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在线阅读:《庄子·逍遥游》智慧:“道法自然”论(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18:43
《庄子·逍遥游》智慧:“道法自然”论(四)来源:北斗成功网 http://www.beidouweb.com/viewnews-41749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种在虚无的乡野,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却不用担心会有什么灾祸!” 庄子智慧惠子认为庄子的理论如“樗树大而无用”,其实仍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庄子继续举例来教导和反驳,并用野猫和黄鼠狼暗讽惠子这类人,自以为聪明,却容易被小聪明所误。暗指你惠子这样的人锋茫得很,当魏王的相,结果却被张仪赶跑了。而“我”独善其身,过得很悠闲,也没有烦恼。老子《道德经》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小智者锋茫,大智者若愚。而锋茫者很容易被折,比如文中的野猫和黄鼠狼之流;若愚者却容易保全其身,如文中的大樗。典故“杨修之死”就是因小智惹祸,而得道者却往往都是大智若愚之人。《道德经》十五章又云:“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这段意思是说,“古时的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因为讳莫如深,所以要描述他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像是如履薄冰;警觉戒惕的神情好像提防四邻窥伺;拘谨自律的样子好像身为宾客;和蔼可亲,好像春风中冰的融化;淳厚朴质,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心胸开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朴纯和,好像混浊的大水。”老子用“敦、旷、浑”等多个字眼的描绘,描绘了得道之士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一些木纳的痴呆、大傻瓜。但在老子自己眼中,却是“深不可测”、“大智若愚”。庄子这段作为本文的最后一段,意在说明要实现逍遥游,就必需修行,而修行,要懂得和学会“道法自然”,要学会“韬光养晦、大智若愚”。这和文首“北冥有鱼”相对应,在没有物化为鹏、在没得道之前要学会韬光养晦、慢慢修炼。《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约束,限制,整句意思是人的活动受到地的限制,地球的运转受天体影响,天体运行受道的约束,而大道受自然规律的约束。所以修道的最终是要学会“道法自然”。所以“道法自然”就是大解脱、大自在,破零壁,真无极,碎虚空的修证层次。纵观《逍遥游》整篇,无不是在说明“什么是逍遥游”以及“如何实现逍遥游”的问题,而这唯有修行才能实现。 来源:北斗成功网 http://www.beidouweb.com/viewnews-41749