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之殷家鬼咒下载:历史月刊2006/10/30 第131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44:30



■ 2006/10/30 第131期
歷史月刊網站首頁訂閱/退訂

□ 每月專輯 --一個番鬼在大清國:1830年代的海岸之旅(二)
□ 縱橫時空 --全球化概念與日本中學歷史教育 (上)
--英國廢奴運動中的西印度蔗糖抵制 (上)


直接訂閱:

每月專輯
■ 一個番鬼在大清國:1830年代的海岸之旅(二)
【文/由山東畫報出版社提供《一個番鬼在大清國》第二章;全書為四章】
戎克船出現了。印度船上的水手開始忙碌起來,或者應該說是驚恐地四處奔跑。風帆陸續放下來,印度水手大聲吆喝著奮力起錨。總之,快艇一下子就逃開了,我們笨重的戎克船已經很難真正追捕它。實際上,我們也不打算這麼做,但要做做樣子,因此水兵並沒有歇著。我們行駛速度相當快。突然,那艘狡猾的三桅船放下帆,似乎想向我們靠攏。就在這時,舷牆的砲孔打開了,露出一排砲筒,沒有比這個更有趣的玩笑了。無需命令,我們的戎克船也隨之放慢速度。快艇停止不動,我們也停了下來。它從一岸駛向另一岸,像個悠閒的散步者;我們緊緊跟著,一樣地從容不迫,不緊不慢。最後,當確定我們根本不想挑起戰事,快艇突然開動,猶如一隻重新展開翅膀的鳥,逃向我們剛剛才駛過的海域,幾分鐘後便消失在視線之外,如同遠處地平線上的一縷炊煙。
該是我們展示無畏兵威的時候了。鑼鼓敲響準備戰鬥,士兵們在軍號指揮下抄起長矛,軍官們手握利劍,砲手們忙不迭地裝砲彈。四周硝煙彌漫,砲火齊射,雖然毫髮不傷,卻也轟天震地。從岸堤上看,難道還會有人懷疑這場最致命的戰鬥?
此時的林琛不過是依循一種約定俗成的慣例,一種早已陳舊的習慣做法。帝國的官員只需為勝利搖旗吶喊,大造聲勢,事實如何無關緊要。如果失敗了,沒有人會責備他,雖然只要盡力就能避免失敗;同樣,如果勝或類似勝,也沒有人會詢問他獲取勝利的方式。
幾個星期後,皇帝將會得知昨天發生的一切。北京的報紙將昭示天下:盡忠職守的提督師浴血奮戰,大敗番鬼;番鬼狼狽跳跑,內海將不再出現那些令人痛恨的船隻。
澳門蜑家人
3月29日
我很想再寫寫澳門。那些鱗次櫛比的房子,窄窄的階梯小徑,葡萄牙的修道院,有著當地風格的屋檐的天主教鐘樓,還有那別致的圓形海灣,「蜑船」穿梭往來,將你載往港口,在花崗岩的岸堤邊下船。
是好奇心將我帶到了這裡,我們的艦隊並沒有抵達這個港口。當時,艦隊行程緩慢,當開進堵住虎河出海口的群島時,林琛向澳門的官員傳遞了一個口訊。口訊肯定不是很重要,因為送信人是一個舵手。於是,我抓住了這個機會。舵手讓我上了船,船上有6個划槳和2個小水手,其中一人還額外擔任廚師。這些勇敢的人頗費氣力,我們才避開那些隱藏在水面下的危險礁石和水渦。我可以肯定,他們擔心呈獻給「天后娘娘」(天上的女王,水手們的守護神)的用來贖罪的供品不夠多。我們的那個小廚師在甲板上奔跑,向船首投擲點燃的紙片,依靠這些紙片預測我們未來的命運;在女神的神像前,一尊披著藍色緞袍和各色緞帶的神像,他們又一次點燃香燭,也就是中式英語所說的「神枝」。神龕中,一盞盛滿茶油的油燈日夜燃著,神像四周掛滿假花、綢緞、閃亮的飾片和數不清的奇異裝飾。人們用這盞神燈點燃用牛膠和和木屑做成的香燭,點燃燙金、塗油的香紙。神龕前日夜擺放著呈獻給天后娘娘的供品,蜜餞、水果和小杯的茶,這些茶水手們總是一飲而盡。
船越大,面臨的危險越嚴重,供品就越多。不過,不管供品是一顆雞蛋還是一頭牛,一小撮米飯或一大塊肥肉,結果總是一樣的,虔誠的信徒替天后娘娘吃掉她沒有接受的供品。
從零丁洋前往澳門的途中,我被一座小島蔥翠的風景吸引住了,於是我請求在那裡下船。為謹慎起見,舵手打算陪我上島。他是一位高大纖瘦的老人,嚴肅的外表和黑色長袍外套會讓人誤以為是位教士。他帶著我從一條迂迴曲折的小徑上了岸。這是一條磨損的小道,粗略地鑿在裸露的岩石上,路邊隨處可見帶刺的灌木叢和一簇簇的野花。攀爬了幾分鐘後,我們來到一排漁民的棚屋前。其中的一座棚屋就是一艘擱淺的蓬船,架在磚台上,雖然依舊是一艘船但用途已經不同了。船邊上聚集著30來個漁民,男人和女人都有,女人們忙碌著家務活,男人則在竹蔭下抽煙聊天。不遠處的岩石上曬著黑色的漁網,岩石邊暗綠色的淤泥中,一頭水牛正在戲水,牠不時抬起頭,茫然地望望四周。溫熱的空中飛舞著數不清的色彩鮮艷的蝴蝶,蟈蟈兒跳過高高的草叢,紫色的羽翅蕩起一陣簌簌聲。
站在小島的山頂上,美妙的風景盡收眼底。海面一片平靜,猶如一面光滑的銀盾,映著縷縷陽光,不時有幾艘小船懶懶地駛過。大嶼山的山巒和零丁島的頂峰打破海平線的單調:明暗相間的山峰,陽面的淡藍,陽面的鍺色,將疲憊的眼睛拉回近處,愜意地欣賞著玲瓏的小村莊,花香滿徑的鄉間小道,秀麗的港灣,在那兒,我們的小船正一動不動懶洋洋地歇著。
