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收费员上班时间表:艾灸疗法的治疗病症(一腰腿及关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17:45
 艾灸疗法的治疗病症
------根据网络文整理目前,艾灸治病证约在二百种左右,其主要适用病证如下。
1.内科病证 感冒、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肝硬化、支气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肥胖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硬皮病、中风、遗传性共济失调、急性脊髓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雷诺病、红斑性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不宁腿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肾炎、肾下垂、阳痿、功能性射精不能症、精液异常症、恶性肿瘤、放射反应等。

2.外科病证 急性炎症、疖、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症等。

3.皮肤病证 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

4.妇产科病证 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儿科病证 脑积水、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腹泻、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6.五官科病证 近视眼、麦粒肿、单纯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7.保健 戒烟、抗衰老、抗疲劳等
(保健)

肚脐对于人们来说是个非常熟悉的部位,它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远古时期,在冬风乍起的季节里,穴居而住的人们只能燧木取火,一些患有关节疼痛、腰酸腿疼的人在取暖时,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治愈。人们便开始有意识地用木条、草茎熏烤患处,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艾草的效果最佳。于是开启了中医艾灸治疗的历史。
 

  艾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性辛温。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具有抗病毒、抗过敏、增强免疫、解热止痛等作用。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适用于虚寒体弱的人群,对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疼、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有较好疗效。市民在家中备有适量艾条,可驱蚊、蝇、虫、蚁,间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可净化空气,使居室内芳香怡人。


艾灸治疗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痛疼而言。腰为肾之府,肾经贯脊属肾,膀胱经夹脊抵腰中,督脉并于脊里,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所以腰痛与肾、肾经、膀胱经、督脉、事脉有密切关系。
   从中医学上可分为寒湿腰痛,腰肌劳损,肾虚腰痛。寒湿腰痛是由于坐卧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衣着冷湿,寒湿之邪,侵渍经络,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发生腰痛;腰肌劳损,气滞血淤,阴塞不通,筋失于滋养,引起腰痛;肾虚腰痛,由于禀赋不足,长期操劳过度,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精血亏损,无以濡养经脉而发生腰痛。
   艾灸辨证论治
   艾灸治疗宜散寒扶湿,疏通经络,调理肾气。取足太阳,督脉经穴为主。根据症候虚实,施以补泻,或平补平泻。
(1) 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痊多痛少,腰膝痪软乏力,劳则更甚,卧则渐轻,偏于肾阳虚者,面色恍白,口中和,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肾阴虚者,面色潮红,口燥咽干,五心燥热,舌质红,脉细数。痛有定处,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里有牵制不适感,腰部触之僵硬。
施灸穴位:肾穴,委中,腰夹脊,阿是穴(痛处),命门,志室,太溪
(2) 腰肌劳损:有陈伤宿疾,长期腰部疼痛,反复发作,劳累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痛有定处,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里有牵制不适感,腰部触之僵硬。
施灸穴位:肾俞,委中,腰夹脊,阿是穴(痛处),臑俞,次髎.
(3) 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拘急不可俯仰,转侧不利。或腰脊痛连臀腿,如迁延日久,则时轻时重。逢气候骤变,阴雨风冷,疼痛增剧。局部热敷则痛减,舌苔白腻,脉沉。
施灸穴位:肾俞,委中,腰夹脊,阿是穴(痛处)


吾要艾灸网温馨提示:

(1)平时经常两手握拳用手背按揉腰部,早晚1次,有益肾强腰的作用。
(2) 长期从事弯腰劳动,或用肩扛抬重物者,应注意劳逸结合和避免风寒湿邪
(3) 腰痛剧者,应卧硬板床
(4) 检查原发病,配合药物治疗。

艾灸治愈老寒腿

距离身体3公分,每次最多半小时

  王大爷从电视上看到,老寒腿患者通过艾灸,竟神奇地治愈了,69岁的他也按捺不住,自己在家做起了艾灸。可是只做了两次,就烫出不少水泡,有的还往外流脓。但听说越起泡越有效果,他还是坚持做着。

