装。 7、强调了塑料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的比例很小。
(三三)
1、竭。 2、(每个区别点1分,写错一处不给分)
 
区别点
 
扬尘
 
沙尘暴
 
区别1
 
风力较大
 
风势强(强风、风力强)
 
区别2
 
空气相当浑浊
 
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
 
3、①气候异常,东亚季风势力强。②土地沙化不断扩展(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扩展)。 4、作比较、列数字;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 5、①第③段总写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张的多种原因;第④段具体剖析其中的一个原因。②第⑤段的第一句承上启下,总结了第④段,与第④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6、土地沙化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超负载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那么不要说经济增长能持续几年,恐怕要避免经济衰退都很艰难)。 7、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或“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针对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等,来提出具体措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究目前能否实现。 8、A类答案:本文主要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因为文中大部分内容在介绍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B类答案: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文中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说起,更有力地阐述了作者的观点。C类答案:本文前半部分重在说明沙尘暴骤起的原因及危害,后半部分重在论述提倡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是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文章。
(三四)
1、逻辑顺序。 2、列数字和举例子。 3、沙尘暴的原因。 4、A.内蒙古;B.青海柴达木盆地;C.黑、蒙、甘、新四省区调查区。 5、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滥垦、滥伐、滥用水资源。 6、土地灾难,水的灾难,空气灾难。
(三五)
1、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 2、辣度。或“辣度的测量”、“辣度的测量方法”。 3、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4、⑴ ③④;⑵ ⑤⑥⑦;⑶
⑧。 5、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 6、吃辣椒的好处和越吃越想吃的主要原因。
(三六)
1、因为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2、指臭氧层中的臭氧稀薄区域。 3、CFC类物质(或氟氯烃)进入同温层,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对臭氧分子有很强破坏作用的自由氯原子。 4、会带来大量的皮肤癌患者,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 5、因为第二段先说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第三段再说导致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这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有“由现状到原因的逻辑顺序”意思的也可得分)。
(三七)
1、① tiáo;②hè。 2、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1990年则增长为11.6亿(或:增长了6.2亿)。 3、不能删去。“大约”表明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0%,是一个约数;删去“大约”,则说得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4、列数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急剧下降。 5、甲。 6、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7、①②║③④║⑤(划对一处给1分)。
(三八)
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①电子存储技术;②“抗酸化”流程。 4、①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③句和④句之间。
(三九)
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 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 3、状况(或“成果”);设想。 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四十)
1、第一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成员状况。第二部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第三部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 2、因为总理事会既负责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常工作,又在部长会议闭会期间行使部长会议的职能。 3、①“一国”指中国;“四席”指大陆、香港、澳门、台湾。②“两岸”指台湾海峡两岸;“四地”指大陆、香港、澳门、台湾。 4、单独关税地区。
(四一)
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 3、“当然”承接上文;“也”引出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又一原因;“我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强调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人为因素。(解说正确一词得1分)。 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比例失衡,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5、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①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②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大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原因和启示各记2分)。
(四二)
1、“中华飞豹”飞机成为关注焦点。 2、从性质、特点、作用等方面对“中华飞豹”飞机作了介绍说明。第①②④⑤为概括说明,③句为具体说明。(性质、特点、作用三个方面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两个得3分,全对得5分)。 3、(列数字)“中华飞豹”飞机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打比方)“中华飞豹”飞机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杀手锏”。(作比较)“中华飞豹”飞机的部分性能已超过“美洲虎”。“狂风”、苏—24等飞机。 4、新一代作战飞机,新型战鹰,“杀手锏”。
(四三)
1、横线①:萎缩。横线②:气候。 2、C。 3、第一画线处:是一、二段的中心句。(只答“中心句”得1分)。第二画线处:承上启下或过渡。 4、末段。 5、作诠释。 6、逻辑顺序。
(四四)
1、①脚瘦小,难以支撑身躯;②身躯成流线型,翅膀窄又长,尾巴长,身躯轻巧。(答出三点即可)。 2、描写。 3、①列数字;②举例子、打比方。 4、(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饮水,喂孩子(吃饭)。
(四五)
1、酸雨的危害。 2、①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②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长。③加快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 3、①下定义。②列数字、举例子。 4、能紧扣上文,并且是总结性语段,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