於是,我開始想像,想像一種理想的生活,一種百萬人的游牧生活。在這片晴朗的天空下,水上居民順著河流不停歇地游走,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蜑家人」屬於受人鄙視甚至受壓迫的社會等級,他們的名稱來自於他們的橢圓形舢板船。可是,這是何等地無拘無束!一路上又何等地多姿多彩,激發無限豐富的想像!隨性地從一個港灣到另一個港灣;停歇在那片讓你微笑的沙灘;一時興起,又揚帆啟航;如果思念,那麼就回來;到處流浪,帶著房子,帶著家人;永遠不會離棄那片蓬屋頂,走走停停,旅程同生命一般漫長!這難道不是一種更加幸福的宿命?
我任由想像在這幅背景上盡情馳騁,直到老舵手打斷了我的思緒。他拿著一管老式的英國望遠鏡四處張望──這東西讓他頗為驕傲──他看到了起風的跡象。東邊的天格外明亮,可盡頭的海面一片黯淡,浪沫打破平靜的水面,海面開始騷動不安。漸漸地,水手們戲稱為「貓爪」的滾滾的白色浪沫,不停變幻著形狀和方向,覆蓋了整個海域。這時,小浪頭也出現了。
這些明顯的跡象要求我們立即啟航。我們飛奔下山,回到陡峭的海岸,水手們正等著我們準備升帆。在漁民們的一路平安的祝福聲中,我們出發了。
我什麼都沒有記錄下來,我想不起描寫這麼久的這座小島的名稱了。不過應該可以在海圖上找到,在大嶼山的主要城市「大澳」的右上方。算是對那些嚴謹的人,那些地理學和批評家有所交代。
大嶼山──中國人也把它叫做「大的島嶼」──有15英里長,5英里或5.5英里寬。昨天,從澳門返回的途中,我們沿著大嶼山的海岸線航行,和停泊在島嶼東北端Cupsi-Moon灣的中國艦隊會合。海灣並不遠,就在大陸和大嶼山之間的蜿蜒曲折的海道中。幾年前,帆船經常在7月到10月間停泊在此,以躲避這片海域最可怕的颱風。~未完,詳見下一期電子報~
.一個番鬼在大清國:1830年代的海岸之旅(一)
-------------------------------------------------------------------------------------------------   TOP
縱橫時空
■ 全球化概念與日本中學歷史教育 (上)
【文/盧新建】
自明治維新以來,在日本的國民教育中,歷代政府都相當注重培養國民的國際化意識,致力於為培養在國際社會中生存的日本公民而構建相適應的教育體系,而戰後日本文部省多次制定和修改具有教育教學的綱要性文件《高中學習指導要領》,將這個意旨充分表現出來,日本的中學歷史教育觀中有典型體現。從總體上看,日本的中學歷史教育是符合教育國際化方向的,努力從全球化角度解讀世界歷史和日本歷史,其理論基礎和思路軌跡與現代化理論相吻合。但是,由於部分日本人在如何正確認識歷史責任等問題上出現偏頗,於是一些日本歷史教科書出現掩飾、篡改,甚至美化侵略的現象,這導致在日本的歷史教育理念與實踐中存在著與其總原則、尤其是現代化原則相悖離的矛盾現象。
在中學的社會學科注入「國際化」理念
日本中學歷史教育中強調的「國際化」理念就是現代化理論中的全球化概念。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是從全球化、又首先從經濟一體化開始,進而出現世界不同文化的交匯與碰撞,逐步形成多元文化的和諧共處,最後達到相互認知與理解。 ...~more~
-------------------------------------------------------------------------------------------------   TOP
■ 英國廢奴運動中的西印度蔗糖抵制 (上)
【文/張旭】
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奴隸和其他被壓迫人群的反抗和起義,然而十八世紀末在英國爆發的要求廢除大西洋奴隸貿易與奴隸制度的廢奴運動,卻是史無前例的。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整個國家的大部分民眾都憤怒了,而且這種憤怒的情緒持續了若干年,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義憤不是出於自身利益受損,而是因為別人的權利被剝奪。那些人擁有另外一種膚色,遠在另一大洲辛苦勞作,為英國創造財富。英國民眾從他們的這些行為中得不到任何的獎賞,相反的,他們最終的成功將意味著帝國經濟的巨大損失,因為組織反奴運動本身花費了英國半個多世紀國民收入的1.8%,這比當今發達國家每年用於國際援助的預算比例大得多。在廢奴運動的高潮期,在英國的每個主要城市和城鎮都有廢奴委員會,其核心領導是倫敦委員會,議會被如潮水般湧來反奴請願書淹沒,其上的簽名超過歷史上及同時代其他各種民眾運動。
歷史上第一次政治性消費品抵制運動
英國廢奴運動中民眾運用多種手段表達對奴隸貿易的憤怒與反對,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參加對西印度奴隸生產的蔗糖的抵制運動。英國對殖民地原料的加工不僅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而且促進了本國新興工業的發展 。 ...~mor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