  “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起泡或流脓是排毒的表现,确实能有更好的疗效,但由于自行艾灸难以把握起泡的程度,对皮肤损伤过大,可能造成其他问题,所以现在普遍推荐温和的艾灸,以不起泡为宜。一般,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与身体相距约3—5厘米,具体以个人耐受能力为原则,不必强忍疼痛。如果灼烧感很明显,应该随时调整,比如离身体再远一些或停止治疗,以免弄伤皮肤。还可借助吾要艾灸网的中华神穴随身灸产品等外用器具来减少损伤。”艾灸是以艾绒为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熨。在温热和药物的共同作用下,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可以防病治病,对关节炎、老寒腿、痛经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随身灸。

  艾炷灸的操作是:将厚约0.3厘米的鲜姜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处,将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艾炷多为锥形,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

  艾条灸目前多用悬起灸,即将艾条燃着端悬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在灸治过程中只觉得施灸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与艾炷灸相比,艾条灸和使用随身灸施灸方便易行,故老百姓多自行在家做艾条灸。因为并非专业医护人员,百姓自己做艾灸时存在一些误区,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分体质。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久病久泄、关节冷痛、寒咳哮喘、风寒感冒等;不适合实证和热证患者,如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

  二是分人群。青壮年和男性可以多灸,妇女和儿童宜减量、少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

  三是分身体状况。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治疗,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否则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是分穴位。常灸的穴位主要是足三里、关元和神阙,这些穴位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保健作用。最好不要在面部、阴部施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具体施灸穴位,大家可以参阅吾要艾灸网的人体穴位图栏目。

  五是分时间。做艾灸前应接受医生的指导,一般灸半小时左右,时间不能过长,一天灸1-2次。施灸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可能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等症状,有的还会起红疹。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它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

    临床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其发病部位以腰4~5椎之间为最多,其次腰5~骶1,腰3~4椎较少见。所以临床CT扫描检查以腰3~骶1为主。

    病因大体分两种,内因:长期从事弯腰活动,腰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上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引起腰肌慢性劳损或者痉挛,脊柱偏歪,这样椎体本身所承受的压力会造成不均匀,有一侧压力增加,天长日久史腰间盘出现脱水,弹性减低等退行性改变,椎体间隙变窄,等因素成为腰间突出的基础和内因。外因:脊柱受到剧烈的外力下引起纤维环破裂形成椎间盘突出,如外伤、负重等外因。 艾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症状,疼痛较深,疼痛可轻可重。轻的久坐后才产生症状;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  卧床休息后腰痛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有的病人数日或数周后出现下肢症状。一般1/6-1/5病人只有腰痛症状而不出现下肢症状,也有只有下肢症状而无腰痛症状的。腿痛症状的程度差异很大,如有的早期就出现了小腿和足部麻木不适;有的一开始就是一侧下肢疼痛并伴有麻困症状;有的只有下肢的困胀症状,不久出现另一侧症状,一侧重一侧轻或原来的一侧症状消失。上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股前侧的股神经痛症状,下部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股后侧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有的病人腰腿痛症状同时存在;也有出现下肢症状后腰痛症状减轻或消失。­

  下肢症状常与走、站有关,有的病人表现为持续性痛麻,症状重者影响行走活动,严重者下肢瘫痪。

艾灸治疗:因为腰部俞穴较多,单个穴位艾灸起来很繁琐,患者艾灸多选用双艾灸器在腰部做十字灸法,就是艾灸器顺着脊柱从命门开始艾灸,艾灸大约5到10分钟,然后再往下挪一次艾灸器,艾灸器的第一个孔位于刚才施灸的两孔之间,然后把艾灸器再横过来施灸,与第一次和第二次顺着脊柱艾灸形成两个十字,同样也是5到10分钟。痛点之处再做5分钟,也可以做隔姜灸3到5壮。伴有坐骨神经痛者可选秩边、殷门、合阳、承筋、承山、昆仑等每次选3到5个穴位每穴5分钟。再配合腹部穴位,2~3椎突出艾灸气海、4~5最突出艾灸关元,每穴5到10分钟,也可以隔姜灸3到5壮。     (有一方)利用艾草等易燃药物,在穴位或患处烧灼薰熨,通过其温热效应对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灸法能温通经络、祛散寒邪、行气活血、散瘀消肿、升提中气、引气下行,对气滞血瘀、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腿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灸法的种类有很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除与针法相结合的温针灸外,还可单独使用
艾条中华随身灸,取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等穴,每次选3~4穴,每穴各灸15~20分钟,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穴位温灸结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我科1998年2月至1999年3月采用穴位温灸加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

  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0~73岁,平均44.3岁。病程1~8年,平均13个月,急性发病2例。因车祸、推拿等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棘突明显压痛,四肢肌力及感觉减退,肱二、三头肌反射及膝、踝反射消失或明显减退9例;起病缓慢,表现为颈肩臂疼痛不适,颈部僵直,肢体运动、感觉障碍26例,其中排尿困难3例。所有病例均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2 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卧位或坐位行四头带颈椎牵引,2次/d,每次30 min,牵引重量开始为2~3 kg,逐渐加至5~10 kg。从牵引第1天开始使用DJA多功能艾灸仪(齐齐哈尔市北方中医器械厂生产,含10个灸头)行穴位温灸。温灸方法:①将艾绒用单层细纱布包裹自制成艾袋;②根据灸头大小,将附子、细辛、川草乌等量,用95%酒精适量调和,制成粘稠药饼;③将艾袋置于灸头腔内,灸头分别置于风池、突出椎间盘相对应的夹脊穴、阿是穴、肩骨 禺、大椎、肩井、天宗行温灸,排尿困难者加用百会。疼痛剧烈者在阿是穴上加用药饼,2次/d,每次30 min。急性发病者牵引间隙期加用颈围保护,连续治疗20 d。

  3 结果

  3.1 近期疗效

  治疗20 d后根据疗效标准[1]评价疗效。优(症状及体征消失,颈部活动恢复正常)7例;良(症状与体征消失一项,另一项改善,颈部活动明显改善)23例;可(症状与体征中一项改善,颈部活动有所改善)3例;差(症状与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颈部活动改善不明显)2例,优良率85.7%(30/35)。2例治疗20 d后,因疗效差,症状加重,经MRI证实颈髓严重受压而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3.2 远期疗效

  治疗后随访≥18个月24例,3例优,15例良,5例可,1例差,优良率75.0%(18/24)。

  4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一方面是由于髓核突出纤维环引起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水肿、渗出、粘连等病理变化;另一方面,突出的髓核对颈髓或神经根产生压迫,引起颈髓或神经支配区域的受压产生各种临床症状。颈椎牵引可松弛痉挛的组织,增大椎间隙,使突出的髓核还纳或移位,减轻症状。温灸治疗中的中药辛温且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及活血化瘀之功效,通过刺激穴位热力深入达肌肉深层组织,能有效减轻水肿、渗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神经机能的恢复,发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2]。穴位温灸与颈椎牵引结合治疗,可增加和巩固疗效,因而近、远期效果均较好。远期疗效(75.0%)虽低于手术治疗远期疗效(92.4%)[3],但治疗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无痛苦,易被接受,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5 注意事项

  ①牵引不适当,会加重颈部诸组织的功能紊乱,导致症状加重,故必须由专业护理人员操作。牵引时患者先取舒适位待其适应后改为治疗位,以避免不良反应。牵引过程要加强巡视,以防意外。②穴位温灸时,先用调温旋钮设定温度,一般<50℃,治疗中加强巡视,防止烫伤。艾袋或药饼一人一换,预防交叉感染。

艾灸治疗腰肌劳损--慢性腰肌劳损的艾灸保健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者不分男女,从青年到老年都易罹患,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究其成因,除了小部分是由于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急性损伤后,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或妥善休息引起外,大部分源于腰部长期过度负重,或长期的腰部姿势不良。如年轻时负重,干活过多,腰部疲劳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渐至劳损,老年后,气血日衰,每逢阴天下雨症状即显现。许多青年人患此病,多半是平时疏于锻炼身体,又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这些致病因素致使腰部肌肉、韧带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不知不觉中腰部酸痛就出现了。一般开始时稍微休息或睡一夜症状即可缓解,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腰部酸痛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长期积累性的劳损可以导致肌肉、韧带慢性撕裂,出现炎症反应,结果腰痛持久难愈,患者甚至动都不敢动,实在是苦不堪言。

    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来说,平时对腰部进行养护是很重要的。首先是要注意对腰部要进行保暖;其次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避免腰部过度运动;再则要积极锻炼腰肌。最重要一点是要设法温通腰部瘀滞的血脉、经络。所谓不通则痛,因虚致痛,我们可以利用艾灸显著的温养血脉、舒筋通络的功用,对腰部进行理疗。
    艾灸防治慢性腰肌劳损的效果非常明显。取得满意防治效果的关键是取对阿是穴。

     阿是穴是一种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是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的施术部位的穴道。取穴时,自己俯卧在床,放松腰部,请人用手指在自己腰部从脊柱和脊柱两侧从上至下逐一按压寻找,如果按到某处自己觉得酸痛异常,即是此穴。
  灸腰背部自己不易操作,可用双型随身艾器或八卦灸器,温度调节是可以通过旋转盒盖来调整温度的,艾条灸器可以调整艾条的高度来调温度的,以个人能够忍耐最高温度为佳,最好能灸到周身或腰部微微出汗。如果能灸到这个程度,就会觉得一身轻松,腰部异常温暖舒适。随着治疗的深入,阿是穴的位置是会移动的,每次灸前需注意查找。另外,一个阿是穴消失后,别处可能出现一新的阿是穴,这种情况特别是在灸了数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最易出现,要注意及时调整。一般隔日灸一次即可,看情况也可每日施灸。
 艾灸能够治疗膝关节疼痛
 常见的可以引起膝关节疼痛的损伤有几种情况: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

5.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

艾灸可以治疗膝关节疼痛,但是如果针灸同步,治疗效果会好很多。尤其是针灸后在针灸针上套自贴式艾粉灸,常常会有化脓灸的现象发生,这样对于寒邪的外泄起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治则:祛邪通络、分别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补肝肾、调气血为主。

取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应以内膝眼、膝眼、百虫窝、鹤顶、为主穴,辅穴看疼痛顺着那条经络传导,就在那条经络施灸。这个就要因人而异,有的传导压迫胆经,就在阳陵泉和和悬钟处艾灸。有的传导压迫胃经就在足三里和解溪上艾灸。

灸法:可以艾条温和灸、药灸、艾柱直接灸、隔姜灸、热熨灸、针灸同步治疗等等。

灸法具有祛寒湿,通经络的温热效应,其作用是其他疗法所不能替代的。它取穴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施灸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艾条灸、艾柱灸、隔姜灸、隔蒜灸、隔药灸、化脓灸、灯火灸、温针灸等等种类繁多,应用得法都有疗效。化脓灸和温和灸都有疗效,但前者较后者更为明显。如果针灸同步,则疗效更佳,可是鉴于多数人不会针灸,那么,化脓灸也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首选。艾灸网推荐艾灸治类风湿关节炎 
灸是中医有效的一个治疗手段,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局部关节 
“疏经通络、温经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条灸治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机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同时避免了目前许多调节免疫的西药存在的毒副作用。

    65岁的李太婆患类风湿关节炎10多年,全身的关节疼痛、变形,在外面自行服用各种药物后,病情无明显改善,经过住院正规、系统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每日服用的中药、西药量较多,又导致老人肠胃不舒服,饮食减少。

    后采用随身灸器或者一元八卦灸灸治特定的穴位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通过灸治“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关节疼痛、肿胀缓解,同时减少药物的用量,饮食也恢复了正常。
     另-----

(1)研究表明,艾灸有镇痛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腰腿痛,镇痛效果大多显著。

  (2)艾灸能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提高血氧饱和度。施灸时及灸后,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可出现明显的充血,从而使这些部位的营养加强,加快了组织修复。

  (3)艾灸对血行有促进作用。艾灸可使血行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既可全面增进健康程度,又可对由于血行障碍而产生的炎症、肿胀起到较好的疗效。

  (4)艾灸可使组织的吸收能力旺盛,加快炎症物质吸收。

  (5)艾灸能加强机体自然治愈能力,使全身的生理机能好转,促进疾病的恢复。

  总之,灸法施于人体,不会使患者感觉疼痛,又不受晕针、折针,或因针具消毒不严引致其他感染的威胁。灸法无不良副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好疗效。

艾灸法是将艾条一端点燃,在穴位或痛点上烘熏,其火头距穴位皮肤约2~3厘米,以热度舒适为宜,烘熏至皮肤红润灼热为度。

案例:

      我患关节炎十几年来,花了不少钱也未治好。我在报纸上看到《艾灸治病小经验》一文,报着试试看的态度,于2003年8月上旬开始,按照上面说的方法,每天一次,分别灸右腿的外膝眼(即膝盖外侧凹陷处)、内膝眼(即相应的膝盖内侧凹陷处),每穴灸15分钟左右。经过不到30天的灸治,我下蹲、站起时关节不疼了,一切恢复正常,建议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滑膜炎还可这样治尝试艾灸疗法

滑膜炎还可这样治尝试艾灸疗法;《本草纲目》记载:“艾,外用灸百病,壮元阳,通经脉,行气活血”。中医利用艾灸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一定疗效。艾灸疗法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家长学会了可在家用。

  随身灸器这个很方便推荐使用,或艾条(为减少污染最好用微烟艾条,无烟灸条效果差点)数支

  取穴

  主穴:阿是穴(即病变部位用手按压时感觉有明显酸麻、疼痛处)。

  配穴:可在与病变对应的部位或病变周围部位取穴,如环跳穴(侧卧屈腿,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骰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风市穴(直立垂手,中指指尖所指处)、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操作方法

  侧卧,健康的一条腿在下,伸直,患病的腿在上,弯曲,充分暴露病变部位。施灸者坐于患儿一侧,左手固定其肢体,以防止其晃动,将随身灸器放在对准穴位施灸,根据能接受的温度调节风门,皮肤局部微红,触之稍热的时候,就可以了。或右手持点燃的2支艾条对准穴位施灸,艾条离皮肤约3厘米,并随时依患儿感觉调节距离,以患儿感觉有温热感为度(因为过热易发生灼伤,不热难奏效)。当有酸麻等感觉,皮肤局部微红,触之稍热即可。

  每次取穴3~5个,每穴施灸10~15分钟,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轻者可每日或隔日1次;重者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治愈。如不愈可休息1~2天,再进行第2和第3个疗程。每次灸疗除主穴固定选用外,配穴应交替选用,不要千篇一律。

  施灸过程中,用灸条时要随时抖掉艾灰,避免烫伤。室内应充分通风,防止烟气滞留,污染室内空气。

  过敏者表现为全身发痒、咳嗽、憋气、恶心欲吐等,应立即停止灸疗,进行穴位按摩,如全身发痒,可按摩大椎穴、足三里穴等;咳嗽、憋气,按摩尺泽穴、太渊穴;恶心、欲吐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
艾灸治疗肩膀疼

         不可避免的在办公室吹空调,晚上睡觉被子也会无意的露出肩膀部位,肩膀容易疼。建议把随身灸器在肩膀部位,艾灸大椎穴、肩中俞、肩外俞、肩井等穴位,最重要的是要用衣服盖住使艾烟不损失掉!还有就是要熏足够的时间, 近1个小时,肩膀痒痒的,出了很多汗珠子。这是寒气外泄的表现。熏完感觉像背部卸下了很大的包裹一样,真的好轻松!今天早晨上班,肩膀一点也不疼了!以前自己熏的时候没有盖住艾烟而且只熏15分钟,难怪见效慢。

艾火的熏烤,同时有艾烟的作用参与其中。使用这样的艾灸治疗,我感觉热了很多,因为有效的热力都没有浪费,同时扣住了很多艾烟。

艾灸的结果就是很热,加之现在的天气也是很热,会出很多汗,这时候,就提示我们一定要多喝水,如果出汗过多,在你喝水的同时一点要加点精盐,以补我们体内纳的丢失。如果你出汗过多,那么最好熬制姜片、红枣、红糖水喝,这样可以驱寒,除湿,补气血。

如果你也有好的方法,一定要拿来与大家分享啊。

45岁郭女士,肩臂疼痛两周(拇指、食指麻木),肌肉抽搐,疼痛难忍,夜间无法入睡,无法握笔写字,胳膊无法弯曲。

【建议】肺元补灸

【施灸穴位】随身灸器或灸条艾灸大椎、合谷、上臂阿是穴一处、肩部阿是穴两处

【灸后反应】第一天食指麻木减半,第二天灸完手臂可弯曲,疼痛明显减轻,现已痊愈。

【摘要】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肩周炎疗效。 方法 选肩周穴位,天宗、肩禺为一组,臂臑、肩贞为一组,肩前压痛点为一组,以上三组,每日选一组,铺上姜片,使用艾绒做成圆锥体燃烧,灸3~5壮为一次,三组穴位轮换使用,10天为1个疗程。 结果 本组61例,痊愈23例(37.7%),显效10例(16.39%),好转24例(39.34%),无效4例(6.56%),有效率93.44%。结论 此方法治疗肩周炎,方法简便,散寒力强,疗效理想,有效率在93.44%,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艾灸 肩周炎 姜片 艾绒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肩部软组织疾病之一,以50岁左右多见,故有“五十肩”之称,属于祖国医学“痹病”范畴。治疗上常用醋酸氢化可松加普鲁卡因,各压痛点注射针刺、热针、温灸器方法,艾灸疗法国内少有报道。笔者于2001年5月~2006年9月在我院应用艾灸疗法治疗本病61例,收到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艾灸治疗肩周炎61例,其中男30例,女3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5岁,35~39岁6例,40~55岁者46例,56~75岁9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2天。

    1.2  灸治方法

    1.2.1  穴位选择  天宗、肩贞为一组;臂臑、肩禺为一组;肩前压痛点为一组。

    1.2.2  艾炷及姜片的制作  将艾绒搓成如蚕豆大小之艾炷,再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 cm,厚0.2~0.3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备用。

    1.2.3  具体治疗方法  每次对一组穴位,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再将艾炷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换炷施灸,灸完所规定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次灸3~5壮,日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肩关节疼痛消失,无任何不适应感觉。显效:肩关节功能恢复、疼痛消失,肩部还留有酸困感觉。好转:肩关节功能稍有恢复,疼痛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

    2.2  治疗结果  本组61例,痊愈23例(37.7%),显效10例(16.39%),好转24例(39.34%),无效4例(6.56%),有效率93.44%。

    2.3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见表1。

    2.4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见表2。  表1  不同病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注:P=0.00108<0.05 表2  患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注:P=0.00854<0.0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1岁,因左肩疼痛2个月,加重6天就诊。患者于6天前因受寒凉为诱因,而诱发左肩疼痛,周身乏力,疼楚,活动受限。疼痛时日轻夜重,时而疼醒,肩部外施、外展、上举、后伸功能受限,梳头受影响,后伸时只能达到第4腰椎外,得热痛减,遇寒加重。于住院后应用艾灸疗法,4日时左肩部大为减轻,4天后伸可达到第12胸椎处,但阴雨天稍有反应。第8天时背伸可达到第8胸椎处,活动自如,搭肩、梳头皆可。经20天治疗,痊愈出院,随诊1年未复发。

    4  体会

    (1)本文61例患者,通过艾灸治疗,有效率达93.44%,说明艾灸治疗肩周炎,属于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2)从表1可以看出,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48例中,18例痊愈;1年以上者1例。经统计学处理,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从而得出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病程越长,疗效越差。(3)从表2看,35~45岁的有效率达100%,56~75岁有效率达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年龄小者效果好,年龄大者差之。(4)全部肩周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围疼痛。《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从中可以看出,肩周炎表现的局部疼痛,主要是由于其经络气血受到寒邪凝滞之缘故。《素问·痹论》又说:“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从”。艾灸治疗之原理在于提高了局部的温度,使之经络舒通,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目的。

 艾灸治疗痔疮患痔疮的朋友,叫他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推荐吾要艾灸网中的3精制陈年艾条)对准那个眼可以试试,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那个眼。朋友在灸之前,要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眼,就可以灸了‘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大约10几次,她就好了。可以试试。省钱、省力,效果明显 艾灸治疗颈椎病

主要取痛点(阿是穴),风池,大椎,秉风,肩井等穴施灸

隔天一次

《转载》例:

有一个病人,来时她说颈部不舒服,我手搭上去,就感觉到大椎穴那地方冷冰冰的,并且有骨质的突起。她自诉头部经常晕,耳边也常痛。我用艾条加药糊垫上作灸,邻近取穴,只作了一次,由于她要去温州。过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我问她效果。她说再也没有现过以前的症状。到现在一年了。也没有发过。一次治愈,爽。

《转载》例:

颈椎病   

    取穴:主穴:风池、大椎、颈夹脊穴、阿是穴(压痛点)、外关。     配穴:头痛、头晕、耳鸣加太阳、四神聪;上肢麻木、放射痛加肩髃、曲池;背部沉重疼痛加天宗、天髎;拇、食、中指麻木加合谷、列缺;小指、无名指麻木加后溪、中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